孫文江
大名縣常年種植花生面積50萬畝,總產(chǎn)12.5萬噸,被譽為中國花生之鄉(xiāng),面積、總產(chǎn)均居河北省第一位?;ㄉ鳟a(chǎn)區(qū)受種植習慣以及適宜種植面積的限制,花生的比較效益高于小麥玉米,重茬面積高達39.8萬畝。據(jù)研究,花生連作2年,平均減產(chǎn)19.08%;連作3年,平均減產(chǎn)33.4%;連作4—9年,平均減產(chǎn)在20%以上,減產(chǎn)幅度基本穩(wěn)定在連作3年的水平上。與此同時花生的病蟲果率明顯增加,百果重、含油率和蛋白質含量均有所下降。大名縣近幾年逐步探索出了一套重茬花生高產(chǎn)栽培技術。
1、土壤養(yǎng)分失調
花生對土壤中營養(yǎng)元素的吸收有一定的選擇性,自身具有固氮作用,對土壤中的氮吸收較少,而對磷、鉀、鈣、鉬、硼、錳、鋅、鐵等元素的吸收量較多,重茬種植,勢必造成某些營養(yǎng)元素缺乏,土壤養(yǎng)分比例失調,使花生的生長發(fā)育受到影響,產(chǎn)量下降。降低了植株的抗病性;引起土壤及根際微生物群落的失衡。
2、病蟲危害加重
據(jù)調查,重茬花生的葉斑病、根結線蟲病、新黑地珠蚧、蠐螬等病蟲危害越來越重。
3、根系分泌有機酸引起自身中毒
花生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根系不斷分泌有機酸,有機酸在土壤中特別是根際積累過多,影響根系的生長發(fā)育和對養(yǎng)分、水分的吸收,致使植株長勢弱,抗逆性差。
4、土壤微生物群落失去平衡
重茬花生使土壤及根際的真菌數(shù)量增加,細菌和放線菌減少,土壤由細菌型向真菌型土壤轉化,地力衰竭。腐生菌和病原菌增加,花生病害增加。
5、土壤酶活性降低
花生重茬使土壤中的各種水解酶活性降低,影響土壤中各種營養(yǎng)的分解和微生物活動,致使植株營養(yǎng)不足,生育不良。
1、選用高產(chǎn)耐重茬的品種
近年來我們篩選的春播耐重茬且表現(xiàn)較好的花生品種有冀花5號、冀花6號、豫花15、濮花23、花育25、冀農(nóng)花1號等,適宜夏直播早熟中小果耐重茬花生品種有冀花9、冀花10等?;ㄉ缕贩N的增產(chǎn)潛力,較老品種增產(chǎn)15%以上,異地換種花生也能增產(chǎn)10%左右,所以定期(一般3年)更新花生品種是解決花生因重茬造成的品種老化、種性退化的根本性措施。
2、推廣花生茬后蔬菜種植,進行模擬輪作
大名縣地處河北最南端冀魯豫三省交界處,光熱資源豐富,一年一季春花生有2/3的時間被白白浪費掉,對土地和光熱資源利用形成極大浪費,而且花生收獲后的白地冬春風吹起土嚴重污染環(huán)境。一季花生留下的>0℃積溫高達2000℃,且仍有55—60天的無霜期,完全可以滿足部分短季蔬菜的需要。近年來大名縣花生茬后蔬菜試種成功,8月底9月初地膜花生收獲后,播種一茬秋蘿卜、白菜、芫荽、油麥菜、菠菜等短季蔬菜,霜凍前收獲,或種植一茬越冬菠菜或大蒜苗早春收獲,每畝可增收1000—2000元,效益增加明顯,而且不影響春地膜花生種植。這樣也可實現(xiàn)花生與十字花科作物的輪作倒茬,控制了花生重茬引起的減產(chǎn)因素。
3、發(fā)展麥套或麥后直播花生
根據(jù)大名縣氣侯條件(>0℃積溫5038.8℃,>10℃積溫4612.8℃,全年無霜期215天)以及小麥、花生早熟高產(chǎn)新品種、新技術的應用,小麥花生一年兩熟、雙高產(chǎn)栽培技術已經(jīng)成熟,不僅解決了糧油矛盾同時也實現(xiàn)了花生的輪作倒茬,特別是麥后夏直播花生可實現(xiàn)免耕覆秸播種,花生田有機質明顯提升,供肥能力增強。麥套花生秋播小麥采用3×7寸大小行,最大行距不超過4×8寸,來年5月20日—25日在小麥大行內套種一行花生?;ㄉ芯酁?.0尺,穴距為6—5寸,畝密度為10000—12000穴,每穴兩株;花生行距為1.2尺,穴距為5—4寸,密度為10000—12000穴,每穴兩株;麥后地膜花生(6月20日前)壟距為80厘米,壟面寬為50厘米,壟面種兩行花生,壟溝為30厘米,小行距為30厘米,大行距50厘米,穴距16.5厘米,每畝10000穴(雙株/穴);麥后直播花生(6月20日前)平均行距35厘米,單粒播種8—8.5厘米,每畝密度22000—24000株。麥套和麥后地膜花生選用高產(chǎn)潛力大的中熟或中早熟大花生品種,麥后免耕直播選用早熟中小果花生。
4、施用微生物制劑
“益根益苗”等花生專用微生物菌劑,能夠顯著預防和減輕根腐病、莖腐病、死棵、爛果等病害,有效抑制根結線蟲。同時具有改善土壤團粒結構,減輕土壤板結狀況,促進花生根系生長發(fā)育,固氮解磷解鉀,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等作用,提高花生產(chǎn)量和品質。
5、加大有機肥,重施磷鉀鈣肥,補充微量元素,增施土壤改良劑
一般中等肥力土壤畝施腐熟的優(yōu)質土雜肥4—5方以上或腐熟雞糞50—70千克,尿素10—15千克,過磷酸鈣75—100千克,鉀肥10—15千克;補施1.5—2千克鋅鐵肥和鉬肥等微量元素;大名縣重茬地花生試驗,畝施新一代土壤改良劑“盛滿豐1號”5千克,增產(chǎn)花生71.2千克。
6、實施晚播技術
錯過病害發(fā)生適宜時期。播種過早,容易造成低溫冷害,引發(fā)花生病毒病、根莖腐病,花生生育進程與氣候季節(jié)不相協(xié)調,盛花期處在雨季前的旱季,影響花生下針結果,而飽果期處在雨季,特別是過熟果較多,容易發(fā)芽、爛果。播期推遲到4月下旬至5月初播種,溫度回升,氣象條件適宜,生長健壯,結果集中,品質提高。
7、加強病蟲前期防控
播種前一個月至半個月陽光下曬種果2—3天,殺滅病菌,然后剝殼,粒選分級,種仁大小一致,剔出病粒殘粒。播前10天莢果剝殼,提高種子活力;在播種時種衣劑拌種包衣,可用20毫升高巧(德國拜爾)+20克家園益微兌水400克。均勻噴灑在1—20千克種子表面,邊噴邊攪拌,陰干備播??蓽p輕根莖腐病,30—40天內無蚜蟲,蠐螬生命活力很弱(植物蟲),基本不危害莢果,一般增產(chǎn)15—20%。
8、防治花生爛果病
花生爛果病是近年來發(fā)生較重的一種病害,重茬地塊尤為嚴重。一是對于侵染性病害引起爛果,應進行藥劑防治??捎?0%多菌靈粉劑500倍灌根防治,也可利用綠僵菌撒施播種穴;二是對于生理性病害引起爛果,應加強田間管理。確保旱能澆,澇能排;三是增施鈣肥。選用過磷酸鈣為主的磷鈣肥,或每畝補施石膏20—30千克或瑞培鈣200克(摻細土撒底施)。
9、后期防早衰
早衰是重茬花生的突出表現(xiàn)。防早衰:一是多次靈活化控,可確保合理生育進程,協(xié)調營養(yǎng)分配,有效防止早衰。肥水條件好、種植大花生的地塊,在下針期至結莢中后期可根據(jù)花生長勢進行2—3次化控,調節(jié)劑可選用多效唑或壯飽安,多效唑每畝每次用量為20克,壯飽安每畝每次用量為10—15克;一般花生田每畝每次可用壯飽安5—10克,1—2次;二是一噴多防,延長葉片功能期?;ㄉL中后期防止花生葉部病害是控制早衰的重要措施,可明顯延緩葉片脫落及生育期,增產(chǎn)效果明顯。于始花后30天左右,每10天葉面噴施一次百泰(40—60克每畝)、愛苗(20—30毫升每畝)或金極冠(10—12毫升每畝)等殺菌劑,連噴2—3次,防止葉部病害的發(fā)生。在此期間如有棉鈴蟲發(fā)生,可加入殺蟲劑,病蟲統(tǒng)治,生育后期加入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補充營養(yǎng),促進營養(yǎng)體光合產(chǎn)物向生殖體轉換速率,提高飽果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