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挺
福建廈門(361000)
初探園林綠化工程中的植物配置
劉挺
福建廈門(361000)
針對當前我國園林綠化植物配置過程中常見的問題和園林綠化植物配置應該遵循的相關原則,提出了植物配置的解決策略,以期提供參考。
園林綠化;植物配置;對策與建議
1.1 適應當地氣候和土壤條件
在園林綠化植物配置之前,工作人員應對當地的氣候和土壤情況進行考察。首先,應考察當地的氣候條件,因為氣候條件對植物的生存有著直接和根本性的影響,進而對植物配置產生影響。其次,應對當地的土壤進行考察,因為不同的植物需要不同的土壤類型。
1.2 與生態(tài)要求一致
自然界中的所有生態(tài)因子對植物的生長有著重要影響,不同植物種類的配置對植物的生存有著關鍵的影響,甚至決定樹木花卉的成活與否。
1.3 滿足藝術設計要求
園林綠化植物配置與植樹造林的本質區(qū)別之一是園林植物配置需要滿足藝術設計的要求,以達到美化城市的目的,而植樹造林主要是綠化作用。植物配置不僅要對每種植物的色彩、形態(tài)、方向和風韻等加以考慮,還需要對植物配置的形式和內容加以充分而全面的考慮,由此達到情景交融的藝術效果。
2.1 盲目引進外地樹種
當前我國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中,有些建設單位為了提高園林綠化植物配置的藝術性,常常盲目引進外地植物種類,完全不考慮本地氣候和土壤的情況,忽略了本地植物種類的利用。
2.2 缺乏科學的植物配置方法
植物配置多采用移栽大樹的方法保證園林在短時間內維持大面積的綠化景觀,但是這種方法可能導致園林綠化植物配置的失衡和資源的嚴重浪費。因為每種植物種類對周圍環(huán)境包括氣候和土壤的適應性都是不一樣的,并且這些植物品種之間也會產生一定影響。如果在植物配置過程中沒有依照科學的方法進行,不僅會加大植物維護工作的難度,還會使建設單位對植物種類的管理效率降低。久而久之,盡管園林綠化植物配置的種類較多,也會對園林的整體藝術形象造成一定影響。
2.3 植物的功效性作用下降
在園林環(huán)境設計和植物配置過程中,對于觀賞性的考慮遠遠超過了對園林建設功效性的考慮。城市園林的建設不僅是為了美化城市,提高城市的觀賞價值,也是為了改善城市環(huán)境。例如,園林建設可起到防塵、隔音、保持水土、凈化空氣等作用。因此,在植物配置過程中,建設單位應該多選用抗污染的植物品種,來有效解決城市發(fā)展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這就需要對園林的價值進行準確定位,充分凸顯園林景觀的功效性。
3.1 充分利用本地植物資源,創(chuàng)造園林特色
植物的生長與周圍的氣候條件不可分離,若不了解當地的氣候條件,盲目引進外來植物品種是存在較大風險的。在園林綠化植物配置過程中可以適當引進外來品種,但是不可造成資源的浪費。因此,在植物配置中,一方面可以保證園林中配置的植物適合本地氣候條件,另一方面也能夠降低園林建設成本,做到節(jié)水節(jié)地節(jié)材,減輕養(yǎng)護負擔,突出本地植物的特色。
3.2 遵循植物品種多樣化原則,加大常綠喬灌木的種植比重
在園林綠化植物配置過程中應該遵循多樣化原則。所謂多樣化就是指通過種植不同種類的植物,達到園林景觀的多重效應。園林綠化植物配置應移植有季節(jié)差異的植物種類,形成四季鮮明、常年有綠的自然景觀,例如可適當引進常綠樹種,保證秋季也能夠營造出一種生氣盎然的景象,并產生強烈的視覺反差,從而使園林更具特色,進一步提高園林的欣賞價值。除此之外,為了保證園林景觀更具別樣風景,還應該引進常綠喬灌木、果樹或者彩葉樹等為園林增添色彩。例如,種植大量的金葉復葉槭、金枝國槐、紅楓、紫葉李等彩葉樹種,不僅為整條道路增添了濃重的色彩,也給人們帶來了彩化的視覺效果。
3.3 避免“大樹效應”,倡導多元化的植物配置方法
現階段,很多一線城市受快速建成大規(guī)模城市園林潮流的影響,移栽大樹的現象越來越普遍。大樹的移植過程必須經過大量挖掘和遠途運輸,這樣便會對大樹造成嚴重傷害,使其在新的環(huán)境中很難成活。除此之外,園林綠化建設中種植大量的大樹也會因植物配置不合理而使人們產生視覺上的不良效應,并且受大樹遮蓋的影響,園林中一些喜陽的生物和植物很難存活。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在植物配置過程中盡量避免“大樹效應”,采用多元化的植物配置方法,利用本地的品種植物來代替大型植物,增加園林的層次感。
3.4 提高植物配置的功效性,發(fā)揮植物的生態(tài)作用
城市的高速發(fā)展和現代化建設不斷的加快,使得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不斷惡化,由此城市生態(tài)園林綠化建設作為改善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要途徑之一,越來越受到城市居民的重視和關注。從生態(tài)學的角度來看,園林綠化植物配置的生態(tài)作用有兩方面含義,一方面是指充分利用植物中的各種生態(tài)因子來凈化城市空氣,改善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同時起到吸音除塵和調節(jié)溫度的生態(tài)效果,進而為人們的生活提供更有利的空間環(huán)境;另一方面是指在園林綠化植物配置中的每一種植物都分布在合理的空間,這不僅充分發(fā)揮了植物的光合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城市健康生產。例如,在重金屬污染的工廠周圍進行園林建設,選擇凈化空氣功能強的植物品種進行植物配置,不僅可以對遭受污染的土壤進行修復,也可以更好地美化周圍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由此可知,要想進一步提高園林綠化植物配置的功效性和增強園林建設的功能,必須移植功效性和功能性較強的植物品種,并能夠因地制宜地對植物進行栽植和配置,從而形成穩(wěn)定的功效性植物群落,進而保證園林綠化植物配置的生態(tài)作用。
在城市園林綠化建設過程中,植物配置作為其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對園林工程的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也對園林植物綠化效果和藝術水平產生一定的影響。在實際園林建設中,植物配置也存在大量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對園林景觀的藝術效果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也極大地影響了園林景觀的生態(tài)作用的發(fā)揮。要想解決園林綠化植物配置中的常見問題,必須遵循生態(tài)學和美學的原理,既要重視園林植物的景觀功能,也要充分考慮植物生長的自身規(guī)律及其對周圍環(huán)境的要求。在城市園林建設中,只有將藝術性和科學性結合起來對植物進行合理配置,才能夠創(chuàng)造出優(yōu)美而和諧的園林景觀效果,促使園林發(fā)揮生態(tài)作用,增加園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