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恒旭 張亞飛
(1.平煤股份八礦掘進五隊,河南 平頂山467000;2.平煤股份八礦掘進六隊,河南 平頂山467000)
隨著社會生產水平的提高,對煤炭開采的安全性日益關注。為了解決破碎頂板問題,保證生產人員的生命安全,支護密度的計算和調整很重要。
頂板破碎的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是頂板的巖層為軟巖,強度等級低;第二是工作面的煤層強度等級低,質太軟。
破碎頂板的支部方式為懸臂梁的支護方式、棚子的支護方式、帶帽點柱的支護方式以及特種支架的支護方式。其中懸臂梁的布置方式分為正懸臂與倒懸臂,棚子支護的布置方式分為順板(兩柱、三柱與傾斜棚)、橫板(兩柱)與連鎖(上行式、下行式與混合式),帶帽點柱的布置方式分為矩陣排列與三角形排列。
應根據確切的頂板條件進行支護,選擇對應的支護方式,一般采用分析比較法和綜合評分法。在支護過程中,頂板的控制管理是一項難題,主要是因為過頂板破碎帶時,很容易發(fā)生冒頂事故,給安全生產帶來嚴重威脅,因此選擇合理的支護方式和支護密度至關重要。
山西某煤礦現(xiàn)在回采用的24#層頂板破碎,中間有薄煤層,屬于復合式頂板,偽頂為粉砂巖,厚度大概1.0m左右,含炭的質量較高,夾煤線,受壓破碎易垮,直接頂為粉砂泥巖及細粉泥巖,厚度為2.5m,致密均一,偽頂與直接頂間夾有1.0m的薄煤層;老頂為細砂巖,厚度為20m左右,夾有粉砂巖,泥洼質膠結;直接底為粉砂巖,厚度1.2m,含炭質,產化石;老底為粉砂巖,厚度16m,夾有中粒砂巖,泥洼質膠結。煤層厚度均勻,平均為2.0m,傾角在15°~25°之間,平均為22°。
24#煤層的偽頂,所夾薄煤層,直接頂累計為4.5m,隨著工作面向前推進,隨放隨落,及時地充填滿采空區(qū),而老頂為硅質膠結的細砂巖,厚度達到20m,不易斷裂和冒落。通過礦壓觀測,初次來壓和周期來壓不明顯,無明顯壓力顯現(xiàn),屬緩慢下沉老頂,故在確定支護密度時,僅考慮支撐頂板厚度為4倍煤層采高。
首先,依據頂?shù)装鍫顩r、采高、傾角、瓦斯、煤層穩(wěn)定程度、開采方法等因素確定支架額定工作阻力、幾何尺寸、移架方式等參數(shù),進而確定頂板支護密度。
P=A=∑M
(P:單位面積的頂板壓力M,r:各煤巖層的厚度、容重)
曾連發(fā)五支白羽令,率江湖盟中人對抗北方異族,江湖盟過半人數(shù)折于這一役中,謝星亦是身死,但終取得慘勝,初出茅廬的江湖少年,往往把謝星看作他們心中的榜樣。
P=1×2.68+1×1.51+6×2.4=18.59t
支柱的有效支撐能力是指把頂板控制在要求的“位態(tài)”(以最大控頂距處的頂板下沉量表示)時,所有的支柱能達到的工作阻力平均值。考慮到支柱阻力加大會造成頂板更加破碎,平均工作阻力選擇為額定工作阻力的60%。
P=60%Rt
(P:平均工作阻力Rt:額定工作阻力)
S=P/P=L柱·L排
S=每根支柱平均支護面積
L柱=P/(P·L排·K)(L柱、L排:支柱的柱距、排距K:支柱修正系數(shù)選1.2)
L柱=(0.6×30)/(18.59×1.1×1.2)=0.7m
破碎頂板開采時,主梁和主梁之間的間距為0.7m,在開采煤的實際施工中,由于材料大部分都是木棍,容易折斷造成漏尖,支護時可以考慮縮小成0.65m/對。
驗算支護密度,按Ns≥Po/Qo來計算。
計算結束后,通過調整支護密度來增大支護強度。
煤礦掘進中的冒頂事故多數(shù)因為支護能力不足,可以考慮增加頂板的支護密度來解決這一問題。由于采煤的工作面本來就比較狹窄,這樣不僅使工作空間減少,增加了生產成本,而且增加了支護的工作量,降低了回采的效率。因此,必須合理地調整破碎頂板的支護密度。
在經過合理支護密度的計算之后,結合設計支護的現(xiàn)狀,對破碎頂板的支護密度進行科學完善的調整與改善,才能保證煤礦開采的安全性,提高現(xiàn)在支護方式的質量。
遇頂板破碎段巷道時采取短掘短支,依據實際情況可以進一步減小循環(huán)度,盡力縮小空頂距,盡力縮短空頂時間,錨索、錨桿及時緊跟工作面。
4.1.1 在使用之前,認真檢查錨桿(錨索)的桿體及配件的材質、品種、規(guī)格、強度、結構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4.1.2 禁止將支柱架設在浮煤、浮矸上。
4.1.3 錨桿(錨索)錨固力除按規(guī)定定期檢查外,還要不定期進行抽查,發(fā)現(xiàn)有達不到要求者,要立即停止作業(yè),并制定相應措施。
4.1.4 巷道掘進過程中,要先打超前錨桿或其他臨時支護進行維護,嚴禁在空頂下作業(yè)。
4.1.5 巷道如遇頂板破碎或地質構造區(qū),可縮小錨桿排間距,并可使用掛網,噴漿聯(lián)合支護,同時要加大檢查力度。
4.1.6 對錨桿(錨索)支護巷要定期檢查支護效果,經常觀察,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制定補充措施。
4.1.7 對錨桿(錨索)支護的排間距、錨桿(錨索)角度、錨固力、預緊力、聯(lián)網質量要經常進行檢查,嚴禁為圖省事,偷工減料而違章作業(yè)。
4.1.8 對巷道的變化和頂?shù)讕蛷姸?、頂板離層情況加強檢查,并有檢查記錄。
4.2.1 每10m必須進行一次可錨性試驗,采用φ20×2500mm的螺紋鋼錨桿,用2支CK2350樹脂錨固劑,錨桿錨固力達到60kN即為可錨,小于60kN即為不可錨,必須采用架棚支護或棚索網支護。
4.2.2 定期對井下錨桿(錨索)錨固力進行拉拔試驗,如果實際錨固力與設計值相差明顯,則需對錨固參數(shù)進行調整和修改。
4.2.3 柱頂要查嚴背實。
4.2.4 煤底或者軟巖底時,支柱要穿液柱鐵。
4.2.5 巷道地質條件發(fā)生變化時,應根據變化程度,調整支護參數(shù)或采取應急措施及時處理,如采用錨索加固或縮小排距。
科學的施工工藝和施工組織,創(chuàng)造出巨大的經濟及社會效益,為提高成煤礦掘進效率提供了一條新途徑。應該對破碎頂板進行支護密度的調整,以期達到預防碎巖石垮落傷人的目的。煤礦開采過程中的安全防護與支護等技術措施,應盡快得到提高與完善。
[1]李霞萍.淺談破碎頂板支護方法優(yōu)化中支護密度的調整[J].大科技,2013(11):89.
[2]鄭金騰.回采工作面上、下出口支架方式的探討[J].能量與環(huán)境,2006(1):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