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承偉 彭 龍 邱 冰
指動脈逆行島狀皮瓣修復指端缺損42例臨床分析
劉承偉 彭 龍 邱 冰
目的 分析指動脈逆行島狀皮瓣修復指端缺損的臨床應用情況。方法 選取指端缺損患者42例(47指),給予指動脈逆行島狀皮瓣修復治療,觀察皮瓣存活情況及遠期療效。結果 42例患者均順利完成修復手術,且皮瓣全部成活。隨訪6~12個月,皮瓣色澤紅潤、無色素沉著、指腹飽質地柔軟且傷指IP關節(jié)活動基本正常。皮瓣區(qū)感覺功能評價為S425指、S3+15指,S27指。結論 指動脈逆行島狀皮瓣修復指端缺損療效確切,操作簡單、創(chuàng)傷小,術后外形及功能均能恢復滿意,是指端缺損修復的有效治療方案。
指動脈;逆行島狀皮瓣;指端缺損
指端軟組織缺損是臨床常見的一種手部損傷,若得不到及時正確的治療則會增加患者痛苦,療效不佳[1],甚至遺留殘疾。臨床修復治療方案也多種多樣,最為理想的治療方案為既能保留手指長度,保持指端外形美觀,又具有良好的感覺和功能。本研究應用指動脈逆行島狀皮瓣修復指端缺損,取得了滿意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3月~2013年6月貴州省骨科醫(yī)院收治的指端缺損患者42例(47指),其中男28例,女14例;年齡20~68歲,平均年齡(36.8±1.2)歲。接診后對于污染較輕者予以急診手術,對污染重軟組織挫傷重患者予清創(chuàng)換藥,二期手術修復。受傷原因:撕脫傷14例、機器壓傷16例、切割傷12例。受傷部位:食指21指、中指15指、環(huán)指9指、小指2指。
1.2 手術方法 (1)皮瓣的設計:皮瓣設計以指動脈為軸線,皮瓣供區(qū)選擇各指非工作面:示指和中指選尺側,環(huán)指和小指選橈側。以指蹼為近端界限,血管蒂遠端游離不超過DIP關節(jié),寬度不超過指背及指掌側正中線,蒂部切口為“Z”狀,關節(jié)處切口側盡量靠向背側。根據(jù)受損創(chuàng)面大小、形狀,在指根部側方切取比創(chuàng)面大1~2mm的皮瓣,一般軸血管在皮瓣中軸稍偏掌側,以創(chuàng)緣掌側近端1.5~1.8cm處作為皮瓣旋轉點;(2)手術步驟:在良好臂叢麻醉及止血帶止血下常規(guī)創(chuàng)面清創(chuàng),按皮瓣設計,先在皮瓣近端切開皮膚、皮下組織,根據(jù)指動脈、指神經(jīng)解剖結構特點,很容易解剖出指固有動脈及指神經(jīng),小心尋找指固有神經(jīng)進入皮瓣內的皮支,并將其與指固有神經(jīng)作干束支分離,盡量靠近端從主干上切下,并做好標記備用。在皮瓣近端切斷、結扎指固有動脈,沿皮瓣設計線切開其余皮膚,分離指神經(jīng)及指固有動脈,將指固有神經(jīng)及背側支保留在原位,將指固有動脈包含在皮瓣內,向切取皮瓣,將血管蒂游離至指中節(jié)遠1/3處,不可太靠近DIP關節(jié)。在指側方皮瓣遠端至創(chuàng)面作“Z”形切口,向兩端擴大皮下隧道。放松止血帶止血,查皮瓣血運良好,翻轉皮瓣覆蓋指端創(chuàng)面,皮瓣內指神經(jīng)皮瓣分支與受區(qū)指固有神經(jīng)殘端用8-0無損傷縫合線端端吻合。皮瓣供區(qū)切取上臂內側全厚皮片植皮,打包加壓固定。
42例患者(47指)均順利完成修復手術,且皮瓣全部成活,存活率為100%,顯著高于傳統(tǒng)的指端軟組織缺損治療方法。隨訪6~12個月,皮瓣色澤紅潤、無色素沉著、指腹飽質地柔軟,指端有指紋,外形美觀,且傷指指間關節(jié)活動基本正常,未出現(xiàn)屈曲攣縮畸形病例,患者滿意。另外,依據(jù)中華醫(yī)學會手外科功能評定標準評價皮瓣區(qū)感覺功能,S425指、15指,S27指,優(yōu)良為40例,占比95.24%,僅2例患者對療效不滿意。
手指指端是人體手部最為精細的部位,也是極易受傷的部位。如何有效修復指端組織缺損一直是手顯微外科同仁探討的問題。臨床上將指端缺損分為側方缺損、指腹缺損、末節(jié)橫斷缺損、指背缺損,還可能合并指骨或指甲缺損,并肌腱和骨斷端暴露[2]。臨床修復指端缺損要求在結構、功能、形態(tài)均達到理想恢復狀態(tài)[3]。
3.1 指動脈逆行島狀皮瓣修復解剖學基礎 指端在廣義上界定為指尖至DIP關節(jié)部位,也有定義為伸屈肌腱止點以遠部位[4]。人體手指兩側的指動脈之間有3支恒定指橫動脈弓,即位于中節(jié)指骨、近節(jié)指骨遠端1/3位置以及指深屈肌腱附著點以遠。我國有研究報道指固有動脈遠側掌橫弓在甲根水平、甲根平面以遠、甲根水平以近的比例分別為73%、19%和8%,而弓向遠側發(fā)出4~8支0.3mm以上縱行分支,且分支之間還有廣泛交通支[5]。另外,有研究發(fā)現(xiàn)遠側掌橫弓處在深屈肌腱止點的遠端和末節(jié)指骨甲粗隆間,體表投影處在指甲半月線位置。此動脈弓發(fā)出3~7分支進入指腹,相互吻合形成血管網(wǎng),還可發(fā)出小分支至指背、指側面,相互交錯而成動脈網(wǎng)[6]。以上述動脈解剖結構原理為基礎,設計指動脈逆行島狀皮瓣修復指端缺損,對側指固有動脈及遠側掌橫弓逆行供血,為皮瓣成活為理論基礎[7]。
3.2 指動脈逆行島狀皮瓣修復指端缺損的優(yōu)缺點 該修復方案主要優(yōu)點為:(1) 切取皮瓣方便,不需要吻合血管,且供區(qū)、受區(qū)皮膚質地接近;(2)整個手術操作在一個視野完成,不傷及其他手指[8];(3)血運保證可靠,指動脈主干直接向皮瓣逆行供血,成活率高,本組47指全部成活;(4)修復后手指飽滿、外形美觀、功能滿意;(5)術后無需外固定,可以進行早期手指關節(jié)功能鍛煉;(6)供區(qū)不會受到大的影響,術后不會發(fā)生指間關節(jié)屈曲畸形;(7)手術操作方便,適合基層醫(yī)院應用。該方案的缺點在于可切取皮瓣面積較小、適應證有一定局限性[9]。本組42例患者經(jīng)過動脈逆行島狀皮瓣修復后皮瓣均成活,術后隨訪修復效果滿意。為了切取滿意的皮瓣要注意在設計皮瓣時,先根據(jù)創(chuàng)面形狀、大小剪取“布樣”,且皮瓣面積要稍微大于缺損創(chuàng)面。在皮瓣轉位時最好走明道,預防血管蒂牽拉、受壓、扭曲。兩側要避免越過手指側中線,盡量不要在手指掌面切取皮瓣,以防瘢痕過度生長或攣縮而不利手指功能恢復。
綜上所述,動脈逆行島狀皮瓣修復指端缺損方案可行,具有很好的臨床應用價值,但要小心操作,關注細節(jié)處理,提高手術療效。
[1] 張波,黃克,李林,等.指動脈逆行島狀皮瓣修復指端缺損的臨床應用[J].微創(chuàng)醫(yī)學,2009,4(3):303-304.
[2] 張文龍,高順紅,陳超,等.指動脈皮瓣修復手指皮膚缺損[J].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10,33(1):66-67.
[3] 李春,王維剛,杜星男,等.帶血管和神經(jīng)的雙側V-Y皮瓣修復指端缺損[J].實用手外科雜志,2010,24(4):309.
[4] Donelan MB,Garcia JA.Nailfold reconstruction for correction of burn fingernail deformity[J].Plast Reconstr Surg,2006,117(7):2303-2308.
[5] 朱金強,王瑞良,閆海,等.指側方逆行島狀皮瓣的臨床應用[J].華北煤炭醫(yī)學院學報,2008,10(3):365-366.
[6] 張國秋,李克文,王濤.早期旋轉皮瓣防止創(chuàng)傷性感染18例[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0,39(7):935.
[7] 史宏途.指動脈逆行島狀皮瓣修復指端皮膚缺損[J].遼寧醫(yī)學院學報,2011,32(3):204.
[8] 聶建雄.三種不同皮瓣修復拇指指端缺損的應用[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1,20(1):27-29.
[9] 朱金強,王瑞良,閆海,等.指側方逆行島狀皮瓣的臨床應用[J].華北煤炭醫(yī)學院學報,2008,10(3):365-366.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9.027
貴州 550007 貴州省骨科醫(yī)院(劉承偉 彭龍 邱冰)
邱冰 E-mail:yz8088g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