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陽
(平頂山天安煤業(yè)七礦有限責任公司,河南 平頂山 467000)
目前很多礦產資源掩埋程度較深,需要采取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較好的采掘技術。相對而言,沿空留巷顧及很多實際情況,并且技術性較強。沿空留巷雖然在技術理論上獲得了較大的成功,但部分工作仍然存在些許瑕疵[1]。本文主要對采掘過程中沿空留巷圍巖應力演化進行討論。
在采掘過程中,圍巖應力的演化影響因素很多,倘若直接在實踐中探尋,不僅浪費時間,同時還會遇到未知的危險,造成客觀上的損失。為此,我們應首先對圍巖應力演化進行數(shù)值模擬,將模擬的結果與實際搜集的情況相結合。另一方面,在圍巖應力演化數(shù)值模擬的過程中,需考慮到采掘工作的限制性條件,不可假設無任何阻礙[2]。
圍巖應力演化需要大量的計算才能得到,雖然實際情況與理論可能存在差異,但演化計算的過程,會將所有的差異降到最低。在圍巖應力演化數(shù)值模擬的過程中,首先應該對三維數(shù)值模擬試驗進行設計。本文選擇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和美國Itasca Consulting Group Inc。共同開發(fā)的三維有限差分數(shù)值模擬計算程序來進行。另外,考慮到實際情況,同時也為了更加透徹地了解沿空留巷圍巖應力的演化情況,主要對三種頂板條件下的圍巖應力演化進行了研究,分別為厚直接頂、薄直接頂、無直接頂。具體設計如下:第一,調查沿空留巷工作的各項條件,觀察是否有特殊情況,并對所有的條件進行整理分析,建立立體模型。第二,設計的模型尺寸應與現(xiàn)實工作相符合。第三,在模型底部的邊界部分,應采取輔助性措施,例如,在垂直的方向上,固定位移。第四,左邊和右邊的邊界部分,應在水平位置上進行固定。第四,由于各個煤層的巖層力學性質不同,因此了解實際情況后,才能進行相應的設定,并制作相應的統(tǒng)計表,按照相應的計算模型來計算[3]。
采掘過程中,通過了解沿空留巷的圍巖應力分布,可進一步確定采掘的強度和效率,對后續(xù)的采掘方案制定有較大的積極意義。經(jīng)過長久的討論和分析,認為采掘過程應力分布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超前支承應力、迎頭支承應力、滯后支承應力。無論三種應力如何分布,其結果都是一樣的。厚直接頂為最高,薄直接頂次之,無直接頂墊底。第二,隨著掘進不斷推進,側向支撐應力也會呈現(xiàn)持續(xù)增大。表現(xiàn)的規(guī)律為:距離迎頭越遠,峰值越大。由此可見,在這種規(guī)律的作用下,與重新分配應力沒有太大差異。且在整個過程中,隨時間不斷延長,應力峰值會持續(xù)增加。第三,對巷道實施掘進作業(yè)以后,煤巖體內應力會重新分部,巷道兩側所產生的側向支承應力需要重點考慮[4]。
采掘過程中,圍巖應力的變化存在很多干擾因素。沿空留巷雖然是現(xiàn)階段比較先進的技術,但仍然有疑惑沒有解開,本文作者經(jīng)過大量的研究和分析,認為沿空留巷期間圍巖應力演化,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項結論當中。第一,在工作面的前方位置,實體煤側或者是工作面?zhèn)?,無直接頂狀態(tài)的支撐應力,必然低于薄直接頂以及厚直接頂?shù)闹螒?。另外,薄直接頂與厚直接頂?shù)牟町惒皇呛艽蟆5诙?,在工作面的后方位置,當直接頂厚度減小時,其支承應力集中系數(shù)會持續(xù)增大。第三,在工作面的后方位置,在直接頂厚度減小的過程中,其支承應力的峰值會隨著位置逐漸遠離工作面,也就是說,直接頂厚度減少,支承應力峰值位置卻深入煤體之中。
圍巖應力分布規(guī)律原位實測工作屬于實踐性較強的工作,需要根據(jù)具體情況,適當變換方法。
沿空留巷是一種可行性較高的方法。首先,工作人員應采取有效的方法進行觀測。多數(shù)情況下,技術人員會在充填墻體當中埋設壓力,來完成墻體的受力觀測。其次,壓力計的選擇尤為重要。第三,充填工作開始之前,應將壓力計的位置設定好,一般會將壓力計放在充填空間的上部,壓力計表盤將會從側面的模板上方引出。第四,通過上述的工作,可獲得充填應力在工作面推進過程中的一些變化,總結出相應的規(guī)律。相對而言,充填體受力是比較簡單的工作,但要把握好細節(jié),否則很難保證充填體受力的效果。
充填體受力工作完成后,就需要觀測煤體受力。煤礦處于深山內部,要想取得理想的煤體受力結果,第一,選擇性能較高的應力計進行測量工作。第二,鉆孔內的應力存在較大變化,此時可通過一些簡單的措施來了解和處理。例如,在鉆孔應力出現(xiàn)變化時,枕兩面的包裹體,將會自動傳遞到應力枕內的液體當中。液體充當了媒介作用,該液體的壓力會經(jīng)過油管,傳遞到壓力表,最終表現(xiàn)出相應的壓力數(shù)值。
在圍巖應力分布規(guī)律原位實測工作中,充填體受力及媒體受力并不是特別復雜,最關鍵的是測站布置工作,不僅要充分利用之前的工作成果,還應考慮到最終的結果是否正確,能否持續(xù)搜集相應的信息或者資料。在此,采掘過程中沿空留巷圍巖應力演化比較多樣,不僅會對沿空留巷工作產生影響,同時還會對采掘的進度和質量造成影響?,F(xiàn)階段我國煤礦較多,深入采掘后,發(fā)現(xiàn)圍巖應力表現(xiàn)出了突出的地域性特點,應根據(jù)當?shù)氐膶嶋H情況進行分析,借鑒周邊成功案例和研究成果,來促進沿空留巷工作的順利開展。
本文對采掘過程中沿空留巷圍巖應力演化進行了討論,目前,圍巖應力演化已經(jīng)得到確認,沿空留巷工作不僅順利開展,還提高了工作的安全性和效率性。今后,需要進一步對相關領域進行研究,通過健全采掘方案和技術體系,豐富研究理論,加強實踐,促進我國礦產資源的開采和開發(fā)。
[1]闞甲廣,張農,李寶玉,等.典型留巷頂板條件下巷旁充填體支護阻力分析[J].巖土力學,2011(9):2778-2784.
[2]闞甲廣,袁亮,張農,等.留巷充填區(qū)域頂板承載性能研究[J].煤炭學報,2011(9):1429-1434.
[3]韓昌良,張農,錢德雨,等.大采高沿空留巷頂板安全控制及跨高比優(yōu)化分析[J].采礦與安全工程學報,2013(3):348-354.
[4]康紅普,牛多龍,張鎮(zhèn),等.深部沿空留巷圍巖變形特征與支護技術[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0(10):1977-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