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連強(qiáng)
家世
去年5月3日,放假回家探親,我陪同81歲的娘一起到她的娘家程樓村。姥姥家既沒有了姥姥也沒有了舅舅。從我們村到程樓村要穿過四個村,有十來里路的樣子,是小表弟開車來接我們。程樓村其實(shí)沒有樓。
記得小時候,我還沒有炕高的時候,姥娘有癆病,在我家的炕上躺著或坐著。后來,姥娘隨人去東北投奔大舅,也是娘的唯一的親弟弟。后來姥娘死在了東北。我再也沒有見過姥娘,直到后來舅舅把姥娘的骨灰起回來重新安葬,我們這些外孫們還去陪靈。
盡管姥娘走了,舅舅在東北,但我們還是過年時到姥姥家走親戚。因?yàn)槲覀冞€有大姥爺、大姥娘,也就是娘的大爺、大娘。他們住在幾間不算寬敞的土坯南屋里,屋子里放著簡單的漆黑色桌椅。對大姥爺沒有什么印象了,感覺就是個少言寡語的老頭,可能與我們這些孩子們也沒有什么可說的吧,后來大姥爺去世了。那時還有我們喜歡的小舅和小姨。
小舅那時長得很壯,每次來我家時,會給我們用泥做成小鳥狀的哨,在爐子里燒好后可以吹著玩。記得小姨來時,大夏天的,進(jìn)門會接過一把大蒲扇,好涼快一下,她經(jīng)常帶來我們喜歡吃的瓜果之類。后來小姨出嫁了,大姥娘隨小舅也去了東北,再后來小舅得急病猝死在那里,那年他27歲,也沒有成家。是大舅處理的喪事,盡管他們當(dāng)時離得也不近。大舅當(dāng)時在吉林汪清林業(yè)局。
后來大姥娘又回到了村子,原來的土坯南屋塌了,村里幫著又蓋了三間土坯房,只有她一個孤老太太了,舅舅讓表哥給她安上了電燈。這樣,過年后我們還去給大姥娘拜年,大姥娘中年喪夫,老年喪子,兩個女兒都已出嫁。大姥娘小腳,高高的個子,耳朵上戴著兩個耳墜,刀刻般的皺紋,滿臉的慈祥,每次見到我們,都用她那大手摸著我們的小手,笑著問冷不。每次去,大姥娘都拿出自己平時舍不得吃的好東西招待我們。大姥娘經(jīng)常用一只瓦罐在井里打水,而別人都是用鐵水桶挑水。大姥娘家的雞窩壘在屋里,可能怕人偷雞或者進(jìn)黃鼠狼吧。
平時我們過年才去大姥娘家,而娘卻每年清明節(jié)、七月十五、十月一前后都要去的,因?yàn)槭巧蠅灥娜兆?,娘不會騎自行車,每次都是走著去的。這天才聽娘說,每次去,路上都要休息三回。娘每次從大姥娘家回來,都會帶回水餃給我們這些孩子們,這是她和大姥娘中午吃飯時給我們留下來的,盡管沒有肉,我們吃著也特別香。后來我在外上學(xué)、工作,去給大姥娘拜年的時候少了。2003年秋天,88歲的大姥娘去世了,也是舅舅和表兄弟們操持著辦的。據(jù)說出殯那天,下著大雨,刮著大風(fēng),天氣很冷,親戚們和幫忙的人都凍得不輕。我娘常感嘆說,這么好的人怎么就沒攤上好天呢?
我小時候沒有見過大舅,因?yàn)樗麄円患以跂|北,值得驕傲的是每到快過年時,郵遞員會給我們家送來一張匯款單,印象中就是20元錢,那是大舅舅匯來的,父親還得找出他的私人印章蓋上。那時我們?nèi)沂谌?,父母和我們兄妹八個,還是在生產(chǎn)隊(duì)掙工分的年代,20元也是不小的一筆錢。其實(shí)大舅有六個孩子,一家八口在東北,生活條件也好不到哪里去。
直到有一年大舅回老家來,還帶著一個朋友,我娘給他們蒸了饅頭,他那朋友吃飯時還把饅頭皮扒去,其實(shí)那時我們一年到頭也極少吃到白面饅頭,為此印象極為深刻。再后來大舅把姥娘的骨灰起回來安葬,爹用自行車送去一口袋白面,用以招待賓客。把姥娘安葬后,舅舅在我們家住過幾天吧,晚上喝酒吃飯時間很長,爹很健談,他們說著往事,舅舅那時候還卷旱煙抽,早上掃地時地上有一大堆煙把。大人們說話時,我們往往負(fù)責(zé)點(diǎn)爐子燒水,冬天燒的是棒瓤子,再就是時不時給他們的杯子里添點(diǎn)水。大舅還做媒把大姐說給了他姨家表哥的大兒子,也就是我現(xiàn)在的大姐夫,是親上加親,現(xiàn)在大姐也當(dāng)上了奶奶姥姥了。舅舅有一次回來時,還給五歲的小弟弟買了大蓋帽和皮鞋。
后來,舅舅一家從東北遷回到了禹城,臨時在小韓莊租房子住,那年我15歲了,當(dāng)時我看到用火車托運(yùn)回來的家具還沒有打開。再后來,舅舅在路邊蓋了三間房子,是爹親自打的葦薄,我和哥哥趕著毛驢車走了三十多里地送去的。那年我上大學(xué)時,哥哥騎車提前一天送我到舅家住下,第二天在禹城火車站上火車。舅舅回到禹城后,先后搬了好幾次家,很多年后才有了自己的房子。舅舅對我們幾個外甥也很好,老家?guī)状紊w房,包括四弟買三輪車、我買樓他都給予了幫助,還有不少親戚得到他的接濟(jì),盡管他自己經(jīng)常也不寬裕。孩子們也陸續(xù)成家了,他卻日漸體衰了。他原來酒量很大,后來得了甲亢,不能喝白酒了,就開始喝啤酒,再后來只能喝一聽飲料,煙也抽得少了。
舅舅后來每年都住幾次院,有時候過年全家也不得安寧。娘和舅舅只有親姐弟兩個,感情很深,每次聽說舅舅住院了,娘總是讓哥哥或者弟弟帶著她去看望。大前年夏天一個周末,我回家看望父母,聽說舅舅剛出院,哥哥弟弟又忙,我就和母親一起去看望舅舅,舅舅的飯量很小了,說話也有氣無力的。我們吃飯時,他在自己的房間里沒有出來。大約過了二十多天吧,接到了舅舅的死訊,說他在樓上覺得悶,自己出去轉(zhuǎn)轉(zhuǎn),回來買了一些水果之類,到樓下時遇到好心的鄰居幫他拿著東西,他跟在后邊,到三樓時心臟病發(fā)作,竟然倒下了,離在四樓的家還有一步之遙,六個子女都不在跟前,享年73歲。我們后輩們都來了,娘也來了。舅舅要安葬在老家,娘也執(zhí)意要去,被我們勸止了,娘那年也78歲了,腰腿痛得走不動路。后來,在舅舅“五七”時娘還是去了。
在老宅子上修建一所院子是舅舅的心愿,可惜他沒有實(shí)現(xiàn)。舅舅去世后,三個表兄弟把實(shí)現(xiàn)舅舅的愿望當(dāng)作一件大事來做。舅舅去世第二年,表兄弟們就在老宅子上建起了五間大瓦房,還修了偏房和大門,院子很寬敞,還種了菜和幾棵果樹。去年春節(jié)一度想一大家人回到新房子過年,因?yàn)橐粓龃笱?,沒有去成。回娘家看看侄子們修建的新房子也成了娘的心愿。
五一節(jié)放假了,表兄弟、表姐們帶著年近八十的妗子,帶著孩子,還接上兩個老姨,我和娘也去了。老人們到一塊有說不完的話,她們畢竟是這個地方長大的,對一草一木充滿了感情,對鄰居家的掌故如數(shù)家珍。表兄弟們收拾房間、燒水,表姐在大鐵鍋里燉上了排骨,表姐的女婿還在院子里烤上了肉串,咿呀學(xué)語的孩子逗得大人們一聲聲歡笑。中午吃飯時分男女兩桌,飯菜還挺豐盛。這是一家人在這個老宅子的新房里吃的第一頓飯,盡管人也不全。
飯后,娘要到姥爺、姥娘的墳上看看,離得不遠(yuǎn),兩個老姨、小表弟,還有我架著腿腳不便的娘一起去。五月的麥田郁郁蔥蔥,不遠(yuǎn)處就是京滬高鐵,列車不時穿梭而過。姥爺、姥娘的墳在麥地里。在麥壟間的畦埂上,我牽著娘的手慢慢走著,娘喘著粗氣。姥爺、姥娘的墳前有舅舅活著時立的墓碑,旁邊是舅舅的新墳。娘到了墳前,先哭了姥爺、姥娘,又回頭哭了舅舅。兩個老姨和小表弟在墳前燒了紙,我的眼里也噙滿了淚水。畢竟娘歲數(shù)也不小了,來給姥姥們上墳的機(jī)會也不多了。
從墳地里回來,大家也應(yīng)該各自回家了,我還得回德州,第二天要上班。我陪娘走姥姥家,這竟然是我記憶中的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