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佳
(河北農業(yè)大學 期刊社,河北 保定 071001)
從《漢字百味》談編輯的“三心二意”
王 佳
(河北農業(yè)大學 期刊社,河北 保定 071001)
《漢字百味》以其獨特的寫作視角和語言,展示了作者身為編輯的“三心二意”。三心即熱心、耐心、閑心;二意即詩意和哲意。熱心是編輯熱情豐富的情感體驗;耐心是編輯焦躁寂寞時的堅忍;閑心是編輯匆忙中的感悟和沉思。編輯有了“三心”,就會更加敏銳、堅定和從容,從而超越傳統(tǒng)的編輯氣質,體現出詩意和哲意。詩意提高編輯的審美能力,哲意提高編輯的思想深度,兩者可有力提升編輯的精神境界??傊叭亩狻笔蔷庉媽こR饬x外的修為,可使編輯脫離庸碌的存在,使編輯的自我超越成為可能。
任火;《漢字百味》;編輯;修為;哲學;詩
做怎樣的編輯,自編輯有學以來一直盛論不衰?;蛘摼庉嫅攲W者化,知識廣博,學有所專;或論編輯應當市場化,諳熟國內,遠瞻國際;或論編輯應當中介化,采英擷慧,以饗讀者??偨Y起來,大致是編輯要具有學者意識、市場意識、媒介意識。誠然,學者意識很重要,編輯一定要對他所從事編輯的專業(yè)領域有所涉獵和學習,才能在一個平等的地位上與該專業(yè)的作者、讀者交流;市場意識很重要,編輯所編出的作品是否有意義、意義大小,最終是要通過市場進行檢驗的,不符合市場要求的,一定會被無情淘汰;媒介意識很重要,編輯作為傳播中的把關人,其作用和意義不可小覷。然而,除上述以外,編輯還需有其他修為嗎?
2013年底,任火老師的力作——《漢字百味》[1]出版。做編輯的,天天與文字打交道,寫本有關文字的書并不為奇,奇怪的是本書的獨特視角和語言:透過漢字看人生,通過人生解漢字,且文字精煉如詩,寓意深遠如哲。這個曾經以出版了《編輯獨語》而震撼了整個編輯界的編輯似乎給了我們一個獨特的編輯標本:這種編輯,“讓自己也成為一種文化現象,在文化原野上也留下一行他自己的足跡”。他要穿越他所處的環(huán)境,擺脫現實環(huán)境的束縛,成為一個自由自在的人。這種人,不獻媚,不逢迎,不安于現狀,不甘于平凡,“活著,是一團燃燒的火焰,死去,是一道耀眼的閃電”。他還要穿越囿于多數人的現有文化,在一片片文化荒原上探索跋涉,“建造一座思想殿堂,營造一道文化風景,構筑一座精神豐碑”[2]。這種文化,為后人提供一種新的價值觀念、思維模式,使我們的自我超越成為可能。
《漢字百味》可真是本奇書,要怎樣的編輯才能發(fā)掘出藏于文字中的如此睿智的人生哲理呢?單憑前述的學者意識、市場意識、中介意識是肯定不行的。即使這些意識都具備了,編輯也僅可能成為平常意義的優(yōu)秀編輯,而非任火老師這樣的特例。無疑,他這個特例是同行中的佼佼者。其佼佼在于,他不僅具有一切優(yōu)秀編輯所應具有的學識、眼光,還多了許多編輯之外的修為。這些修為,讓他比一般編輯更敏銳和深刻,更靈動和多彩,更堅忍和熱情,比之編輯,更像一個詩人或智者。那么,這些編輯之外的修為是什么呢?換言之,編輯還應該具備哪些特質呢?研讀《漢字百味》,領略任火老師睿智多情、如詩如哲的文字,發(fā)現,這個特質大概就是“三心二意”。
一心是“熱心”。這種熱心,不僅體現在編輯對本職工作的執(zhí)著上,還體現在編輯對世間一切美好的熱愛中。編輯是一種特殊職業(yè),其特殊性在于其把關人的角色。這一角色,決定了編輯必須善于分辨美丑,明辨是非,做個情感豐富的熱心人。且看這個“熱”字,下面四個點,仿佛滴滴心血、粒粒汗水,上面托個“執(zhí)”字,多么形象地勾畫出執(zhí)于文字、愛于美好、甘于耕耘的編輯形象。翻閱《漢字百味》,任老師或平和、或犀利,或贊賞、或嘲諷,或情思百轉、或唾棄嫌惡……,用盡他平生所有情感,為目錄中的每個字做解。經歷人生中一次次的穿越,從迷茫、彷徨,到痛苦、憂傷,再到重見曙光、另燃希望,命運使任老師一次又一次回望、撫摸自己的生命,不斷為生命尋找更合適的安放與出口。對生命的終極關懷和熱愛,終使生命如此多情和精彩。而當這個生命終于在文化中發(fā)現其價值所在時,便有了一篇篇由情感激流匯聚的文字,便有了《編輯獨語》《撫摸生命》《漢字百味》……一個“熱”字,幾乎貫穿了他整個的編輯人生??梢?,熱心可以提高編輯的情感敏銳性,激發(fā)編撰靈感和創(chuàng)作動力,令編輯永葆活力和激情??梢哉f,放一顆熱心在工作中,做個有血有肉的編輯,所編撰出的作品才會具有真誠得令讀者動容的力量。
又一心是“耐心”。有了熱心,就會執(zhí)于某事,而太執(zhí)于某事,漫長追尋中,就會難免焦躁,難免寂寞。編輯工作,是一份重復性很強的工作,期刊編輯尤其如此。組稿、編輯、校對、出版,組稿、編輯、校對、出版……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再多的編輯熱情,再豐富的編輯情感,仿佛也會消磨、耗盡??纯催@個“耐”字,“而”旁一個“寸”。“而”可以表示并列,也可以表示遞進,但無論表示哪個意思,都是寸連著寸,寸摞著寸,告訴我們光陰是要一寸一寸地度,寂寞是要一寸一寸地挨,痛苦是要一寸一寸地熬。這一寸一寸,如果耐住了,就會有所收獲。比如學生,耐住了十年寒窗,就會學業(yè)有成;做官的,耐住了金錢美色,就會造福一方。而編輯,耐住了重復寂寞,就會書香遠揚。從1971年,任火老師一腳踏上西去的列車,在塞外戈壁的漫天風沙中拿起筆開始,40多年來,耐住荒涼,耐住失落,耐住浮躁,耐住寂寞,創(chuàng)造了獨特的編輯文化、瑰麗的編輯世界。讀他的作品,字里行間,無不浸透著光陰的洗滌和沉淀。耐心,真的是一枚利器。多少繁冗復雜,多少刻板枯燥,多少名利是非,多少落寞繁華,在編輯一寸一寸的耐心前,都會化為一縷縷、一段段、一篇篇文字,冷靜而深沉。
再一心是“閑心”。這個“閑”,不是游手好閑的“閑”,而是忙中偷閑的“閑”。閑,一門一木,門里有木,木安門中,令人不禁聯想起門內蔥蘢的花木,門內靜放的木椅,以及閑敲棋子落燈花的怡情。其實,“閑”本是從“閒”轉化來的。“閒”是個從門從月的會意字,意喻月光透過門縫灑進來,也就是門有空隙,將空隙比喻在時間上,就不難理解閑暇之意了[3]?,F代社會,競爭激烈,節(jié)奏加快,人難免要忙。作為編輯,忙的當然是稿件的編校,期刊的定級,甚或個人的功名利祿。你忙,我忙,大家忙。仿佛只有忙,才證明你是在工作;仿佛只有忙,才證明你沒有止步不前?!稘h字百味》解忙,心亡。心亡了,眼就會瞎,就會美丑不辨,是非不分,就會人云亦云,被人牽著鼻子走,結果是忙忙碌碌,為人所用,全都成了“傭”。左思寫《三都賦》,十年才成,并不是天天忙著寫賦,而是閑時等靈感上來再動筆?!稘h字百味》也絕不是忙出來的作品。觀此書序,任火老師也是急中生智,焦灼中停下來偶發(fā)的第一個靈感。因此,編輯要有閑心,學會在忙碌中主動停下來,把心門打開,讓月光照進來,給自己多一些感悟的時間?!稘h字百味》解“?!保骸叭擞幸煌ぁ!泵χ型甸e時,在亭中歇下來,看景色旖旎,說不定許多編輯智慧就閑出來了。
編輯有了“三心”,就會比一般編輯更加敏銳、堅定和從容,呈現出與庸庸碌碌的編輯匠完全不同的存在。這種存在,已經脫離了傳統(tǒng)意義的編輯形象,更接近于詩人或智者,時時體現出一種詩意和哲意。
先曰詩意。編輯不是枯燥的存在,不是刻板的存在,更不是重復的存在。當編輯超越了日常繁復的本職工作,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tài)尋求自我價值的體現和升華時,他必然要持有一雙詩意的眼睛,心懷一腔詩意的熱情,去發(fā)現美,創(chuàng)造美。因為唯有詩意,才能讓編輯嗅覺更敏銳,思維更靈動,行為更積極。很難想象,缺乏詩意、刻板枯燥的編輯怎能寫出《漢字百味》這樣情思豐富的奇書?任火老師的作品,多有詩的語言和意境,精煉優(yōu)美、瑰麗大氣。他的許多文章,拆成行其實就是詩,這一點,在《漢字百味》里體現得尤其明顯。從某些特質上說,任火老師其實就是個詩人。是的,編輯何妨是個詩人呢?詩,是人類最美的語言,而編輯的主要工作內容之一就是語言,編輯和詩有著天然的紐帶和聯系。有詩意的編輯,是善于發(fā)現美的編輯,他能在尋常處,捕捉到不經意的閃光;有詩意的編輯,是善于品嘗美的編輯,他閱盡文字間的一切美好,如飲甘泉;有詩意的編輯,是善于創(chuàng)造美的編輯,他時常情思涌動,不得不一訴為快。于是,世間多少優(yōu)秀的文化作品,便在編輯的案頭誕生了。
再曰哲意。如果說詩意可以豐富編輯的工作體驗,那么哲意則使編輯能夠更加理性地思考??茖W是人類改造世界的工具,而哲學告訴人類怎樣使用這些工具,從這個意義上說,任何工作都需要哲學做指導。我們常言文史哲不分家,編輯工作作為一項文字性很強的工作,與哲學更是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掌握一些哲學知識,學會哲意地思考,有助于編輯科學地總結規(guī)律,辯證地看待問題,避免渾渾噩噩、亂麻一團和主觀臆斷、執(zhí)拗偏見?!稘h字百味》的魅力之一,就是其字里行間蘊含的發(fā)人深省、引人沉思的哲意。別的不說,單開篇一個“人”字,作者關于一撇一捺,正反兩筆的闡釋,就道盡了世間多少矛盾和對立,道盡了生而為人的多少別扭和無奈。這樣的編輯智慧,缺乏哲意的思考,想必是很難生發(fā)的。有了哲意,編輯才能冷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客觀對待一切;有了哲意,編輯才能深刻,撥開表面,穿透浮華,看清事物本質;有了哲意,編輯才能悠遠,破除局限,超越當下,望向遙遠未來。
詩意和哲意,如同兩翼,令編輯一旦擁有,便能從精神審美的高度看待日常生活,就能使自身的編輯境界從世俗名利中解脫出來,自由翱翔于編輯崇高的精神殿堂。這個殿堂里,充滿編輯神圣的歷史責任感和文化使命感,在對真善美的終極追求中,一切虛假丑惡無處遁形。
經驗無法替代,閱歷不可重復,造就每個編輯的時光和環(huán)境都是獨一無二的?!稘h字百味》,以其獨特的視角、詩樣的語言、哲意的內涵,為我們揭示了一份別樣的編輯人生,引編輯后輩探尋匆匆光陰中,最值得編輯去修為的是什么。其實,無論做什么工作,都是需要一些“三心二意”的。編輯工作的審美性、選擇性、創(chuàng)造性,更決定了編輯要在本職工作之外生出一些其他的修為,否則工作再出色,也只能是個嫻熟的“匠”而不是智慧的“家”。那就做個“三心二意”的編輯吧。停下我們匆匆行走的腳步,收回我們焦灼遠眺的目光,帶幾分“三心二意”在編輯的人生之旅上一心一意走下去,相信我們自己也會有一份別樣、精彩的編輯人生。
[1] 任火.漢字百味[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
[2] 任火.編輯獨語[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3:1-7.
[3] 時學祥,趙伯平.語林趣話[M].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2007:421-422.
On the Editor’s “Three Kinds of Mind and Two Kinds of Sensibility” from A Taste of Chinese Characters
WANG Jia
(Periodicals Publishing House,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 Baoding, Hebei 071001, China)
Through the unique perspective of writing and language, A Taste of Chinese Characters shows that the author, an editor, has “three kinds of mind and two kinds of sensibility”. The three kinds of mind are enthusiasm, patience and leisure mood; the two kinds of sensibility are poetic sensibility and philosophical sensibility. Enthusiasm is the editor’s feeling from his rich emotional experience; patience is the editor’s perseverance in anxiety and loneliness; leisure mood is the editor's perception and meditation during his busy work. With the three minds, the editor will be more acute, firm and calm than the traditional editor in temperament, which indicates his poetic and philosophical sensibilities. As poetic sensibility can improve an editor’s aesthetic level and philosophical sensibility can develop an editor’s insightful thoughts, these two kinds of sensibility could effectively deepen an editor’s spirit. In a word, with “three kinds of mind and two kinds of sensibility” an editor can go beyond mediocrity to self-transcendence, so it is not usual but especially significant.
Ren Huo; A Taste of Chinese Characters; editor; self-cultivation; philosophy; poem
H15
A
1673-2065(2015)05-0121-03
10.3969/j.issn.1673-2065.2015.05.023
(責任編校:耿春紅 英文校對:楊 敏)
2015-03-10
王 佳(1977-),女,河北保定人,河北農業(yè)大學期刊社編輯,文學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