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師范院校思政課強化德育效果的探索與實踐

      2015-03-28 10:21:06樸聯(lián)友
      關鍵詞:師范院校思政課師范生

      樸聯(lián)友

      (遼寧民族師范高等??茖W校公共教學部,遼寧沈陽,110032)

      師范院校思政課強化德育效果的探索與實踐

      樸聯(lián)友

      (遼寧民族師范高等??茖W校公共教學部,遼寧沈陽,110032)

      師范院校培養(yǎng)的師范生是我國未來教育領域的主要后備力量,他們的道德品質在很大程度上關系到我國未來教育的質量和命運。如何加強師范院校思政課德育效果是當前擺在思政課教師面前的一個亟待研究和解決的課題。文章從加強高校師范院校思政課德育效果的必要性、具體途徑兩方面進行一些探索與實踐,以此促進今后的教學實踐。

      師范院校;思政課;德育效果;教學實踐

      師范院校培育的師范生是未來我國教育的主要預備軍,他們的品德將影響著各級各類學校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培養(yǎng)專業(yè)知識過硬、品德高尚的高校師范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我國未來教育的質量和前途,而進行系統(tǒng)的品德教育是思政課的主要任務。

      一、師范院校思政課強化德育效果的必要性

      (一)從國外重視德育方面分析

      世界主要發(fā)達國家重視德育是有目共睹的。世界上唯一超級大國美國非常重視德育,美國前任總統(tǒng)喬治·布什在《重視優(yōu)等教育》一文中強調:“學校不能僅僅發(fā)展學生智力,智力加品德才是教育的目的”;老牌的發(fā)達資本主義英國歷來重視德育是他們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英國教育大臣貝克曾指出:包括德育在內的教育改革將“創(chuàng)造出一個能夠提高水準、擴充選擇、造就一個更有教養(yǎng)”的新的英國;日本在“加強道德教育全國大會”上提出“德育工作是關系日本21世紀命運的關鍵,德育應成為學校教育的首位”。

      在第40屆國際教育大會上,強調對學生加強道德倫理、法律、價值觀的教育。明確要求,要“通過提供智育、德育、體育、美育”等條件,來“教育青年,促進個人全面和協(xié)調的發(fā)展”。

      由此可見,許多國家和地區(qū)尤其是發(fā)達國家十分重視德育是必然的發(fā)展趨勢,他們把德育放在首位,把德育看成決定國家興亡的關鍵因素。

      (二)從國內重視德育方面分析

      首先,江澤民早在2001年提出了以德治國的基本方略。緊接著中央頒布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指出:“學校是系統(tǒng)進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陣地。”[1]其次,黨的第十八大報告中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保?]再次,黨的十八大還提出:“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這里的“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是立足公民個人層面提出的要求,是我國公民必須遵守的基本道德準則。

      所以,加強對學生的德育工作是各類學校迫在眉睫的艱巨任務。思政課教師應樹立學校是德育的重要陣地,教師是德育的主力軍,德育工作是學校一切工作的首要任務,思政課課堂是進行德育的主戰(zhàn)場意識,重視思政課教學在高校學生道德建設中非常重要的作用,增強在思政課教學中的德育效率。

      (三)從師范院校培養(yǎng)未來教師隊伍的方面分析

      使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yè)理想是師范院校開設思政課的很重要的目標。能否幫助師范生樹立崇高的職業(yè)理想對于他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教師的每一言行都在影響著各類學校學生健康人格的塑造和形成。培養(yǎng)專業(yè)知識水平高、品德高尚的師范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我國未來教育的質量和命運,而進行系統(tǒng)的品德教育是思政課的主要任務,但目前師范院校思政課普遍注重理論傳授,忽略道德的熏陶和內化。北師大的林崇德教授認為,教師素質涵蓋三個方面:師德、知識、能力。師德是教師做好教育工作的最根本、最基本的條件。從目前教師職業(yè)道德的現(xiàn)狀來看,一些教師不道德的言行經(jīng)常在媒體上曝光,所以為了防范于未然必須加強師范生的道德建設,在師范生的思政課教學中應重點加強教師的職業(yè)道德教育,使師范生為未來的教育工作打好堅實的基礎。

      二、加強師范院校思政課德育效果的具體途徑

      (一)強化思政課的社會實踐

      近來思政課教學中雖然增加了社會實踐部分,但我認為遠遠不夠。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是教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它是組織學生走出校門、接觸社會,使課本上學到的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綜合能力的重要途徑,是理論運用到實際的一個過程,也是品德升華的重要過程。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既鍛煉了他們了解社會、服務社會的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生存能力,使之從中受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增強學生服務社會的意識,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同時對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也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因此,強化社會實踐是加強思政課德育效果非常重要的途徑。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應根據(jù)學生的專業(yè)特點和實際來組織和安排,才能得到理想的效果,比如組織學前教育學生到幼兒園參觀考察或頂崗實習,到孤兒院參加公益活動等,能得到滿意的效果。

      理論聯(lián)系實際是思政課的生命力,因此適當增加實踐課成績在總成績中的比率也是加強思政課德育效果的一種強有力的手段。

      高度重視師范院校學生在教育見習、實習和其他社會實踐中的品德教育。學校應選品德高尚、專業(yè)水平高、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擔任師范生社會實踐的指導教師,把德育工作深入到這些實踐中去,把德育教育“進行到底”。師范院校大力開展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邊疆、農村、貧困地區(qū)幼兒園和中小學,引導和教育師范生樹立為教育獻身的崇高理想。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師范生支援邊疆、農村、貧困地區(qū)的教育。

      (二)改革思政課學業(yè)評價體系

      思政課教學的實質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的教育課。但目前師范院校的思政課學業(yè)評價側重于考試,評價方法簡單,評價主體單一。它只能測出學生所掌握的政治理論水平以及理解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等,卻忽視了學生的思想品德及日常行為表現(xiàn),這不符合思政課本身的要求(即它決定了一方面要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對學生進行良好的思想素質和道德修養(yǎng)的教育),更不符合師范院校的培養(yǎng)目標。思政課的學業(yè)評價應采用全方位、主題多樣化、開放化的方式,突出其全面性和透明性的評價。一個好的思政課學業(yè)評價體系是既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政治理論水平、各種能力,又對促進形成高尚的品德有重大作用和意義。因此,思政課學業(yè)評價體系的改革是思政課課程改革的基礎和保障,也是思政課當前急需研究的課題。我們要結合教學內容、學生實際、專業(yè)特點,對學生的學業(yè)評價體系做改革與探索。具體做法是思政課學期總成績包括作業(yè)、單元測試、期末考試、課堂提問和回答問題的情況、辯論會或討論會中的表現(xiàn)、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后寫小論文、社會調查報告、試講成績、參加公益活動中的品德表現(xiàn)、見習和實習中的品德評價、社區(qū)或鎮(zhèn)鄉(xiāng)村對學生品德的評價、父母對子女的評價、學生互評、自評、學校的操行評定、各科任老師的評價、輔導員或班主任的評價。這樣社會、學校、家庭全方位、多層次地對學生進行道德評價,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家庭、學校、社會相結合,學生和教師相結合,才能夠比較全面、準確地評價每位學生的思政課學業(yè)成績,構成比較完整的思政課學業(yè)評價體系。這種評價體系避免了思政課過去傳統(tǒng)的側重于對理論方面的評價,即沒有能夠教育學生把學到的理論知識轉化為自覺的行動上,不注重學生日常道德行為評價和實踐中的品德表現(xiàn)而導致的知與行相脫節(jié)的弊端。

      (三)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及手段

      思政課應根據(jù)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進行教法改革,打破教學中以講授為主的單一的教學模式。思政課的教學具有自身的特點,所以采用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啟示法、案例法、讀書指導法、參觀法、習法、情境導入法、自主探究與合作探究相結合的方法、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法等多種方法可以靈活地結合,達到最佳效果。比如本學期講《形勢與政策》,根據(jù)內容采用各種教學方法和學法,采取情境導入法、講授法、任務驅動法、討論法、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法、談話法、讀書指導法、辯論法、參觀法、案例法,也結合師范專業(yè)特點讓學生先準備教案和課件,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試講,學生積極性普遍有所提高,重要的是學生主動學習,深入學習,最可貴的是這個過程中學生自己也真正受德育教育,提高了綜合能力。

      教學手段也要靈活多樣,充分利用現(xiàn)代技術教育手段,例如使用視頻與多媒體課件相結合的方式等。特別是利用校園網(wǎng)絡開展互動式教學。目前,網(wǎng)絡的迅速發(fā)展,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對于不懂或不清楚的知識,學生可以上網(wǎng)進行查詢,老師也可以從網(wǎng)上查詢一些新的知識,補充教材知識的落后性。同時,學校也可以在校園網(wǎng)上建立主頁,將一些課本上沒有的知識如課外知識、補充材料、視頻等發(fā)布到網(wǎng)上供學生學習和參考,今后大量開發(fā)網(wǎng)絡教學模式,如網(wǎng)上答疑、網(wǎng)上作業(yè)、網(wǎng)上答題等。

      相對而言,現(xiàn)代媒體教學的方式使學生在上課的過程中獲取大量的信息,抽象的概念可以具體化,更具有直觀性和生動性。傳媒教學的方式在各類學校中發(fā)展迅速,實踐結果表明,現(xiàn)代教學根據(jù)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靈活地采用多媒體,使課堂更活躍、更生動、更吸引學生,培養(yǎng)學生對思政這門課程的興趣并滿足學生學習上的各種需求。所以,教師應及時學習和掌握新的教學手段,并對落后的教學手段進行大膽的改革。

      (四)及時更新知識優(yōu)化教學內容

      21世紀是知識飛速發(fā)展的時代,教學應及時反映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新的知識。知識的演變和進化是無止境的,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份研究結果:“在18世紀時,知識更新周期為80-90年;……而進入新世紀,已縮短至2-3年?!苯處熥鳛橹R的傳播者更應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所以不斷及時更新各類知識和信息對學生學習具有更多的現(xiàn)實感。

      在教學中得知,大部分學生對思政課不感興趣的主要原因為思政課的內容與教學過于抽象,脫離現(xiàn)實生活。理論與現(xiàn)實有差距,使學生產生距離感。所以,對思政課教學內容的優(yōu)化勢在必行。應改革書本上脫離實際的理論,加強其應用性。

      1.教學內容必須體現(xiàn)時代感。思政課教學內容必須緊跟著時代步伐,適時增添反映近期社會現(xiàn)實的有關內容。例如在《形勢與政策》教學中增加2014年美國反恐戰(zhàn)爭、烏克蘭危機中美俄博弈、安倍政府修改和平憲法、2014年北京APEC會議、2014年G20峰會等內容。這樣才能加強教學的時效性,解決時代提出的新問題,讓學生切身體會到思政課“學而有用,學以致用”。

      2.教學中強化職業(yè)特點。師范院校進行的是職業(yè)教育,因此思政課的教學應提高和加強師范生的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使師范生成為一名符合教師要求的未來教師。以目前師范院校教學狀況來說,學校對學生培養(yǎng)職業(yè)道德的力度還不夠,學生缺乏實際的教學經(jīng)驗,因此在思政課教學中應該增加教學實踐的次數(shù),為學生將來成為執(zhí)教者提供更多的寶貴經(jīng)驗。

      (五)加強師德建設常態(tài)化

      2014年9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師范大學指出:“合格的老師首先應該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師首先應該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月29日,教育部公布了《關于建立健全高校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兑庖姟分兄赋?“高校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情操直接影響著青年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養(yǎng)成,決定著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關系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保?]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但近幾年個別高校極少數(shù)教師失德言行,嚴重地破壞了教師的形象和職業(yè)聲譽。為更好地加強我國的師德建設,教育部制定了該《意見》,可見加強師德建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思政課教師的主要任務是進行系統(tǒng)的品德教育,因此教師首先當品行之師,應該擁有高尚的師德。正如車爾尼雪夫斯基所說:“要把學生造就成一種什么人,自己就應當是什么人?!睕]有教師德育能力的發(fā)展和提高,實現(xiàn)德育目標只是一句空話。

      教師要不斷地提高并完善自己,高校建立和健全師德建設長效機制以培養(yǎng)高品質的下一代,也有利于提高思政課的德育實效性。

      教師的德育能力是思政課教師專業(yè)能力的核心組成部分,是思政課教學中提高德育效果的前提和關鍵,直接影響著提高學生道德水平的程度。要提高教師的德育能力首先尊重學生了解學生,其次掌握和創(chuàng)新德育工作的有效方法和途徑,最后提出符合學生實際的能實施的可操作性的德育目標。教師具備較強的德育能力才能實現(xiàn)德育目標,培養(yǎng)出符合國家需要的人才。

      [1]中共中央辦公廳.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N].人民日報,2001-10-25.

      [2]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2-11-09.

      [3]教育部關于建立健全高校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J/OL].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www.jyb.cn[2014-10-09].

      (責任編輯:李 莉)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Enhancing the M oral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Normal Colleges and Schools

      PIAO Lian-you
      (Department of Public Education,Liaoning Normal Junior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Liaoning 110032,China)

      Since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trained by normal colleges and schools are themajor reserve force in the future educational field of our country,theirmoral character will largely affect the quality and destiny of future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How to enhance themoral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normal colleges and schools is a pressing issue to be studied and solved for teacher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This paper attempts to probe into enhancing themoral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normal colleges and schools in terms of their necessity and specific wayswith a view to promoting the teaching practice in the future.

      normal colleges and school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themoral effect;teaching practice

      G416

      A

      1674-5310(2015)-04-0137-04

      2014-12-18

      樸聯(lián)友(1963-),女,朝鮮族,吉林延吉市人,遼寧民族師范高等??茖W校公共教學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師范院校思政課師范生
      新時代高校思政課中中國故事的創(chuàng)新表達
      ——評《新時代高校思政課的打開方式》
      社會科學家(2021年3期)2021-04-30 09:12:04
      構建“兩翼三維四能”師范生培養(yǎng)模式
      淺議高校學生在思政課中的情感認同
      思政課堂這樣“沸騰”——陜師大思政課從“有意思”到“有信仰”
      當代陜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3:02
      師范院校畢業(yè)生就業(yè)觀念對就業(yè)選取的影響
      師范生MPCK發(fā)展的策略
      淺析師范生PCK知識的構建
      新課標背景下師范院校文學理論教學反思
      文學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22
      淺析師范院校學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構建
      文學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5:04
      青少年對思政課的逆反心理研究
      新巴尔虎右旗| 喜德县| 石泉县| 天水市| 日照市| 大荔县| 泌阳县| 朝阳县| 蒙自县| 北宁市| 中江县| 卢龙县| 泗洪县| 开封县| 水城县| 玉树县| 客服| 望都县| 华安县| 仲巴县| 江口县| 丹寨县| 玉溪市| 资中县| 治县。| 临湘市| 鹤峰县| 宁都县| 临武县| 当涂县| 汝阳县| 南乐县| 诸暨市| 靖江市| 万盛区| 开原市| 阿拉尔市| 凤山县| 绍兴市| 石首市| 嵊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