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利用網絡“微課”促進高校青年教師成長的若干思考

      2015-03-30 12:37:12
      當代教師教育 2015年1期
      關鍵詞:教學研究青年教師微課

      俞 金 香

      (甘肅政治學院 民商經濟法學院、甘肅省循環(huán)經濟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法制研究中心,甘肅 蘭州 730070 )

      利用網絡“微課”促進高校青年教師成長的若干思考

      俞 金 香

      (甘肅政治學院 民商經濟法學院、甘肅省循環(huán)經濟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法制研究中心,甘肅 蘭州 730070 )

      網絡“微課”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新型的學習資源,它作為一種開放教育資源而逐步被人們所關注。作為一種開放教育資源,不僅是一種獲取“魚”的平臺,更是一種展示“漁”技巧的平臺,特別是對于高校青年教師成長來說,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本文論述了利用網絡“微課”開放資源平臺和校內“微課”平臺在高校青年教師培養(yǎng)中對青年教師成長的作用。

      開放學習資源;微課;課堂教學;教學設計;青年教師

      一、“微課”與開放學習資源平臺釋義

      隨著網絡平臺技術的日趨成熟,網上學習資源由最初“授權”型即收費資源,快速向“開放型”資源過渡。在學習型社會中,免費“終身教育資源”的開發(fā),必將成為網絡學習資源“共享”的發(fā)展主潮流。因此,構建科學、合理和全面開放的學習資源體系,就成為當前各級各類學校和教學研究部門及網絡多媒體技術研究中心面對的一個非常重要和迫切的實踐課題。在諸多的學習資源中,網絡“微課”資源在青年教師的成長中的重要作用逐漸被認可。

      “微課”(Microlecture)是由美國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學院戴維·彭羅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首創(chuàng),[1]它并不是專門為微型教學而設計開發(fā)的微型教學內容,而是運用建構主義理論,以在線或移動學習為目的一種實際教學過程展示。它除了其作為核心組成的課堂教學視頻外,還包含與之相對應的多媒體課件素材、教學設計過程、教學反思、相應的學生反饋和教師點評等輔助性資源。所有這些資源是通過一定的組織關系和呈現方式形成一個主題式的“資源單元”的應用小件。由此可以看出,“微課”既有別于傳統單一資源類型的教學課件案例、教學過程設計、教學課件或教學視頻、教學反思等教學資源,又是在此基礎上繼承和發(fā)展并成長起來的一種新型的有助于青年教師快速成長的網絡教育教學資源。

      在學術界,學者們從以下兩個主要維度對“微課”進行定義,從學科維度,就是將一門課程根據內容分解成系列相對獨立、完整的教學單元群,并要求每個單元重點突出一個中心內容或專門的主題,或解決一個關鍵性的問題。換句話說,“微課”是基于學?,F有的教學資源、教師的教學能力、學生的認知水平及學習興趣的一種以“主題”模塊為主而組織起來的一個相對獨立和完整的小型教學過程。從信息技術維度,“微課”是教師充分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來達到特定教學目標的小型教學材料,這種教學材料即“微課”的特點是教學內容的選擇范圍大、容量小、課程持續(xù)時間短等。其更為突出的優(yōu)點是強調現代媒體技術在小型課程中的應用,也就是在課程中盡可能整合有助于提高課堂中教學與學習過程有效性的多媒體技術和網絡平臺。

      目前,我國“微課”網絡展示平臺主要有以中小學微課展示為主的教育部教育信息管理中心的“中國微課”http:∥www.cnweike.cn/和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中心專門的微課官方網http:∥weike.enetedu.com/等,它們都是在教育部指導下成立,青年教師從這里可以汲取不同專業(yè)不同級別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技巧和教學設計風格等有利于自身成長的營養(yǎng)。目前,這些平臺還努力實現“微課”的即時化也就是通過手機訪問和學習。而關于“微課”式網絡開放學習資源的開發(fā)和完善,以提供高質量的“微課”資源是當前“微課”發(fā)展最關鍵的任務之一。

      為了有效地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兩個“意見”精神及開放學習資源的建設,2012年11月,教育部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中心策劃并舉辦首屆全國高校微課教學比賽。同時,在全國高等教育師資網絡培訓中心的主頁建立了“全國高校微課教學比賽”主頁面(http:∥weike.enetedu.com)。在該比賽的理念和目的中明確提出了“微課”概念,即以視頻媒體為主要載體來記錄教師圍繞某個具體的知識點、某一個具體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所開展的簡短且相對完整的教學活動過程。該比賽要求參賽教師自選課程,進行精心準備,同時要求授課教師要充分合理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設計并錄制時長在10-20分鐘范圍內的“微課”視頻,同時要求參賽教師提供對應的多媒體教學課件及教學設計文本等輔助教學材料。值此,作為開放教育資源之一的網絡“微課”,已經成為一種新型的教學資源而逐步被人們所關注。同時,也拉開了作為開放學習資源的“微課”正式進入高校教師教學研究視野的序幕。這種開放型教育資源,它不僅是一種獲取“魚”的平臺,更是一種展示“漁”技巧的平臺,對于高校青年教師成長來說,特別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本文從高校青年教師成長的角度來研究“微課”資源的意義,以期拋磚引玉,希望出現更多挖掘網絡開放學習資源應用于青年教師業(yè)務能力成長方面的研究。

      二、國內外“微課”及相應開放學習 資源的研究狀況

      在國外的研究中,與“微課”有關的名詞有Micro-lecture,Minico-urse,Micro-lesson等,但是它們對“微課”的研究取向不完全相同。例如,美國阿依華大學附屬學校在1960年提出微型課程(Minico-urse),是在各學科范圍內由一系列半獨立單元(或專題)組成的一種課程形式,又叫課程單元或短期課程;新加坡在1998年實施的以培訓教師為目的,涉及多門課程領域的微型課程(Micro-lessons)研究項目,教學目標集中且單一,注重學習資源、情境和活動的創(chuàng)設,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學習平臺,同時也為教師提供一系列素材來幫助其進行具體的教學設計,其課程時間一般為30分鐘到1個小時范圍;2004年7月,英國啟動的教師電視頻道(www.teacher.tv);每個節(jié)目視頻均控制在15分鐘以內;美國圣胡安學院的戴維·彭羅斯(David Penrose)在2008年首創(chuàng)了以“要求教師將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有機地結合起來,以產生一種‘聚焦度更強的學習體驗’”為其核心理念的“一分鐘微視頻”的微課程(Micro-lecture)。由此可以看出,國外高等教育已經越來越重視與實際教學緊密相連的“微課程”、“微視頻”等開放教育資源的開發(fā)研究。然而,目前由于各種原因導致其核心組成的資源形式不統一,課程結構還相對松散,應用領域相對狹窄等不足,而且開發(fā)的資源還主要傾向于在校學生的學習及有關社會培訓等方面,其應用領域亟待擴充。[2]

      國內有關“微課”研究起步相對較晚,它首先萌芽于中小學學習資源的開發(fā)利用。我國的中小學教研員及不同類別學校的一線教師,經過不斷地思考、歸納和總結,在實踐中形成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課程和案例。例如,我國中小學的“微課”創(chuàng)始人,廣東佛山市教育信息中心的胡鐵生老師主持的題名為《中小學“微課”學習資源的設計、開發(fā)與應用研究》的全國教育信息技術研究“十二五”規(guī)劃重點課題。該課題組于2010年在調研分析教師和學生應用名師課堂的需求程度、名師課堂的現實可行性及其應用模式的基礎上,確定并成功建構了基于“以重難點、特色理念”的時長在15分鐘內微課為主,完整課例為輔;以精品專題為主要呈現方式,推出了“精彩導入版塊”、“情境探究式教學版塊”、 “合作學習版塊”、 “信息化教學專題版塊”等專題,重點突出資源的針對性,輔助以學科系列化的資源呈現方式,增強資源的應用效益和輻射效應等為宗旨的“名師網絡課堂”。所有這些研究均為我國“微課”的健康成長和快速發(fā)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和實踐基礎。而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將“微課”納入了全國中小學“教學中的互聯網應用”的優(yōu)秀教學案例評選活動中,此種導向性舉動也成了“微課”在各個教學階段快速開花結果的催熟劑。

      從不同層面、不同區(qū)域的研究與實踐可以看出,“微課”的設計與實施,不僅在新的網絡技術環(huán)境、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對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資源開發(fā)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實現了對教師“教”的資源和學生“學”的資源的有效補充,更為重要的是它可以成為提升廣大青年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重要途徑。

      當然,筆者認為“微課”能被廣大青年教師所接受的主要原因是: “微課”是一線教師自行開發(fā),源于實際教育教學過程,能真正意義上為教師所需,為教師所用。微課可以幫助青年教師解決教學中的具體教學設計和課題駕馭技巧等方面棘手的問題。“微課”不僅是教師教學能力和駕馭課堂教學水平的展示平臺,更是幫助青年教師快速成長的一種新范式。

      目前在我國,“微課”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中、小學階段的教學研究,而高?!拔⒄n”的研究還很少有人關注。首屆高校微課大賽為高?!拔⒄n”研究和應用拉開了序幕,也讓“微課”走進了高校的教學及教學研究以及高校開放教育資源開發(fā)的進程中。在此之前,從中國知網文獻分析來看,以“微課”為主題檢索結果只有33篇,有關高?!拔⒄n”研究從時間段來看,主要集中在2013 (14) 和2012 (14) ;以“微課程”為主題詞的檢索結果也僅為39篇,主要集中在2013 (13) 和2012 (23),總之,關于“微課”的研究和應用在高校被關注的不多。從研究內容來看,主要集中在“微課”的教學模式設計,教學實踐討論,“微課”平臺建設。

      因此,從研究內容來看,研究者不僅需要開展教學模式設計,教學實踐研究及平臺建設,更需要從青年教師成長的角度展開研究,根據實際教學內容,依據教學難點的突破等建立一整套完整的青年教師可參考的模板式微課,供青年教師模仿相應教學難點的突破設計等。因此,高校“微課”的研究,從“微課”的核心價值來看,除了為學習型社會提供豐富的開放教育資源外,其另外一個最具潛力的價值就是在青年教師成長過程中的“助長”作用,“授漁”技巧的模范作用。

      三、高校青年教師業(yè)務成長中的瓶頸

      從社會需求的角度來看,這方面的知識也是步入社會的大學生們非常欠缺的版塊。因此,高校教師應該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和改革教學方法,努力培養(yǎng)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真正有用的大學生。同時,隨著社會的迅速發(fā)展,教育差異性更加明顯,教育變革的要求和教育教學研究也更加迫切。然而,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很多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雖然基本都是高學歷,但是他們卻不能盡快適應教師的角色,對于教育教學研究的開展更是霧里看花。為此,我們必須培養(yǎng)青年教師以強烈的教育教學研究意識和自覺的研究活動為基礎,改進教育教學工作,提升自己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提高教育質量,并形成自己獨特的教育教學風格。

      實踐研究表明,青年教師走上講臺,并逐步走向成熟一般都要經歷下列階段,即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能力的教學適應期;然后就進入了自我發(fā)展的成熟期;最后走向教師的巔峰時期即創(chuàng)造期,在這個階段成就了一些專家型教師。其中發(fā)展期是青年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提高最快的階段。然而,由于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和課堂教學駕馭技巧很少能得到專家型教師的具體指導和修正,從而導致我國大多數教師停留在自我發(fā)展期的時間比較長。經驗表明,80%左右的教師終身停留在這個成長階段。[3]在網絡科技背景下,高校教師由經驗型、技術型到研究型的角色轉變已成為時代和社會發(fā)展的要求,更是創(chuàng)造性人才培養(yǎng)的必要前提。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教育理論的主要試驗者、教育行為的反思者、教育實踐的探索者和教育活動的創(chuàng)設者等角色,筆者認為教師首先應該掌握開展教育教學研究活動的方法和思路。

      在這一方面的理論研究文獻中,有關中小學教師如何開展教育教學研究的研究比較豐富。[4]然而關于高校教師如何科學、系統、有效地開展教育教學研究活動方面的研究文獻比較少,尤其是關于高校青年教師如何開展教育教學研究的文獻更是鳳毛麟角。文獻調查數據顯示,77%的教師曾經有過寫教學和教改論文的經歷,而其中91%的論文屬于教學經驗介紹類,只有不到2%的教師參加過或正在參加省級以上的教育教學研究課題,85%以上的教師沒有參加過校外教育教學研究課題。[2]

      在我校5年以下教齡的青年教師的有關教育教學研究狀況的訪談中,95%的青年教師感到苦悶的是“不知道如何有效地進行教材處理”、“不清楚如何進行科學的教學設計”、“不知道如何撰寫教學論文”、“不知道如何在教學中挖掘教育教學研究課題”等。上述調查表明青年教師雖然有開展教育教學研究的積極性,但是“在實踐中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較差,缺乏系統性、程序性的教育教學研究模式訓練等等因素成為阻礙青年教師快速成長的重要因素之。

      為了幫助青年教師快速成長為研究型教師,提高他們的教育教學水平及研究能力。迫切需要對青年教師在課堂教學設計方面,教材處理方面,教育教學研究方法、技巧方面進行培訓和指導。同時,亟需一些能引導青年教師盡快進入教育教學研究角色的自我學習的開放資源平臺。

      高?!拔⒄n”網絡開放資源平臺的出現,無疑給解決這個問題帶來了曙光,筆者參加了本次即全國首屆高校教師“微課”大賽,感觸頗深,收獲也頗豐。因此,寄希望于更多關注于青年教師快速成長的研究,幫助青年教師度過教育教學能力提升的斷乳成長期。

      雖然,各個高校每年都對新引進的青年教師進行崗前培訓,但是,很多培訓只是走過場,培訓中主要存在缺乏“師本”意識的培訓觀念,培訓目標“高、大、空”,培訓內容片面、狹隘,培訓格式化、表面化、形式化,培訓評價量化、功利化、單一化等一系列的問題。青年教師在培訓中得不到真正的“技能”,這是因為這種技能只有在實踐中才能逐漸形成和成熟并提高。本文在此主要是拋磚引玉,期待有更多的教育專家為一線的青年教師有效開展高質量的教育教學工作指點迷津,幫助青年教師快速成長。

      四、由全國高?!拔⒄n”教學比賽 評價標準看高?!拔⒄n”發(fā)展 的方向及定位

      教育部劉利民副部長在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中心成立五周年慶祝大會的講話中指出:“微課教學比賽是符合時代要求的一種積極探索,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能推動高校教師培訓方式方法的改變,以解決培訓多樣性、便捷性和針對性的問題,最大程度地促進高校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5]從這里可以發(fā)現,我國高校“微課”發(fā)展的方向除了給學習型社會提供豐富的開放教育資源外,還為廣大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提供汲取營養(yǎng)的土壤和學習“授漁”技巧的平臺。在本次比賽中,要求“微課” 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某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開展的簡短而完整的教學活動。它重點強調了對教學設計的要求,也就是“教學設計應反映教師的教學思想、課程設計思路和體現教師的教學特色,包括教學背景介紹、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方法應用和教學總結等方面的內容?!?/p>

      在首屆全國高?!拔⒄n”教學比賽的評審規(guī)則中(http:∥weike.enetedu.com/bisai_guize.html),其評審規(guī)則的權重從作品的規(guī)范性、教學安排的科學性及教學效果評價(包含網絡評價)等方面進行考核。具體權重如下:作品的規(guī)范性(10分)包括提交 的材料完 整性、多媒體技術的 規(guī)范性。教學安排(35分)包括“微課”的選題 價值(5分)(選題是否“小而精”,選題是否 具備獨立性、完整性、示范性和代表性,是否能夠有效解決教與學過程中的 重點和難點問題);教學設計與組織(15分)包括教學方案(要求參賽作品圍繞選題進行設計、突出重點、注重實效;要求作品的教學目的 明確,教師的教學思路 清晰并注重學生的 全面發(fā)展)、 教學內容(要求作品 嚴謹充實、不存在科學性和政策性 錯誤,能夠理論聯系實際并反映社會和學科的發(fā)展趨勢等)、教學組織與編排(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教學過程要主線清晰,重點突出,邏輯性強,明了易懂;要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性以及使教與學活動有機結合)教學方法與手段(15分)(要求教學策略選擇合理正確,應該注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能根據教學內容選用適當的教學方法;還有就是信息技術手段要運用合理,要正確選擇使用各種教學媒體,教學輔助效果好。教學效果(35分) 包括目標達成(10分)(能完成設定的教學目標,能有效解決實際的教學問題,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 教學特色(15分)(要求教學形式新穎,教學過程能深入淺出、形象生動、趣味性和啟發(fā)性強等,其教學氛圍的營造要有利于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教師風采(10分)(要求教師教學語言規(guī)范、清晰和富有感染力;教師要儀表得當,應該嚴守職業(yè)規(guī)范,教學過程能充分展現良好的教學風貌和個人魅力)。網絡評價(20分)。

      從以上權重值來看,重點是教學過程設計及教學效果的評價和考量,而這兩個方面恰恰是教學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也是青年教師成長過程中的關鍵瓶頸。因此,高?!拔⒄n”發(fā)展的定位之一就是為青年教師提高教學過程設計能力以及駕馭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果創(chuàng)建良好的學習平臺,從而最快捷地促進青年教師向專家型成長過渡。

      五、網絡“微課”平臺及資源在 青年教師成長中作用

      由于高校青年教師大多數都是博士畢業(yè),主要學習階段為學科研究,而非教育教學理論研究和學習。因此,沒有經過專業(yè)的教育教學訓練,基本沒有或者不懂教育教學規(guī)律,對于高校青年教師來說,如何快速進入教師角色,掌握教育教學規(guī)律和教學技巧,都是當前高校青年教師亟需的面對和解決的首要問題。

      高等學校的青年教師具有以下優(yōu)點:思想意識相對超前,創(chuàng)新能力較強,具有充沛的精力,同時容易接受新知識,能快速掌握或者已經掌握先進的教學手段,他們與大學生的年齡差距小,和學生容易產生共鳴,便于師生間的交流與探討;青年教師具有較高的學歷層次和較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思想活躍,知識結構更新相對老教師快,接受新事物能力強;他們的參與意識強,積極肯干意識強……[6]高校青年教師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是由于他們剛剛走出大學校門,仍然處在人生觀和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心理矛盾和沖突的心理成長斷乳期,心理復雜多變;在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不夠重視對教學方法的研究;解決實際教學問題的能力相對較弱。

      “微課”具有“短、小、精、活”的特點,一方面作為一種展現老教師的教學設計理念、教學方法以及課題教學駕馭能力的載體,可以記錄優(yōu)秀教師的經驗和方法。另一方面作為一種教學研究方式,可以引導廣大青年老師有的放矢地開展教學研究,轉變教育教學研究模式與觀念。因此,“微課”不僅是一種開放教育資源,更是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高和快速成長的最佳選擇平臺和強力助推劑。

      由于“微課”具有教學內容較少、資源容量較小、教學時間較短(時長在10-20分鐘內)等主要特點。因此,青年教師可以流暢地在線觀摩和學習,也可將其下載并實現移動學習,便于青年教師的反思和研究。廣大青年教師在這種具體的、真實的、典型化的教學情景中非常易于實現教學觀念的提升、教學技巧和教學風格的模仿、遷移和提升,通過“微課”的觀摩可以快速提升青年教師的課堂駕馭能力、教學設計能力,從而較全面地促進青年教師的專業(yè)成長。

      眾所周知,教育作為一種有遺憾的藝術行為,無論教師的教學水平有多高,總會有自己不滿意或者有待改進的部分。通過錄制“微課”教學視頻,青年教師可以重新回顧和和以旁觀者的身份審視自己的教學過程,及時總結教學經驗,修正自己認為不太滿意的部分,補充和完善自己的新想法和新技巧等?!拔⒄n”作為教師審視自己教學過程的一面鏡子,即可以看到自己身上的斑點,也可以看到教學過程中值得保持和發(fā)揚的優(yōu)點,從而有效地促進青年教師對教學能力和教學理念的自我完善。

      另外,“微課”比賽的權重評價標準也可以為青年教師的自我學習提供理論指導,如學習教學設計理論、課堂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理論等等。

      總之,對高校青年教師而言,“微課”將革新傳統的教學與教研方式,突破傳統的教師培訓模式,其中教師的電子備課、課堂教學和課后反思的資源應用將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拔⒄n”開放學習資源必將成為青年教師快速成長的一種新型高效的培訓方式和“授漁”技巧學習資源獲取的主要途徑。

      [1] 關中客.微課程[J].中國教育信息技術,2011(17):14.

      [2] 張靜然.微課程之綜述[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 2012(11):19-21.

      [3] 張行濤,等.新世紀教師素養(yǎng)[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213-221.

      [4] 楊章宏.教育研究過程[M].烏魯木齊:新疆大學出版社,2000:150,178.

      [5] 劉利民.在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中心成立五周年慶祝大會的講話[EB/OL].全國高校網絡師資培訓中心.http:∥weike.enetedu.com/

      [6] 鄭志祥,茍國敬.加強集體備課,促進青年教師成長[J].西北醫(yī)學教育,2008(2):306-308.

      [7] 李大寨.關于青年教師培養(yǎng)問題的探索[J].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技術與創(chuàng)新管理,2004(25):50-52

      [責任編輯 張淑霞]

      Promoting Young Teachers’ Growth with the Help of Network Micro-lecture

      YU Jin-xiang

      (CivilCommercialandEconomicLawSchool,GansuInstituteofPoliticalScienceandLaw,Lanzhou730070,Gansu)

      Micro-lecture,as an excellent platform for young teacher’ growing-up, can insert an important influen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present article studies the special effect of network micro-lecture platform both in and outside campus on the young teachers’ growth.

      open learning resources; micro-lecture; classroom teaching; teaching design; young teachers

      G451

      A

      1674-2087(2015)01-0085-06

      2014-11-01

      俞金香,女,甘肅蘭州人,博士,甘肅政法學院民商經濟法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猜你喜歡
      教學研究青年教師微課
      如何指導青年教師上好一節(jié)數學達標課
      河北畫報(2021年2期)2021-05-25 02:08:18
      微課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
      甘肅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2
      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甘肅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06
      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3:00
      青年教師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
      消費導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51
      高中數學教學研究
      引導青年教師走專業(yè)化成長之路
      交替?zhèn)髯g中聽記平衡教學研究
      與“微課”的首次親密接觸
      促進醫(yī)學院校青年教師成長的探索與實踐
      屏南县| 宜丰县| 福清市| 渭南市| 沙坪坝区| 宿迁市| 凤庆县| 镇赉县| 乳源| 怀安县| 新泰市| 宜君县| 永丰县| 奉节县| 甘德县| 永清县| 修水县| 高州市| 紫阳县| 千阳县| SHOW| 霍林郭勒市| 文山县| 绩溪县| 育儿| 沙河市| 宁城县| 新平| 昌吉市| 台东县| 德江县| 南充市| 竹溪县| 泰和县| 伽师县| 万盛区| 正镶白旗| 二连浩特市| 镇沅| 万宁市| 南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