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笑玲
(平度實驗中學, 山東 青島 266700)
過渡行如流水 結尾留有余音
賈笑玲
(平度實驗中學, 山東 青島 266700)
回顧“世界的人口”的教學,筆者有如下心得。
一個漢字就是一幅畫,漢字的魅力會讓地理課堂新穎別致。我采用說文解字的方式,以“和”字切入新課,看似與世界人口無緣,卻意味深長。中國是文明古國,早在商代便有和字,和的意思對一個國家就是田地里的莊稼滿足人們的需要,就是和平、平和。假設“和”變形,說明什么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人有一張口,人多吃的多;但人也有一雙手,能勞動。如果“人”“禾”失調,必然引起人口問題。剖析“和”字,像磁石一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遠比播放視頻、欣賞圖片更貼近學生,一個“和”字搭建起和學生之間的情感橋梁,形成一種和諧氛圍,真是課伊始趣已生。
結尾作為一節(jié)課的結束部分,不可草草收尾,枯燥乏味,要承上啟下,真正成為鳳尾。為此我揣摩研究、精心改編流行歌曲,錄制了人口地理版《小蘋果》。
大問題
世界人口真不少
地球不堪重負了
人山人海 人流如潮
發(fā)達地區(qū)人口老
英法德意很煩惱
讓我們一起思考出高招
世界人口越來越多
母親背已駝
擁擠地球資源虧缺
真讓人糾結
戰(zhàn)爭貧困環(huán)境惡化
世界大威脅
交流對話共同進步
人地和諧
世界人口大呀大問題
怎么解決 人人有責
實行了計劃生育
咱是楷模
點亮全世界的火 火火火
世界人口大呀大問題
國際合作才是上策
污染貧困多戰(zhàn)火定要攻破
持續(xù)發(fā)展才有收獲
歡快的節(jié)奏、生動的圖片、恰當?shù)母柙~,讓課堂有余音繞梁不絕于耳之感。然后我用簡潔話語升華主題:世界人口真是大問題,聯(lián)合國把每年的7.11日作為世界人口日,以喚起人們對人口問題的關注,我們相信:只要全世界齊心協(xié)力、和諧發(fā)展,一定會“眾羽同飛翔,實現(xiàn)大夢想!”別具一格的課堂小結,以高屋建瓴之勢,使課堂盡顯其妙。真可謂:凡起句當如爆竹,驟響易徹;結句當如撞鐘,清音有余。這節(jié)課我便遵循古人這一教誨首尾呼應,導有情趣、尾有余音。
一堂好課不僅“起調”扣人心弦,“終曲”余音繞梁,還要巧過渡妙設計,教學過程要水到渠成而不牽強附會,這樣奏出的“主旋律”才會“引生入勝”。地理學科的深刻性,在于引導學生善于思考地理問題,善于把握各種影響因素。好的教學問題既可以激發(fā)學生興趣,激活學生思維,也利于課堂教學的步步開展。于是我巧設各種問題,懸疑式過渡,使教學過程渾然天成。
串聯(lián)式過渡:我們已經感受到了世界人口增長快,那怎樣定量分析人口的增長呢?由析圖轉為讀書。
提示性過渡:人口自然增長率與經濟發(fā)展水平有密切關系。那么為什么經濟水平高的地區(qū),人口自然增長率反而低呢?由課本延伸至課外。
遷移式過渡:世界人口增長有快有慢,存在地區(qū)差異,那世界人口分布有沒有地區(qū)差異呢?由人口增長轉到人口分布。
懸念式過渡:我自編對聯(lián)串聯(lián)人口分布和原因兩個知識點,青藏地區(qū)“世界屋脊多雪山,大河之源天地寬”。南極地區(qū)“冰雪世界天雖寒,礦產豐富宜科研”。我們家鄉(xiāng)“自然環(huán)境比較好,經濟水平也很高”。然后設問:我們應該為自己家鄉(xiāng)點贊,更應該深入了解家鄉(xiāng)的地理環(huán)境,我們家鄉(xiāng)環(huán)境好,好在哪里?青藏高原和南極洲為什么人口稀疏呢?課堂由了解人口分布轉到分析人口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