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衛(wèi)衛(wèi)
發(fā)作性睡病是一種病因不明的慢性神經系統(tǒng)疾病,表現(xiàn)為日間出現(xiàn)不能克制的短暫睡眠發(fā)作。發(fā)作性睡病典型臨床癥狀為白天發(fā)作性嗜睡、發(fā)作性猝倒、入睡幻覺及睡眠癱瘓四聯(lián)征[1] 。美國睡眠疾病協(xié)會(ASDA)1990年報道為0.03%~0.16% [2]。常在青少年期起病并持續(xù)終生[3],因此患兒在住院期間所得到的治療及護理無法控制疾病的發(fā)展,家庭護理干預日趨重要,我科自2009年6月~2010年6月共收治86例患兒,并對該病患兒出院后進行1年的定期隨訪,在指導用藥的基礎上,給予相應的家庭護理干預,效果滿意,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男55例,女31例,年齡5~16歲.顱外傷史3例,發(fā)作性睡病家族史8例,其他無病因可查。
1.2臨床癥狀 患兒均有白天過度嗜睡,常規(guī)進行調查愛普沃斯嗜睡量表(Epworthsleepiness scale,ESS)[4],為14~20分,有猝倒發(fā)作的38例,入睡前幻覺的22例,睡癱的32例。其中6例具有典型的睡眠四聯(lián)癥,均為男孩。
1.3方法 運用美國Polysmith3.0 多導睡眠監(jiān)測儀,按國際標準方法[5]對患兒行夜間多導睡眠監(jiān)測(PSG),根據(jù)美國睡眠協(xié)會公布的標準方法[6],對患兒行白天多次小睡潛伏期試驗(MSLT),從上午8時開始,每隔2h睡眠30min,共進行5次。所有監(jiān)測均在患兒停用睡眠藥物2w后進行[7]。
1.4結果 結果可見:① PSG監(jiān)測時,86例患兒中潛伏期≤10min,REM的潛伏期<20min;②MSLT監(jiān)測平均睡眠潛伏期≤8min。見≥2次睡眠始發(fā)快速眼動睡眠時段(S0REMPs)。根據(jù)ICSD-2的診斷標準[8],上述86例患兒被診斷為發(fā)作性睡病。
2 方法及檢測
2.1干預方法 具體可包括:①家庭、學校和社會的支持:家庭、學校、社會是患兒生活,學習,生存的地方,而家庭是患兒受到關心,愛護,支持的最重要場所。許多患兒因白天嗜睡而被誤認為散漫、不愛學習,而受到家長,老師的批評,患兒的猝倒和幻覺被誤認為有精神類疾病,而受到歧視,因此健康教育對患兒及家長來說非常重要。健康教育不應僅局限在家庭中,還應對患兒的老師,同學及社區(qū)周圍的人們進行必要的健康教育,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使人們能夠理解并在患兒的生活和學習中給予鼓勵;②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創(chuàng)造舒適的睡眠環(huán)境,睡前不做劇烈運動,不喝茶,咖啡,不看電視,保證按時,安心入睡。無論上學期間還是放假期間均應保持規(guī)律的作息,保證足夠的夜間睡眠。家長可為患兒建立一份日常生活作息表,鼓勵患兒長期遵守并堅持,保持生活的規(guī)律性;③白天小睡的重要性:白天安排患兒適當?shù)男∷蹋?~3次/d,15~20min/次,這樣可以減輕發(fā)作性睡病白天嗜睡的癥狀。因患兒白天大多數(shù)是在學校學習,因此,應向老師解釋本病的性質,允許患兒在上課時能小睡片刻,保持清醒。有利于患兒在學校的學習;④安全防護措施的必要性:白天嗜睡多在走路、公交車、吃飯、看書時很快呼呼入睡,不易叫醒;猝倒多發(fā)生在強烈的情感刺激(大笑,大哭,憤怒,吃驚等)和激烈體育活動時突然倒地。因此,患兒應避免參加危險性活動如跳水、游泳、攀巖等。鼓勵患兒參加對健康有益的文體活動,增加體育鍛煉,但避免一些乏味、重復的活動。同時進行職業(yè)指導,避免從事高危險性工作如高空、水上、駕駛等,防止不安全事件的發(fā)生??呻S身攜帶病例卡,注明所患疾病,臨床癥狀,相應處理,聯(lián)系人及電話,以便及時進行救助;⑤心理護理:患兒因經常受到批評及歧視,而表現(xiàn)的不愛說話,自我封閉,也不喜歡參加學校或其他集體活動;學習成績的下降,也會加重其自卑感。因此,家長及老師應該多給予關心,幫助其保持樂觀的情緒,樹立信心。同時可培養(yǎng)患兒多些興趣愛好,使其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⑥用藥指導:根據(jù)醫(yī)囑準確用藥,不可隨意的增減藥物,發(fā)作性睡病的藥物主要用于控制白天嗜睡癥狀,如哌啶醋酸甲酯。用藥應從小劑量開始,如癥狀控制不佳,應加用劑量,同時注意藥物的副作用,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食欲減退,可加用健胃藥如嗎丁啉。同時注意傍晚以后避免服藥,以免引起失眠。如果患者出現(xiàn)不適癥狀,應及時就診;⑦合理飲食:合理的膳食為患兒提供必需的營養(yǎng),能夠滿足生長,發(fā)育,生理及體力活動的各種需要,本組患兒現(xiàn)正處于青少年時期,生長發(fā)育快速,代謝旺盛,同時由于疾病的消耗,更應該合理配制飲食,加強營養(yǎng)和改進飲食習慣,應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多食水果蔬菜,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睡前避用含咖啡因的飲料等。
2.2檢測指標
2.2.1睡眠日記,見表1。
通過讓患兒填寫睡眠日記,可發(fā)現(xiàn)通過家庭干預,患兒白天嗜睡,猝倒,睡癱,睡眠幻覺,發(fā)脾氣的次數(shù)減少;晚上作息時間合理,夜間的覺醒,翻身、腿動減少,夢話,驚叫逐漸好轉,起床后的感覺也有所改善。
2.2.2學習改善情況 通過家庭干預發(fā)現(xiàn)患兒的學習成績有所提高,在家長及老師的關系和愛護下,患兒的性格漸漸變得活潑開朗,自身能夠積極的主動學習。
3 小結
對患兒定期進行1w的電話隨訪及1月面訪,給予患兒及家長相應的家庭護理干預,健康教育及用藥指導,患兒及家長對該病的認識有了極大的提高,同時改變了自身不良的生活方式,提高了患兒及家長的生活質量,取得了滿意的護理效果。
參考文獻:
[1]Fronczek R,van der Zande WL,van Dijk JG,et a1.Narcolepsy:a new perspective 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J].Ned TijdschrGeneeskd,2007,151:856-861.
[2]Aldrich MS.Narcolepsy[J].Neurology,1992,42(Suppl 6):34-43.
[3]Vignatelli L,Plazzi G,Bassein L,et a1.ICSD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narcolepsy:interobserver reliability,Inter- 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disorders[J].Sleep,2002,25(2):193-196.
[4]Johns M W.A new method for measuring daytime sleepiness:the Epworth Sleepiness Scale[J].Sleep,1991,14(6):540-545.
[5]Bassetti C,Aldrich MS.Narcolepsy[J].Neurol Clin,1996,14:545-571.
[6]Carskadon MA,Dement WC,Mittler MM,et a1.Guidelines for the multiple sleep latency test(MSLT):a standard measure of sleepiness[J].Sleep,1986,9:519-524.
[7]韓芳,陳爾璋,魏海琳,等.發(fā)作性睡病患者的人類白細胞抗原易感基因[J].中華醫(yī)學雜志,2003,83:64-446.
[8]America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eds.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disorder:diagnostic and coding manual[M].2nd ed.Westchester: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2005:79-94.編輯/成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