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虹
(四川省富順縣龍萬鄉(xiāng)農業(yè)綜合服務中心,四川富順 643215)
豬丹毒診療要點
劉曉虹
(四川省富順縣龍萬鄉(xiāng)農業(yè)綜合服務中心,四川富順 643215)
結合工作經驗,匯總診治要點,就豬丹毒的診療要點,做匯總闡述,以供參考和借鑒。
豬丹毒;診斷;治療
豬丹毒這種被人類“遺忘”多年的疾病,近些年隨氣候狀況的惡化、抗生素用量的減少等因素的影響,此病在豬群中近些年的感染病例有徒增趨勢。自今年1月份~4月份農業(yè)部全國生豬疫情測報結果看,豬丹毒感染病例增多,死亡率亦在增加,且呈逐月嚴重之勢,疫情主要發(fā)生地多數集中在四川。文章就診治要點做匯總闡述,為今后科學防治此病提供技術指導。
2.1 流行病學
此病四季發(fā)生,北方炎熱夏季、多雨季較為常見,南方則冬春季節(jié)最流行。此病為散發(fā)性流行,部分地區(qū)為爆發(fā)性流行。致病菌豬丹毒桿菌長期寄生傳染源的扁桃體、膽囊、骨髓處,此病可存時間較長,并隨糞便、尿液、唾液等排出體外,經污染飼草、飲水、土壤等,而經消化道、呼吸道等進行傳染。此病傳染源為病豬、康復豬、帶菌豬及吸血昆蟲,與此接觸時間久的健康畜都有致感的可能。發(fā)病易感日齡集中4~5月齡,老齡豬和哺乳仔豬發(fā)病較少發(fā)生。在所有發(fā)病病例中,慢性感染病例危害最大,直接影響育成率,降低養(yǎng)殖效益。此病流行初期,多為急性經過。檢查病豬,白細胞數量增加,突然死亡病例中,多數為健壯的大豬。之后,陸續(xù)有死亡病例出現。此病及早診治,有更為重要的現實意義。發(fā)現感染病例,及時隔離,同時用氨芐青霉素、鏈霉素、復方磺胺嘧啶鈉,任選其一,緊急注射。同群中,尚未發(fā)病的豬只,緊急注射免疫血清,同樣可取得很好的防控效果,有效終止此病流行。
2.2 典型癥狀
2.2.1 急性敗血型
典型癥狀,體溫驟升,高熱稽留,高溫42℃,體弱臥地。多數病例,間歇性嘔吐,體表不同大小紅斑,或為鮮紅彌漫,按壓褪色。隨著病程的加劇,此病情有惡化趨向,顏色逐漸呈暗紫色。眼結膜有炎癥,后期潮紅,部分感染病例,步態(tài)蹣跚,關節(jié)有疼痛感,活動不自如。所有感染病例,食欲廢絕,早起便秘,后期拉稀,有的甚至便血。
2.2.2 亞急性疹塊型
除與急性敗血癥類似的精神沉郁、體溫驟升癥狀外,典型癥狀還體現在肩部、頸部、背部、腹部、腿外側等,有不同程度特殊的疹塊,并稍突出與體表。顏色為暗紅色,部分中央有蒼白的方形、菱形或圓形。病情較為嚴重的,有濃性漿液流出。隨著病程加劇,疹塊壞死脫痂,后期剝落。
2.2.3 慢性心內膜炎型
感染病例,極度消瘦,便秘、拉稀交替發(fā)生。多數病例,體質虛脫,呼吸困難,皮毛雜亂,枯焦無光。感染病例關節(jié)疼痛,強拘變形,運動障礙。患病后期,病豬四肢腫脹,出現水腫。部分感染病例,皮膚成片壞死。病情惡化嚴重的,耳朵、尾巴甚至可能因此而掉落。
2.3 剖檢變化
2.3.1 急性敗血型
主要以敗血癥的全身變化和體表皮膚出現紅斑為特征。剖檢,其脾、腎腫大,全身林巴結急性充血腫脹,側面多汁。黏膜與漿膜上有瘀點或瘀斑。整個消化道有明顯的出血性炎癥變化。以胃底、幽門、十二指腸和空腸前段尤為嚴重。脾臟充血,腫大呈花斑腎。淋巴結側面多汁,關節(jié)炎增加。
2.3.2 亞急性疹塊型
整個肝、腎、心發(fā)生顆粒變性。扁桃體與腸急性卡,肺充血、水腫、皮膚出現丹毒紅斑,皮膚微血管顯著充血。皮膚及皮下結締組織漿液性水腫,皮膚上見菱形、方形和圓形的紅色疹塊。內臟病變稍輕于急性型癥狀。
2.3.3 慢性心內膜炎型
四肢關節(jié)腫脹,尤其是髖關節(jié)。組織增生,關節(jié)囊發(fā)生炎型病變。切開關節(jié)囊,見有大量漿液性滲出液,黏稠并帶紅色。后期滑膜絨毛增生,形成纖維素,肥厚;慢性心內膜炎為:可見左心二尖瓣心膜上有菜花樣贅生物,也就是心臟瓣膜表面覆著由纖維素凝塊與肉芽組織組成的疣狀物或關節(jié)炎。
2.4 診斷要點
根據流行特點,臨床癥狀和剖檢變化鑒別。在臨床上表現體溫升高,皮膚上有紅斑、疹塊,指壓腿色和與豬溫、急性豬肺疫、豬鏈球菌病、仔豬副傷寒區(qū)別。如豬丹毒皮膚紅斑較豬瘟皮膚紅斑鮮明,按壓顏色變淡,而豬瘟的紅斑壓之不褪色;豬瘟的淋巴呈大理石樣病變,而豬丹毒無此病變等,即可得到初步確診。
3.1 西藥療法
經藥敏試驗,青霉素G鉀為可選藥物。病情較為嚴重的,用1.5萬國際單位/kg,每間隔8h用藥1次,直到病情穩(wěn)定。其他感染病例,體重用1.2萬國際單位/kg,連續(xù)用藥3d,病情基本可得到穩(wěn)定。亞急性豬丹毒,用穿心蓮注射液,肌肉注射,大豬每頭用10~20ml,每天2~3次,連續(xù)用2~3d。待到病情得到穩(wěn)定,食欲逐漸恢復,及時補注1次,避免復發(fā)。藥物治療的同時,同時輔以優(yōu)質青飼料,康復效果會更好。實際上,豬丹毒對青霉素較敏感。但是,考慮到此為違禁藥物,建議應用氨芐青霉素或鏈霉素治療,肌肉注射,20mg/kg。或者是用復方磺胺嘧啶鈉注射液,濃度20%,劑量20ml/kg,首次用藥加倍,小豬用量酌情減倍。
3.2 中藥療法
西藥抗生素療法,臨床一定的療效。但,考慮到高藥物殘留,仍不是最佳的選擇。有學者嘗試用中草藥療法,取得不錯的效果,值得借鑒嘗試?,F介紹1例處方,以供參考和借鑒。檳榔50g;黃芩、連翹各80g;地龍85g;地丁、仙鶴草各100g;金銀花、地骨皮、大黃各 120g;蒲公英、三棵針、葛根、生石膏、升麻、重樓各150g,混水煎汁,普遍適用25~30kg豬只,每頭用20~40ml,每天2~3次,3~5d/療程,康復效果較好。
[1] 付凌,張睿,楊建成,柴自強.豬丹毒與豬附紅細胞體病混合感染的診治體會[J].畜禽業(yè),2009,(7):74-75.
[2] 羅新民.生豬屠宰場豬丹毒桿菌污染情況調查[J].中國動物檢疫,2008,(2):34.
[3] 張惠敏,庫俊紅.一起豬炭疽的診斷與處理[J].中國動物檢疫,200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