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紅蓓
你知道大學生現(xiàn)在都睡得多晚嗎?凌晨一兩點那是起步價,晚上十二點上床就算百靈鳥了。北師大心理學院有一個課題組長期做睡眠剝奪實驗,要求三天兩夜不睡覺,從來不缺被試者。本來你就365天如一日自覺堅持熬夜,現(xiàn)在居然有人付錢讓你熬夜,被試者們都覺得占了大便宜。不是大學生,你也知道自己睡得多晚,即便第二天還要一大早起床上班送孩子,公交車上打個盹兒,開會時候打個盹兒,咖啡紅牛一頂就過了。我們睡覺不是因為我們想睡覺,而是因為我們熬到除了臥倒實在做不了別的了。
大量研究指出夜晚型的日周期類型是心理健康的一個危險因素。夜晚型人比清晨型和中間型人有更多的抑郁癥狀、貪食行為、季節(jié)性情感障礙。因為社會作息要求對清晨型人有利,夜晚型人在工作日總是缺覺,于是表現(xiàn)出更多的日間困倦,也因此更可能做出一些危險行為維持充分的精神激活水平,如使用煙酒和含咖啡因飲料。這樣既傷身,也不利于沖動控制。天生夜晚型人神經質水平較高,按說他們在人群中比例是一定的,但問題是現(xiàn)在很多本來不是夜晚型的人也漸漸把自己訓練成了夜晚型。
為什么晚睡?或者說,我們?yōu)槭裁床辉杆??你能告訴我為什么你要在上廁所的時候看財經周刊嗎,或者在電梯里玩手機?如果你能告訴我,實際上你就知道我們?yōu)槭裁丛敢庑阎?/p>
你假裝自己能創(chuàng)造時間。一個人需要的睡眠時間是相對固定的,晚睡又不會讓你的手里平白多生出幾小時。你晚睡的時候工作,是為了彌補對于一日行將結束而覺得什么也沒做的愧疚;你晚睡的時候娛樂,是因為一天之中勉為其難苛刻自己之后對自己的獎勵??傊闶且驗閷@一天不滿意才不肯就這樣洗洗睡了,你對生命的企圖心太大,甚至對它不敬。
或者你過于自戀而愛著孤獨。黑夜就像一塊美味的大甜點,越深沉越甜蜜。因為白天是為無數的別人共享的,聽聽那巨大的喧囂就知道,你不是獨一無二,這讓你恐慌。而到了夜晚,當所有的聲音都沉入土里,你就獨占了整個世界,這時候你才自由,特別像你自己。研究表明,夜間亢奮的人可能創(chuàng)造性更強,更適應非日常環(huán)境。但在你被選拔到火星開發(fā)突擊隊,人類進化成獨居的夜行動物之前,在一個共享的白晝世界里試著做自己,不僅是一種能力,還是一個光榮。村上春樹都已經21點上床了,你還在熬什么呢?
第三種晚睡比較可怕,它是一種彌漫的對不存在的恐懼。醫(yī)生在講關于自傷行為的時候解釋過一個知識點,他說你知道那些人為什么要割自己,不是為了引人注意,他們割自己只是為了證明自己還活著:我疼故我在。包括那些穿釘打孔文身整容的輕度自傷愛好者。與此類似的,不存在恐懼者的晚睡理論是:我醒故我在,一旦睡去,這個世界將沒有我。自傷者通過對自己的皮肉實施破壞,晚睡者通過對自己的睡眠實施破壞,獲得一點可憐的存在感。
晚睡和網絡的使用有很大的關聯(lián)。由于消極偏好,在好事情和壞事情里,人們本來就傾向于關注壞事情。網絡和媒體很討厭,它讓人們知道的壞事太多、太早。過多地注意壞事情,而平凡的個體又完全沒有對壞事情進行干預的渠道,除了使人心情沉重,起不到保護自身的作用。長期下來,難免感覺存在乏力而只能故作剛猛地活著。
網絡一代還沒開始大規(guī)模老掉,所以我們不知道人類百萬年來不斷延長的壽命會不會因為晚睡走一個折返的曲線。拋開一代人的命運,個人如何在具足威脅感的大環(huán)境中,停止對生命的無限索取,恢復基本的自我照料,更是一個難題。
摘自《財經國家周刊》2014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