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超 侯 輝 高學偉 邵 芹(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qū)高村畜牧獸醫(yī)站 264408文登區(qū)城關畜牧獸醫(yī)工作站 文登區(qū)畜牧獸醫(yī)技術服務中心)
經(jīng)驗交流
水貂大腸桿菌性肺炎的診治
李吉超①侯 輝①高學偉②邵 芹③(①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qū)高村畜牧獸醫(yī)站 264408②文登區(qū)城關畜牧獸醫(yī)工作站 ③文登區(qū)畜牧獸醫(yī)技術服務中心)
2014年2月份,威海市文登區(qū)某貂場所飼養(yǎng)的2000余只水貂,約有800余只出現(xiàn)嚴重的肺炎癥狀,采集病料進行實驗室檢查,分離出大腸桿菌,確定為大腸桿菌性肺炎,后結合藥敏試驗進行治療,取得了良好效果。
大腸桿菌為腸桿菌科,埃希氏桿菌屬,革蘭氏陰性無芽孢的桿菌,大小為(0.3~1.0)μm×(1.0~6.0)μm,多數(shù)菌種有鞭毛,能運動,致病性的大腸桿菌一般都有菌毛。本菌為需氧及兼性厭氧菌,在15~45℃均可生長,最適pH值為7.2~7.4。
病貂精神沉郁,鼻鏡干燥,可視黏膜潮紅或發(fā)紺,患病貂常臥于小室內(nèi),卷曲成團,體溫高至39.5~41℃,弛張熱,呼吸困難,呈腹式呼吸,呼吸達60~80次/min,食欲廢絕。日齡小的仔貂,多半呈急性經(jīng)過,看不到典型癥狀,叫聲無力,長而尖,吮吸能力差,吃不到奶,腹部不膨滿,很快死亡。成年貂發(fā)病多數(shù)由于不堅持治療而死亡。病程8~15d,治療不及時病死率很高。
共剖檢死亡貂10只,貂尸體營養(yǎng)狀態(tài)良好,口角有分泌物,胸腔剖開,肺充血、大面積出血。尤以尖葉為最明顯,肺小葉之間有散在的肉變區(qū),切面暗紅色有血液流出,支氣管內(nèi)有泡沫樣粘液,心擴張,心室內(nèi)有多量血液,實質(zhì)器官黏膜有泡沫樣粘液。
4.1 直接鏡檢 無菌采取死亡貂肺組織涂片,革蘭氏染色鏡檢,見有革蘭氏陰性、粗短、兩端鈍圓的小桿菌。
4.2 細菌培養(yǎng) 無菌采取死亡貂肺組織接種麥康凱瓊脂平板、鮮血瓊脂平板和伊紅美蘭瓊脂平板,于37℃恒溫培養(yǎng)箱培養(yǎng)24~28h后觀察結果,可見麥康凱瓊脂平板上形成邊緣整齊,稍凸起,表面光滑濕潤,直徑約1.5~2mm粉紅色圓形菌落;鮮血瓊脂平板上形成的菌落周圍有透明的溶血環(huán),呈β溶血;伊紅美蘭瓊脂平板上形成1.5~2mm黑色、帶金屬光澤、濕潤、光滑、邊緣整齊的菌落。取典型菌落革蘭氏染色鏡檢,可見粗短、無芽胞的G-小桿菌,單個散在。
4.3 生化試驗 V-P試驗、明膠液化試驗、尿素酶試驗、硫化氫試驗和枸椽酸利用試驗陰性,M.R.試驗、吲哚試驗、甲基紅試驗陽性,并能分解葡萄糖、乳糖和甘露醇。由此確定乳汁感染大腸桿菌。
4.4 藥敏試驗 采用杭州微生物試劑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菌必治、替米考星、恩諾沙星、阿奇霉素、羅美沙星、氟苯尼考、氟哌酸等七種藥物進行敏感性實驗,結果:替米考星、氟苯尼考高敏,恩諾沙星、羅美沙星中敏,菌必治、阿奇霉素、氟哌酸低敏或抗藥。
(1)注意水源的衛(wèi)生管理,有條件者可經(jīng)常清洗給貂供水的水塔,并在水中按10g/m3加入百毒凈,10min后飲用。做好全群籠舍的清潔消毒工作,每天清洗水槽、食槽。污穢不潔的水不能供水貂飲用,也不能用于洗刷食具、工具或洗滌飼料,以防污染。發(fā)生本病的貂場,要及時進行全面性消毒,貂的所有食物全部熟喂,飲水也要煮沸后利用。(2)選用富程百菌克(其主要成分為替米考星),按100ml/250只貂飲水,1次/d,連用5d,單方黃芪多糖按200ml/300kg飲水,效果非常理想。
經(jīng)以上方法治療,月余回訪,除重癥死亡90余只外,其他貂均康復。
S858.92
B
1007-1733(2015)05-0068-01
2015-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