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橋山林區(qū)油松常見害蟲發(fā)生規(guī)律與防治

      2015-04-04 17:37:45賈玉玲付曉兵朱建罡惠風山馬建權(quán)
      陜西林業(yè)科技 2015年4期
      關(guān)鍵詞:球果油松蟲害

      賈玉玲,付曉兵,朱建罡,惠風山,馬建權(quán)

      (延安市橋山林業(yè)局,陜西 黃陵 727300)

      橋山林區(qū)油松常見害蟲發(fā)生規(guī)律與防治

      賈玉玲,付曉兵,朱建罡,惠風山,馬建權(quán)

      (延安市橋山林業(yè)局,陜西 黃陵 727300)

      橋山林區(qū)危害油松的主要害蟲有油松毛蟲、油松球果小卷蛾、油松球果螟、油松紅脂大小蠹蟲等。本文主要對橋山林區(qū)的上述蟲害的分布及生長習性和防治措施等方面進行了闡述。

      橋山林區(qū);油松;危害;害蟲;防治

      橋山林區(qū)是陜西省五大林區(qū)之一,森林資源面積大,油松林分布集中。林區(qū)內(nèi)植物種類豐富,林業(yè)有害生物種類繁多,其中油松的主要害蟲有油松紅脂大小蠹、油松毛蟲、油松球果小卷蛾、油松球果螟等,上述蟲害常年發(fā)生并伴隨氣候等因素間歇性暴發(fā)成災,嚴重影響油松的生長和結(jié)實,造成極大損失。橋山林業(yè)局根據(jù)其危害特點,通過加強預防檢測、病蟲害檢疫、化學、物理防治等措施,有效的控制了蟲害的爆發(fā)和蔓延,保護了橋山森林資源。

      1 橋山林區(qū)的主要蟲害生物學特性、分布及危害特點

      1.1 油松紅脂大小蠹 Dendroctonus valens LeConte

      1.1.1生物學特性 紅脂大小蠹屬于鞘翅目,小蠹科,大小蠹屬。是一種嚴重危害油松的蛀干、蛀根性害蟲。該蟲寄主樹木很多,包括松屬、云杉屬、黃杉屬、冷杉屬和落葉松屬樹種,但主要危害松屬樹種。紅脂大小蠹原產(chǎn)北美洲, 該蟲1996年傳入我國,1998年發(fā)現(xiàn)于山西后,其疫情很快擴散到鄰近省區(qū), 2001年侵入陜西[1]。該蟲通常1年發(fā)生1代,成蟲、幼蟲的蛹在樹干基部或根部的皮層內(nèi)越冬。越冬后成蟲4月下旬開始飛揚,5月下旬為飛揚盛期,6月中下旬飛揚結(jié)束。5月下旬也是成蟲產(chǎn)卵盛期,6月末7月初老熟幼蟲開始化蛹,8月中旬為化蛹盛期。8月上旬成蟲羽化,9月上旬為盛期。成蟲羽化后棲息于韌皮部與木質(zhì)部之間,補充營養(yǎng)后進入越冬階段。每頭雌蟲產(chǎn)卵數(shù)量35~175粒之間,平均100粒左右,雌雄比1∶1。

      1.1.2 在橋山林區(qū)的分布 經(jīng)調(diào)查,橋山林區(qū)七個國有林場均發(fā)現(xiàn)紅脂大小蠹蟲,在人為活動頻繁的區(qū)域呈零星狀分布,在進行過疏伐、撫育作業(yè)的林班中比較集中呈團狀分布。危害最嚴重的疏伐作業(yè)區(qū)內(nèi),活立木被危害率最高可達5%,伐根被危害率最高達70%以上[1],呈團塊狀分布。

      1.1.3 危害特點 經(jīng)調(diào)查,紅脂大小蠹在橋山林區(qū)只危害油松,主要危害胸徑8 cm以上油松的基部、根部和新鮮伐根。被該蟲蛀食的坑道內(nèi)充滿紅褐色粒狀蟲糞和木屑混合物,這些混合物隨松脂從入侵處溢出,形成中心有孔的紅褐色漏斗狀或不規(guī)則凝脂塊,顏色隨時間推移由深變淺,直至變成灰白色。當蟲口密度大、受害部位相連形成環(huán)剝時,造成形成層疏導組織切斷,養(yǎng)分無法輸送,導致油松枯萎死亡。

      1.1.4 傳播途徑 該蟲主要傳播途徑有揚飛和隨蟲害木人為傳播兩種。

      1.2 油松毛蟲 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Tsai et Liu

      1.2.1 生物學特性 油松毛蟲屬鱗翅目,枯葉蛾科。是油松的毀滅性食葉害蟲,也能危害樟子松。山西省靈丘縣在20世紀70年代末和21世紀初曾大面積暴發(fā)油松毛蟲[2]。該蟲在橋山林區(qū)一年一代跨兩個年度,以2~3齡幼蟲越冬,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開始下樹越冬,第二年桃花盛開時,日平均氣溫10℃左右開始上樹,5月中旬至6月中旬進入為害盛期,6月下旬幼蟲開始老熟,結(jié)繭成蛹。7月中旬成蟲出現(xiàn),8月中下旬為盛期,成蟲出現(xiàn)后,即交配產(chǎn)卵。成蟲有趨光性,成蟲產(chǎn)卵于健康林分,通風透光良好的林緣針葉叢中,卵多成堆或成串,8月上旬至9月上旬幼蟲即可出現(xiàn),初孵幼蟲有群集和吐絲下墮的習性,以后分散覓食,幼蟲在樹干3 m以下粗皮裂縫內(nèi)或潛伏周圍枯枝落葉層中越冬。越冬后的幼蟲,上樹后開始多在樹冠頂部陽光充足的枝叢中活動,中午覓食,早晚靜狀不動,老熟后下地,多在樹皮裂縫、石縫雜草叢中和潛伏周圍枯枝落葉層中結(jié)繭化蛹。

      1.2.2 在橋山林區(qū)的分布 油松毛蟲主要分布在橋山林業(yè)局建莊林場、腰坪林場和雙龍林場林相整齊的油松純林中,其它林場分布危害成災面積很少。

      1.2.3 危害特點 初孵幼蟲群體取食,被食針葉形成缺刻使針葉枯萎。2齡蟲后分散取食,可將針葉咬斷。嚴重被害的林分,能將整株針葉食光,遠看似火燒狀,致使大片油松林枯萎死亡。大規(guī)模發(fā)生時,株均蟲口都在四、五百條以上,最多可達15 000條以上。

      1.2.4 傳播途徑 1~2齡幼蟲借風傳播,或落地后迅速爬行轉(zhuǎn)移危害,在食料缺乏情況下,幼蟲擴散遷移明顯。

      1.3 油松球果小卷蛾 Gravitarmata margarotana Heinemann

      1.3.1 形態(tài)特征及生物學特性 成蟲體形較小,體長6~8 mm,觸角絲狀,各節(jié)密生有灰白色短茸毛,形成環(huán)帶。前翅灰褐色,有銀灰、赤褐、黑褐色片狀鱗毛,相間組成不規(guī)則云斑,頭角處有一弧形的白斑紋,后翅暗灰褐色。卵扁橢圓形,乳白色,孵化前變?yōu)楹诤稚@鲜煊紫x體長10~20 mm,胸部粉紅色。蛹赤褐色,腹部未端呈二分杈狀,并著生有釣狀臂根,土黃色。該蟲在橋山林區(qū)一年一代,4月中下旬成蟲出現(xiàn),4月下旬至5月上旬為盛期,成蟲多在7~8點在林緣飛翔,卵散產(chǎn),多產(chǎn)于先年生的球果鱗片上,有時也產(chǎn)在嫩梢及針葉上。5月中旬出現(xiàn)幼蟲,中旬、下旬達盛期,6月上中旬幼蟲老熟,吐絲落地,在枯枝落葉層或雜草叢中結(jié)繭化蛹,進入休眠期。

      1.3.2 在橋山林區(qū)的分布 在橋山林區(qū)油松林分中均有分布。危害嚴重的是橋山國家油松良種基地。

      1.3.3 危害特點 主要危害油松果實和種子,果實種子被害后不能正常發(fā)育和成熟,造成減產(chǎn)和無收獲。種子受害后失去發(fā)芽的能力,而影響油松繁殖育苗。于2005-2006年在雙龍、上畛子兩林場人工油松林中大面積發(fā)生,針葉綴連一起取食,危害嚴重,油松生長勢迅速衰退[3]。松葉小卷蛾主要危害10~20年生油松針葉,10年生以下也有危害,但危害較輕。2006年對上畛子林場油松人工林調(diào)查,普遍受害,株被害率達94.6%,株平均蟲口密度為547條,最多達1 123條。幼蟲為害分為單針和粘葉兩個階段。從幼蟲孵化到8月中旬以前,鉆入油松2年生以上針葉蛀食為害,危害較輕。

      1.3.4 傳播途徑 該蟲主要傳播途徑為成蟲飛翔擴散。

      1.4 油松球果螟 Dioryctria pryeri Ragonot

      1.4.1 生物學特性 油松球果螟屬鱗翅目螟蛾科,該蟲在橋山林區(qū)一年一代,幼蟲在蟲害果及當年生嫩枝內(nèi)越冬,5月中旬,幼蟲開始轉(zhuǎn)移,6月中旬開始化蛹,蛹期20 d左右。6月底7月初成蟲出現(xiàn),7月中旬幼蟲孵化,又鉆入受過蟲害的先年生球果或當年生嫩梢內(nèi)越冬。成蟲體長10~13 mm,前翅未端褐色,后翅淺灰色。卵橢圓形,初期為淡黃色,微帶赤色,后期漸變?yōu)楹谔m色或灰黑色,有光澤。成蟲多在上午羽化,羽化期長達一月,5月幼蟲轉(zhuǎn)移到有蛀孔的球果柄基部,蟲孔外常有赤褐色狀糞便,并與絲模相粘結(jié),老熟幼蟲多在侵害松果內(nèi)化蛹,個別的也在蟲害枝內(nèi)化蛹。

      1.4.2 在橋山林區(qū)的分布 在橋山林區(qū)油松林中均有分布。

      1.4.3 危害特點 該蟲對油松、華山松、白皮松等有危害,以油松危害最嚴重。主要危害油松先年生球果,只在結(jié)實不良的情況下,才嚴重危害當年生枝,也可危害當年生球果。被害的當年生球果提前枯落不能成熟,先年生球果多干縮枯死無籽粒。當年生嫩梢受害后??葜Χd頂,繼而干形彎曲,不能長成良材,嚴重影響了油松的結(jié)實和正常生長。2004年6月在甘肅省子午嶺正寧林業(yè)總場中灣油松良種基地大面積發(fā)生,共危害油松母樹林67.8 hm2[4]。

      1.4.4 傳播途徑 該蟲主要傳播途徑成蟲飛翔擴散。

      2 對橋山林區(qū)森林害蟲的防治措施

      2.1 營林措施

      在造林中選用優(yōu)良品種,營造混交林,加強撫育管理,創(chuàng)造有利于林木健壯生長而不利于害蟲發(fā)生的環(huán)境條件,以抑制病蟲的發(fā)生發(fā)展。

      2.2 生物防治

      利用害蟲的天敵進行防治,在林區(qū)中,對食葉害蟲油松毛蟲、球果及松梢害蟲在卵期、幼蟲期可以釋放赤眼蜂、白僵菌等防治。同時,注重保護鳥類和引進害蟲的天敵,以達到 “以鳥治蟲,以蟲治蟲”來維持生態(tài)的平衡。

      2.3 物理防治

      2.3.1 人工捕殺 針對松毛蟲,可在7-8月松毛蟲下樹結(jié)繭時,發(fā)動和組織職工群眾到被害油松林的枯枝落葉層及叢生雜草堆中和灌叢基部撿拾蟲繭,將撿拾的蟲子挖深約1 m的坑埋掉;10月在幼蟲下樹時,在樹干綁草把,誘殺越冬幼蟲;其次還有捕打害蟲,查剝樹皮,殺死蟲卵等措施,對蟲害進行消滅。

      2.3.2 明火誘殺 利用成蟲的趨光性,傍晚在成蟲羽化盛期,在川道無林處堆燒枝梢,引誘成蟲撲火殺死,以減少成蟲產(chǎn)卵數(shù)量。達到防治目的。在林緣設(shè)置黑光燈,誘殺蛾類成蟲,降低下一代蟲口密度。在紅脂大小蠹危害地段,利用紅脂大小蠹特性,設(shè)置餌木引誘成蟲入侵產(chǎn)卵,然后進行藥劑處理,達到防治目的。

      2.3.3 熏殺 夏季中午時,利用上山風,在蟲害嚴重的油松林下部施放毒殺煙霧劑,熏殺在樹冠上食葉的幼蟲,施放10~15 min后,幼蟲被熏死落地,效果明顯。藥劑熏殺法:利用新鮮油松伐根對紅脂大小蠹成蟲具有很強的引誘作用,在疫情發(fā)生區(qū)采取伐根誘集,然后再用塑料布密閉磷化鋁(3.2 g/片)熏殺。在紅脂大小蠹侵入早期,每根施藥3~5片;對帶蟲立木采用56%磷化鋁片劑熏蒸,用藥量分別為20~30 g/m3和12~15 g/m3,熏蒸24和72 h;對帶蟲大樹采用樹干及樹根包裹塑料布內(nèi)磷化鋁熏蒸處理,每株樹用56%磷化鋁3~4片(3.2 g/片)。

      2.4 化學防治

      對食葉害蟲,可采取飛機噴撒藥劑,藥劑航防在防區(qū)內(nèi)有防治面積大,防治效果明顯的優(yōu)勢,在橋山林區(qū)危害嚴重的松球果害蟲和食葉害蟲高發(fā)時,曾多次防治過,效果顯著,但藥劑航防對環(huán)境污染較大。

      2.5 防治建議

      加大森林病蟲害防治力度,落實責任,加強監(jiān)督,加大對防治工作的資金投入,力爭有蟲不成災,以防為主、治為輔。提高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科技含量,有效控制蟲害蔓延。

      總之,森林蟲害對林木的影響極大,是無煙的森林火災,蟲害發(fā)生致使整片森林枯萎病死,因此防治森林病蟲害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要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防治、治小、治了的原則。同時積極進行森林病蟲害的探討與研究工作,盡量減少和避免環(huán)境污染,保護好橋山的綠水青山。

      [1] 雷重啟,馬建權(quán),張博峰,等.橋山林區(qū)紅脂大小蠹綜合防治技術(shù)[J].陜西林業(yè)科技,2013,(6):57-58.

      [2] 楊龍豐.油松毛蟲的綜合防治[J].內(nèi)蒙古林業(yè),2011,(11):16-17.

      [3] 王建偉,張金有.松葉小卷蛾生物學特性及防治試驗[J].陜西林業(yè)科技,2010,(6):49-54.

      [4] 徐瑞琴,王曉飛.油松球果螟的防治[J].中國林業(yè),2007,(8):48.

      Pests often Attacking Pinus tabulaeformis in Qiaoshan Forest Region: Occurrence Rules and Measures of Control

      JIA Yu-ling, FU Xiao-bing, ZHU Jian-gang,HUI Feng-shan,MA Jian-quan

      (QiaoshanForestryBureau,Huangling,Shaanxi727300)

      Main pests attacking Pinus tabulaeformis in Qiaoshan forest region were 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Tsai et Liu, Gravitarmata margarotana, Pinus tabulaeformis cones moth, Dendroctonus valens Le Conte.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pests in Qiaoshan forest region were studied in terms of their distribution and habits.Measures to control them were developed.

      Qiaoshan forest region; Pinus tabulaeformis; infection; pests; control

      2015-03-05 作者簡介:賈玉玲(1965-),女,陜西大荔縣人,工程師,主要從事森林資源和天保工程管理工作。

      S791.254

      A

      1001-2117(2015)04-0073-03

      猜你喜歡
      球果油松蟲害
      油松容器育苗技術(shù)
      桃樹主要蟲害及防治方法
      河北果樹(2020年4期)2020-11-26 06:05:04
      不用農(nóng)藥也能治蟲害
      紅心杉不同無性系結(jié)實特性及球果類型分析
      紅松球果結(jié)實量規(guī)律調(diào)查研究
      杉木第3代種子園不同球果類型種實性狀分析*
      淺析白三葉的蟲害防治
      北方油松育苗技術(shù)
      行道樹香櫞主要蟲害及其防治
      油松種植技術(shù)及主要病蟲害的防治對策
      诏安县| 兴仁县| 舒城县| 宁海县| 舞钢市| 张北县| 沐川县| 呼伦贝尔市| 东宁县| 泰和县| 龙陵县| 绥棱县| 漠河县| 宣恩县| 茂名市| 普宁市| 泗水县| 沿河| 杨浦区| 会东县| 扎兰屯市| 密山市| 城步| 兴宁市| 镇康县| 泽普县| 牟定县| 鹤山市| 博客| 察隅县| 新乐市| 古交市| 廊坊市| 汽车| 屏南县| 时尚| 武冈市| 泽普县| 丹东市| 台东市| 社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