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國 棟
(山西省交通科學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6)
路基路面給排水系統(tǒng)的設計與施工
王 國 棟
(山西省交通科學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6)
對路基路面的損害水源進行了分析,通過研究路基路面的排水設計理念,對路基路面排水系統(tǒng)的施工技術作了詳細闡述,并探索了各類排水系統(tǒng)的施工連接方式,以充分發(fā)揮排水系統(tǒng)的作用。
路基,路面,排水系統(tǒng),排水溝
路基路面排水系統(tǒng)在路基路面的施工質量與其他的系統(tǒng)一樣,發(fā)展經(jīng)歷了一個從不完善直到完善的過程,隨著我國路基路面的施工質量對于排水功能要求的不斷提高,排水工程的結構也變得漸趨復雜,各類工程結構之間的連接也更加合理更加實用,在工程實踐當中,大量的案例證明:完善的路基路面排水系統(tǒng)能夠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以及地表水對主體工程的損害,能夠提高主體結構的耐久性和安全性,所以對路基路面給排水的施工質量控制也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路基路面排水系統(tǒng)的施工就應當在建造過程中遵循設計原則,確定關鍵工序的質量控制要點,并采取有效的質量控制手段達到設計目的。
在工程方面,按照對路基路面產(chǎn)生損害的水的來源劃分,總共可以分為以下幾個大類:
第一類就是從大氣當中直接降落到路面的表層或者從路塹的邊坡上面流下來,一直匯聚到路面當中的水,這一類水的危害方式主要是通過沖刷路基的面層或者深入到面層結構當中,對路基路面的穩(wěn)定性和強度造成一定的危害。
第二類的水源就是隨著大氣降水落到路基邊坡以及路面上,然后匯集,通過匯流而排到排水溝中的水,這一類水可能會對路堤的邊坡造成沖刷,使得路基表面土體減少,承載力下降,增大土體的含水量而使路基強度下降。
第三類的水源就是路基邊坡以及路面之外,河水以及一些溝渠當中匯集而成的水,這一類水可以對路堤產(chǎn)生沖刷,以及通過浸潤的方式損害路堤土體。
最后一類就是地下水,即通過毛細作用,從路基的底部慢慢上升到路基與路面當中的水,這一類水可以降低路床的強度,使得路基軟化,從而影響路基的承載能力。
路基路面的給排水設計是根據(jù)不同種類的水來源以及不同的危害特點,通過對不同的工程結構設置不同的堵截以及疏排的方式,對危害到路基路面結構的水源進行控制,以期減小水源對于路基路面結構的破壞。結合不同的路基形式以及地貌特征,路基路面給排水的設計可以分為五個不同的子系統(tǒng):
1)路塹邊坡排水系統(tǒng)。在路塹的邊坡頂端設置截水溝,通過截水溝截斷來自坡頂?shù)乃⒃谶吰律显O置平臺排水溝以收集邊坡的排水,在挖方路段設置必要的邊溝,用來收集雨水和路面的排水。
2)路塹地下排水系統(tǒng)。在挖方段的邊溝底部設置盲溝來截斷邊坡的地下滲水,然后在邊溝的外側回填能夠透水的材料并且與盲溝相連,達到排水的目的,防止地下水損害路床。
3)路面的排水系統(tǒng)。在路面上面設置合理的橫坡,使得雨水能夠通過路面橫坡流向兩側,坡面不受沖刷時,采用散排的方式排除路面表面水;坡面易受沖刷時,設置攔水帶集中排水,通過泄水口與急流槽將水排出路堤。
4)中央分隔帶排水。這主要是采用中分帶底部設置碎石盲溝的方法,收集上部的綠化帶滲下來的水,并設置中央分隔帶集水井,將水排到中央分隔帶集水井,通過接縫隙式排水急流槽導流出路基。
5)路堤邊坡的排水。就是在坡面上設置急流槽,與集中排水泄水口相連。
路基路面排水系統(tǒng)的結構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比較常見的形式有漿砌片石、混凝土砌塊、現(xiàn)澆混凝土以及鐵構件等形式的結構,在實際的施工過程當中,因為這些結構對于路基路面的主體結構來講,重要性并不是非常突出,是屬于附屬工程,因此,在施工當中的重視程度以及監(jiān)理的監(jiān)理力度都表現(xiàn)的相當不足,施工單位以及監(jiān)理單位對于排水系統(tǒng)的施工都不重視,這樣就造成了施工質量的問題比較普遍,比較多發(fā),沒有能夠體現(xiàn)設計的意圖,給工程的后續(xù)維護造成了困難,也消耗了維護單位的成本。結合目前排水系統(tǒng)的施工情況與路基路面本身的特點,筆者對于路基路面排水系統(tǒng)的施工提出以下觀點:
1)在施工之前要熟悉圖紙。路基路面的排水系統(tǒng)是保證路基路面穩(wěn)定性的重要系統(tǒng)工程,它是一系列排水子系統(tǒng)的有機結合,需要與環(huán)境高度協(xié)調,所以排水路徑的設置,排水斷面的設置,以及各個子系統(tǒng)與結構之間的配合與銜接都有必要深入理解與體會,這就要求施工單位應當反復熟悉圖紙,并對圖紙進行現(xiàn)場核對,一旦發(fā)現(xiàn)問題就及時反饋,并通過設計得到修改與糾正,這樣能夠保證設計意圖的正常傳達。
2)合理安排各個部分的施工。由于在施工過程當中,每個不同的工序可能對于給排水的要求不同,因此,結合主體結構的施工進度來制定給排水系統(tǒng)的施工進度計劃是最為合理的,這也可以節(jié)省施工單位投資的成本,并提高工程的耐久度與質量。
3)在路基的土石方工程開始之前,可以先做臨時排水工程,開挖臨時的排水系統(tǒng),將臨時排水系統(tǒng)與永久排水系統(tǒng)結合起來,形成更合理排水系統(tǒng)。在施工當中應當注意準確放線,保證工程的合理性。
4)為了保證路基路面工程施工的穩(wěn)定性,減少二三類水對于路基路面的損壞,當路堤的填筑高出地面達到一定高度的時候,就應當抓緊對于路基縱向排水溝的施工,并在合適的時間對路堤邊坡進行防護,對路基頂面與邊坡的防水排水系統(tǒng)進行施工,以保證路基路面排水的順暢,保證不積水,使路基在施工過程當中能夠保持穩(wěn)定,土方工程在施工過程中不會受到雨水的沖刷,路塹邊坡在分級開挖的過程當中,也應當隨著開挖做防護并完成相應的排水工作,保證路基路面不受雨水沖刷。
5)對于路基路面工程來講,涵洞是排水系統(tǒng)匯集的最后通道,所以應當在路基土石方完成的同時或者提前完成涵洞工程,以保證整個工程的排水功能。涵洞排水系統(tǒng)在施工當中應當注意與其他排水系統(tǒng)的通道連接以及清污結構的設置。
在施工當中,排水系統(tǒng)的橫向排水管與邊溝的連接應當注意,橫向的排水管要通過邊溝的墻身把水引到邊溝中去,所以一般在先施工的邊溝上面預留孔洞,對于蓋板邊溝來講,還應該仔細檢查孔與管道之間的封堵情況,看連接是否嚴密。
邊溝與縱向排水溝的連接一般是在路基的填挖處,由于邊溝埋藏較深,因此在結合的部位較為平緩時,容易使得底部的盲溝出水比較困難,所以要加長邊溝的長度,在溝底高程適宜的位置接上排水溝。
路基路面排水系統(tǒng)屬于路基路面的主體工程,是主體工程當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其施工跟隨著主體施工的每一個階段,而且施工遍布于主體結構施工的每一個角落,對于路基路面工程的控制有著自身的特殊性,所以在施工中,除了要關注工程結構的實體質量,還應當要考慮工程各個部分以及同一部分不同部位之間的銜接質量關系,以及不同的施工方法對于整個排水系統(tǒng)功能以及作用的發(fā)揮程度,所以在施工當中應當對各個不同的連接部位的質量進行重點監(jiān)控,只有提高施工水平,才能夠保證排水系統(tǒng)功能的正常發(fā)揮。
[1] 任加國,許 模.公路路基內部排水機理模擬研究[J].公路,2003(5):23.
[2] 魏云杰,許 模,盧書強,等.西部公路路基內部排水效果模擬研究[J].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2003(1):31-33.
[3] 沙愛民,胡力群.半剛性基層材料抗沖刷性能試驗方法研究[J].中國公路學報,2002(2):49.
[4] 黃立葵,何慧斌,張迎春,等.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水沖刷破壞[J].中南公路工程,2003(3):161-162.
[5] 廖遠金,羅文濤.排水基層施工技術[J].廣西交通科技,2003(4):98-99.
[6] 程 剛.排水性瀝青路面路用特性評價和展望[J].山西建筑,2014,40(32):146-148.
[7] 姚祖康,畢艷祥,莊少勤,等.瀝青碎石排水基層的設計與施工[J].公路,2001(12):22.
[8] 傅 智,楊東來,王成皿,等.防治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水沖刷破壞[J].公路,2001(12):26-27.
On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for water-supply and drainage system of roadbed
Wang Guodong
(ShanxiCommunicationsScienceInstitute,Taiyuan030006,China)
The paper analyzes the damaged water resource on roadbeds, illustrates the construction technique of the drainage system of roadbed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on the drainage design idea for the roadbed, and explores the connection approaches all kinds of drainage system, so as to play the full role of the drainage system.
roadbed, surface, drainage system, drainage ditch
2015-02-11
王國棟(1986- ),男,助理工程師
1009-6825(2015)12-0164-02
U417.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