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兵, 徐 蕾, 陳嶸徐(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江蘇 南京 210044)
?
普通高校實驗室技術隊伍建設與管理
周學兵, 徐 蕾, 陳嶸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江蘇 南京 210044)
針對實驗技術隊伍建設與管理,從實驗室技術隊伍的結構、人員素質、用人制度等方面進行分析,指出當前高校實驗技術隊伍普遍存在的問題有:高校實驗技術人員年齡偏高、學歷偏低、求知欲望偏低、創(chuàng)新能力偏低;實驗技術人員的待遇和社會地位不高,人員流動性較大;實驗技術隊伍崗位考核評價體系不健全,等等。結合我校實驗室技術隊伍建設與管理的現(xiàn)狀,提出加強實驗室技術隊伍建設的舉措:加強領導,制定規(guī)章;明確實驗技術隊伍的構成及崗位職責;加大培養(yǎng)力度,切實提高實驗技術隊伍的專業(yè)水平和整體素質;合理配置人力資源,加強實驗技術創(chuàng)新團隊建設;強化崗位聘任,健全考核激勵機制;創(chuàng)建和諧環(huán)境,穩(wěn)定實驗技術隊伍。
實驗技術隊伍; 建設與管理; 舉措
高校實驗室在學校的建設與發(fā)展進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與作用[1]。擁有一支高素質的實驗技術隊伍對提高學校核心競爭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實驗室是高校進行實驗教學、培養(yǎng)科技專門人才的重要場所,又是開展科學研究、發(fā)展科學技術的重要基地,是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造能力人才的實踐課堂。對高校實驗技術隊伍建設與管理進行研究有利于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應用型的人才,有利于提高高校的整體科研實力[2]。
隨著國家和地方政府對高等院校的投入不斷加大,高校實驗室的裝備不斷更新,先進的儀器設備大量增加,高校實驗室已經(jīng)逐步向技術密集、知識密集和設備密集的綜合型教學科研基地發(fā)展。然而,與此相反,操作這些先進儀器設備、支撐實驗室有效運轉、為教學科研提供重要技術保障的實驗技術隊伍建設則明顯滯后,這已成為制約高校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的瓶頸?!皩嶒炇沂乾F(xiàn)代化大學的心臟”,一流的大學需要一流的實驗室,而一流的實驗室更需要一流的實驗技術隊伍。如何加強實驗技術隊伍建設、穩(wěn)定實驗技術隊伍、提高實驗技術水平、保障實驗室高效運行,是國內各高校廣泛關注和研究探索的重要課題。實驗技術人員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設備儀器操作者和維護者,而是科學研究、教學實驗的直接組織者和實施者,他們的專業(yè)水平、知識結構、工作熱情,直接影響著教學、科研的效果和進程。高校必須培養(yǎng)、建設一支具有良好專業(yè)技能、知識結構全面、具有創(chuàng)新務實能力的高素質實驗技術隊伍。
國外大學在學校層面一般無專門的實驗室管理機構,即使有也很小,1或2個人從事完全事務性的工作,不介入實驗室的管理工作[3]。實驗室管理的重心在學院一級。實驗室主要是由所在的學院管理,責任教授負責。責任教授可以為實驗室主任,負責制定整個實驗室的建設和管理。所有學生如果要進入實驗室,首先要與責任教授聯(lián)系確認。責任教授下面還有教授助手或者實驗準備人員,一個系里會有1個(最多2個)實驗準備人員,負責設備維護和管理。實驗準備人員多為專職人員,但有時多個實驗室共用一個專職人員,以節(jié)約開支為首選。責任教授也可能會配備1或2個助教(研究生)。
國內高校實驗室一直被定位為教輔單位,實驗技術人員屬于教輔編制。近年來,各高校招生規(guī)模逐年擴大,新學科、新專業(yè)不斷涌現(xiàn),各高校雖然加大了實驗設備的投資,儀器設備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實驗技術隊伍建設仍存在許多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
(1) 由于歷史及體制的原因,高校實驗室一直被定位為教輔單位,實驗技術人員屬于教輔編制,這樣的定位使得高校實驗室人員處于一個不被重視的地位,待遇和社會地位不高,實驗技術人員流動性較大,實驗室技術人員隊伍不穩(wěn)定[4]。
(2) 實驗技術人員隊伍人員年齡偏高、學歷偏低、求知欲望偏低、接受新知識新技術能力偏低。他們創(chuàng)新意識不強、缺乏發(fā)展后勁、有些人難以勝任實驗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影響為教學、科研服務的質量和效果[5]。實驗教學、管理理念已不能適應新形勢下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應用型的人才的要求。
(3) 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國內外現(xiàn)代化的、尖端的儀器設備不斷引進,實驗技術隊伍原有的知識難以適應發(fā)展的環(huán)境[6]。高校實驗技術人員隊伍的專業(yè)素質普遍偏低等問題與社會及高??焖侔l(fā)展的形勢不相適應,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制約著高校的發(fā)展[7]。
(4) 由于考核機制不健全,高校長時間忽視實驗技術隊伍建設,導致設崗、聘用、考核、激勵與退出機制等一套科學、合理的實驗技術隊伍崗位考核評價體系不健全,致使實驗技術隊伍“吃大鍋飯”現(xiàn)象嚴重[8]。
因此,高校必須加強實驗技術隊伍建設和管理,理順實驗管理關系,提高實驗教學和實驗管理水平,以適應新形勢下高等教育對實驗室發(fā)展建設的要求。
我校實驗室主要包括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中心:大氣科學與環(huán)境氣象實驗教學中心。計算機基礎、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遙感應用、應用氣象等17個省級實驗教學中心。大氣物理與探測、海洋科學、大學生體質測試、數(shù)字媒體與氣象動畫等8個校級實驗教學中心。
我校共有實驗技術人員85人,其中高級職稱14人,占16.47%;中級職稱51人,占60%;初級職稱20人,占23.53%,高級職稱所占比例較低 。
我校實驗技術隊伍年齡結構合理,以中、青年實驗人員為主,他們精力旺盛,工作有熱情。實驗技術人員中具有博士學位2人,55人具有碩士學位,大專及以下的人員共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的數(shù)量太少,亟待大幅度提高。
我校實驗技術隊伍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創(chuàng)新意識不強、發(fā)展動力不足;實驗教學理念不能完全適應新形勢下的要求;實驗技術人員的知識結構老化;激勵約束機制有待完善,等等。
5.1 加強領導,制定規(guī)章
我校制定《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關于加強實驗技術隊伍建設的若干意見(試行)》。加強實驗技術隊伍建設的指導思想,即:“實驗技術隊伍建設,要有利于學校事業(yè)的持續(xù)發(fā)展,有利于學科建設和科技創(chuàng)新,有利于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yǎng),有利于提高實驗技術隊伍的整體素質,有利于調動實驗技術隊伍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泵鞔_實驗技術隊伍建設目標,“利用3年左右的時間,建設一支具有現(xiàn)代教育教學理念、理論基礎扎實、實驗技術先進、專兼結合、結構合理、素質優(yōu)良、精干高效、相對穩(wěn)定的高水平實驗技術隊伍。”建立平等的競爭機制,切實革除那種“壓抑了賢才,趕走了良才,留下了庸才”的人事管理弊端[9]。確立理論課與實驗課同等重要的理念,吸引高水平教師教授實驗課,努力提高實驗課的教學質量和水平。建立各盡所需的人才培養(yǎng)機制,在培養(yǎng)的方法和手段上,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把理論培訓與實踐鍛煉、國內培養(yǎng)與出國(境)培訓、短期培訓與職業(yè)教育等有機結合起來,建立廣覆蓋、多層次、開放式的人才培養(yǎng)體系,努力構筑學習型組織,通過培訓,提高現(xiàn)有實驗技術人員的業(yè)務素質水平[10]。我校還樹立用人先育人的觀念,不僅追求“用人不養(yǎng)人”的低成本人才投資,更要注重“用人先育人”的超前人才投資,以在人才爭奪中占得先機。
5.2 明確實驗技術隊伍的崗位職責
實驗技術隊伍由實驗教師、實驗技術人員、實驗室管理人員和實驗室技術工人四部分構成。實驗教師以實驗教學為主要崗位職責,負責完成學生的實驗教學,積極做好實驗室的建設和實驗教學改革工作。實驗教師是學校專任教師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驗技術人員負責部分實驗教學、實驗指導工作,負責大型儀器設備的運行管理、功能開發(fā)與利用,實驗的準備及自制實驗教具等。實驗技術管理人員負責實驗儀器、設備的保管及實驗室的日常管理及日常事務的協(xié)調等工作。實驗室管理人員一般由實驗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兼任。實驗室技術工人是從事實驗準備及實驗儀器的保養(yǎng)等工作的工人。
5.3 切實提高實驗技術隊伍的整體素質
加強對實驗技術隊伍人員的業(yè)務培訓,更新拓展知識結構,夯實實驗教學理論基礎,提高專業(yè)水平和實踐技能。培訓形式可以多樣,在職培訓和脫產培訓相結合;實驗教師與實驗技術人員的培訓納入教師培訓體系;實驗技術人員及實驗技術工人培訓內容應著重在大型儀器設備的維護測試、功能開發(fā)與運行管理,以及其他有利于實驗教學和技術水平提高等方面。
積極鼓勵和支持實驗技術人員參加學術交流活動。鼓勵實驗技術隊伍人員跨地區(qū)、跨學校、跨專業(yè)開展交流合作,開闊實驗技術隊伍人員的眼界和思路。各學院應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保證每位實驗技術人員都有機會參加學術交流活動。
設立實驗室開放基金、大型貴重儀器設備共享基金和自制實驗儀器設備項目經(jīng)費等專項經(jīng)費,積極鼓勵實驗技術人員從事實驗室項目開放、科學實驗研究、實驗技術開發(fā)、實驗教具自制和實驗教學改革。
5.4 合理配置人力資源
學校在挖掘現(xiàn)有實驗技術隊伍力量的同時,有重點、有選擇引進實驗技術隊伍人員。鼓勵具有高級職務教師兼職承擔實驗課教學任務,特別是開設具有創(chuàng)新內容的特色實驗課,指導學生的設計性、綜合性、創(chuàng)新性實驗、編寫實驗課教材。其中,有實驗環(huán)節(jié)的專業(yè)課教師必須承擔實驗教學任務,并指導學生實驗。
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引進高層次、高素質的實驗技術人才,特別是在開發(fā)、改進大型儀器設備中有突出貢獻、實驗能力強、教學水平高的高層次人才。學校在人才引進時,要充分考慮工科類的實驗技術人才。對引進人員要重點考察實驗教學能力和實踐技術水平。
5.5 強化崗位聘任,健全考核激勵機制
強化學科建設導向,合理設置實驗技術隊伍職務結構比例和崗位。利用專業(yè)技術職務聘任機制,激勵實驗技術人員開展實驗教學和研究工作。在聘任實驗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高級職務時,主要考察其在實驗教學、實驗技術創(chuàng)新、儀器設備的維修改造、實驗教材建設及實驗室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績。
加強實驗室主任聘任工作,把業(yè)務和組織能力強、群眾基礎好、工作認真負責、具有奉獻精神的技術骨干選拔到實驗室管理崗位上來,全面負責實驗教學、實驗室建設和管理。擔任省級及以上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主任者,須具有正高職務;實驗室主任必須承擔實驗教學或實驗技術研究工作[11]。
建立健全科學、客觀、公正的考核、評價、激勵機制,對實驗技術人員的考核評價方式和指標要有利于實驗創(chuàng)新和實驗教學水平的提高,考核內容包括職業(yè)道德、業(yè)務能力、教改成果、技術開發(fā)、實踐技能等,考核結果作為崗位聘任、進修培訓、評獎評優(yōu)的重要依據(jù)。鼓勵實驗技術人員開展綜合性實驗、設計性實驗、實驗室項目創(chuàng)新、實驗設備的技術創(chuàng)新,并對取得實效者給予獎勵;對在實驗教學、實驗室管理工作中不負責、不能完成規(guī)定工作任務以及造成不良影響的實驗技術人員給予相應的處分或調離崗位。
建立行之有效的人才激勵機制。堅持物質與精神激勵相結合,善于用偉大的事業(yè)凝集人才,崇高的精神鼓勵人才,努力用真摯的感情關心人才,真正做到用“事業(yè)留人、感情留人、適當?shù)拇隽羧恕?,使人才充分享有實現(xiàn)自身價值、貢獻社會、得到社會承認和尊重的榮譽感。對于身處弱勢群體的實驗技術隊伍,學校給予較多的關愛和政策上的扶持,促使弱勢群體變?yōu)閺妱萑后w,以適應高校教育發(fā)展的需要[12]。
5.6 創(chuàng)建和諧環(huán)境,穩(wěn)定實驗技術隊伍
在校園內營造寬容、和諧、奮進、創(chuàng)新的工作環(huán)境與氛圍,鼓勵教學探索,鼓勵科技創(chuàng)新,鼓勵技術改革。建設一支充滿活力、富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高水平隊伍[13]。進一步探討實驗技術隊伍建設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積極探索在現(xiàn)有的條件下如何切實加強實驗技術隊伍建設,培養(yǎng)一支安心實驗室工作的結構合理的高素質實驗人員隊伍。探尋實驗技術隊伍建設策略和管理舉措,建立一支綜合素質高、結構合理、精干高效的創(chuàng)新型實驗技術隊伍,以提高實驗教學質量、開展科學研究、搞好實驗室建設與管理[14]。
實驗室隊伍建設是搞好實驗室工作的基本保證,而實驗技術隊伍的建設是長期和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學校領導、各部門負責人應轉變觀念,充分認識實驗技術隊伍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將實驗技術隊伍納入教師隊伍建設統(tǒng)一規(guī)劃,提高實驗技術隊伍整體素質。各院(部)和科研機構要制訂切實可行的實驗隊伍建設規(guī)劃,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地提高實驗技術隊伍的學歷層次和業(yè)務技術水平。在實驗室技術隊伍建設的過程中要更加重視“人”的因素,激發(fā)廣大實驗人員投身實驗室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15]。
[1] 張金標,朱正國,高于欣.高校實驗技術隊伍建設的思考[J]. 高校實驗室工作研究,2013(3):53-54.
[2] 曹 利. 芻議高校實驗室技術隊伍建設[J].中國校外教育,2013(24):58-59.
[3] 朱玉華.德國大學實驗室考察的啟示[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7,26(12):129-132.
[4] 韓宇男,吳伶錫.周并舉加強高校實驗室技術隊伍建設的探討[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5(1):77-79.
[5] 鄭雪紅,鄭愛榕.加強實驗技術隊伍建設 促進高校實驗室建設與發(fā)展[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9):334-336.
[6] 鐘敏建,張文俊,陳 新,等. 設立技術崗位,激勵實驗技術人員[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8):155-157.
[7] 蔡康榮,揭新明.高校實驗技術隊伍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與對策[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8): 420-422.
[8] 郭尚義.高校實驗室技術隊伍建設的問題探析[J].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5(2):135-136.
[9] 羅聯(lián)社,王友明,李 鑫.實驗室技術隊伍建設若干問題的思考[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9,26(9):155-158.
[10] 陳繼蘭,秦玉花,張?zhí)於?實驗技術隊伍建設是高校實驗室的靈魂[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1,9(2):179-180.
[11] 肖士斌,胡福林, 陳遠銘.強化實驗技術隊伍建設 促進實驗室可持續(xù)發(fā)展 [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3,22(6):137-139.
[12] 朱健平.實驗室建設的關鍵是實驗技術隊伍的建設[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4,23(10):81-84.
[13] 鐘敏建,張文俊,陳 新,等.設立技術崗位,激勵實驗技術人員[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8):155-157.
[14] 林明河,賈延江.轉變觀念,加強高校實驗技術人員隊伍建設[J].實驗技術與管理, 2005,22(8):1-5.
[15] 張麗霞.以人為本原則下探討實驗室技術人員的管理[J].高校實驗室工作研究,2013(3):53-54.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Laboratory Technician Teams in Universities
ZHOUXue-bing,XULei,CHENRong-xu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210044, 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and the role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laboratory technician teams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general problems contain lack of enthusiasm, high personnel turnover, unreasonable structure and lack of communication,etc. Some effective measures are presented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laboratory technician teams. These measures include strengthening leadership, developing regulations, formulating the structure and job responsibilities of laboratory technicians, improving the professional level and the overall quality of laboratory technicians, building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team, building sound assessment and incentives, and creating a harmonious environment to stabilize experimental technical teams.
laboratory technician teams;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measure
2014-05-18
2013年江蘇省高校實驗室研究會研究課題資助項目(GS2013YB24)
周學兵(1979-),男,江蘇建湖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實驗室管理。
Tel.:025-58731172,13851988436;E-mail:zhouxuebing110@163.com
G 471
A
1006-7167(2015)02-024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