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悅津
(山東行政學院,山東 濟南 250014)
圖書館藏書的多少,取決于讀者的需求,其常態(tài)化的規(guī)模應該根據常態(tài)化的讀者群的數量、借閱特點、讀者專業(yè)特征等科學調整,使藏書總量、種類、結構等符合時代的發(fā)展要求。近年來,高等院校的招生規(guī)模不斷擴大,院校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相應提高,圖書館作為高校的重要機構和場所,其發(fā)展也呈現良好的態(tài)勢,各類紙質圖書資源如暢銷書籍、期刊雜志以及專業(yè)書籍的數量都在不斷增加。
與藏書量增加形成明顯對比的是,圖書的借閱量并沒有快速增長,圖書利用率反而呈逐年下降趨勢。圖書利用情況的衡量,常用的有以下兩個公式:(1)圖書流通率=某一時間區(qū)間的借閱冊次/某一時間區(qū)間的藏書總量;(2)圖書利用率=某一時間區(qū)間的借閱種數/某一時間區(qū)間藏書總量。由此可以看出,圖書館藏書利用率下降的原因,一是藏書總量的增加本身會帶來圖書流通率的下降,二是圖書種類與讀者需求不適應也會造成借閱冊次的減少。除此之外,圖書館管理與服務水平不高,管理理念、手段、方式的滯后,也會帶來圖書借閱冊次的降低;讀者隊伍擴展緩慢、讀者需求不高等原因,也影響了圖書利用率的提高。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改變著人們的閱讀習慣,電子閱覽室也就應運而生。在傳統(tǒng)圖書館的基礎上,運用信息技術而建設的專業(yè)化的數字圖書館發(fā)展迅速。從高校圖書館情況看,電子閱覽室的使用效能并不理想。一是現代移動電子終端的普及,讀者上網便利程度提高,不用到電子閱覽室就可以獲得相關的資料。二是電子閱覽室的作用沒有有效發(fā)揮,被讀者當成普通的提供電子終端服務的場所,類似于網吧這樣的功能?,F在網絡的發(fā)展及電腦的普及情況非常迅速,但是現在不少的大學生對電子圖書館并不了解,電腦在他們手里成了游戲機和電視機。
近年來,先進的圖書館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不斷創(chuàng)新,高校圖書館管理水平持續(xù)提高。主要體現在:一是知識管理理念的引入。所謂知識管理,是幫助人們更好地利用信息和知識、更有效地提高組織效率、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信息和知識價值的活動、理論和方法?!岸鴪D書館知識管理,是圖書館以工作人員和讀者為主體,以知識信息為對象,以實現知識的價值和創(chuàng)新知識為目標,以知識增值和讀者需要為中心的管理。”[1]二是信息技術的應用。信息技術在圖書館管理與服務工作上應用迅速,電子檢索取代了傳統(tǒng)的卡片式檢索,電腦取代卡片,部分原先的人工工作通過智能化完成,帶來效率上的提高。三是新媒體技術也開始運用,通過微博、微信等新興媒體擴大讀者群體,向讀者推介圖書的工作正在興起。通過這些管理創(chuàng)新,圖書館管理水平不斷提高,但客觀上并沒有整體帶動圖書館效能發(fā)揮的提高。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圖書館大量的工作還是被動行為,即為讀者找書,而在為書找讀者方面,做得還不夠。
所謂圖書館的基礎設施,一般認為有六個主要的方面:一是藏書。二是管理技術手段及管理方法。三是圖書館的人員。四是讀者。五是館舍建筑。六是管理設備。這些要素相互聯系、相互結合,構成了圖書館的有機體。其中圖書館的館舍是指它的物理空間,最早的功能就是用于藏書,逐步發(fā)展到藏、借、閱一體。因此,圖書館館舍的基本建設或館舍規(guī)模的內部裝修與布局,都要圍繞有利于圖書館藏書和讀者對圖書的利用總目標。當前,無論是高校圖書館,還是社會圖書館,都具備了藏、借、閱三位一體的條件,特別是基本建筑設施設計先進、建設質量良好,環(huán)境安靜,氣氛溫馨,翰墨書香濃厚。但是讀者利用圖書館閱覽的并不多,即使是一座難求的現象,也是將閱覽室當成了自習室而已。這一方面有讀者自身需求與素質的原因,也與圖書館內部文化氛圍有關。因此,營造利于閱讀、引導閱讀的圖書館文化,是提高圖書館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管理和服務水平的提升,首先要有先進管理理念的支撐,先進的服務理念是服務創(chuàng)新的思想基礎?!胺談?chuàng)新首先是服務觀念的更新,并由此帶動服務管理、服務手段、服務內容、服務環(huán)境的創(chuàng)新,從而達到服務質量、服務水平的提升?!盵2]從圖書館工作來看,先進的管理理念是提升現代高校圖書館管理與服務水平、提高圖書館效能的首要途徑。而這種管理理念,當前最獲認同、也最有效果的,就是圖書館知識管理。當前社會,信息化技術的發(fā)展和應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信息社會和知識經濟的到來,知識管理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正在成為一種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圖書館作為保存和傳播知識的組織機構,實行知識管理應當是很自然的事情,圖書館知識管理,已經成為許多圖書館學專家和圖書館領導關注的課題。”[3]現代圖書館只有引入知識管理理念,才會適應時代的要求。知識管理就是以人為本的管理,就是圍繞讀者更好地利用圖書館資料從而使知識獲得傳播的管理。圖書館工作中“以人為本”的理念集中體現在把為讀者服務作為工作的第一要義,無論是書籍采購、放置還是提供配套的服務,都要把是否利于讀者利用圖書放在首要位置。滿足讀者真實信息的客觀要求,這是圖書館發(fā)展的根本動力和支點,圖書館工作的重點應從以藏書建設為主逐步轉變?yōu)橐杂脩舴諡橹?。[4]這就要求圖書館要視讀者為工作的主體,切實做到“以人為本”,滿足讀者的需求,為讀者利用圖書、汲取知識創(chuàng)造優(yōu)美和諧的借閱環(huán)境,提供溫馨人性的服務,并自覺維護讀者的各項權益。通過全心全意為讀者服務來贏得讀者認可和尊重,從而使圖書館的本質作用得到有效的發(fā)揮,讓圖書館真正成為廣大讀者汲取知識的最佳場所。
現代圖書館管理中的知識管理理念就是以人為本的管理,就是以讀者為本的管理。全面滿足讀者對知識的需求,不僅需要圖書館管理理念的創(chuàng)新,也需要服務手段的創(chuàng)新。當前,隨著互聯網應用與智能手機的應用與普及,人們獲得資訊的方式從傳統(tǒng)的報刊雜志、廣播電視發(fā)展到電腦終端、手機終端等,已經進入了新媒體時代。能否運用新媒體建立與讀者的互動關系,是提高圖書館服務質量和提高圖書利用率的重要因素。
當前,提高圖書館圖書利用率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加強對新媒體的運用。新媒體主要是指微信、微博兩大主流新媒體。與傳統(tǒng)媒體相比較,運用新媒體向讀者推介圖書,具有其特有的優(yōu)勢和特點。一是互動性更強。二是覆蓋面更廣。三是內容更豐富。四是時效性更強。五是形式更加活潑。六是影響會更加深遠。七是成本更低。以微信為例,騰訊公司于2011年1月推出微信,它能使人們在各種智能手機操作系統(tǒng)上進行文字、語音、圖片、視頻等信息的傳播,并提供多人聊天、1000米以內的微信用戶搜索、搖一搖及漂流瓶等交友功能。微信推出后,迅速得到人們的熱烈追捧,截止2013年11月底,微信的用戶已經突破6億。[5]通過利用微信等新媒體可以改變圖書館的被動地位為主動地位,變等讀者找書變?yōu)闀易x者。圖書館開通微信、微博,通過利用這種新的信息傳播方式,與廣大讀者建立一個交流便利、良性互動的溝通與管理模式。比如,可以通過微信中常用的朋友圈、微信公共賬號等便捷的形式,及時更新藏書動態(tài)情況,并通過推薦讀書評論文章等方式向讀者推薦圖書。圖書館管理員可以通過微信、微博等有效的方式,與讀者建立可持續(xù)的互動關系,不僅可以通過聊天介紹圖書概要,還可以在線解答疑惑,為讀者解決圖書借閱利用中存在的問題。
圖書館不是資料室,不是檔案館。對圖書館的利用,要從單一的“查閱”向綜合的“借閱”發(fā)展。數字圖書館在滿足人們查閱資料方面具有極大的便利,但對于深度閱讀而言,電子資料遠沒有傳統(tǒng)書籍有優(yōu)勢。因此,要把數字圖書館與傳統(tǒng)圖書館各自的優(yōu)勢結合起來,使之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隨著電腦及網絡技術的發(fā)展,數字圖書應用越來越廣泛。而數字圖書館就是數字圖書的集成系統(tǒng),通過數字化的手段,為讀者提供查詢、閱讀服務。數字圖書館與傳統(tǒng)圖書館相比,存在著不可比擬的優(yōu)點:一是占用空間小、不易損壞,特別是現在大容量存貯器的出現,更進一步壓縮了數據信息的存貯介質的空間,一臺計算機可以代替十幾間房子甚至更多空間的藏書。二是信息查閱檢索全面、方便,數據信息不僅可以做到圖文并茂,而且可以實現有聲、有影像的資料查閱;查閱數據信息對場所局限性小,通過一個小小的電子終端,就可以獲得來自全國、全世界的信息資源。三是遠程傳遞信息快捷準確,通過搜索,可以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內容,而無需一一篩選。四是同一信息可多人同時使用,相同的信息只需要一次轉化存貯,就可實現無數人次的使用,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使用效率。
相對于數字圖書館,傳統(tǒng)圖書館的主要特點有:一是傳統(tǒng)圖書館是一種文化機構,通過豐富的公共藏書來揭示人類文明發(fā)展史,它展示的不僅是信息和資源,更是人類文明的積累和沉淀。二是傳統(tǒng)圖書館的收藏范圍很廣,收藏的不僅是普通的書籍,而且有的藏書本身就是價值連城的珍寶,尤其是孤本、善本、名人字畫、作家手稿等。三是傳統(tǒng)圖書館閱讀方式讓人獲得的不僅是知識,而且也是一種文化的感受和體驗。
傳統(tǒng)圖書館與數字圖書館兩者是互相促進、相輔相成、相互并存的,傳統(tǒng)圖書館與數字圖書館千秋各異,各有所長,無法硬性地判斷優(yōu)劣,都是當代社會讀者不可或缺的獲得知識的渠道。在高校圖書館建設與發(fā)展中,必須正視傳統(tǒng)圖書館與數字圖書館兩者之間的區(qū)別與聯系,使圖書館事業(yè)向著服務更好、利用更充分、發(fā)揮的作用更大的方向發(fā)展??傊瑢鹘y(tǒng)圖書館要創(chuàng)新服務理念與服務方式,使之更方便、快捷,以滿足現代社會快節(jié)奏的需要;對數字圖書館要進一步開發(fā)利用,增加人文因素,更好地吸引讀者,引導讀者進行深入的閱讀。
就目前我們國家讀者的知識結構而言,較大多數讀者都保留著利用傳統(tǒng)圖書館的習慣,只有部分年輕人或部分特定人群更多使用數字圖書館,高校亦是如此。但由于一些圖書館服務理念落后,閱讀環(huán)境不夠溫馨,管理手段落后,讓讀者在其中缺乏閱讀的熱情,這就需要圖書館加強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一是圖書館的建筑設計以及館內布局要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精神。圖書館要實現自身的價值,必須樹立以讀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圖書館的所有工作都應當圍繞讀者來開展。特別是內部布局,不僅僅是窗明幾凈,而且要注重體現對讀者的關注。比如,在藏書框架偏旁布置小型座椅、柔軟靠墊等,讓讀者在挑選書籍的過程中有舒服感受。二是書籍布局及檢索要體現時代特色。既能保持傳統(tǒng)圖書館的特點,又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方便讀者查閱。在這方面,要做到老少兼顧,對喜歡利用電腦的年輕人提供便捷的電子索引服務;對缺乏電腦使用技能的老年人等,可以通過兩種方式提供服務,要么延用傳統(tǒng)的卡片檢索,要么配置志愿者或工作人員,協(xié)助他們使用電子索引。三是要使圖書館服務更加人性化。比如對身體有殘疾的讀者、年老體弱的讀者、有閱讀障礙的讀者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四是定期舉辦有利于吸引讀者的文化活動。比如開展“讀一本好書”征文、國學知識比賽等活動,通過圖書館與讀者的互動,為讀者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1][3]石向實,劉晨.圖書館知識管理[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
[2]詹福瑞.談國家圖書館的服務創(chuàng)新[J].國家圖書館學刊,2007,(1):2-5.
[4]王榮國,劉曉霞.網絡時代圖書館人性化服務理念的思考[J].圖書館學刊,2005,(4).
[5]張駿毅,楊九龍,鄧媛.“211工程”高校圖書館微信應用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