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獨醒雜志》異文三則考校辨析

      2015-04-14 04:43:46劉蓓然
      關鍵詞:西江江西蘇軾

      劉蓓然

      (井岡山大學廬陵文化研究中心,江西 吉安 343009)

      南宋廬陵曾敏行“積所聞見”成筆記《獨醒雜志》十卷,計255條。身后由其子曾三聘整理成書,并于淳熙十三年(1171)丙午正月首次“刻版于家塾”。明代有《穴研齋》鈔本,清有鮑廷博《知不足齋叢書》本及《四庫全書》(文淵閣)本?!端膸烊珪偰刻嵋穼κ菚髁酥锌显u價:“書中多記兩宋軼聞,可補史傳之闕,間及雜事,亦足廣見聞。”[1]《獨醒雜志》現(xiàn)通行本有《知不足齋叢書》本、叢書集成初編[2]、《宋元筆記小說大觀》①《宋元筆記小說大觀》為上海古籍出版社編輯及出版(2001年12月第1版)的《歷代筆記小說大觀》之宋元部分,所輯《獨醒雜志》為朱杰人校點。故朱本與《宋元筆記小說大觀》本同。本(第三冊)、朱杰人標校單行本 (宋元筆記叢書)[3](以下簡稱朱本)。朱本以《知不足齋叢書》修訂本為底本,與北京圖書館藏明《穴研齋》鈔本對校,校勘精細,并附校記,且對《獨醒雜志》作了全面的概括評論。然由于是書流傳久遠,版本較多,故文字脫衍訛誤在所難免。朱本于個別之處未作校記說明或存多說,為學者在參閱時帶來困惑。本文以朱本為藍本,對文本三處異文進行考校辨析。

      一、毛洵兄弟幾人之辨

      毛洵,北宋吉州人,進士及第。國子博士毛應佺之子,極孝,因父母之喪毀瘠而卒,英年早逝。關于其兄弟幾人,朱本只校未記,《宋史》及府縣志又語焉不詳?!丢毿央s志》卷一第13條如是記載毛氏父子大致生平:

      李仁甫 《通鑒長編·仁宗皇帝紀》:“景祐二年三月丁巳,賜故鎮(zhèn)東軍節(jié)推毛洵家帛五十匹、米五十斛。洵,吉州人,進士及第,又中書判拔萃科。其父國子博士應佺與其母卒于竇州,洵徒跣護喪歸里中,負土成墳,毀瘠而卒,特恤之。”即予里毛子仁父子也。應佺與洵墓銘皆余襄公靖所撰。應佺字子真,罷竇州回,尚歷虔、筠、太平三州通判,以明道二年三月丁丑終于當涂官署。其配高氏壽春縣君,終于池陽之舟次。次子溥,以毀卒。故余公銘之有曰:“哀殞庭蘭,悲摧舞鸞?!变c兄漸奉喪歸葬于華原,結廬墓所凡二十一月,毀瘠如初喪之儀,輿疾歸家,數(shù)日而卒??ひ孕⑿新劊t賜粟帛以旌顯之。則子真非卒于竇州,意者仁甫未嘗考余公墓銘耳。

      按:朱本未作校記。這則文字是曾敏行糾正李燾《通鑒》所誤,較詳細考證了毛應佺生卒。朱本與諸通行本皆作“次子溥,以毀卒。……洵與兄漸奉喪歸葬于華原”,然《四庫》本作“子溥,以毀卒。……洵與兄漸奉喪歸葬于華原。”《四庫》本少“次”字。由于朱本未作??闭f明,故有李宗江《孝子毛洵一家》(《井岡山報》2012年4月10日)“毛洵兄長毛溥(或曰漸)”之說。那么“次子溥”之“次”是否衍文?“漸”“溥”是否為一人?毛應佺到底有幾子?毀疾而死的又是誰呢?

      《宋史·列傳·孝義·毛洵傳》記載:“毛洵,字子仁,吉州吉水人,天圣二年進士?!笐獊缤ㄅ刑街荩涔?。母高繼卒于池陽舟次。持鍤荷土以為墳,手胝面黔,親友不能識,廬于墓凡二十一月。……抱疾歸,數(shù)日而卒?!咒?,字文祖,亦以哀毀,卒于舟中。 ”[4](P13411)傳中僅述毛洵有兄毛溥亦因父母之喪哀毀而卒。其是否另有兄毛漸,不得而知。

      查 《光緒吉水縣志·人物志·宦業(yè)》:“毛溥,字之坦,洵之兄,幼亦聰悟。……父母有疾,湯藥親嘗,晝夜不寢,兩目盡瘡,父卒未踰月,母繼亡,扶兩柩歸葬,道經(jīng)銅陵,以哀毀死舟中。 ”[5](P490)縣志所述毛溥事詳于 《宋史·毛洵傳》。同卷又記:“毛洵,字子仁,吉水人?!笐獊缤ㄅ刑街荩溆诠佟D父呤蠅鄞嚎h君,繼卒于池陽之舟次。洵與兄漸奉喪歸葬于南華之原?!痹摽h志于兩處分別記曰“毛溥,字之坦,洵之兄”、“洵與兄漸”,交代不詳,令人費解。今查宋代余靖《宋故國子博士通判太平州毛君墓銘》,毛應佺有“三子,長曰漸,太室齋郎。次曰溥,以毀卒。次曰洵,擢進士第。 ”[6](P205)余靖為毛應佺次子毛溥作 《滎陽毛君墓志銘》:“君諱溥,字子祖?!樱粷u,季曰洵。君即中子。……府君棄世未踰月,母夫人壽春君亦亡。君哀號慟絕,勺飲不入口,并侍兩喪全柩歸葬,途次鐘陵柴,毀越制,終于舟中,其弟洵扶護其父母兄及已之妻之喪以歸。 ”[6](P206)又為毛洵作墓銘《宋故鎮(zhèn)東軍節(jié)度推官毛君墓志銘》:“君諱洵,字子仁?!?,伯曰漸,太廟齋郎,仲曰溥,先以毀卒。 ”[6](P207)以上三篇墓銘詳載毛洵有三兄弟,長兄毛漸①《宋史·列傳》(第一百七)有《毛漸傳》:毛漸(1038--1096),字正仲,衢州江山(今浙江)人,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 其非毛應佺之子。毛應佺長子毛漸《宋史》未有傳。、次兄毛溥。毛溥與毛洵先后因父母之喪而卒,其生平事跡與曾敏行所記同?!端膸臁繁久摗按巍弊帧S嗑钢詾槊细缸尤俗髂怪俱?,是應毛漸之請。在《毛洵墓志銘》中有記:“君之兄(漸)遣使持書走京師,謂其友余某曰:‘漸之弟才未盡施,抱恨入土,恐其名之易漫滅也。請銘而久之?!秤诰巫詈?。熟其行,故得書而無讓焉?!庇謸?jù)歐陽修《贈刑部尚書余襄公神道碑銘》記:“余氏(靖)韶州曲江人?!焓ザ辏?024)舉進士,為贛尉。……明年(慶歷五年(1045))使來告捷,又以公往報,坐習彼語,出知吉州。 ”[7](P366)即慶歷間余靖曾為右正言,三使契丹,以作蕃語詩被貶知吉州。由于仕業(yè)原因,余靖熟知毛氏父子,并為毛氏父子的忠義孝行所感。

      二、江西、西江之辨

      蘇軾《贈龍光寺詩》(又稱《贈龍光長老》)作于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丢毿央s志》卷三第1條記載了東坡創(chuàng)作此詩的背景:

      東坡北歸至嶺下,偶肩輿折杠,求竹于龍光寺。僧惠兩大竿,且延東坡飯。時寺無主僧,州郡方令往南華招請,未至。公遂留詩以寄之,詩云:“斫得龍光竹兩竿,持歸嶺北萬人看。竹中一滴曹溪水,漲起江西十八灘?!敝^贛石也。東坡至贛,留數(shù)日,將發(fā)舟,一夕江水大漲,贛石無一見,越日而至廬陵。舟中見謝民師,因謂曰:“舟行江漲,遂不知有贛石,此吾龍光詩讖也?!泵駧焼柶涔?,東坡因舉以詩之本末。

      朱本校記:《蘇東坡集》后集七《贈龍光長老》詩作“漲起西江十八灘”。

      按:作“江西十八灘”有:《知不足齋叢書》本、《四庫》本、叢書集成初編本?!锻涡落瓶h志·地理志·津梁》[8](P84)記蘇軾遇赦北歸過新淦書“惠政橋”事,載其《龍光寺詩》亦作“漲起江西十八灘”?!度卧姟ぬK軾四五》[9](P9500)、《三蘇全書》[10](P412)、《蘇軾詩集》[11](P2423)七則作“漲起西江十八灘”。 那么是“江西十八灘”還是“西江十八灘”呢?“江西”、“西江”是否異序同義詞?朱本僅存二說,未作辨析。

      《讀史方輿紀要》云:“西江即廣西黔、郁、桂三江之水?!瓥|流至府城(廣州府)西北,會北江之水,又流至府城南而會東江之水,并流而入于海。 ”[12](P4585)“西江”即為珠江流域的一條干流。據(jù)《獨醒雜志》所記,蘇軾在廣東曲江曹溪龍光寺求得大竹,“持歸嶺北萬人看”,要經(jīng)贛、入萬安,再到廬陵,途中必過贛石險灘。贛石即“十八灘”,在宋時屬江西轄區(qū),自古以礁灘礙航聞名遐邇?!囤M州地區(qū)志》[13](P1920):贛江十八灘,位于“贛萬段”,十八灘在萬安縣境有九灘,稱“下十八灘”,在贛縣境有九灘,稱“上十八灘”。歷代有不少文人詠嘆贛石之險,如唐代孟浩然《下贛石》:“贛石三百里,沿洄千嶂間?!彼未嗑浮囤M石》:“萬堆頑碧聳峣嶕,壅遏江流氣勢驕?!睏钊f里《過皂口》:“贛石三百里,春流十八灘。”蘇軾于宋哲宗紹圣元年(1094)貶官惠州途經(jīng)贛石,曾作《八月七日,初入贛,過惶恐灘》,惶恐灘即十八灘之一。蘇軾遇赦北歸,當不往南過西江?!皾q起西江十八灘”之“西江”絕非指珠江流域干流。殊不知,“西江”在宋時也指贛江。宋王象之在《輿地紀勝·贛州》中曾明確指出:“貢水,東江也。章水,西江也。會于豫水而為豫章水。 ”[14](P718)豫章水即今之贛江。《贛州府志·輿地志·水坡》“貢水,……合章水,兩江合流,二百四十里,出萬安經(jīng)泰和、廬陵、吉水,出峽江、新淦、豐城達南昌,北入鄱陽湖。 ”[15](P125)蘇軾詩所言“漲起西江十八灘”即贛江十八灘?!囤M州地區(qū)志》:贛江以章、貢二水在贛州市匯合而得名[13](P231)。

      蘇軾此詩為何在后來的傳本中又有 “江西十八灘”呢?這大概是“西江”有所泛指。唐人多稱長江中下游為西江。李白《夜泊牛渚懷古》詩:“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云。”元稹《相憶淚》詩:“西江流水到江州,聞道分成九道流?!睖赝ン蕖段髦拊~》:“南樓登且望,西江廣復平。艇子搖兩槳,催過石頭城。”此指南京市北的長江。又有稱四川錦江為西江,如《莊子·外物》:“我且南游吳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成玄英疏:“西江,蜀江也。”西江還是湖北天門河的別稱。唐代趙璘《因話錄·商下》:“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倍敖鳌彼父鼮閱我幻鞔_?!敖鳌币辉~在先秦典籍中已現(xiàn),隋唐以前,稱長江下游北岸淮水以南地區(qū)為江西。從江東而言,又泛稱長江以北包括中原地區(qū)在內(nèi)為江西,《史記·項羽本紀》:“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時也”之“江西”即此意。唐開元二十一年分境內(nèi)為十五道,而江南為東西二道,江南東道治蘇州,江南西道治洪州,省稱江東、江西。宋置江南西路,簡稱江西路。唐宋詩文標題已常見“江西”一稱,如白居易《江西裴常侍以優(yōu)禮見待又蒙贈詩輒敘鄙誠用伸感謝》、元稹《陪諸公游故江西韋大夫通德湖舊居有感》、韓愈《次石頭驛寄江西王十丞閣老》、劉禹錫《送鴻舉游江西》、五代宋初徐鉉《送應之道人歸江西》。詩文中亦出現(xiàn)詠寫與“江西”有關的人、事、物,如白居易《除裴堪江西觀察使制》:“江西七郡,列邑數(shù)十,土沃人庶?!秉S庭堅《江西道院賦》:“江西之俗,士大夫秀而文,其細民險而健,以終訟為能。”歐陽修《寄題沙溪寶錫院》:“為愛江西物物佳,作詩嘗向北人夸?!逼洹稓w田錄》載“金桔”條:“余世家江西,見吉州人甚惜此果(金桔)?!碧K軾紹圣元年(1094)被貶惠州安置,經(jīng)水路過江西,曾作《江西一首》:“江西山水真吾邦,白沙翠竹石底江?!笨梢姟敖鳌弊鳛樾姓^(qū)劃名稱在北宋已普遍。疑蘇軾該詩初為“漲起西江十八灘”,“江西十八灘”為后人改,“西江”、“江西”同義異序詞。

      三、少陵、二陵、侵陵、入廣陵之辨

      俞處俊,南宋廬陵人。有關其生平未見于史傳?!锻闻R江府志·人物傳·孝友》記:“俞處俊,字師郝。新淦人。建炎三年進士。均州(今高安市)推官,居母喪,遂不復仕。 所著有《老圃集》。 ”[16](P265)《清同治新淦縣志·選舉志·進士》:“俞處俊,建炎二年戊申李易榜?!保?](P357)《獨醒雜志》卷六第 9 條記俞處俊“登建炎(1128)龍飛乙科,不及祿而卒”。俞處俊流傳下來的詞僅有《百字令》,收錄于《全宋詞》?!丢毿央s志》卷六第10條較完整記錄了該詞創(chuàng)作的背景及影響:

      俞師郝嘗因重九日賦長短句(《百字令·念奴嬌》)云:“殘蟬斷雁,政西風蕭索,夕陽流水。落木無邊幽眺處,云擁登山屐齒。歲月如馳,古今同夢,惟有悲歡異。綠尊空對,故人相望千里。追念淮海當年,五云行殿,咫尺天顏喜。清曉臚傳仙仗里,衣染玉龍香細。今日天涯,黃花零亂,滿眼重陽淚。艱難多病,少陵無奈秋思?!痹~既出,邑人爭歌之?;蛟唬骸霸~固佳,然其言太酸辛,何故?”師郝明年竟卒。其登科時在維揚,以重九日唱名,故詞中及之。

      朱本校記:“少陵無奈秋思”“少”字原空缺。《筆記小說大觀》①《筆記小說大觀》為臺北新興書局民國五十一年(1962)影印本。葛洪等撰,江蘇廣陵古籍刻社1983年4月輯錄的《筆記小說大觀》未收錄《獨醒雜志》。本、唐圭璋《宋詞紀事》俞處俊條《百字令》均作“侵”;《詞林紀事》卷九俞處俊條《百字令》作“二”。今據(jù)明穴研齋抄本補。

      按:朱本校改正確,但存多說。除上說外,《四庫》本作“入廣陵無奈秋思”。叢書集成初編本、《知不足齋叢書》本作“□陵無奈秋思”,□為缺字?!度卧~》錄俞處?。◣熀拢l《百字令》亦作“二陵無奈秋思”。真可謂各抒己見。

      《獨醒雜志》記俞處俊“登科時在維揚,以重九日唱名”。 據(jù)《宋史·本紀·高宗二》[17](P457)載,建炎二年(1128)八月甲戌,高宗在維揚(今揚州)“御集英殿策試禮部進士”;九月“庚寅(九日),賜禮部進士李易以下四百五十一人及第、出身、特奏名進士皆許調(diào)官”。建炎三年(1129),高宗離開揚州?!栋僮至睢纷饔谧髡咧羞M士后,大約建炎三年重陽節(jié),正居母喪,故曰“古今同夢,惟有悲歡異”。詞人于重陽節(jié)登高,觸景生情,聯(lián)想起杜甫的《登高》詩,產(chǎn)生了強烈的共鳴。“落木無邊”即化用杜甫《登高》詩“無邊落木蕭蕭下”?!捌D難多病”則化用“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倍鸥ΤR浴岸帕辍北硎酒渥婕ね?,又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二陵”即二崤。《左傳·僖公三十二年》:“晉人御師必于殽,殽有二陵焉?!睏畈ⅲ骸岸暾撸瑬|崤山與西崤山也?!币伞岸睘椤啊酢敝倍Q成字。 “侵陵”即“侵凌”,《史記·五帝本紀》:“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咸歸軒轅。”“侵陵”于文句不通?!叭霃V陵”即成一百零一字,不符“百字令”要求?!端未裁以?詞 文 選 》[18](P127-128)對俞處 俊《百字 令》作了 正確的釋解。

      [1] [清]永瑢,紀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5.

      [2] [宋]曾敏行.獨醒雜志附示[M].北京:中華書局,1937.

      [3] [宋]曾敏行.獨醒雜志[M].朱杰人 點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4] [元]脫脫,等.宋史·列傳·孝義·毛洵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6.

      [5]光緒吉水縣志·人物志·宦業(yè):卷34[A].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西府縣志[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

      [6] [宋]余靖.武溪集:卷 20[M].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

      [7] [宋]歐陽修.歐陽修全集[M].李逸安 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1.

      [8]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西府縣志·同治新淦縣志[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

      [9]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全宋詩:卷828[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10]曾棗莊,舒大剛.三蘇全書:第九冊[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1.

      [11]蘇軾詩集[M].北京:中華書局,2012.

      [12][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M].賀次君,施和金 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5.

      [13]江西省贛州地區(qū)志編纂委員會.贛州地區(qū)志[M].北京:新華出版社,1994.

      [14][宋]王象之.輿地紀勝[M]李勇先 校點.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5.

      [15]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西府縣志·贛州府志[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

      [16]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西府縣志·同治臨江府志[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

      [17][元]脫脫,等.宋史·本紀·高宗(二)[M].北京:中華書局,1976.

      [18]肖東海.宋代吉安名家詩詞文選[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1.

      猜你喜歡
      西江江西蘇軾
      6.江西卷
      從善如流
      蘇軾“吞并六菜”
      我的家在江西
      心聲歌刊(2019年4期)2019-09-18 01:15:30
      幸福的江西飛起來
      心聲歌刊(2019年3期)2019-06-06 02:52:30
      蘇軾吟詩赴宴
      大美西江
      歌海(2016年3期)2016-08-25 09:07:21
      江西立法遏制涉醫(yī)涉校的“以鬧索賠”
      蘇軾發(fā)奮識遍天下字
      情滿西江 放飛夢想——西江中心小學簡介
      太湖县| 南漳县| 宜黄县| 吉林市| 宣城市| 托克逊县| 耒阳市| 广昌县| 临洮县| 多伦县| 长治县| 乌鲁木齐县| 甘泉县| 兴义市| 桐庐县| 方正县| 滨海县| 曲阜市| 镇康县| 辛集市| 拜泉县| 响水县| 历史| 九龙县| 从化市| 乐陵市| 昆明市| 金塔县| 吴川市| 曲周县| 迁安市| 库伦旗| 若羌县| 松江区| 长阳| 彰武县| 和田市| 通城县| 寻甸| 正蓝旗| 太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