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高校學報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2015-04-15 08:04:08付友華
      黃岡師范學院學報 2015年1期
      關鍵詞:學報指標體系論文

      付友華

      (黃岡師范學院 學報編輯部,湖北 黃岡 438000)

      ?

      高校學報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付友華

      (黃岡師范學院 學報編輯部,湖北 黃岡 438000)

      高校學報的評價指標體系構建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在秉承定性指標與定量指標相結合、共性指標和個性指標相結合、普性指標和特性指標相結合的原則下,構建了高校學報評價的一種指標體系。該體系由三個維度指標族即共性指標、個性指標、特性指標構成,與現有的一般科技期刊評價指標體系相比較,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高校社科學報;評價指標;共性指標;個性指標;特性指標

      期刊評價是文獻計量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高等學校學報評價又是期刊評價的一項具體課題。高校學報是高等學校主辦的,以反映高??蒲泻徒虒W成果為主的學術理論刊物,是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的重要園地。其辦刊宗旨是促進教學研究與人才培養(yǎng)、提高科學研究與創(chuàng)新能力、增強服務社會經濟發(fā)展能力、發(fā)揮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功能。高校學報占我國學術期刊近三分之一,具有其特殊功能和其它學術期刊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發(fā)表校內外學者的學術成果、展示與引領學術研究潮流、培養(yǎng)學術新生力量、擴大和提升學校的學術聲譽等方面都可以發(fā)揮重要作用。學報是反映學校綜合學術實力的一個重要窗口。學報質量與高校教學質量、科研水平、學科建設以及師資隊伍建設密切相關并產生重要影響。

      高校學報的質量評價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學報質量的評價有賴于指標的選擇和指標體系的設計。建立高校學報的評價指標體系,以此為導向提高學報質量是十分必要的。評價高校學報,不能只看某個定性指標,更重要的是利用綜合評價方法對其質量進行定量評價??茖W合理性、客觀可比性和可操作性是評價的基本要求。

      本文擬構建高校學報評價的一種指標體系,包括共性指標、個性指標、特性指標以及配套的考評細則。下面內容主要分為四個部分:首先綜述高校學報評價體系的現狀;其次提出高校學報評價體系構建的基本原則;接下來介紹評價指標體系的指標分類與指標涵義;最后對本文研究工作作簡要總結。

      一、高校學報評價指標體系的現狀

      目前,高校學報還沒有為自己量身定制的評價指標體系。高校學報評價通常采用的是學術期刊通用的評價體系,即四大期刊評價體系。就科技期刊而言,使用較多的客觀指標為《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采用的影響因子、即年指標、總被引頻次等計量指標,依照國際上常用的SCI、EI等計量數據進行定量評價。隨著人們對期刊評價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不斷深入,我國學者對于科技類期刊及社科類期刊的評價指標的完善及評價體系的建立進行了有益的探討。[1-5]邱均平等認為現有的評價理論和方法均不能很好地滿足現實的評價工作的要求。[6]俞立平等分析了學術期刊評價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從定性評價、單一指標評價、多屬性評價、組合評價等4個方面構建了學術期刊評價體系。[7]

      時至今日,我國學術界普遍認識到,學術期刊的評價應與我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對于科技類期刊不能只看是否被SCI、EI等收錄,更應重視對學術水平和實際價值的判斷,對于論文的被引用,需要根據學科領域的不同區(qū)別加以對待,采用多層次、動態(tài)的評價模型,完善我國科技期刊評價體系。

      對于高校學報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有些學者提出了自己的設想?!稄V州大學學報》編輯王素琴[8]提出普適性與差異性指標并用的評價方法,建議在四種權威評價指標中增加三項指標:地方論文發(fā)稿率,地方課題率及特色欄目的數量與連續(xù)性;石瑞珍等[9]綜述了高校學報認可和使用的評價指標體系,介紹了政府主導的學術期刊評價,行業(yè)人員對高校學報的評價以及國際知名檢索期刊對高校學報的隱性評價。在此基礎上,指出了高校學報評價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高校學報評價的改進建議,即以學報國際影響力、國內影響力及行業(yè)人員對其內在質量的評價三個方面為一級評價指標的高校學報宏觀評價指標體系。

      國家教育部在2002年發(fā)布的《關于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學報工作的意見》[10]中,明確要求各高校學報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fā)展。支持高校學報“根據各地和各校的實際和特色,創(chuàng)辦特色欄目和名牌欄目,走內涵式發(fā)展之路,塑造各自刊物的學術個性和文化特征?!币虼耍⒖茖W的、符合我國國情的高校學報評價指標體系,以此引導并激勵高校學報的健康發(fā)展,使之適應我國高校發(fā)展和科技創(chuàng)新需求,為科技進步服務,是勢在必行的。

      二、高校學報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基本原則

      可以說,高校學報評價的任何指標體系都有自身的優(yōu)缺點。由于我國高校發(fā)展的不平衡、地區(qū)科研與經濟水平的差異,造成了高校學報評價指標體系的復雜性,難以形成統(tǒng)一使用的評價標準。因此,構建科學的評價體系必須以我國高校校情為基本前提,與我國現行科研技術水平和生產力發(fā)展水平相適應,以服務于國家經濟和提升國家科技競爭力為目標,而不是急功近利,舍本求末,單純地仿效國外科技期刊或國內非高校學報期刊的評價標準。高校學報評價選用何種評價指標,需要更長期的探索形成更多的共識。

      高校學報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需要遵循四個原則:

      (一)定性指標與定量指標相結合的原則;

      (二)共性指標和個性指標相結合的原則;

      (三)普性指標和特性指標相結合的原則;

      (四)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相結合的原則。

      三、高校學報評價指標體系中的分類與涵義

      (一)共性指標

      A1總被引頻次:指該學報自創(chuàng)刊以來所登載的全部論文在統(tǒng)計當年被引用的總次數。這是一個非??陀^實際的評價指標,可以顯示該學報被使用和受重視的程度,以及在科學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A2影響因子:這是一個國際上通行的期刊評價指標,是E. 加菲爾德于1972 年提出的。由于它是一個相對統(tǒng)計量,所以可公平地評價和處理各類期刊。通常,學報影響因子越大,它的學術影響力和作用也越大。

      A3 H指數:這是評價期刊學術質量的一個新指標,最初是由美國物理學家J. Hirsch于2005年提出。學報H指數定義為,當且僅當某學報有h篇引文數至少為h的論文,同時其余論文的引文數都小于h時,該學報H指數的值為h。

      A4他引率:指該學報全部被引次數中,被其他刊引用次數所占的比例。

      A5文獻收錄率或轉載率:論文被某些文獻數據庫收錄或被某些期刊轉載的文獻數與期刊的發(fā)表文獻數之比。

      A6學報覆蓋數:指學報論文的作者所涉及的地區(qū)數或機構數。這是衡量期刊論文覆蓋面和全國影響力大小的一個指標。

      A7引用刊數:引用被評價學報的期刊數,反映被評價學報被使用的范圍。

      A8擴散因子:這是一個用于評估學報影響力的學術指標,顯示總被引頻次擴散的范圍。具體意義為該學報當年每被引100 次所涉及的期刊數。

      A9被引半衰期:指該期刊在統(tǒng)計當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數中,較新一半是在多長一段時間內發(fā)表的。 被引半衰期是測度期刊老化速度的一種指標,通常不是針對個別文獻或某一組文獻,而是對某一學科或專業(yè)領域的文獻的總和而言。

      A10參考文獻量:指學報論文所引用的全部參考文獻數,是衡量該期刊科學交流程度和吸收外部信息能力的一個指標。

      (二)個性指標

      高校學報作為學術刊物,首先應具有學術性,這是適合所有高校學報的共性,也是高校學報展示個性特色的基礎和前提;高校學報所刊發(fā)的學術論文的側重點和具體內容及其封面、版式設計等,反映了各高校學報的個性,兩者相互滲透,形成了高校學報的個體概念,所有高校學報個性特色的概括與抽象,形成了區(qū)別于其它學術刊物的高校學報的集合概念。抽象的高校學報的共性是沒有的,高校學報的共性存在于具體的高校學報的個性之中,個性可避免千刊一面。

      一般來說,高校學報有兩個共同點:一是內向性,即只收校內稿件或主要收校內稿件。其辦刊目的主要是為學校對外進行學術交流設立一個窗口,為本校師生發(fā)表論文開辟一個園地;二是綜合性,即學校有什么專業(yè),學報主要就登相關方面的文章。

      反映高校學報的個性指標主要有如下幾類:

      B1學科影響聚類指標:指學報在某個學科門類下的一級學科內,發(fā)表的論文數占全部論文數的比例;這是衡量學科影響力和學報吸引力的一個指標。

      B2學科影響擴散指標:指在統(tǒng)計源期刊范圍內,引用該刊的期刊數量與其所在學科全部期刊數量之比。例如,師范院校學報要看刊登教育學相關學科論文的情況,農業(yè)院校學報要看刊登農學相關學科論文的情況,軍事院校學報要看刊登軍事學相關學科論文的情況。這是衡量學科影響力的又一個指標。

      B3校內論文比(地方論文率):指該學報中校內師生作者發(fā)表論文占全部論文的比例,這是衡量學報校內信譽的一個指標。對應地,校外論文比則反映了校外作者發(fā)表論文占全部論文的比例,這是衡量學報學術交流程度的一個指標。

      B4地區(qū)基金項目論文比(地方課題率):指該學報中,各類地區(qū)基金項目資助的論文占全部論文的比例。這是衡量學報論文學術質量與區(qū)域性的重要指標。

      B5編校、裝幀、印刷質量:指論文中常見的文字、詞語、語法、標點符號、數字用法、量和單位、版面格式等方面的編校水平以及對學報印刷之前對其形態(tài)、用料和制作等方面所進行的藝術和工藝設計水平,以及印刷的效果。這是學報外部表現形式的度量指標。

      (三)特性指標

      個性不等于特色,特色基于個性。凸現個性才能彰顯特色。特色指標代表著學報的核心競爭力,將其增設為評估指標,對于提升高校學報評估的科學性、有效性有著重要意義。

      學報特色是一所高校學報明顯區(qū)別于其他高校學報的獨有的個性特征,從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來劃分,學報特色要素包括歷史特色和現實特色、顯式特色和隱式特色。當前我國高校學報特色現狀可以描述為:歷史特色喪失,名校特色一般化,盲目模仿,風格趨同,導致當前高校學報特色消解、趨同的原因有許多,其中對高校學報評價的過分標準化是問題的關鍵。

      高校學報辦出專欄特色、地域特色、學校特色是學報形成特色的三個突破口。高校學報只有反映本校的特色,即本校的學科特色、地域特色、人文特色,才能形成學報自身的特色。高校學報特色意識就是要樹立特色,體現特色,凸顯特色,發(fā)展特色。

      C1學科特色:重點學科或優(yōu)勢學科,以體現本校學科優(yōu)勢為主體的專業(yè)特色。

      C2地域特色:彰顯地方歷史和著名人物及服務地區(qū)經濟、社會、文化發(fā)展特征的研究。如:《黃岡師范學院學報》的“鄂東文史研究”、《常州大學學報》的“環(huán)太湖經濟圈研究”、《西藏民族學院學報》的“藏學研究”等欄目研究。

      C3專欄特色:以地方人文特色或從歷史人物挖掘出某種專題為特色欄目,如:《殷都學刊》的“甲骨學研究”、《邯鄲學院學報》的“趙文化研究”以及《九江學院學報》的“陶淵明研究”等。

      C4傳統(tǒng)特色:秉承長期積淀下來的辦學辦刊的特點,彰顯辦學辦刊的歷史與特色,使學報在欄目設計上呈現出一定的連續(xù)性。如:注重基礎教育研究是黃岡師范學院長期辦學以來形成的傳統(tǒng)特色?!饵S岡師范學院學報》在辦刊實踐中,對于學校辦學思想、課程設置均有體現,刊載了大量的有價值的基礎教育教學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方面的文章,體現了注重基礎教育研究這一傳統(tǒng)特色。

      按照前面所述的指標來構建指標體系,可以形成如下評價一覽表(參見表1)。

      高校學報的評價指標體系構建是提高學報辦刊質量的風向標,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高校學報的評價體系應該也可以區(qū)別于一般的學術期刊評價體系,評價指標的確立是構建評價指標體系的基礎。

      表1 高校學報評價指標一覽表

      注: 1. 二級指標涵義和主要觀測點可進一步細化;

      2. 一級指標的權重分配(50%, 30%, 20%)和二級指標的權重可以根據專家意見和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3. 依據各二級指標的等級分數,計算綜合評測分數排序。

      本文根據高校學報的特點,秉承定性指標與定量指標相結合、共性指標和個性指標相結合、普性指標和特性指標相結合、主觀指標與客觀指標相結合的原則,構建了高校學報評價的一種指標體系。該體系由三個維度指標族即共性指標、個性指標、特性指標構成。與現有的一般科技期刊評價指標體系相比較,所構建的高校學報評價指標體系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可操作性,為客觀全面地評價高校學報質量提供了一條參考途徑。

      [1]李莉. 完善我國科技期刊評價指標體系的思考[J]. 編輯學報,2004,(4).

      [2]劉文華,張琴. 高校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咨詢法研究[J]. 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5).

      [3]石瑛,陳光宇. 學術類科技期刊的評價指標體系[J]. 學報編輯論叢(第10集),2002,(8).

      [4]趙惠祥,張弘,曲俊延,陶文文. 科技期刊評價指標的類型與屬性[J]. 學報編輯論叢,2007.

      [5]蘇新寧.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 圖書館論壇,2006,(06).

      [6]邱均平,張榮,趙蓉英. 期刊評價指標體系及定量方法研究[J]. 現代圖書情報技術,2004,(7).

      [7]俞立平,潘云濤,武夷山. 學術期刊評價方法體系構建及相關問題研究[J]. 編輯學報,2009,(3).

      [8]王素琴. 地方綜合性高校學報評價指標芻議[J]. 編輯之友,2009,(8).

      [9]石瑞珍,朱寶昌,劉燕,楊燕萍,魏玉梅,母華敏. 高校學報宏觀評價的現狀及改進建議[J]. 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4).

      [10]國家教育部. 關于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學報工作的意見[J]. 教育部政報,2002,(10).

      責任編輯 周覓

      G237.5

      A

      1003-8078(2015)01-0119-04

      2014-11-27

      10.3969/j.issn.1003-8078.2015.01.31

      付友華(1964-),女,湖北團風人,黃岡師范學院學報編輯部編審。

      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點項目,項目編號:2012D090;黃岡師范學院人文社科重點項目,項目編號:2013018803。

      猜你喜歡
      學報指標體系論文
      致敬學報40年
      層次分析法在生態(tài)系統(tǒng)健康評價指標體系中的應用
      供給側改革指標體系初探
      下期論文摘要預登
      下期論文摘要預登
      下期論文摘要預登
      學報簡介
      學報簡介
      2013年5—12月最佳論文
      新聞前哨(2014年1期)2014-03-12 22:10:06
      《深空探測學報》
      奉节县| 民权县| 全州县| 唐山市| 南丰县| 双牌县| 河池市| 黄龙县| 绍兴市| 噶尔县| 闵行区| 开封市| 阜新| 彩票| 东乌珠穆沁旗| 克拉玛依市| 小金县| 宿州市| 阳东县| 文山县| 抚松县| 连云港市| 永新县| 驻马店市| 佛山市| 永仁县| 金昌市| 岳普湖县| 和平区| 卓资县| 黑龙江省| 阿坝| 东乡| 莱阳市| 保德县| 赤城县| 孟连| 永春县| 西城区| 澄迈县| 祁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