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升平
(青島市市立醫(yī)院中醫(yī)科,山東青島 266011)
針灸治療顳下頜關節(jié)紊亂綜合征的臨床進展
董升平
(青島市市立醫(yī)院中醫(yī)科,山東青島 266011)
針灸治療顳下頜關節(jié)紊亂綜合征主要包括:普通針刺、浮針、火針、溫針灸、雷火灸、熱敏灸,以及在針灸治療的同時配合推拿、藥物貼敷、特定電磁波、超短波等治療手段。雖然針灸治療本病可明顯減輕甚至消除患者的臨床癥狀,但目前尚缺乏統(tǒng)一的療效評價標準。臨床報道的針灸治療手段多種多樣,但在本病的治療過程中該如何進行選擇,仍有待于進一步規(guī)范化和標準化。
顳下頜關節(jié)紊亂綜合征 針灸療法 綜述
顳下頜關節(jié)紊亂綜合征(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TMD)是臨床常見病,主要癥狀為開口受限以及開閉口時關節(jié)區(qū)疼痛和彈響,可伴有咀嚼無力、頭痛、耳鳴,甚至出現(xiàn)聽力減退,病情嚴重者可影響正常工作和生活。本病可歸屬于中醫(yī)學“痹證”、“頰痛”或“口噤不開”等范疇,辨證可分為肝腎虧虛型、脾胃虛弱型、寒濕痹阻型和氣滯血瘀型等。針灸治療本病效果確切,治愈率高?,F(xiàn)將針灸治療本病的臨床進展概述如下。
針刺可疏通經(jīng)絡,調理氣血,取病變局部和遠端穴位相配合,可收到祛風散寒、止痛解痙的效果。徐冬梅等[1]報道以下關、間使為主穴治療本病25例,配穴取頰車、翳風、耳門、外關、合谷。間使采用瀉法,余穴用平補平瀉法。每日1次,治療10次為1個療程,2個療程后總有效率達96%,治愈率也達到72%。
2.1 浮針本法是在非病痛區(qū)域的皮下疏松結締組織進行掃散的針刺療法,痛苦極小,無副作用,見效快,其針尖正對痛點,行于皮下,可疏通經(jīng)脈、調理氣血、解痙止痛。張繼紅[2]采用浮針治療本病30例。取一次性浮針從局部壓痛點進針,針體與皮膚呈15°角,快速刺入,沿皮下疏松結締組織向前推進,針體完全進入皮下后,以進針點為支點,手握針座左右搖擺,使針體做扇面平掃,至局部壓痛點疼痛明顯減輕或疼痛消失為止。抽出針芯,將針座固定于皮膚表面,留置6h后拔出。對照組予傳統(tǒng)針刺治療,每日1次。2組均以10次為1個療程。1個療程后,治療組和對照組的有效率分別為93.3%和63.3%,治愈率分別為50%和30%,2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
2.2 火針《靈樞·官針》云:“焠刺者,刺燔針則取痹也”,本法可直達病所,通關利竅、消瘀散結、散寒通痹,因此適用于寒濕痹阻和瘀血阻絡的患者。戴嘉[3]運用火針治療21例本病患者。患者取坐位或仰臥位,將火針在酒精燈上加熱至針體通紅,向阿是穴圍刺3~5針,疼痛明顯或腫脹較重者加拔火罐,如痛點不明顯則取患側下關穴圍刺,每3d治療1次,10d為1個療程,并在平時輔以普通針刺。結果在2療程后治愈率為66.67%,而有效率達100%。
3.1 普通灸法《素問·調經(jīng)論》曰:“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泣而不流,溫則消而去之?!本姆蓽亟?jīng)散寒、消瘀散結,適用于本病的治療。高峰等[4]取下關穴和病變部位周圍的1個阿是穴施灸治療本病,將艾條放置于穴位上方,以患者能耐受的最熱刺激為度,避免燙傷,每日1次,每次40min;對照組常規(guī)針刺下關、阿是穴和合谷穴,每日1次。2組均以治療10次為1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后2組有效率均為90%,但艾灸組的治愈率為63.3%,高于對照組的46.7%。
3.2 雷火灸雷火灸由多種藥物配成,燃燒時作用峻猛,滲透力強,在施灸局部形成高濃藥區(qū),滲透至腧穴內,起到溫通經(jīng)絡、活血散瘀的作用,尤其適用于辨證屬氣滯血瘀,疼痛劇烈的患者。劉春禹等[5]采用雷火灸治療66例本病患者,治療時先橫向灸至患部皮膚發(fā)紅,然后用雀啄灸法灸下關、合谷(雙側),每雀啄6次為1壯,每穴各灸6壯。每日1次,治療7次為1個療程。對照組口服芬必得0.3g,每日2次,療程同治療組。2個療程后治療組總有效率達93.9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9.70%。
3.3 熱敏灸與常規(guī)艾灸相比,熱敏灸更強調灸感,其特殊灸感是人體內源性調節(jié)功能被激活的標志,它的產(chǎn)生能顯著提高艾灸療效[6]。殷霞等[7]采用針刺結合熱敏灸治療30例本病患者,收到滿意效果。治療組針刺患側下關、聽宮、翳風、頰車和雙側三陰交、足三里,平補平瀉,留針30min。留針同時依次采用回旋、雀啄、往返、溫和灸的方法對穴位進行熱敏探查,當某穴位出現(xiàn)透熱、局部不熱遠部熱、表面不熱深部熱或其他非熱感等(如酸、脹、壓、重等)感傳時,即是所謂的熱敏穴。探查出所有的熱敏穴之后,選擇1個最敏感穴位予以灸療至感傳消失。對照組僅在上述穴位行常規(guī)針刺。2組均每日1次,治療10次為1個療程。2個療程后治療組的總有效率為9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3%。
《靈樞·官針》云:“齊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氣小深者;或曰三刺,三刺者,治痹氣小深者也?!睂τ诤疂癖宰栎^深的患者,可行局部阿是穴齊刺,或配合灸法。尹建平等[8]采用阿是穴齊刺后加灸的方法治療54例本病患者,治療時先直刺痛點1針,再在左右旁開約1cm處各斜刺1針,針尖指向痛點,行針使得氣;同時取頰車、翳風、聽宮、合谷等穴常規(guī)針刺。取針后再在阿是穴行溫針灸。上述治療隔日1次,治療10次后總有效率達96.3%。
王琛霓[9]采用溫針法治療56例本病患者,局部取患側下關、頰車、聽宮、聽會和阿是穴,遠端取雙側合谷,采用平補平瀉手法,得氣后留針30min,留針期間配合艾條回旋灸,灸至局部皮膚潮紅為度,每日1次,治療10次為1個療程??傆行?00%,治愈率為80.4%。
5.1 針灸配合推拿張鎮(zhèn)峰[10]先依次用一指禪推法、拿法、彈撥法和搖法放松頸項部肌肉,再用一指禪推患側的頰車穴和下關穴各1min,最后用大魚際揉患側顳下頜關節(jié)處及咬肌部位2min。推拿結束后在患側頸部壓痛點行針刺,并囑患者活動顳下頜關節(jié),留針10min。上述方法治療1~3次后,總有效率達100%。
5.2 針灸配合穴位貼敷尹劍平[11]采用針灸配合藥物貼敷的方法治療18例本病患者,針刺取患側下關和頰車穴,行針使針感分別擴散至整個顳頜關節(jié)和頰部。留針30min,留針時在針尾套長1.5cm艾條行溫針灸,灸2~3壯。在針灸治療的同時配合藥物貼敷:將馬錢子、細辛、地龍、王不留行等藥物研極細末,溫水調成糊狀,用膠布貼敷于針刺的穴位處。上述治療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2個療程后總有效率達88.9%,治愈率為61.1%。
5.3 針灸配合TDP特定電磁波治療器(TDP)所產(chǎn)生的電磁波可促進人體內不穩(wěn)定結構的解體,增強人體的自身調節(jié)機制及免疫力,加強新陳代謝,具有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等作用[12]。廉巖梅[13]采用針刺配合TDP的方法治療26例本病患者。針刺取耳門、下關、頰車、翳風、風池、太陽(患側),手法平補平瀉。得氣后留針30~40min,配合TDP照射局部40min。結果總有效率達100%,治愈率為92.3%。
5.4 針灸配合超短波超短波的電磁場可擴張局部血管,加快血流速度,改善微循環(huán),促進局部無菌性炎癥的吸收和消退;并可調節(jié)神經(jīng)系統(tǒng)興奮-抑制過程,產(chǎn)生鎮(zhèn)痛、鎮(zhèn)靜的作用,從而緩解顳下頜關節(jié)的疼痛,使關節(jié)功能趨于正常[14]。薛煒翔[15]采用針刺配合五官超短波治療22例本病患者。取下關、阿是穴、合谷、足三里和三陰交,得氣后留針30min。五官超短波治療機的1對2號電極放置在雙側顳下頜關節(jié)處對置或患側耳前、耳后并置,急性期采用無熱量或微熱量,亞急性期或慢性期用溫熱量,20min/次。上述治療均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結果總有效率達95.5%。
本病臨床發(fā)病率較高,患者以中青年女性居多,筆者亦多有接診本病患者。針灸是治療本病的有效手段,在治療過程中,筆者認為應首先明確病因和證候類型,根據(jù)證型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案,或針或灸,或針灸并用,或針灸配合其他療法。對于癥狀較輕,僅有局部氣血不暢者僅行針刺往往即可治愈;而對于寒濕痹阻、瘀血阻絡的患者,則往往須針灸并用,可在常規(guī)針刺的基礎上施以溫和灸、溫針灸、熱敏灸等;若寒濕或瘀血痹阻深重,則可選擇火針、雷火灸等作用更為峻猛的方法以散寒祛濕、活血化瘀。對于病程較長,癥狀較重的患者,若單純針灸治療效果欠佳,則可配合推拿、藥物貼敷、TDP照射、超短波等其他治療手段。對于絕大多數(shù)患者來說,以針灸為主要治療手段,必要時配合其他療法,通常都可收到滿意療效。需要指出的是,雖然針灸治療TMD可明顯減輕甚至消除患者的臨床癥狀,但本病目前尚缺乏統(tǒng)一的療效評價標準。臨床報道的針灸治療手段多種多樣,但在本病的治療過程中該如何進行選擇,尚有待于進一步規(guī)范化和標準化。
[1]徐冬梅,陳永娟.針灸治療顳下頜關節(jié)紊亂綜合征25例臨床觀察.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2011,32(9):55
[2]張繼紅.浮針治療顳頜關節(jié)紊亂綜合征30例臨床觀察.河北中醫(yī),2013,35(6):886
[3]戴嘉.火針治療顳下頜關節(jié)紊亂綜合征.基層醫(yī)學論壇,2013,17(32):4309
[4]高峰,張樞宏,顏玉琴,等.艾灸治療顳下頜關節(jié)紊亂病30例臨床觀察.中國中醫(yī)藥科技,2013,20(5):470
[5]劉春禹,陳春海,許廣里,等.雷火灸治療顳下頜關節(jié)炎臨床觀察.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3,29(3):483
[6]陳日新,陳明人,康明非.熱敏灸實用讀本.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11
[7]殷霞,許云,徐翠蓉,等.針刺結合熱敏灸治療顳下頜關節(jié)紊亂病的臨床觀察.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24):290
[8]尹建平,伍麗榮.阿是穴齊刺配合溫針灸治療顳下頜關節(jié)紊亂綜合征54例臨床觀察.內蒙古中醫(yī)藥,2012,31(20):26
[9]王琛霓.溫針法治療顳下頜關節(jié)功能紊亂綜合征的臨床分析.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3,15(5):213
[10]張鎮(zhèn)峰.推拿針灸頸部治療顳下頜關節(jié)功能紊亂52例.江蘇中醫(yī)藥,2009,41(10):55
[11]尹劍平.針藥并用治療顳下頜關節(jié)功能紊亂綜合征18例.中國針灸,2005,25(5):322.
[12]黃海明,高強.針刺加TDP為主治療顳下頜關節(jié)綜合征療效觀察.上海針灸雜志,2003,22(10):23
[13]廉巖梅.針灸配合TDP治療顳下頜關節(jié)功能紊亂綜合征.新疆中醫(yī)藥,2002,20(6):34
[14]張偉范,劉媛媛,孫沫.針灸配合超短波治療顳下頜關節(jié)功能紊亂綜合征療效觀察.黑龍江醫(yī)藥科學,2004,27(6):84
[15]薛煒翔.針刺配合五官超短波治療顳下頜關節(jié)紊亂癥22例.中醫(yī)藥導報,2013,19(9):63
編輯:傅如海
R782.630.5
A
1672-397X(2015)12-0084-03
董升平(1983—),男,博士研究生,醫(yī)師,從事針灸臨床工作。gwsp_dong@sina.com
2015-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