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納米顆粒醫(yī)學應用的倫理研究

      2015-04-17 22:02:17古煉輝
      關鍵詞:倫理

      古煉輝

      (華南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廣東廣州510006)

      納米顆粒醫(yī)學應用的倫理研究

      古煉輝

      (華南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廣東廣州510006)

      摘要:納米顆粒具有宏觀物質所不具有的特殊性質,在醫(yī)學應用領域具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但是納米顆粒的特殊性質也可能給其在醫(yī)學應用過程中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在納米顆粒醫(yī)學應用為人類造福的同時,防范其可能造成的風險,是值得學術界重視的倫理課題??梢詮念A防原理、道義論、功利主義以及責任倫理四方面對納米顆粒醫(yī)學應用進行深入的倫理探討。

      關鍵詞:納米顆粒;醫(yī)學應用;倫理

      納米顆粒(Nanoparticles),也可稱為納米粒子,是納米技術發(fā)展的產物。納米技術(Nanotechnology)是指在納米尺度(1-100 nm)下進行制備、研究和工業(yè)化的一門綜合性技術體系。納米顆粒具有宏觀物質所不具備的表面效應、量子尺寸效應、小尺寸效應、宏觀量子隧道效應等特殊性質。作為宏觀物質和原子、分子之間的中間態(tài),具有特殊性質的納米顆粒在醫(yī)學診斷與治療方面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目前納米醫(yī)學應用在納米早期診斷技術、納米藥物、醫(yī)用納米機器人、納米生物材料等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然而,納米顆粒醫(yī)學應用也可能引發(fā)危害身體健康、環(huán)境污染、納米機器人自我復制、納米增強人的倫理困境等問題。筆者在梳理納米顆粒的醫(yī)學應用及其潛在威脅的同時,針對納米顆粒醫(yī)學應用引發(fā)的問題,從預防原理、道義論、功利主義以及責任倫理四個方面進行了倫理探索。

      一、納米顆粒的醫(yī)學應用——納米醫(yī)學

      納米顆粒的尺寸在1-100 nm之間,與生物體系的細胞器、蛋白、DNA大小相當,而且反應活性極強,容易進入細胞并與蛋白分子或DNA發(fā)生作用。目前納米顆粒在醫(yī)學應用上主要有納米早期診斷、納米藥物、醫(yī)用納米機器人、納米生物材料四大方面。

      (一)納米早期診斷

      如何提高早期診斷的靈敏度是醫(yī)療領域的重要工作。納米顆粒具有獨特的電、熱、光、磁和力學性能,可以顯著增強檢測的靈敏度與特異性,從而提高早期診斷的可靠性。癌癥作為不治之癥,如果能夠實現(xiàn)早期診斷,對醫(yī)生、患者來說都極其關鍵,納米顆粒在癌癥的早期診斷方面可大顯身手,這方面主要包括早期腫瘤標志物檢測技術、活體動態(tài)多模式影像診斷技術。將能夠識別腫瘤細胞表面受體的特異性配體與納米粒子結合,然后利用測試傳感器中的磁訊號、光訊號等物理方法進行成像系統(tǒng)顯影,對體內是否存在惡性腫瘤作早期診斷。半導體納米顆粒,又稱量子點,它具有表面效應、體積效應和量子尺寸效應等納米顆粒一般特性,在激發(fā)光的誘導下會產生熒光,激發(fā)光譜寬而發(fā)射光譜窄,并且發(fā)射波長可精確調節(jié),熒光特性非常優(yōu)越,在應用于光學分子影像方面,可以同時使用多種顏色的探針而不會發(fā)生波譜重疊現(xiàn)象,成像效果極佳,在醫(yī)學和生物化學領域受到廣泛應用,尤其是用于細胞標記的熒光探針。具有獨特的表面等離子共振效應的金納米粒子,目前在醫(yī)療器械方面被廣泛用作光學造影劑和傳感器。

      (二)納米藥物

      納米藥物是一種顆粒藥物(particulate medicine),可分為納米藥物和納米藥物載體兩種類型。納米藥物能夠在細胞和亞細胞尺度上進行藥物的靶向傳遞和智能控制釋放,可以有效降低藥物的毒副作用,顯著提高藥物的治療效果。納米藥物載體即納米藥物輸送給藥系統(tǒng)(NPDDS)是納米醫(yī)學領域的一個關鍵技術,它是以納米顆粒為載體介質,將藥物制劑以特定的速率和在特定的位點釋放的過程。納米顆粒藥物輸送系統(tǒng)由于粒徑小,熱力學穩(wěn)定性良好,可以增加藥物的溶解度,可以靜脈注射或以其他的方式給藥,在體內具有更強的穿透力,能穿透組織間隙,可以在組織和細胞上停留釋藥。其次,納米尺寸的顆粒也可以降低注射部位的刺激性,靜注后可實現(xiàn)靶向釋藥,改變藥物的藥動學性質,從而使藥物的吸收和利用度得到提高。與納米載體介質不同,納米藥物是直接以納米顆粒作為藥物,現(xiàn)在已經(jīng)開始應用的納米抗菌藥物具有廣譜、親水、環(huán)保的優(yōu)點,遇水后殺菌力增強,且不會產生細菌耐藥性。目前在市場上銷量較大的創(chuàng)傷貼、潰瘍貼等納米藥類產品就是以納米抗菌顆粒為原料制造的。此外,還有一種抗癌藥物是用無機納米顆粒制造的,其作用機理與上述藥物不同,不是通過納米顆粒直接與腫瘤作用,而是可能通過激活機體免疫,從而抑制腫瘤的擴展。

      (三)醫(yī)用納米機器人

      納米機器人(Nanorobot),是一種可對納米空間進行操作的“功能分子器件”,其發(fā)展歷經(jīng)幾個階段。納米機器人的雛形是用機械系統(tǒng)和生物系統(tǒng)進行有機結合的功能器件,這種小尺度器件可注入人體血管內,對病灶進行檢查和治療,也可以被用來進行人體器官的修復、整容工作,也就是從基因中除去有害的DNA,或把正常的DNA安裝在基因中,使機體正常運行;后來的科研人員是直接用特定的納米顆粒裝配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納米機器人;目前的納米機器人已經(jīng)包含有納米計算機,是一種可以進行人機對話的裝置,醫(yī)用納米機器人就屬于此類。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等多所大學組成的一支科學家研究小組在2010年就研制出了DNA“納米蜘蛛機器人”。這種由DNA構成的機器人,能夠跟隨DNA軌跡自如地啟動、轉移、轉向和停止,甚至可以自由地行走在二維物體的表面上。據(jù)路透社報道,韓國未來創(chuàng)造科學部日前宣布,韓國全南大學細菌機器人研究所研發(fā)出了一種由生物體細菌和藥物的微型結構構成的可治療癌癥的納米機器人,在找到癌癥發(fā)病處后,它的微型結構就會破裂,并在病原體表面撒出抗癌劑,對高發(fā)性癌癥進行診斷和治療。

      (四)納米生物醫(yī)學材料

      納米生物材料(NBM)在納米醫(yī)學領域所占比例較大,在腫瘤治療、創(chuàng)傷后組織再生與修復以及干細胞分化等方面具有很重要的應用。具有獨特的小尺寸效應和表面效應的納米顆粒在與細胞或組織的接觸過程中,可以使得納米生物材料與細胞或組織有更大的接觸面積和接觸概率,納米生物材料更容易進入細胞內或滯留于細胞間,起到調控生物信號的作用,創(chuàng)傷組織內不同類型細胞的信號經(jīng)調控后產生不同的生物學效應或表現(xiàn)形態(tài)學改變,并促進創(chuàng)傷組織的再生與修復。目前,替代人工組織器官的納米材料(納米人工齒、納米人工眼球、納米人工鼻、納米人工骨等)已經(jīng)研制成功,納米顆粒的獨特效應使得它們具有更強的生物活性,例如與骨骼主要成分性能一致的納米羥基磷灰石生物材料,其生物相容性與細胞毒性比傳統(tǒng)的合金材料小很多,可以很好地模擬骨骼結構,取代目前骨科醫(yī)療中的合金材料,目前被廣泛應用于研制人工骨,在正畸醫(yī)療方面具有優(yōu)勢。細胞生長支架是醫(yī)學界一種新器械,它結合了納米技術與組織工程技術,具有納米拓撲結構,相對于微米尺度,這種納米尺度的拓撲結構與機體內細胞生長的自然環(huán)境更為相似,讓醫(yī)學工作者可以從分子和細胞水平上控制生物材料與細胞間的相互作用,引發(fā)特異性細胞反應。細胞生長支架對于組織再生與修復具有光明的應用前景。

      二、納米顆粒醫(yī)學應用的潛在風險

      納米顆粒的特殊性質使得其在醫(yī)學診斷、治療及康復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但納米顆粒的醫(yī)學應用具有兩面性,它在醫(yī)學應用的過程中也會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納米顆粒材料可能在使用的過程中進入人體,危害人的身體健康;納米顆??赡茉谶\輸?shù)臅r候進入環(huán)境,造成潛在的環(huán)境污染;納米機器人可能在人體實現(xiàn)自我復制,一旦失控將對人體造成巨大的傷害;納米增強技術也使得“納米增強人”面臨倫理困境。

      (一)納米顆粒危害人的健康

      因治療而進入人體的納米顆粒或納米藥物殘留在人體內可能引發(fā)副作用,危害人的身體健康。尺寸非常小的納米顆粒被吸入人體后,可能穿過呼吸道的各層防御屏障隨著氣流直接到達肺泡,在肺部匯聚從而引起肺部炎癥,也可能在肺泡毛細血管和吞噬細胞的作用下進入血液循環(huán)和淋巴循環(huán)。在肺部沉積的納米顆??梢赞D運到肺外器官,甚至通過血腦屏障進入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研究表明,存在于消化道的納米顆粒,如納米二氧化鈦、納米二氧化鈰和納米氧化鋁,經(jīng)口攝入后的代謝較迅速,毒性較小,表現(xiàn)為“惰性”;而納米銅顆粒毒性較大:由于納米銅顆粒表面具有超高的反應活性,容易在消化道離子化,引起急性銅中毒效應;納米氧化鋅可以在胃酸環(huán)境中迅速溶解,因此納米氧化鋅的經(jīng)口暴露也會導致急性毒性。納米顆粒也容易透過生物膜進入細胞內,甚至進入內質網(wǎng)、溶酶體、線粒體、高爾基體等細胞器內,與相應的生物大分子發(fā)生化學反應,使生物大分子和生物膜的正常立體結構發(fā)生改變,導致體內一些重要酶系和激素的活性喪失,促使遺傳物質產生突變,破壞機體正常機制,包括促進老化甚至導致腫瘤發(fā)病率升高。

      (二)醫(yī)用納米顆粒引發(fā)的環(huán)境問題

      醫(yī)用納米顆??赡茉谏a、運輸及使用的過程被排放到水體、土壤和大氣等生態(tài)環(huán)境中。具有顯著親脂、極性、配位等特性的納米顆粒,吸附能力很強、化學活性很高,即使它們在環(huán)境中存在的濃度不高,但一旦被人體攝入后危害仍然非常大,因為納米顆??梢栽谌梭w長期結合潛伏,并在特定器官內不斷積累,顆粒濃度與毒性效應將呈現(xiàn)正相關的急劇增長。進入環(huán)境中的納米顆粒可以通過食物鏈逐級高位富集,導致高級生物的毒性效應,不僅危害生物體的健康,而且可能使生態(tài)系統(tǒng)失穩(wěn),帶來不可逆轉的環(huán)境破壞。納米顆粒尺寸小,比表面積大、匯聚能力強,與環(huán)境中的污染物發(fā)生作用后可能會產生與納米顆粒材料和環(huán)境污染物都不一樣的毒性效應,對環(huán)境和生物帶來更大的危害。例如,具有廣譜殺菌能力的納米銀已被廣泛應用導尿管、注射系統(tǒng)和醫(yī)用紡織品等醫(yī)藥和醫(yī)療器械方面,但納米銀產品的廣泛使用必然使眾多納米銀或者銀離子進入生態(tài)系統(tǒng),納米銀的廣譜殺菌作用雖然可以有效殺滅各種病毒、霉菌并具有溶藻的作用,但這種殺滅能力以及生物細胞間的相互作用,極有可能會對生態(tài)平衡構成損害,現(xiàn)在已有很多研究表明,銀離子對水中有機物具有較強毒性。

      (三)醫(yī)用納米機器人的自我復制

      細胞可以將燃料轉化為能量,并通過儲存在DNA中的信息來建造和激活蛋白質和酶,對不同物種的DNA進行重組,因此,細胞在一定意義上說就是“納米機器人”?;诩{米技術與納米材料研制的“納米機器人”除具有傳統(tǒng)機器人的功能外還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能,例如可將納米機器人體積縮小到納米等級,在相應的環(huán)境中可以自動組合。上文所提到的“DNA納米蜘蛛機器人”本質上就是一種可自我復制的機器人,它們能依據(jù)任務的需要利用人體內的DNA分子來進行定量自我復制。此外,進入體內的納米顆粒可實現(xiàn)自組裝,DNA鏈可以連接到金納米顆粒上形成新的DNA-納米顆粒組件,已有報道將DNA寡聚核苷酸通過化學方法結合在金屬納米顆粒上形成可自組裝成聚集體的DNA探針;顆粒之間通過堿基配對發(fā)生相互作用,由于堿基配對這種相互作用的性質使得自組裝過程可調控;溫度或濃度等參數(shù)不僅可以控制系統(tǒng)中的轉換,還可以使顆粒自組裝成預先編好的結構。納米機器人可以在人體內實現(xiàn)自組裝自我復制,也可以在人體內任意穿梭,這對于醫(yī)學診斷治療有一定的優(yōu)勢,但是,如果納米機器人自我復制一旦失控,也將給人體帶來毀滅性的傷害。

      (四)“納米增強人”引發(fā)的問題

      納米顆粒在人類增強方面也發(fā)揮了很大作用:利用納米藥物來改進和提高人的記憶力和注意力等認知能力,改善情感調節(jié)心情、增強體能或改善體型和外貌;將納米電子芯片植入大腦,增強大腦的功能,提高大腦工作的能力;利用生物納米技術增強人類感覺器官的敏感性;通過納米顆粒技術修飾細胞的基因結構,實現(xiàn)人為設計“完美嬰兒”的愿望。筆者將這類通過納米顆粒技術進行增強的人稱為“納米增強人”?!凹{米增強人”雖然擁有超越現(xiàn)有的正常體質與功能,但也會引發(fā)一些社會問題。首先,有違社會公平與公正原則。只有較少部分富人有機會享受通過納米顆粒增強技術改善或提高自己的能力,這進一步拉開了普通人與富人之間的距離,使得普通人在社會競爭的過程中更加處于劣勢地位。其次,挑戰(zhàn)人性與尊嚴?!叭恕笔鞘裁??什么“人”?納米增強人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人”嗎?“人”是有理性的存在物,是有尊嚴的,“人”應該擁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做決定的權利。但是“納米增強人”從一定意義上喪失了這個權利,因為父母從自己的角度出發(fā),通過生殖基因的增強對自己的后代進行設計,未來之人只能被動接受上代增強的結果,毫無選擇的機會,這就損害到后代人的自主和尊嚴。最后,增強與幸福不一定對等。納米增強技術是把雙刃劍,納米增強人雖然獲得了在記憶力、體能等方面的優(yōu)勢,但是也會有因擁有超強記憶力而難以忘記痛苦的苦惱,負面的情緒的長期積累會嚴重影響個體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納米增強技術可以滿足人們追求“更好的生活”的欲望,但不一定都能帶來幸福。

      三、納米顆粒醫(yī)學應用引發(fā)的倫理反思

      納米科技是一門正在發(fā)展的學科,因此,我們對納米顆粒應用引起的倫理反思在一定意義上是一種推測性倫理學(speculative ethics),在這種倫理學的討論中,盛行“如果…那么…”的邏輯[1]。在這種邏輯下,前半部分似乎僅是一種可能性的、具有鮮明推測性特征的景象,而在后半部分就會變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這也意味著倫理學既要以現(xiàn)在納米科技的發(fā)展為依據(jù),也要超越于實際的納米科技發(fā)展進行反思。針對納米顆粒醫(yī)學應用所引發(fā)的倫理問題,可以從預防原理、道義論、功利主義以及責任倫理四方面進行倫理探討。

      (一)預防原理角度的納米顆粒應用

      納米顆粒應用引發(fā)的諸多社會倫理問題中,較多地涉及未來發(fā)展的可能風險,在哲學上可以使用預防原理進行分析。預防原理(precautionary principle)亦稱為風險防范原則、預先防范原則,是旨在防止環(huán)境惡化的環(huán)境保護條理,對納米顆粒引發(fā)的風險預防具有指導作用?!独锛s宣言》里對預防原理如此定義:“為了保護環(huán)境,各國應根據(jù)它們的能力廣泛采取預防性措施。凡有可能造成嚴重的或不可挽回的損害的地方,不能把缺乏充分的科學肯定性作為推遲采取防止環(huán)境退化的費用低廉的措施的理由[2]?!庇纱丝梢钥闯?,適用于預防原理的風險都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這種極大不確定性風險所帶來的傷害也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目前的知識尚不能對不確定性風險帶來傷害的嚴重程度、可能性及其后果給予確定的預測。預防原理針對“已知風險”和“潛在風險”,對“已知風險”可采取避免方法,而潛在風險是一種假定風險,接近于某種猜測,只能采取預防。人們對納米顆粒毒性和環(huán)境效應、納米機器人自我復制、納米增強人等猜想,都是人對納米顆粒風險的不確定性帶來的恐懼,人們所預期的納米顆粒帶來的傷害既有可能發(fā)生,又可能不發(fā)生,但是如果傷害成為現(xiàn)實,后果將不堪設想。既然納米顆粒所帶來的傷害具有如此大的不確定性,我們需要在未有最終科學結論前提前做好防范嗎?

      烏爾里?!へ惪苏J為,從20世紀中葉開始,人類文明正在從工業(yè)社會轉向風險社會。工業(yè)社會時期,財富生產的“邏輯”統(tǒng)治著風險社會生產的“邏輯”,風險社會時期,風險社會生產的“邏輯”反而取代了財富生產的“邏輯”。工業(yè)社會的驅動力可以概括:我餓!風險社會的驅動力則可表述為:我害怕[3]。當前,我們正處于“我害怕”的風險社會中,人們的基本需要已經(jīng)得到滿足,在接納新政策或者新技術的時候,人們會把健康、安全和環(huán)境放在首位。如果一項政策或技術會給人們的健康、安全和環(huán)境帶來巨大的風險,那么,人們可能會放棄其給人們帶來的好處,而不選擇拿健康、安全和環(huán)境去冒風險。納米顆粒醫(yī)學應用可能會給人類的健康、安全以及環(huán)境帶來極大的威脅,并且此種威脅是在人們的感知能力外的不可見的,是隨納米醫(yī)療產品一起被吞下和吸入的附帶品。因此,在接納納米顆粒醫(yī)學應用技術時,公眾一切以安全為重,可能會有恐懼、拒絕的態(tài)度。為推動科技進步以便更好地為人類服務,科學家共同體需要為納米顆粒應用可能帶來的危害做好預先防范措施,例如加快推進納米毒理學、納米技術產品安全使用等方面的研究進展。納米顆粒危害的不確定性,不應成為社會各界無所作為、等待觀望、延遲采取行動的理由。

      (二)道義論角度的納米顆粒應用

      道義論認為人們行為的正當性并不是由行為的功利后果或期望后果來決定的,而是由它自身固有的特點和內在價值決定的。決定這些行為和行為準則正當性的是“良心”、“道德直覺”、“正義感”、“當然責任”、“自明的準則”或“實踐的理性”或“實踐的選擇”[4]。康德認為,只要一個人行為的動機是善的,不管結果如何,這個人的行為就是道德的[5]?!凹{米增強人”的增強分為治療性與非治療性的。治療性是指通過納米技術治愈疾病或修復缺陷,使人的肌體功能、外表等恢復到正常水平,例如,利用納米藥物治療患有老年癡呆癥的人,使其達到健康老人的生理水平,這無論是從行動的動機還是行為的后果來說都是善的。非治療性的增強是在人們正常生理能力的基礎上使其變得更加強壯、更加聰明、更加長壽,使個體在社會競爭中更加具有優(yōu)勢,此類增強的行為動機是不善的,無論對于人類其他個體還是整個生態(tài),都是不公平的?!凹{米增強人”同時挑戰(zhàn)人的尊嚴問題。

      康德認為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也就是說,“你一定要這樣做:無論對自己或對別人,你始終都要把人看成目的,而不要把他作為一種工具或手段[6]?!彼麉^(qū)分了相對目的和絕對目的,相對目的是與當事人特殊欲望有關的因人而異的目的,它只有相對的價值。人是目的的自身,是絕對目的,是絕對命令的基礎,它普遍適合于一切人,一切理性者。由于“物”是大自然中不依靠人的意志而獨立存在的,具有作為工具或手段的價值,而人在本性上就是作為目的的自身而存在,因此,人不能被當作“物”來看待??档聦⑷吮旧砜醋髂康?,賦予了任何人以最高的價值,也即“人類行為的最高制約”的人類尊嚴原理。人本身是目的,應給予最大的尊重,因此人應該保存自己的生命、發(fā)展自己的才能,不侵犯他人的自由與財產,增強自身的幸福。通過納米顆粒科技進行基因優(yōu)生的“納米增強人”,其基因已經(jīng)被先在的自由意志所決定,在一定意義上他已經(jīng)被降格為物,被當作達到目的的手段,喪失了人的最基本的尊嚴。為了維護人自身的目的性,還要防止納米顆粒應用到殺傷性武器、恐怖主義等傷害人類的方面,政府需要制定規(guī)則或立法,防止納米顆粒被用來傷害人類。納米顆粒對人體、環(huán)境和生態(tài)的風險已經(jīng)在諸多的實驗數(shù)據(jù)報告中得到證實,但這并不意味著限制研究者的科研勇氣和開拓精神,更不是讓研究者對蓬勃發(fā)展的納米顆??萍纪共?,而是強調讓研究者把道德的動機與行為的結果有機統(tǒng)一起來,不僅關注“當下”而且要考察“未來”。

      (三)功利主義角度的納米顆粒應用

      功利主義是將普遍的人類幸??醋鞯赖禄A的一種道德哲學,它的基本原理是把最大多數(shù)人的最大幸福作為人類活動的終極目的,是人類行為的指導原則和道德標準。一個行為在道德上是否正確,要看其后果是否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幸福和快樂。對于納米顆??赡芤l(fā)的危險,可以把正價值的最大化和負價值的最小化相結合起來探討。納米顆粒在醫(yī)學上的應用,給人類帶來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促進了醫(yī)藥技術的進步,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即使現(xiàn)在只有富人才能享受到諸如增強能力等方面的權利,但從長遠來說,隨著科技的進步,納米鴻溝的縮小,納米醫(yī)藥學技術將會像電腦、手機一樣普及到普通大眾,總體上符合滿足最大多數(shù)人的最大利益,即正價值的最大化。另一方面,納米醫(yī)藥技術也會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例如基因修改令后代人失去自主權和尊嚴,納米顆粒物對人體的危害、環(huán)境問題等,需要科學家、社會學家、倫理學家和哲學家形成的共同體,共同探討,將風險降到最低,實現(xiàn)負價值的最小化。相對于道義論,功利主義在當今利益主體多元化時代更具有可操作性,在納米技術發(fā)展的過程中,要求從社會發(fā)展的長遠利益出發(fā),合理地解決資源與平等、效用與公平之間的各種矛盾。

      邊沁強調,在立法的時候,在決定權利義務分配的時候,立法者必須以全體國民的快樂為基準,必須努力達到生存、平等、富裕和安全,其中安全是最主要的,是人類幸福的首要條件[7]。穆勒指出,安全利益是所有利益中對每個人的情感而言最息息相關的利益,如果沒有安全,人類就難以為繼,唯有基于安全,我們才有可能將“惡”拒之門外,才有可能超越時間的束縛去實現(xiàn)每一種“善”以及所有“善”的全部價值。這里所講安全首先是人的身體不受傷害、威脅以及基礎設施的安全問題,由于納米顆粒無孔不入,在研發(fā)、生產、儲存、運輸以及后處理過程中都可能進入人體和環(huán)境,給人的健康和生態(tài)帶來危害。穆勒強調“安全,這一所有必需品中最不可或缺的東西”,即使在具備了基本的物質保障后,倘若社會的保障機制不能持續(xù)不斷地發(fā)揮作用,那么我們仍然無法獲得它。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會呼吁我們的同類攜手共筑安全這一生存的根基。[8]因此,在納米顆粒應用的過程中,要建立以納米科學家、政府、公眾合力的安全預防機制:國家要完善納米相關的法律,彌補納米新技術的法律空缺;納米科學家在研究的過程中必須及時將有關納米顆粒毒性的研究情況告訴公眾尤其是相關職業(yè)人員,在開發(fā)的過程中注重保護工人的安全和健康;公眾要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增強納米安全的知識儲備。

      (四)責任倫理角度的納米顆粒應用

      自培根提出“知識就是力量”“用科學知識控制自然,利用自然”以來,人們逐漸進入了技術控制論和技術烏托邦的現(xiàn)代文明時代,但技術烏托邦對未來的危險無法加以準確的計算。德裔美籍哲學家漢斯·約納斯認為德性論、良心論、義務論、功利主義、正義論及各種道德相對主義的倫理學都是基于人類中心主義的倫理學,它們忽視了自然和生命本身所具有的目的和價值,無法為技術世界人的行動提供判斷的尺度,在技術的無目的性的龐大力量面前束手無策。針對傳統(tǒng)倫理學的困境,他提出了技術時代的“責任倫理學”,認為需要一種盡可能想象技術在未來的難以預料的巨大危險的“恐懼的啟迪術”。責任倫理的核心是人對自然和未來的人的責任和義務,人必須關注自然,關注未來,關注生命,關注地球上人類將來的生存的可能性,關注作為意志的強者的人對自然所承擔的責任。約納斯說,在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世界觀和現(xiàn)代哲學的視閾之外去思考技術時代人與自然的關系,并使人承擔起對自然和未來的責任和義務,這就是哲學的未來,也是自然和生命的未來[9]。責任倫理學為克服技術時代價值相對主義和行動的無力提供了建設性的思考。

      納米顆粒的醫(yī)學應用是納米技術與生物醫(yī)學交叉融合的具有巨大前景的一項新技術,利用納米光學影像可以實現(xiàn)納米早期診斷治療,利用納米藥物有利于提高藥物的有效性減少藥物的副作用,利用納米機器人可以實現(xiàn)體內手術,利用納米生物材料有利于組織修復與再生。但納米顆粒醫(yī)學應用帶來的環(huán)境污染、對人身體的危害、納米機器人失控危機以及納米增強人等諸多問題值得我們深入思考。人們對納米顆粒技術崇拜的同時又交叉著由納米顆粒技術恐懼引發(fā)的生存焦慮與不安,這種恐懼有助于人們較為準確地測度納米顆粒技術的力量與潛在的威脅,防患于未然,為有效利用納米顆粒、維護身體健康提供保障。納米顆粒引發(fā)的安全問題不僅僅是一個當下的安全問題,也關涉到人類未來的長久發(fā)展,需要對自然和未來的子孫后代承擔責任。解決納米顆粒引發(fā)的安全問題需要全部相關的責任主體的共同努力,包括政府、納米技術研究者、納米產品的生產者和消費者、社會科學家、哲學家等相關力量,他們共同構成了納米顆粒安全的整體性責任主體框架,參與到防止納米顆粒危險性發(fā)生的“集體行為”中。

      參考文獻:

      [1]NORDMANN A, RIP A. Mind the Gap Revisited[J]. Nature Nanotechnology, 2009, 4: 273-274.

      [2]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規(guī)劃署.里約環(huán)境與發(fā)展宣言[R].里約: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與發(fā)展會議, 1992

      [3]貝克.風險社會[M].何博聞,譯.南京:譯林出版社, 2004: 57

      [4]張華夏.現(xiàn)代科學與倫理世界[M]. 2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0: 87.

      [5]康德.實踐理性批判[M].關文運,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2: 3-4.

      [6]周輔成.西方倫理學名著選輯:下[M].北京:商務印書館, 1987: 372.

      [7]楊思斌.功利主義法學[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5: 66-67.

      [8]約翰·斯圖亞特·穆勒.功利主義[M].葉建新,譯.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7: 125.

      [9]張旭.技術時代的責任倫理學:論漢斯·約納斯[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2003(3): 66-71.

      (責任編輯:梁念瓊liangnq123@163.com)

      Ethical Reflection of Nanoparticles Medical Applications

      GU Lian-hui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 China)

      Abstract:Nanoparticles have some 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s of which other macro materials don't have, and they have had a promising development prospects in medical applications. However, these 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s of Nanoparticles can also bring about some great potential safety hazards. In this case, how to make use of Nanoparticles medical applications for human beings and how to guard against the possible risks are an ethical subject which is worthy of academic attention.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Nanoparticles medical applications in the aspect of ethics with four parts, which includes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Deontology, Utilitarianism and Responsibility Ethics.

      Key words:Nanoparticles, medical applications, ethics

      作者簡介:古煉輝(1988-),女,廣東梅州人,華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科技哲學。

      基金項目:華南師范大學研究生科研創(chuàng)新基金資助項目成果(2013kyjj063)

      收稿日期:2015-03-16

      中圖分類號:B82-05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018X(2015)05-0051-07

      猜你喜歡
      倫理
      《心之死》的趣味與倫理焦慮
      科技倫理治理的理論與實踐
      科學與社會(2021年4期)2022-01-19 03:30:04
      護生眼中的倫理修養(yǎng)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7:00
      倫理批評與文學倫理學
      我們需要什么樣的倫理傳播
      新聞傳播(2015年12期)2015-07-18 11:02:40
      醫(yī)改莫忘構建倫理新機制
      四 婚姻倫理演變的當代啟示
      二 家庭倫理劇視野下婚姻倫理的演變
      一 婚姻倫理與家庭倫理劇概述
      論《覺醒》中的倫理關系
      上思县| 新源县| 应用必备| 宁国市| 高台县| 宣恩县| 大冶市| 金门县| 克什克腾旗| 富平县| 丽水市| 昌邑市| 夏河县| 丰镇市| 鄂托克前旗| 平塘县| 朝阳县| 白朗县| 宜城市| 治县。| 潼关县| 清徐县| 四会市| 石楼县| 丰台区| 麻江县| 通河县| 乳山市| 望谟县| 宝应县| 平遥县| 乌拉特中旗| 黑山县| 诸暨市| 泗洪县| 永善县| 墨脱县| 建德市| 仁布县| 扶风县| 封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