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鶇,方熱軍 ,黃田明,孫 飛,楊潤泉
(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 動物科學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128)
?
復方除臭劑對仔豬生長性能及舍內(nèi)氨氣的影響*
劉 鶇,方熱軍*,黃田明,孫 飛,楊潤泉
(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 動物科學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128)
為了驗證一種新型復方除臭劑對仔豬生長性能及舍內(nèi)氨氣濃度的影響,研究選取體重40 kg左右的健康長大二元斷奶仔豬480頭,隨機分為A、B、C 3個處理,分別飼喂基礎日糧、添加枯草芽孢桿菌制劑和新型復方除臭劑的試驗日糧。每個處理一棟豬舍,每棟豬舍16欄,每欄10頭豬,畜舍條件及通風管理一致。每日測定舍內(nèi)5個監(jiān)測點在6∶00、10∶00、14∶00和18∶00的氨氣濃度,取平均值作為日平均氨氣濃度,分別繪制不同處理在試驗期的日平均氨氣濃度變化圖。選定不同處理對應位置的3欄豬作為3個重復,測定生長性能。結(jié)果表明:(1)在15 d試驗期內(nèi),復方除臭劑對畜舍氨氣的平均除臭率為33%,最高除臭率可達61%;(2)日平均氨氣濃度與日平均溫度存在二次曲線關系,回歸方程為Y=-0.638X2+0.02X +6.249(P<0.05);(3)除臭劑組的平均日采食量較空白對照組提高了0.02 kg/d (P>0.05)。試驗表明,新型復方除臭劑對畜舍氨氣具有良好的除臭作用,其除臭能力優(yōu)于枯草芽孢桿菌制劑。
除臭劑;氨氣濃度;豬舍;生長性能;生長豬
隨著畜禽養(yǎng)殖向集約化和高密度方向發(fā)展,畜禽舍環(huán)境污染已經(jīng)成為制約我國畜禽生長的重要因素。研究發(fā)現(xiàn),環(huán)境對畜禽生產(chǎn)力的貢獻率可達30%~40%[1-2]。畜舍惡臭污染嚴重危害畜禽健康,降低畜禽抗病力,阻礙生產(chǎn)性能的發(fā)揮,甚至還會危害到飼養(yǎng)人員的健康。此外,惡臭氣體進入大氣還可能形成酸雨,對環(huán)境造成嚴重污染。一個年產(chǎn)10 萬頭豬的豬場,每小時向大氣排放的氨為159 kg[3]??梢?,解決豬場臭氣污染問題刻不容緩。使用除臭劑能夠從根源上解決臭氣對動物和環(huán)境的危害,具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目前國內(nèi)外研究的除臭物質(zhì)如絲蘭屬植物提取物、樟科植物提取物和EM菌劑等已達20余種[4],但存在提取復雜、成本高、使用不便等缺點。本研究以一種飼用型復方除臭劑為試驗對象,通過分析不同處理及環(huán)境因素對豬舍氨氣濃度的影響,驗證該除臭劑的除臭效果,為今后除臭劑研究提供理論依據(jù)。
1.1 試驗材料
新型復方除臭劑(由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研制,主要成分為茶渣、活性炭、枯草芽孢桿菌等);枯草芽孢桿菌,購于北京都潤微生物飼料添加劑公司,活菌數(shù)為2×106CUF/g。
1.2 試驗動物與分組
按體重、日齡相近的原則,選取40 kg左右健康長大二元斷奶仔豬480頭,隨機分為A(對照組)、B(枯草芽孢桿菌組)、C(除臭劑組)3組,每組1棟豬舍,每棟16欄,每欄10頭豬。A組飼喂基礎日糧,B組飼喂添加枯草芽孢桿菌(1 kg/t)的試驗日糧,C組飼喂添加新型復方除臭劑(0.4 kg/t)的試驗日糧。
1.3 試驗場地與通風管理
試驗在益陽市農(nóng)科所進行,選取結(jié)構(gòu)和體積完全相同的保育豬舍3棟,豬舍坐北朝南,結(jié)構(gòu)為4排5走廊式。豬舍長15.5 m,寬8.5 m,高3 m;南、北窗各4面,寬1.35 m,高1.45 m。
試驗前將豬舍窗戶(除各豬舍用于通風的4扇小窗外)用塑料膜封死,人工清糞后測定舍內(nèi)溫度和氨氣濃度,確定通風方案為每天6∶00打開舍門,18∶00關閉舍門。試驗期間開啟南面4扇小窗,通風面積均為1.35 m2,北窗關閉。3~4 d人工清糞1次。
豬舍糞池為水泡糞式,全漏糞地板,無供暖設施。每棟豬舍中央高1.5 m處設置溫度計一支。試驗期為11月20日至12月5日,共15 d,無預飼期。
1.4 基礎日糧與飼養(yǎng)管理
試驗期間對照組、試驗組自由采食和飲水?;A日糧由益陽市農(nóng)科所配制,成分及營養(yǎng)水平見表1。
表1 基礎日糧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風干基礎)
注:核心料成分包括必需氨基酸、微量元素添加劑、維生素、石粉、防腐劑等。
Notes:Core premix includs the essential amino acid, microelement additive, vitamins, limestone and preservatives.
1.5 測定指標
1.5.1 舍內(nèi)氨氣的日變化及空間分布 采用深圳市逸云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便攜式氨氣自動監(jiān)測儀測定畜舍氨氣濃度。試驗前選取豬舍內(nèi)均勻分布的25個測定點,測定各點從早上6∶00到第二天5∶00共24個整點時刻的氨氣濃度值。測定各點的氨氣濃度繪制畜舍氨氣濃度的空間分布圖,了解畜舍氨氣空間分布規(guī)律;分析數(shù)據(jù)并從25個測定點中選取5個監(jiān)測點,從24個整點時刻中選取4個作為監(jiān)測時間,用于除臭劑效果試驗。
1.5.2 除臭劑對畜舍氨氣濃度的影響 每日測定并記錄畜舍5個監(jiān)測點在4個監(jiān)測時間的氨氣濃度(共20個數(shù)據(jù)),取平均值作為該畜舍的日平均氨氣濃度,繪制不同處理的日平均氨氣濃度變化折線圖,分析比較不同處理對畜舍氨氣濃度的影響。
1.5.3 除臭劑對仔豬生長性能的影響 在3棟豬舍選取位置相同的3欄作為3個重復,試驗開始和結(jié)束時按欄稱重仔豬,每日稱重并記錄各試驗欄采食量,計算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
2.1 舍內(nèi)氨氣的日變化規(guī)律和空間分布
2.1.1 舍內(nèi)氨氣的日變化規(guī)律 如圖1所示,在6∶00~18∶00舍門開放時,畜舍氨氣濃度呈現(xiàn)了先降低后升高的變化趨勢。在6∶00~10∶00期間,氨氣濃度急劇下降,在10∶00達到最低值;10∶00至 14∶00舍內(nèi)氨氣含量呈現(xiàn)平穩(wěn)上升;14∶00~18∶00畜舍氨氣濃度快速上升在舍門關閉階段(18∶00至次日6∶00),畜舍內(nèi)通風量基本穩(wěn)定,畜舍氨氣濃度主要受舍內(nèi)溫度影響,變化幅度較小,呈現(xiàn)了先增大后減小再增大的變化趨勢。夜晚氨氣濃度較穩(wěn)定,平均值與18∶00時差異不大。
綜合考慮通風和溫度兩個因素,為了簡化氨氣測定,可以選擇6∶00、10∶00、14∶00、18∶00作為畜舍氨氣的監(jiān)測時間。
圖1 豬舍氨氣濃度日變化圖
2.1.2 舍內(nèi)氨氣的空間分布 豬舍南面窗戶開啟,各豬舍的通風面積相同,均為1.4 m2,北面窗戶始終封閉。3棟試驗豬舍內(nèi)氨氣呈相似的分布規(guī)律(如圖2):從南往北氨氣濃度逐漸升高,由東往西氨氣濃度略有升高,豬舍中央的氨氣濃度與舍內(nèi)平均濃度相近并且受通風影響較小,較穩(wěn)定。
為了測定方便,在研究除臭劑效果時可以選擇畜舍南北向中心軸四分點3個(包括中央點)、東西向中心軸四分點3個(包括中央點),由于橫、縱中央點重合因此每棟豬舍選取5個點,其坐標分別是1#∶(4.325,4.8);2#∶(7.325,2.95);3#∶(7.325,4.8);4#∶(10.325,4.8);5#∶(7.325,6.65)。
圖2 豬舍氨氣分布
2.2 除臭劑對畜舍氨氣濃度的影響
由表2可見,空白對照組、枯草芽孢桿菌組、除臭劑組日平均氨氣濃度平均值分別為 1.46、1.38、0.98 mg/m3,除臭劑組畜舍日平均氨氣濃度約較空白對照組下降0.3%~61%,平均值較空白對照組下
降33.07%,枯草芽孢桿菌組日平均氨氣濃度平均值約為空白對照組的97.4%。試驗結(jié)果顯示(圖3),新型復方除臭劑具有除臭作用,且效果優(yōu)于枯草芽孢桿菌制劑。
表2 不同處理組豬舍日平均氨氣濃度
表3 不同處理畜舍日平均氨氣濃度(b)
圖3 不同處理對豬舍氨氣濃度的影響
2.3 溫度對舍內(nèi)氨氣濃度的影響
在結(jié)構(gòu)、體積、飼養(yǎng)量和通風量一定的畜舍里,溫度是決定氨氣濃度的重要因素。在試驗期間不同畜舍的日平均溫度沒有明顯差異。各畜舍的日平均氨氣濃度和日平均溫度呈現(xiàn)了相同的變化趨勢(除12月2日清糞時外),作空白對照組日平均氨氣濃度關于日平均溫度的回歸分析,畜舍內(nèi)日平均氨氣濃度與日平均溫度存在二次曲線關系,曲線方程為Y=-0.638X2+0.02X +6.249(如圖4,R2=0.453,P<0.05)。
圖4 豬舍日平均氨氣濃度與日平均溫度的關系
2.4 除臭劑對仔豬生長性能的影響
由表4可知除臭劑和微生態(tài)制劑對仔豬的生長性能都沒有顯著影響。在各試驗組中,微生態(tài)制劑組與空白對照組相比,平均日增重提高6.33
%,料重比降低了8.58 % (P>0.05)。除臭劑組平均日采食量較空白對照組提高了0.02 kg,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與空白對照組沒有明顯差異。
表4 不同處理對仔豬生長性能的影響
3.1 畜舍氨氣監(jiān)測點和監(jiān)測時間的選擇
近幾年養(yǎng)殖業(yè)空氣污染和治理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有害氣體的測定成為研究熱點之一。畜舍作為一個相對開放的空間,舍內(nèi)氣體始終處于動態(tài)中,并且臭氣來源(主要為動物排泄物)和熱源(主要為動物本身)在舍內(nèi)分布不均,導致舍內(nèi)臭氣的不均勻分布[5]。電子傳感器式自動測定儀器成為測定畜舍氣體濃度的主要方法[6]。本試驗為保證在較短的試驗期內(nèi)得到有效的試驗數(shù)據(jù),飼喂試驗日糧前通過廣泛選點和密集測定對畜舍氨氣濃度的分布和日變化規(guī)律進行研究,結(jié)果顯示:在空間上舍內(nèi)氨氣濃度由南往北、由東往西呈梯度變化,主要受通風影響;在時間上畜舍氨氣濃度白天變動較大,夜晚變動較小,主要受溫度影響。測定點的選擇以能代表舍內(nèi)平均氨氣濃度、受通風影響較小為依據(jù),選擇中央點1個以及南北、東西方向中心軸的四等分點4個。監(jiān)測時間選擇日間最高氨氣濃度時刻14∶00、最低濃度時刻10∶00和能代表夜間氨氣濃度的開、關門時刻6∶00、18∶00。
3.2 除臭劑對畜舍氨氣濃度的影響
目前關于應用茶渣和活性炭改善畜舍環(huán)境的報道尚少,但它們的除臭機理及功效已在其他行業(yè)得到研究和應用[7-8]。茶渣對氨氣、硫化氫等有害氣體具有很好的除臭作用,茶渣中兒茶素β環(huán)上的羥基能夠結(jié)合氨氣、硫化氫等氣體小分子[9],并且茶渣纖維是一種纖維狀、多毛細管的天然高分子吸附材料[10],已應用在污水處理、廢棄處理、食品加工等多個方面?;钚蕴渴且环N具有良好吸附有機污染氣體能力的材料,已被廣泛地應用于廢水處理、氣體凈化,以及食品加工、化工、軍事化學防護等方面[11]。本試驗研究發(fā)現(xiàn),茶渣和活性炭作為飼料添加劑使用,能夠發(fā)揮優(yōu)越的除臭功效,顯著降低了畜舍氨氣濃度。
3.3 除臭劑對仔豬生長性能的影響
茶渣是除臭劑的主要營養(yǎng)成分來源,據(jù)研究,茶渣中含有17%~19%的粗蛋白、16%~18%的粗纖維、0.5%~1.0%的粗脂肪和8%~9% 的礦物質(zhì)。氨基酸中賴氨酸和蛋氨酸的組成分別為1 .5%~2%和0.5%~0.7% ,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12]。孫克年[13]在豬的配合飼料中添加3 %的茶渣, 增重提高14.7%, 飼料利用率提高8.5%, 育肥期提前11 d, 經(jīng)濟效益提高19.4%。豬食入含1%~2%的茶粉飼料,可輔助治療胃腸疾病、白肌病、貧血、眼疾等。高鳳仙等[14]在飼糧中加入5%的速溶茶渣以替代等量的麥麩飼養(yǎng)育肥豬,結(jié)果表明:速溶茶渣對生長育肥豬的生長及肉質(zhì)無顯著影響,茶渣可以替代麥麩作為飼料原料。新型復方除臭劑添加量為0.4%(茶渣含量為0.3%),對仔豬生長性能沒有顯著影響,原因可能是試驗期間清糞頻率和通風管理合理,畜舍中最高氨氣濃度僅為4 mg/m3,未對仔豬健康造成損害,并且試驗期短、添加量小,茶渣對仔豬生長性能的影響沒有完全體現(xiàn)。當畜舍氨氣影響畜禽健康時,該除臭劑可能會產(chǎn)生較高的經(jīng)濟效益。
新型復方除臭劑對畜舍氨氣具有良好的除臭作用,其除臭能力優(yōu)于枯草芽孢桿菌制劑。
[1] Cook R N. Effects of cage stocking density on feeding behaviors of group-housed laying hens[J].Transactions of the ASABE, 2006, 49(1): 187-192.
[2] Geng A L. Effects of housing conditions on health and welfare of caged laying hens[J]. Asabe Annual International Meeting, 2007,6: 17-20.
[3] 汪善峰, 陳安國, 汪海風. 植物型除臭劑在畜牧生產(chǎn)中的應用[J]. 家畜生態(tài)學報, 2003, 23(4): 58-61.
[4] 梁小伊, 黃思秀, 賈偉新, 等. 國內(nèi)外畜牧業(yè)產(chǎn)業(yè)化發(fā)展概況及趨勢[J]. 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科學版, 2007,1(6): 50-53.
[5] 劉桂雙. 畜禽舍通風原理[J].高師理科學刊, 2011, 31(1): 114.
[6] 朱志平,董紅敏,尚 斌, 等. 育肥豬舍氨氣濃度測定與排放通量的估算[J]. 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報,2006, 25 (4): 1 076-1 080.
[7] 郎顯華. 茶葉提取物應用于污水處理廠除臭問題的試驗研究[D]. 昆明:昆明理工大學,2007.
[8] 崔曉寧, 楊曉萍. 茶葉功能成分在環(huán)境修復中的應用進展[J]. 茶葉科學, 2010, 30(S1): 506-510.
[9] 唐裕芳, 龔正禮. 茶葉提取物除臭機理初探[J]. 茶葉通訊,2000, 3(1): 35-36.
[10] 齊 斌, 孫春霞. 改性茶纖維的提取及對乙酰苯胺吸附性能研究[J]. 中國科技投資,2012, 14(1):95.
[11] 張 穎. 高比表面積稻殼基活性炭制備及其在廢水處理中應用研究[D]. 湖南長沙:中南大學, 2012.
[12] 李海利, 谷子林, 劉亞娟, 等. 茶渣飼料資源開發(fā)研究進展[J]. 今日畜牧獸醫(yī),2007, 20(S1): 60-63.
[13] 孫克年. 茶葉在養(yǎng)殖生產(chǎn)中的應用[J]. 江西飼料, 1999(6): 28-29.
[14] 高鳳仙, 田科雄, 王繼成. 速溶茶渣飼用價值研究[J].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1998, 6(24): 465-467.
Effect of Compound Deodorization on Growth of Piglets and Ammonia Concentration in Piggeries
LIU Dong, FANG Re-jun*, HUANG Tian-ming, SUN Fei, YANG Run-quan
(CollegeofAnimalScienceandTechnology,Hu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Changsha,Hunan410128)
To test effects of the new compound deodorization on ammonia concentration in pig house and growth performance of piglet, 480 healthy piglets with average body weight of 40kg and 3 pig houses with 16 pigsties each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hree treatments: group A(blank control group), B(bacillus subtilis additive group), C(deodorization group). The feeding trial lasted 15 days and the results showed:(1) In the 15-day trial period, compound deodorant decreased ammonia concentration in piggery by 33% on average, with the highest to be 61%; (2) a quadratic curve relationship were found between daily mean ammonia and daily mean temperature at the curve equation of Y=-0.638X2+0.02X +6.249(P<0.05); (3)average daily feed intake of group C increased 0.2kg more than group A(P>0.05);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growth performance among different group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new compound deodorization can decrease ammonia concentration in pig house by 35.25%~65% when the concentration was between 0 ppm and 4 ppm, better than Bacillus subtilis additive; No significant effect of new compound deodorization on growth performance of piglet was detected(P>0.05).
deodorization; piggery; ammonia; growing pig; growth performance
2014-04-23,
2014-09-26 [基金項目] “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項目(2011BAD26B03-2);農(nóng)村領域國家科技計劃(2012BAD39B0203)
劉 鶇(1988-),女,山東青島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單胃動物營養(yǎng)。
*[通訊作者] 方熱軍(1963-),男,湖南益陽人,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動物礦物質(zhì)營養(yǎng)生理與飼料生物學效價評定技術。 E-mail:fangrj63@126.com
[文獻標識碼]
1005-5228(2015)03-003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