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勇,呂秋潁(阜陽師范學院.人事處;b.商學院,安徽 阜陽 236037)
新時期加強高校勞資管理人員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陳 勇a,呂秋潁b*
(阜陽師范學院a.人事處;b.商學院,安徽 阜陽 236037)
作為新時期的高校勞資管理人員,為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和圓滿完成,需要正確認識思想政治工作與自身工作的關系,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工作對高校勞資工作的積極作用,不斷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高校;勞資管理人員;思想政治工作
2006年6月,我國進行了建國以來第四次機關事業(yè)單位工資制度改革,2015年,伴隨著機關事業(yè)單位養(yǎng)老保險制度改革的啟動,國家將進行新一輪的工資調整。高校,人才聚集,思想活躍,而勞資工作又涉及到每位教職員工的切身利益,因此新時期高校勞資管理人員不僅要具有熟悉制度規(guī)定、掌握軟件應用和做好信息處理的“硬”實力,更應具備做好教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軟”實力。
在改革開放、全力進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依然是經(jīng)濟建設、國防建設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線[1],要想做好高校勞資工作,自然也離不開思想政治工作的助力。然而,隨著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一切向錢看”等腐朽思想的不斷滋生和蔓延,使個別同志逐漸忽視教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存在,輕視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甚至故意回避思想政治工作以致影響勞資工作的進展和成效。
1.忽視思想政治工作,感覺不需要
高校勞資工作主要包括教職工日常工資核發(fā)、職稱(務)變動工資處理、退休人員待遇兌現(xiàn)、各種津補貼核發(fā)和遺屬困難補助申請受理等,需要嚴格按照相應的政策、制度和程序辦理。思想政治工作,是指我們黨在領導人民進行無產(chǎn)階級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改革的實踐過程中,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及其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武裝全黨和全國人民的頭腦,引導人民群眾理解和把握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jīng)驗和各種重大方針政策,增強人民群眾投身革命、建設、改革偉大事業(yè)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人民群眾更好地發(fā)揮推動社會進步的作用而進行的政治動員、理論宣傳、思想教育等方面的工作[2]。咋一看,思想政治工作與勞資工作之間似乎沒有什么必然的聯(lián)系,它們應該屬于高校兩個不同的部門分管,思想政治工作是否開展、開展得好與不好對于勞資工作來說并無利弊可言。其實,這主要是他們沒有擺脫守舊思想的禁錮,沒有能夠正確意識到改革深化給教職工觀念帶來的沖擊和挑戰(zhàn)。
2.輕視思想政治工作,感覺不重要
高校勞資工作內容比較瑣碎、復雜,作為高校勞資管理人員,日常工作事務較多,因此有人為了避免“節(jié)外生枝”,往往只是簡單根據(jù)相關的文件、制度和規(guī)定,按部就班地去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或是領導安排的任務,沒有花費時間和精力去分析、研究和思考教職工由于政策變化所可能出現(xiàn)的思想波動,使得教職工的思想分析工作出現(xiàn)空窗期,不利于教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
另外,還有一部分勞資管理人員認為思想政治工作是從屬且服務于勞資工作的,雖然他們口頭上也強調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勞資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但是他們并沒有從本質上更沒有從行動上認識到思想政治工作對于勞資工作的統(tǒng)領和牽引作用,在實際工作中依舊存在“兩張皮”現(xiàn)象,有時甚至為了所謂的防止牽扯精力,干脆將思想政治工作擱置一邊不予理睬。習近平同志指出:“輕視思想政治工作,以為定了制度、有了規(guī)章就萬事大吉了……,使一些本來可以落實的制度得不到落實、一些本來可以避免的問題不斷發(fā)生?!盵3]
3.回避思想政治工作,感覺不愿要
鑒于改革的不斷推進和深化,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隨著時代、經(jīng)濟、文化、環(huán)境等方面的變化而改變,其中不乏消極落后的腐朽墮落思想。尤其是在一些分配制度的推行過程中,由于出發(fā)點和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教職工對于勞資政策的認識就會出現(xiàn)“偏解”,如果不能給予正確及時地引導,就可能會激化矛盾,甚至發(fā)生一些難以預料的結果。在這一過程當中,勞資管理人員本可以有機會對聽到的意見、建議和牢騷進行耐心解釋,或是梳理上報以便領導研判改革方向。但是,我們有的勞資管理人員,卻信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原則,回避工作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和矛盾。另外,還有些勞資管理人員在工作中不愿了解事情的真相,不愿深入實際調查教職工存在的思想問題,擔心得罪他人和招致報復。
眾所周知,不論是高校勞資工作還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他們工作和服務的對象都是高校教職工,目的都是為了能夠更好地調動教職工的積極性,更好地為高校人才的培養(yǎng)和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獻計出力。相比以往,當下高校分配制度改革的頻率和力度不斷加快加大,在這一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觸動到一部分人的利益,那么究竟如何看待自身利益的得失就與其個人“三觀”直接相關。因此,高校勞資管理人員在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需要正確認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對勞資工作開展的重要作用,深入挖掘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在潛力,讓思想政治工作成為做好勞資工作的不竭動力。
1.有利于樹立以人為本工作思想
高校勞資工作關系到每位教職員工的切身利益,其工作人員首先應該具備良好的服務意識。例如現(xiàn)在很多高校正在推行的績效工資制度改革,可能會有一些人因為對于政策、文件不夠了解和熟悉,多次就相關問題進行咨詢,擔心績效改革無法做到民主、疑惑績效考核體系設計是否合理等[4],這個時候作為勞資工作者就應該體現(xiàn)出優(yōu)良的思想道德品質和修養(yǎng),耐得住性子,不厭其煩地向教職工負責解釋直到其明白為止。
另外,作為勞資管理人員應該想職工之所想,急職工之所急,每次在接待教職工的時候,一定要充分理解教職工解決問題的迫切心情。當然,勞資工作本身具有很強的政策性,對于符合規(guī)定的合理要求應該主動、及時、妥善的給予處理,若是由于政策原因無法滿足教職工的愿望和要求,也一定要向教職工認真細致地解釋,力爭贏得教職工的理解和支持。
2.有利于推進高校分配制度改革
近年來,高校分配制度發(fā)生了較大變化,打破了平均主義大鍋飯,廢除了職務職稱終身制,尤其是全員競聘制和績效工資改革的實行,形成了能進能出、能上能下、能高能低的用人機制,以及與之相適應的收入分配制度。如此一來,必然會有一小部分人因為利益受損,心理上出現(xiàn)不平衡產(chǎn)生抱怨情緒,于是就否定改革、反對改革,甚至有可能做出一些過激的行為,影響改革進程的推進。作為高校勞資管理人員,應該基于對思想政治工作重要作用的認識,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等方式,幫助這些思想上有問題的同志解開思想疙瘩,解除思想包袱,提高思想認識,走出思想誤區(qū),以便進一步理解改革精神、明確改革目的、領會改革意義,最終使得他們成為分配制度改革的助推器。
3.有利于保證勞資工作順利開展
由于法律體系的不斷完善和法制宣傳的不斷加強,人們的法制意識、維權意識不斷提升。高校作為事業(yè)單位,由于歷史、體制等原因,使其在社會保險、聘任待遇、公傷處理等方面勞資糾紛不斷。因此,勞資管理人員不僅需要培訓依法辦事的意識和能力,還要不斷提高思想道德素質,以盡量避免類似勞資糾紛的發(fā)生。此外,鑒于高校教職工隊伍的復雜,有管理人員、專技人員和工勤人員,有在編的和人事代理的,有在職的和離退休的等等,他們在兌現(xiàn)待遇時往往也會有所區(qū)別。再有因為崗位職數(shù)、崗位聘任、崗位考核等體制原因,可能導致出現(xiàn)無崗可聘、分配不公等現(xiàn)象,影響教職工的積極性。為此,勞資管理人員需要利用思想政治工作這一法寶,爭取獲得大家的理解和支持,最終使自己成為廣大教職工的貼心人,以便進一步保證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4.有利于提高勞資工作人員素質
作為高校勞資管理人員,做好工作不僅需要了解工作內容,熟悉文件,掌握規(guī)律,同時更需要保證自身的正直、廉潔。在當今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作為勞資管理人員也難免會受到形形色色的外在誘惑,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做到出污泥而不染呢?答案就是通過不斷加強思想道德素質的學習和培養(yǎng)。通過思想政治工作的強大力量,時刻提醒自己,牢記崗位職責使命,正確對待崗位賦予的權力義務,不徇私情,堅持原則,秉公辦事。另外,通過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不僅可以更好地幫助勞資管理人員實現(xiàn)與教職工的溝通交流,了解教職工的真實想法,提升工作效能,同樣也會讓勞資管理人員意識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魅力所在,促使他們不斷地自覺學習,實現(xiàn)自身素質的提高。
思想政治工作是完成和做好包括勞資工作在內的一切工作的生命線。隨著我們面臨的形勢日益復雜,思想政治工作對于勞資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意義和作用愈加凸顯。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是一項集多門學科為一體的綜合性工作。提高勞資管理人員的素質,培養(yǎng)一批有較高理論水平和文化素養(yǎng)的勞資管理人員,建設一支政治素質高、業(yè)務能力強、道德品行好、作風過得硬的高素質勞資隊伍,關系到學校事業(yè)的發(fā)展以及和諧單位的構建,是當前高校及勞資管理人員所共同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
1.將思想政治工作與政治理論學習相結合,不斷提升自身政治素養(yǎng)
高校勞資管理人員作為國家、地方勞資政策、方針的宣傳者、貫徹者和執(zhí)行者,在日常工作中,會涉及到薪酬調整、津貼發(fā)放、補助申請和福利待遇兌現(xiàn)等敏感性問題,所以勞資管理人員要想做好勞資工作,前提是具有堅定的政治立場和政治信念,自覺貫徹執(zhí)行黨和國家的相關方針政策。另外,勞資工作與教職員工的利益緊密相連,這就要求勞資管理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具有強烈的群眾觀點,自覺維護和尊重教職員工的主人翁地位,同時堅決抵制新形勢下各種外部不良思想的影響和誘惑,正確處理國家、單位和個人三者之間的利益關系。
為此,作為一名合格的勞資管理人員,必須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領悟和踐行“三個代表”“三嚴三實”等重要思想,增強自身素質,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觀念。另外,在改革進程中,面對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各樣勞資問題,同樣要求勞資管理人員不斷提升自身的政治素養(yǎng),擁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和政治覺悟,以便更好地適應和完成自己的工作。
2.將思想政治工作與解決實際困難相結合,努力增強思政工作實效
勞資部門應以服務教職員工為中心,在處理教職員工所提出的各類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時,應該盡可能地去幫助解決。對于教職工提出的正當合理要求,依據(jù)相關政策文件,按照規(guī)定程序主動、及時、妥善地給予解決,堅決杜絕出現(xiàn)慵懶、拖沓、推諉等不良風氣。如果囿于客觀條件,對教職工的合理要求暫時不能解決的,需要向教職工說明原因,并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爭取早日解決。
對于一些教職工提出的個別不合理要求,也不能簡單拒絕了事,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盡可能避免矛盾激化和上移,要讓教職工體會到學校的關心和愛護,讓思想政治工作春風化雨、滋潤心田,使勞資管理人員真正成為教職工的貼心人。這樣,才能更加充分地激發(fā)和調動教職員工的責任感和勞動積極性,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
3.將思想政治工作與學習先進典型相結合,形成愛崗敬業(yè)良好風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指出:“發(fā)揮道德模范榜樣作用,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蓖ㄟ^發(fā)現(xiàn)宣傳典型,總結推廣工作經(jīng)驗,凝練發(fā)揚先進精神,既可以不斷提高勞資管理人員的業(yè)務水平,也可以提高勞資管理人員的思想認識水平,提升思想境界。
在思想政治工作日常開展的過程中,一方面按照國家、政府的要求,充分利用基層黨總支、黨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廣泛運用網(wǎng)絡、報刊、廣播、媒體等多種宣傳媒介,大力號召勞資管理人員向優(yōu)秀人物和代表學習,充分發(fā)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導作用;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搜集一些反面素材和事例,通過深入剖析案例發(fā)生的思想根源,幫助勞資管理人員增強是非辨別能力,克服模糊意識,杜絕僥幸心理,從而構筑一道堅固的拒腐防變思想路線。這樣,可以更好地幫助勞資管理人員直觀地認識和辨別善與惡、美與丑、真與假、正與邪、榮與辱,使大家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實現(xiàn)示范帶動、典型引路的教育效果,不斷營造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良好風氣。
4.將思想政治工作與加強制度建設相結合,保證勞資隊伍思想建設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要想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的長效機制,發(fā)揮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應作用,加強制度建設是基礎和前提。
新時期、新形勢下,勞資管理人員面臨的情況和問題日趨復雜,作為勞資管理人員不能僅僅局限于熟悉工作內容完成任務,更應該提升素質能力保證工作質量。但是,勞資管理人員日常工作比較繁忙,根本無暇去系統(tǒng)地進行學習。為此,學校需要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訓制度,通過外出進修、培訓研討、學習考察等形式,開闊眼界,豐富知識,幫助勞資管理人員在培訓中增進學習和交流,在學習和交流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
為了解決思想政治工作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情況,學校應該通過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領導責任制度、思想政治工作聯(lián)席會議制度和思想政治工作考核制度等,保障勞資管理人員的學習時間和學習效果。
當然,“實踐發(fā)展永無止境,認識真理永無止境,理論創(chuàng)新永無止境”。隨著形勢、任務的變化,制度建設也應該與時俱進,不斷推進思想政治工作的規(guī)范化、制度化、科學化水平。
綜上,作為高校勞資管理人員,必須正確認識思想政治工作與勞資工作的關系,正確認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對勞資工作開展的積極作用,在此基礎上,不斷探索新時期加強和改進個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提升個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實現(xiàn)勞資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雙贏,為全面推進學校事業(yè)又好又快的發(fā)展提供強大的動力支持和可靠的思想保證。
[1]李閩榕.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手冊[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0:3.
[2]荊惠民.思想政治工作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42-43.
[3]習近平.國家要出問題主要出在黨內[N].京華時報(北京)2014-10-09(04).
[4]陳勇.績效工資改革視域下高校教職工的思想憂慮及其消解[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6):98-100.
G641
A
1004-4310(2015)03-0107-03
10.14096/j.cnki.cn34-1044/c.2015.03.025
2015-03-10
2014年省級教學研究重點項目“自適應:專業(yè)化、地方化、一體化三維空間下的高校教師隊伍建設”(2014jyxm226);阜陽師范學院科研項目“生命文化視域下皖北地區(qū)高校青年教師生存狀態(tài)的調查與分析(2014WBZX03)”。
陳勇(1980- ),男,安徽霍邱人,政工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高校人事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和生命教育;呂秋潁(1977- ),女,安徽阜陽人,管理學副教授,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