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周 鴻 閆秀廷
鞠光亮抗日:一月打三仗
○ 文/ 周 鴻 閆秀廷
先后參加過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和抗美援越,鞠光亮從東北一直打到海南島。
●亮閃閃的勛章,掛滿鞠光亮胸前。 供圖/周 鴻
人物檔案:
鞠光亮,1945年7月成為東北軍區(qū)14團三連戰(zhàn)士。1955年5月被授予解放獎章。1976年1月轉業(yè)到天津石油化纖廠工程指揮部任施工處處長。1989年12月從天津石油化纖廠公安處政委任上離休。
雖然已經86歲,但鞠光亮耳聰目明,精神矍鑠,更難得的是記憶力極強。說起31年軍旅生涯,老爺子底氣足、嗓子亮,兩眼放光。他說:我1945年7月參加了八路軍,零星小仗不算,頭一個月就打了三次大仗!轉過年,1946年5月我就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這么快就投入組織的懷抱,充分證明我作戰(zhàn)勇敢,經受住了戰(zhàn)爭的嚴酷考驗。
鞠光亮1929年出生于天津市紅橋區(qū)。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一家人流落到唐山越河鎮(zhèn),過著吃不飽穿不暖的日子,還處處受鬼子、漢奸的氣,當亡國奴的苦日子,讓十來歲的鞠光亮心中充滿仇恨。
1945年7月,一隊八路軍路過小鎮(zhèn),住在鞠家的班看鞠光亮個子大、人又機靈,就問:“小嘎子,想不想當八路軍???”鞠光亮心想:太巧了,真是說到我心坎兒上了。他響亮地回答:“想!早就想了,我要是手上有了槍,就能打鬼子!”于是,16歲的鞠光亮當上了八路軍,跟著隊伍離開了家鄉(xiāng),走上革命之路。
剛當兵時,沒有軍裝,也沒有槍,班長就讓鞠光亮背手榴彈。一個彈兜里裝著五枚手榴彈,鞠光亮興奮地背上手榴彈,甩開大步跟著班長向前走。過了三天,在連長、指導員的協(xié)調下,聯系別的排,湊了一身軍裝給他。穿上軍裝,他覺得光榮和自豪。參軍的第一個月,零星小仗不算數,他參加了三次大型戰(zhàn)斗。
第一仗是解放河北玉田縣。開仗前,鞠光亮還沒有槍,也不會扔手榴彈,但一直勇敢地跟著班長往前沖。
八路軍包圍了縣城,偵察員探回消息:城里只有一小隊鬼子,也就百十來人,集中駐扎在城墻的東南角城門附近;還有五六百偽軍,分守其他三個城門。戰(zhàn)斗打響,一小隊八路軍佯攻東南角,裝模作樣地吶喊著打槍打炮。
鞠光亮所在的14團從西北角架起兩丈六的梯子強攻。第一次參加戰(zhàn)斗,他都蒙了,也不知東南西北,腦子里一片空白,背著手榴彈緊跟在班長向前沖。偽軍大都是鬼子漢奸抓來的壯丁,平日里傍虎吃食兒,混吃混喝兒,如今一看大事兒不好,根本不敢跟八路軍較量,扔了槍就逃跑。
等鬼子順著城墻跑過來,八路軍已經上來幾個連,里應外合打開城門。副班長喊:小嘎子,給我準備手榴彈!鞠光亮拿起一枚手榴彈,擰開蓋兒,拽出拉環(huán)線,交給副班長。副班長一拉線兒,把手榴彈扔向鬼子。說:再拿……沒等上刺刀沖鋒,一頓手榴彈就把小鬼子全送上了西天。這一仗打下來,繳獲了大批武器彈藥,鞠光亮也得到一支七九步槍。反復摸著這朝思暮想的寶貝步槍,鞠光亮心里樂開了花兒:“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
第二仗是在唐山開平附近打鬼子的火車。鞠光亮打出人生第一槍,成長為英勇殺敵的猛士。
八路軍得到情報:兩個中隊的鬼子將乘火車從唐山去開平。鞠光亮和他的戰(zhàn)友們擰下鐵軌上的螺栓,埋伏在五十米外的高崗子后面,一趴就是兩個小時。
在高崗子后面趴得正膩味,看見穿著便衣、腰里別著手槍的偵察兵從道叉子上回來,連長問:“咋樣?”偵察員說:“還沒信。”連長不讓大伙兒動:“都別動,好好給我趴著!”只見偵察員不時跑到鐵軌上,把耳朵湊到鐵軌上聽動靜。突然,只見他快速跑回高崗,老兵一看,樂了,說有戲!
過了一小會兒,一列火車哐當哐當地開過來,到了擰下螺栓的地方,只聽“轟隆”一聲巨響,整列火車幾節(jié)車廂全翻了!沒摔死的鬼子鬼哭狼嚎。
沖鋒號響起來了。高崗子附近的一處民宅房頂上,八路軍的機關槍像唱歌一樣歡快地射擊。各種火力齊發(fā),沒多大會兒工夫就干凈利索地消滅了一火車鬼子。
聽到讓人熱血沸騰的進攻號,鞠光亮舉起手中槍,邊瞄準邊射擊,打了個痛快!他說:“也不知到底哪個鬼子是我打死的,反正是打出了人生第一槍!真過癮!”
這一仗,幾百個鬼子死了一大半,少數沒死的全當了俘虜。
鞠光亮說:“那時已經是抗戰(zhàn)最后階段,鬼子的戰(zhàn)斗力已經大大減弱。”戰(zhàn)后,鞠光亮親眼看著班長審問被俘虜的鬼子:“說?你們?yōu)樯杜艿街袊鴣砬致晕覀??!”小鬼子小聲嘀咕:“我們不是侵略?”“不是侵略是干啥?”“我們是回姥姥家來了!?/p>
第三仗是在唐山附近任個莊以北打鬼子的炮樓。鞠光亮遇敵不慌,機智脫險,受到連長表揚。
沖鋒幾次,傷亡十幾名戰(zhàn)友,炮樓卻紋絲未動。原來炮樓下面還連著一圈地堡,地堡的槍眼兒正對人的腿,非常隱蔽。地堡外還圍著鐵絲網,鐵絲網外是一人深、兩丈寬的壕溝,要沖過壕溝必須通過吊橋。本來與打入敵人內部的同志說好八路軍一進攻,他們就從里面放下吊橋,可不知為何進攻時吊橋沒有放下。部隊死傷嚴重,炮樓卻久攻不下。
攻到中午,連長讓以班為單位去老百姓家借灶做飯。鞠光亮被班長派到一戶老百姓家,燒火燜飯燉肉。因為打仗,老百姓家早就跑得沒了人影兒。一頓飯還沒做熟,鞠光亮卻意外地聽到村南方向有槍炮響,覺得事兒不對,心想那個方向沒有自己人啊。悄悄從院門縫往外一瞧,鬼子增援的坦克開過來了!他嚇壞了,從院子里翻墻而過,在隔壁老鄉(xiāng)家見到一位沒來得及逃走的七十多歲的老大爺,趕快說:“大爺,我是八路軍,正在您家隔壁做飯,讓敵人圍在村兒里了,您幫我找身便裝吧,我得想辦法突圍?!崩洗鬆敽芸煺襾硪簧肀阋?,讓鞠光亮穿上老百姓的衣裳。鞠光亮機靈地把槍和軍裝裹起,藏在院子里的柴火垛中。他想:北邊是炮樓兒,南邊又來了增援的鬼子,我還是往西跑吧。大爺怕他不認路,就帶著他從村子西邊左轉右繞地跑出去。出了村兒,往西走出三里地,遇到一個墳圈子,突然從墳圈子里伸出槍:“站住,舉起手來!”鞠光亮一看,樂了,舉著槍的竟然是連里的戰(zhàn)友!
事后,連長直夸鞠光亮:做得對,不脫軍裝根本跑不出來!還把班長和副班長批了一頓:怎么把小嘎子丟了?晚上,偵察員帶著鞠光亮偷偷潛回村里,把槍和軍裝找回來。
一月三戰(zhàn),鞠光亮迅速成長為一名優(yōu)秀的戰(zhàn)士。
責任編輯:陳爾東
znchenerdo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