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芳 王愛華 王 麗 張 林
劉芳:女,碩士研究生,護士
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是目前治療不孕癥的重要手段。由于受傳統(tǒng)生育觀念的影響及高額的醫(yī)療費用,使IVF-ET 夫婦承受較大的精神壓力,不僅影響超促排卵效果,而且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本研究通過對IVF-ET 夫婦進行認知聯(lián)合音樂療法,對生活質量影響效果滿意,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3 年12 月~2014 年5 月在某三甲醫(yī)院生殖中心就診的IVF-ET 夫婦32 對。年齡26 ~44 歲,平均(34.87±4.22)歲。入組標準:根據(jù)《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辦法》IVF-ET 的適應證和禁忌證來確定,并排除采取自然周期取卵者、中途改行ISCI 治療的患者;問卷填寫時間為所有實驗室檢查已完善后。試驗通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的審核批準,并同IVF-ET 夫婦簽署知情同意書。將符合標準的32對夫婦等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兩組在年齡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基本治療 對照組和試驗組均采用長方案降調節(jié),促性腺激素均采用注射用重組人促卵泡激素(Gonal-F)和尿促性腺激素(HMG)。對IVF-ET 技術多個環(huán)節(jié)均實施嚴格的質量控制:如分組后對兩組IVF-ET 受術者的人口社會學和疾病相關資料是否可比進行均衡性比較;IVF-ET 的實施過程包括取卵術、實驗室培養(yǎng)、移植術均采用專人負責制;所有干預均由同1 名專業(yè)心理醫(yī)師和護士團隊完成。各項體格及化驗檢查均采用統(tǒng)一標準;統(tǒng)一核查、編號后使用Epidata 3.0進行數(shù)據(jù)雙錄入,由專人負責數(shù)據(jù)處理,且錄入完畢后采取邏輯糾錯排除無效數(shù)據(jù)。
1.2.2 護理方法 對照組夫婦按照常規(guī)IVF-ET 進行治療和護理。由責任護士以常規(guī)的健康教育模式對患者進行宣教。試驗組除此之外,請專業(yè)心理醫(yī)師給予認知聯(lián)合音樂療法:(1)首先采用啟發(fā)式心理聯(lián)想,分析其慣有的錯誤思維模式和心理障礙,告知負性情緒對認知和對IVF-ET 效果的不利影響,使夫婦學會識別不良認知。再根據(jù)其具體情況,巧妙提出其關心的問題,誘導興趣然后詳細闡述,幫助將有關知識系統(tǒng)化。(2)建立正確的認知模式,運用成功案例現(xiàn)身說法、真實性體驗等幫助其嘗試用合理、積極的認知模式去處理問題;結合交流中的實時觀察,針對其認知偏差,實施針對性的心理疏導,來改善認知與消極情緒。確診后每周1 次共8 次,每次30 ~60 min,同時保證干預的一致性。(2)音樂療法。主要采取聆聽音律舒緩節(jié)奏明快的樂曲10 首,包括班得瑞的輕音樂、巴赫古典音樂、春江花月夜等特色民歌,要求每天按要求做1 次30 min 的感受式音樂療法,可根據(jù)喜好選擇樂曲,播放時戴耳機調音量至其舒適。(3)每周1 次提供好孕課堂,利用紀錄片、幻燈片、滾動屏幕等多種方式,邀請有經(jīng)驗的醫(yī)護人員通俗易懂講解IVF-ET 技術及認知音樂療法的相關知識。出院前給予音樂療法實施手冊,每2 周1 次電話隨訪來了解落實情況。
1.3 觀察指標 生活質量測評使用簡明健康測量量表,共反映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兩方面,生理健康水平包括生理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及總體健康,心理健康水平則包括精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和精神健康。得分越高,生活質量越高。由護士使用統(tǒng)一指導語說明調查目的,于干預8 周后評定。對問卷采用不記名形式,嚴格保密獲取的資料和數(shù)據(jù),要求獨立完成并現(xiàn)場收回。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7.0 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t 檢驗,檢驗水準α=0.05。
表1 兩組夫婦生活質量對比(分
表1 兩組夫婦生活質量對比(分
維度 (對n照=3組2)(試n驗=3組2) t 值 P值生理機能54.60±6.50 55.00±6.70 0.227 0.821生理職能 47.10±9.20 59.10±8.90 5.325 <0.001軀體疼痛 57.00±8.40 56.80±8.80 0.088 0.931總體健康狀況 50.50±6.70 74.70±6.60 14.541 <0.001精力 54.20±5.50 73.70±5.60 14.137 <0.001社會功能 67.50±9.00 72.40±9.40 2.141 0.036情感職能 46.30±6.10 55.20±6.50 5.657 <0.001精神健康 53.80±4.00 61.20±4.20 7.324 <0.001生活質量總分431.20±15.80 507.70±21.30 16.303 <0.001
隨著IVF-ET 技術日臻完善,在帶來希望的同時,又因其復雜性、侵入性及高消費,而帶來多種生理和心理壓力。國內外研究證實IVF-ET 夫婦普遍存在焦慮、抑郁,生活質量較低[2],而妻子較丈夫更嚴重。生活質量是目前評估總體健康狀況的綜合指標,改變了傳統(tǒng)醫(yī)學模式僅關注身體健康而忽視心理、社會方面的現(xiàn)象,能客觀評價[3]其生理、心理和社會等功能狀態(tài)和反映疾病的進展及干預的影響。隨著整體護理觀念的轉變,人們越來越多地關注IVF-ET 夫婦的生活質量。妻子生活質量降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進入降調周期后要多次接受檢查和藥物注射,既承受著軀體疼痛,還要承受妊娠失敗的壓力,生活質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而丈夫的生活質量降低則主要來源于擔心治療費用及妊娠結局。因此通過認知聯(lián)合音樂療法使夫婦以較好的心理狀態(tài)行IVF-ET。
認知療法是通過改變不良認知來消除負性情緒的短程心理治療方法。本研究通過對試驗組夫婦實施認知重建,幫助矯正自我失敗的消極思維,改變對自已無法生育的各種不恰當?shù)恼J知和態(tài)度,建立正確的認知和行為新模式,改善了IVF-ET 夫婦的焦慮、抑郁情緒。這與TarabusiM 等[4]研究一致。而音樂療法是利用音樂的音色、旋律、節(jié)奏等分別通過心理、生理兩種效應來調節(jié)情緒,恢復或促進身心康復的一種方法,現(xiàn)已廣泛應用到抑郁癥、高血壓等治療中且療效確切[5-9]。本研究實施認知聯(lián)行合音樂療法后,試驗組夫婦生理健康方面在生理職能、總體健康情況均高于對照組(P <0.05),這與認知療法通過了解原有生活習慣中的負性因素,針對存在問題建立管理計劃,改變錯誤的思維觀念,重建新的認知模式,鼓勵適當?shù)墓ぷ骱突顒?,有助于維持正常的工作生活和身體健康;但是在生理機能和軀體疼痛上無明顯差異(P >0.05),可能與本研究的干預時間較短,難以在短時間內改變IVF-ET 夫婦生理機能狀況,而軀體疼痛則由于黃體酮保胎需要多次肌肉注射導致,這與王薇[10]等的研究結果一致。心理健康而方面則在精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和精神健康均高于對照組(P <0.05),這與音樂療法通過刺激了新紋狀體副核與腹側被蓋區(qū)引起分泌多巴胺增多而使其體驗到積極的情緒,而積極的情緒體驗可以緩解抑郁、焦慮等引起的心理壓力,以一種平和的心態(tài)對待,有助于負性情緒的改善,使得生活質量有所提高。
本研究顯示,認知聯(lián)合音樂療法可以改善IVF-ET 夫婦雙方的錯誤認知和負性情緒,通過提高夫婦雙方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狀況來提高IVF-ET 夫婦的生活質量水平,故應積極開展認知聯(lián)合音樂療法,改變其錯誤認知,建立正確的認知模式,探討適合臨床實施的干預措施來提高IVF-ET 夫婦的生活質量。由于采取自愿入選模式,可能存在選擇性偏倚,且時間和代表性有限,今后需要擴大樣本量,對提高IVF-ET夫婦生活質量干預的有效性做進一步探討。
[1] 陳文英.不孕癥女性的心理狀況及干預研究[J].吉林醫(yī)學,2013,34(2):396-397.
[2] 許洪梅,鹿 群,沈 浣.女性不孕癥患者焦慮、抑郁狀況和生活質量調查[J].中國婦產(chǎn)科臨床雜志,2010,11(5):327-330.
[3] Chiaffarino F,Baldini MP,Scarduelli C,et al.Prevalence and incidence of depressive and anxious symptoms in couples undergoing assisted reproductive treatment in an Italian infertility department[J].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2011,158(2):235-241.
[4] Tarabusi M,Volpe A,F(xiàn)acchinetti F.Psychological group support attenuates distress of waiting in couples scheduled for assisted reproduction[J].J Psychosom Obstet Gynacecol,2004,25(3-4):273-279.
[5] 鐘海英,宋曉宇,莫世秀,等.維持性血液透析抑郁癥患者實施音樂干預的療效及影響因素分析[J].現(xiàn)代臨床護理,2010,9(9):6-8,3.
[6] 王鳳姣,王 朔.音樂治療應用于抑郁癥臨床療效觀察[J].齊齊哈醫(yī)學院學報,2012,33(23):3219-3220.
[7] 朱建中,周兆新,張 恒.音樂療法對腦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康復作用[J].中國康復,2010,25(6):437-438.
[8] 杜青青.近十年來音樂治療在我國的研究進展[J].人民音樂,2011(1):68-71.
[9] 王惠敏.淺談不孕癥患者護理過程中的溝通技巧[J].中外醫(yī)療,2010,29(2):120,122.
[10]王 薇,皮 潔,朱靜香.IVF-ET 患者生活質量影響因素調查分析[J].中國優(yōu)生與遺傳雜志,2013,21(6):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