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看錄像、觀察圖片、閱讀資料、自學課文等,使學生了解大河流域人類文明的歷史,包括埃及、巴比倫、印度等文明古國的相關歷史知識。
2.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探索金字塔的建筑歷史,認識古代人民的聰明才智,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教學漢謨拉比法典、印度種姓制度等知識,使學生認識奴隸制度的實質(zhì),提高學生認識歷史事件本質(zhì)特征的能力。
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
播放歌曲《愛在西元前》。
師:這首歌不僅好聽,而且還與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的內(nèi)容有關,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學習內(nèi)容。在學習新課之前,請大家先想一想:四大文明古國是哪四國?
生: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古代中國。
播放幻燈片:《大河流域的亞非文明古國地域圖》。
師:請同學們觀察圖片,你能從圖片中觀察到四大文明古國有什么共同特征?
生仔細觀察并得出結論:四大文明古國都在亞非,都在大河流域。古埃及有尼羅河,古巴比倫有幼發(fā)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古印度有印度河和恒河,古代中國有黃河和長江。
師:同學們回答得非常好,觀察得非常仔細,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大河流域—人類文明的搖籃》。
二、講授新課
師:同學們知道時空穿越嗎?今天我們組成一家旅行社,帶領大家穿越時空回到古代埃及、巴比倫和印度,來一場刺激的時空穿越旅行。我們的旅行社分成三個團,分別是埃及團、巴比倫團和印度團。每個團的任務是制作明信片,介紹各地基本概況,文明成果和傳奇故事,然后選出三個“導游”進行解說,現(xiàn)在請同學們開始。
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將課前預習收集到的學習材料進行匯集、篩選、討論、整理,最后各選一位“導游”發(fā)言。
師:現(xiàn)在有請各組“導游”帶領大家穿越時空,第一站是古埃及。
生(古埃及組):發(fā)源地:埃及。時間:公元前3500年。統(tǒng)一:公元前3000年。國王:法老。文明成果:金字塔。傳奇故事:(略)。
師:感謝這位同學的介紹,下面老師給大家介紹一下金字塔“十奇”和獅身人面像。(略)
師:由于古代埃及金字塔的工程浩大,規(guī)模宏偉,很多人懷疑五千年前的人類是否具有這種建筑能力。直到今天,有人仍然對古代埃及人建造金字塔的能力表示懷疑。你怎樣看待這個問題?談談你的理由。(略)
師:現(xiàn)在有請古巴比倫組的“導游”帶領大家穿越時空到達第二站——古巴比倫。
生(古巴比倫組):發(fā)源地:兩河流域(幼發(fā)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時間:公元前3500年。統(tǒng)一: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王國國王漢謨拉比統(tǒng)一兩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奴隸制國家。文明成果:漢謨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現(xiàn)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傳奇故事:(略)。
師:感謝古巴比倫的各位“導游”,下面由老師帶領大家走進古巴比倫,領略一下它的風采?。ㄕ故緢D片:《漢謨拉比法典》石碑)
師:《漢謨拉比法典》石碑上半部的浮雕右邊為太陽神,左邊為漢謨拉比。雕像寓意為太陽神正在授予漢謨拉比象征權利的魔標和魔環(huán)。巴比倫的文明成果除了漢謨拉比法典,還有一個同樣為世界八大奇跡之一的空中花園。(展示圖片:空中花園)
師:現(xiàn)在有請古印度組“導游”帶領大家穿越時空到達第三站——古印度。
生(古印度組):發(fā)源地:印度河。時間:公元前2500年。文明成果:種姓制度。傳奇故事:(略)。
師:下面由老師帶領大家走進古印度,再次領略一下古印度的風采。古印度有種姓制度,還有美麗的泰姬陵。(展示圖片并介紹泰姬陵)
師:下面對各位“導游”進行考核,考察一下大家的工作情況。(進行課堂練習)
三、課堂小結
師:今天我們穿越了歷史時空,探索了古埃及神秘的金字塔,領略了古巴比倫莊嚴的漢謨拉比法典和美麗的空中花園,見證了古印度嚴苛的種姓制度,同時也探尋了古老文明的興起與衰落。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民族的文明代代傳承,從未間斷。同學們,你們是祖國的明天,希望你們能夠銘記歷史使命,開創(chuàng)中華文化的新輝煌!
板書設計
(責任編輯 趙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