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火燒對林地土壤理化性質(zhì)的影響

      2015-04-25 10:13:20曹慧白晉華王建讓郭晉平賀薇師愛華
      關(guān)鍵詞:跡地林火火燒

      曹慧,白晉華*,王建讓,郭晉平,賀薇,師愛華

      (1.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 林學院,山西 晉中030801;2.加拿大湖首大學,加拿大P7B5E1;3.山西省晉城市林業(yè)局,山西 晉城市048000)

      林火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也是一種特殊的生態(tài)因子,它對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形成和發(fā)展起重要的作用。它通過加熱和氧化作用引起土壤理化性質(zhì)和生物環(huán)境的改變[1]。土壤性質(zhì),尤其是土壤化學性質(zhì),是植物生長和產(chǎn)量形成的基礎。土壤化學性質(zhì)不僅受氣候、植被、地形以及成土過程等自然因素的影響,而且與耕作、土地利用方式以及經(jīng)營措施[2]等人為因素密切相關(guān)。不同強度的火干擾在森林火災中,對土壤的理化性質(zhì)具有不同的顯著差異。國內(nèi)有關(guān)學者開展了林火對東北林區(qū)土壤理化性質(zhì)影響的大量研究[3-8],但對華北地區(qū)還鮮有報道。本通過對山西省中條山三交林場2a后的火燒跡地土壤理化性質(zhì)影響情況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對華北地區(qū)火燒跡地早期環(huán)境的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1 研究地區(qū)概況與研究方法

      1.1 研究地區(qū)概況

      研究區(qū)地處中條山與太岳山交匯地帶,位于臨汾市浮山縣東部,中條山的北端,地理坐標為東經(jīng)112°00′~112°13′,北緯35°49′~36°03′。該林場植物資源稀少,林分以油松(Pinus tabuliformis、純林為主,且分布不均,在成片面積中主要樹種有油松(Pinus tabuliformis)、遼東櫟(Quercus wutaishanica)、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等,少量側(cè)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華山松(Pinus armandii)、落葉松(Larix gmelinii)等;灌木種類主要有 連 翹 (Forsythia suspensa)、黃 刺 玫 (Rosa xanthina)、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錦雞兒(Caragana sinica)、繡線菊(Spiraea salicifolia)、丁香(Syzygium aromaticum)等,還有少量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荊條(Vitex negundo var.)、莢迷(Viburnum dilatatum)、鼠李(Rhamnus davurica)、胡 頹 子 (Elaeagnus pungens)、山桃(Prunus davidiana)、山杏(Prunus armeniaca)等。該林場主要以油松林為主 。

      1.2 樣地選擇與設置

      本研究取樣地點設在山西省中條山三交林場,并于2014年7月對三交林場火燒跡地進行實地踏察。已有研究將林火發(fā)生地燒死木的比例≤30%,屬輕度火燒;林火發(fā)生地燒死木的比例>70%,屬重度火燒[9]。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火燒跡地內(nèi)存在輕度火燒和重度火燒。在立地條件和火燒強度盡量相一致原則下,對油松林地火燒跡地進行土壤取樣。臨近火燒跡地的地區(qū)作為對照,設置平行樣地。

      1.3 土壤的取樣與測定

      各樣地中隨機設置3個50cm×50cm的小樣方進行土壤取樣,采用環(huán)刀法分別取2個層次土壤,采集 A表層(<10cm)和B深層(10~20cm)樣品,測定土壤土壤含水量、容重和孔隙度。樣品在室內(nèi)經(jīng)自然風干、研磨、過篩等預處理,測定土壤pH值、全氮、全磷等指標。土壤的pH值采用電位法;全氮采用凱式定氮法;全磷采用 HClO4-H2SO4熔融-鉬銻抗比色法[10]。

      1.4 統(tǒng)計分析

      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檢驗試驗處理是否影響土壤各理化性質(zhì)指標,顯著水平設定為p<0.05。所有數(shù)據(jù)分析在SPASS16.0統(tǒng)計軟件中完成。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火干擾對土壤物理性質(zhì)的影響

      2.1.1 土壤含水量的變化

      火燒2a后,對照、輕度火燒、重度火燒跡地的森林土壤 A 層的含水量(7.83%、9.68%、6.93%)普遍高于土壤深層 B層(5.86%、9.14%、5.46%)的含水量。輕度火燒后森林土壤的A層和B層的含水量分別增加了23.62%、55.97%,與對照有顯著差異(p<0.05)。重度火燒后森林土壤的含水量A層和B層的含水量分別降低了11.49%、6.66%,與對照無顯著差異(p>0.05)。土壤A層的含水量波動范圍低于(最高0.09)B層土壤的含水量的波動范圍(最低0.29)。說明火燒對土壤含水量影響的趨勢較明顯(表1)。

      表1 土壤含水量變化方差分析結(jié)果/%Table 1 Variance analysis results of Soil moisture content change/%

      2.1.2 土壤容重的變化

      土壤容重大小反映土壤透水性、通氣性及根系伸展時阻力的大?。?1]。森林土壤A層容重(輕度火燒:1.31g·cm-3,重度火燒:1.17g·cm-3)低于土壤B層容重的(輕度火燒:1.40g·cm-3,重度火燒:1.21g·cm-3)。輕度火燒后土壤的容重為1.31g·cm-3、1.40g·cm-3,比對照提高0.76%、8.53%,但未達到顯著結(jié)果。重度火燒后土壤的容重與對照相比降低至1.17g·cm-3、1.21g·cm-3,它們之間的差異均不顯著??偟膩砜?,火燒后對土壤容重影響的趨勢不明顯(表2)。

      2.1.3 土壤孔隙度的變化

      土壤孔隙狀況影響土壤通氣透水性和根系穿插的難易程度,并對土壤中水、肥、氣、熱和微生物活性等發(fā)揮著不同的調(diào)節(jié)作用,是土體構(gòu)造重要指標之一[12]。輕度火燒后土壤的孔隙度為0.49%、0.47%,與對照沒有明顯變化。重度火燒后土壤的孔隙度為0.52%、0.49%,比對照分別提高了6.12%、2.08%,但差異未達到顯著水平,趨勢也不明顯(表3)。

      表2 土壤容重變化方差分析結(jié)果/g·cm-3Table 2 Variance analysis results of Soil bulk density/g·cm-3

      表3 土壤孔隙度變化方差分析結(jié)果/%Table 3 Variance analysis results of Soil porosity change/%

      2.2 火干擾對土壤化學性質(zhì)的影響

      2.2.1 土壤pH值的變化

      研究表明,林火發(fā)生后會迅速提高土壤的pH值,在經(jīng)過幾個月、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后逐漸下降[13]?;馃?a后的油松林地與對照相比(6.30),B層土壤pH 升高至(6.35、6.36)。在經(jīng)歷輕度火燒后土壤A層pH降低至6.22,B層pH值發(fā)生小幅度的升高變化(6.35),重度火燒后土壤發(fā)生相對程度很小的變化(6.38、6.36),但差異均未達顯著水平(p>0.05)??偟膩砜?,火干擾對土壤pH值的影響不顯著(表4)。

      2.2.2 土壤全氮的變化

      不同火燒強度土壤B層全氮的含量(0.12、0.15、0.14)普遍低于土壤 A層全氮的含量(0.18、0.16、0.20),全氮的含量主要集中在土壤的A層,盡管彼此之間并沒有達到差異明顯的程度,但仍然能看出土壤中重度火燒后呈現(xiàn)升高的趨勢(11.11%,16.67%)。輕度火燒后土壤 A 層全氮含量明顯低于對照土壤A層全氮的含量(11.11%),但土壤B層全氮的含量達到最高(見表5)。

      表4 土壤pH值變化方差分析結(jié)果Table 4 Variance analysis results of Soil pH change

      表5 土壤全氮變化方差分析結(jié)果/g·kg-1Table 5 Variance analysis results of Soil total nitrogen/g·kg-1

      2.2.3 土壤全磷的變化

      與土壤全氮在土壤中的分布趨勢基本一致,不同火燒強度后土壤A層全磷的含量差異明顯,達到顯著水平(p<0.05)。A、B層輕度火燒后比對照降低了20.00%,41.67%,重度火燒后土壤全磷含量比對照增加了114%、100%。說明火干擾對土壤全磷的影響趨勢較明顯(表6)。

      表6 土壤全磷變化方差分析結(jié)果/g·kg-1Table 6 Variance analysis results of Soil total phosphorus/g·kg-1

      3 討論與結(jié)論

      與對照相比,輕度火燒后的油松林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的含水量(23.62%、55.97%)以及容重(0.76%、8.53%),但這種變化只是前者達到顯著水平。這可能是由于輕度火燒會將土壤表層的枯枝落葉層燒掉,當發(fā)生降水時,水分可以更好的被土壤吸收,所以沒有造成土壤表面板結(jié)現(xiàn)象,對土壤容重無顯著影響。重度火燒降低了土壤的含水量(11.49%、6.66%),此影響結(jié)果與韓釗龍的結(jié)果一致[14]。原因可能是重度火燒破壞土壤結(jié)構(gòu),使土壤容重(10.00%、6.20%)也降低,造成土壤板結(jié),使土壤持水力降低,不能更好的涵養(yǎng)水分。

      在經(jīng)歷火干擾后的油松林,其土壤孔隙度變化的總趨勢是升高,且變化幅度不大,這與前人的相關(guān)研究結(jié)果并不符合,但可以給出相應解釋,應該是無法確定火燒跡地內(nèi)火燒前的可燃物類型是否一致以及土壤內(nèi)腐殖質(zhì)物質(zhì)含量的多少造成的。

      火干擾后土壤pH一般呈上升趨勢,隨著火勢的增強而上升[15],與本研究一致。但輕度火燒后森林土壤A層pH值降低至6.22,這可能也與A層土壤可燃物有關(guān)。

      本文研究發(fā)現(xiàn),輕度火燒后土壤A層的全氮的含量有所降低(11.11%),這與耿玉清對北京西山地區(qū)林火對土壤性質(zhì)的影響的結(jié)果一致[16]。土壤全磷的含量顯著降低(20.00%、41.67%),這也與薛立的結(jié)果一致[17],但重度火燒后土壤全氮的含量 A、B層分別提高11.11%、16.67%,全磷的含量分別提高了114.00%和100.00%,都升高,原因可能是重度火燒跡地隨著地表凋落物增加而增加。

      火燒后經(jīng)過2a的恢復,土壤中A層的含量值普遍大于B層的含量值,除了火燒后土壤容重,這可能是由于B層的土壤更為堅實。與對照相比,火燒后土壤的含水量與全磷隨著土壤深度的不同達到顯著差異。

      文中對不同強度的火干擾進行了理化性質(zhì)數(shù)據(jù)分析,得出2a后火干擾對該地區(qū)土壤影響仍然有顯著差異的結(jié)果。為今后的林火生態(tài)恢復方法的選擇和實施提供相關(guān)的基礎數(shù)據(jù),對華北火后森林環(huán)境的管理具有重要意義。本文沒有詳細的考慮火燒跡地的可燃物的類型、枯落物、微生物等因素,實驗數(shù)據(jù)可能會有一定偏差,對實驗結(jié)果可能有一定的影響。本實驗樣地設在山西省三交林場,建議對同一塊火燒跡地進行連續(xù)的定位研究,以獲取更確切的資料,得到火燒后對土壤理化性質(zhì)影響的結(jié)果會有更強的規(guī)律性。

      [1]Hart SC,DeLuca TH,Newman GS,etal,Post-fire veg-etative dynamics as drivers of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function in forest soils.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2005,220:166-184.

      [2]Schoenholtz SH,VanMiegroet H,Burger JA.A review of chem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as indicators of forest soil quality: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J].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2000,138(1/3):335-356.

      [3]孫明學,賈煒瑋,吳瑤.大興安嶺北部地區(qū)林火對土壤化學性質(zhì)的影響[J].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2009,37(5):33-35.

      [4]孔健健,楊健.林火對大興安嶺落葉松林土壤性質(zhì)的短期與長期影響[J].生態(tài)學雜志,2014,33(6):1445-1450.

      [5]谷會巖,金靖博,陳祥偉,等.不同火燒強度林火對大興安嶺北坡興安落葉松林土壤化學性質(zhì)的長期影響[J].自然資源學報,2010,25(7):1114-1121.

      [6]辛穎,趙雨森,陳強.大興安嶺火燒跡地植被恢復后土壤理化性質(zhì)[J].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2013,41(8):65-68.

      [7]張玉紅,孫銘隆,劉彤.林火對大興安嶺典型植被土壤理化性質(zhì)的影響[J].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2012,40(6):41-43,107.

      [8]孫龍,趙俊,胡海清.中度火干擾對白樺落葉松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質(zhì)的影響[J].林業(yè)科學,2011(2):103-110.

      [9]劉會鋒,陳冰,周翠嗚,等.2種火燒強度對大興安嶺偃松落葉松林粗木質(zhì)殘體的影響[J].林業(yè)資源管理,2011(1):72-77.

      [10]鮑士旦.土壤農(nóng)化分析(第三版)[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00:39-78.

      [11]王光玉.杉木混交林水源涵養(yǎng)和土壤性質(zhì)研究[J].林業(yè)科學,2003,39(S1):15-20.

      [12]孫艷紅,張洪江,程金花,等.縉云山不同林地類型土壤特性及其水源涵養(yǎng)功能[J].水土保持學報,2006,20(2):106-109.

      [13]Fisher R F,Binkley D.Ecology and management of forest soils[M].New York:John Wiley &Sons,2000:241-261

      [14]韓釗龍,胡慧蓉,黃鑠淇.林火干擾對土壤理化性質(zhì)的影響[J].西南林業(yè)大學學報,2014,34(3):46-50.

      [15]劉發(fā)林,張思玉,曾思齊,等.火災對馬尾松林土壤化學性質(zhì)的影響[J].土壤通報,2009,40(6):1270-1275.

      [16]耿玉清,周榮伍,李濤,等.北京西山地區(qū)林火對土壤性質(zhì)的影響[J].中國水土保持科學,2007,5(5):66-70.

      [17]薛立,向文靜,何躍君,等.不同林地清理方式對杉木林土壤肥力的影響[J].應用生態(tài)學報,2005,16(8):1417-1421.

      猜你喜歡
      跡地林火火燒
      無錫惠山區(qū)堅持“六抓六強” 構(gòu)建林火防治銅墻鐵壁
      封二、封三:寒蔥嶺戰(zhàn)跡地 (伏擊戰(zhàn)) 新考
      林火監(jiān)測系統(tǒng)在森林防火中的應用與發(fā)展
      半邊天
      火燒毒品
      南方周末(2019-06-27)2019-06-27 19:47:54
      我國科學家在國際上首發(fā)30 m分辨率全球火燒跡地數(shù)據(jù)產(chǎn)品
      驢肉火燒
      火燒跡地造林技術(shù)
      基于Landsat影像提取大興安嶺區(qū)域火燒跡地★
      山西建筑(2017年15期)2017-07-01 22:03:22
      不怕火燒的手帕
      莫愁(2017年15期)2017-05-11 01:21:55
      张掖市| 城市| 桐柏县| 禹州市| 自贡市| 泰兴市| 田阳县| 广安市| 张家口市| 石家庄市| 双鸭山市| 于田县| 岫岩| 布尔津县| 龙里县| 兰考县| 资源县| 南丹县| 湖口县| 繁昌县| 株洲县| 大兴区| 新建县| 开江县| 巴中市| 罗江县| 柳州市| 五原县| 麻城市| 敦煌市| 邯郸县| 涡阳县| 齐齐哈尔市| 正阳县| 盈江县| 大洼县| 临安市| 淳化县| 高邑县| 上杭县| 海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