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湘,謝方平,2,3*,李旭,3,劉大為 ,3,王修善,3,歐佳順,3
(1.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 工學院,湖南 長沙410128;2.湖南省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南 長沙410128;3.南方糧油作物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 湖南 長沙410128)
脫殼是油茶果加工的首道工序,也是油茶果加工的技術難題之一,處理不當會造成油茶果仁的損傷,影響其加工產(chǎn)品的品質(zhì)。油茶果脫殼技術的研究起步較晚,主要是借鑒其它堅果類脫殼設備,如澳洲堅果、龍眼鮮果、核桃等堅果的脫殼技術研究[1~5]。與油茶果物理特性相近的澳洲堅果的脫殼技術已經(jīng)比較成熟,世界上普遍使用壓板式破殼,兩壓板在機構(gòu)的驅(qū)動下,逐漸縮小間隙壓破果殼。另外,有一種螺桿式破殼機,在螺桿上開一個螺旋槽,堅果由螺桿邊輸送邊壓破外殼。這兩種設計脫殼效率高,適合堅果大產(chǎn)量的加工,缺點是果仁破碎率較高。針對這一問題,大量研究工作者探究了新的澳洲堅果破殼方法和設備,Dursu[6]研究了擠壓位置對堅果破殼力的影響,Liu等[7]通過壓縮載荷試驗研究了澳洲堅果的破裂行為;黃克昌[8]通過試驗探索了澳洲堅果不同含水率和破殼效果的關系;Braga等[9]研究了澳洲堅果在壓縮載荷小所需要的破殼力、變形和能量;Prussia and Verma[10]研究了一種利用撞擊破殼的方法。
對于油茶果脫殼設備和技術的研究,國內(nèi)相關工作者近幾年才開始探究。涂立新[11]研究了一種油茶果脫殼機,該脫殼機采用搓擦原理,油茶果在一個用螺紋鋼條焊接的內(nèi)外籠之間受搓擦而脫殼,螺紋鋼條間隙由于焊接不能調(diào)整,茶果有可能擠入內(nèi)籠或外籠,因此該裝置對不同大小的油茶果適應性較差;藍峰、崔勇等[12]等利用撞擊、揉搓和擠壓原理研究了一種油茶果脫殼清選機,該機采用回轉(zhuǎn)半徑不同的脫殼桿,在滾筒里形成一鍥形脫殼室,對油茶果進行撞擊、擠壓脫殼,該脫殼機能適應不同大小的油茶果脫殼,但對含水率較高的油茶果的適應性較差;王建等[13]采用剪切原理研制了一種油茶果脫殼機,該機利用刀片對茶果進行切割脫殼,脫殼效率高,但果仁極易被刀片擠碎,損失率大。油茶果機械脫殼時,存在對不同大小和含水率的適應性差、籽粒破損率大等問題,因此為改善破殼質(zhì)量,探明油茶果破殼內(nèi)因非常重要。本文針對油茶果不同的物理特性,研究影響油茶果破殼力大小的因素,試圖為油茶果脫殼加工機械設計提供理論依據(jù)。
選用長沙市場購買的普通油茶鮮果,2014年11月收獲,試驗前油茶果沒有堆漚攤曬,含水率70%以上,茶果大小未分級,形狀規(guī)則,完整、無蟲害。
CMT6104微機控制電子萬能試驗機(精度:0.01N,廠家:深圳市新三思材料檢測有限公司)、DHG-9030A電熱恒溫鼓風干燥機(精度:0.1℃,廠家:鎮(zhèn)江市科密儀器儀表有限公司)、游標卡尺(精度:0.02mm,廠家:上海九量五金工具有限公司)、電子稱(精度:0.1g,生產(chǎn)廠家:廣州市賀氏辦公設備有限公司)。
一般堅果破殼的難易程度既與果實本身物理特性有關,如含水率、形狀、大小等,又與外界壓力的加載條件等因素有關[14]。本試驗選取油茶果的含水率、直徑大小、加載方向、加載速率作為影響因素,以確定各因素對破殼力大小的影響規(guī)律。
油茶果鮮果采摘后含水率最大,隨著堆漚時間的增長其含水率逐漸減少。因此,在收獲日(設定日)后取5kg油茶果鮮果分成5份,分別攤曬1、2、3、4、5天,利用 DHG-9030A電熱恒溫鼓風干燥機定期對油茶果進行水分測量,測得含水率5 個 水 平 分 別 為 73.2%、65.6%、52.5%、43.7%、28.6%。
成熟后的油茶鮮果大小不一,呈橢球形,直徑大致在15~40mm之間,利用游標卡尺對油茶鮮果進行測量,將油茶鮮果分成5個直徑等級,分別為A級(15~20mm)、B級(20~25mm)、C級(25~30 mm)、D級(30~35mm)、E級(35~40mm)。
油茶果的幾何形狀近似于橢球體,試驗加載方向如圖1所示,X方向指平行于茶果根頂連線方向。
圖1 油茶果加載方向Fig.1 The loading direction of camellia fruit
一般農(nóng)業(yè)物料壓縮加載速率的范圍為2~100 mm·min-1[14],試驗中選擇的加載速率為5~80 mm·min-1,在這個范圍內(nèi)設定5個不同的加載速率,分別為5、10、20、40和80mm·min-1。
壓力試驗機加載試驗采用的的壓頭為平板壓頭,當壓頭接觸到油茶果時,其顯示器開始顯示壓力數(shù)據(jù);直到油茶果因受力增大開始破裂時,壓力驟減而自動停機,記錄壓力峰值;每次試驗時任意選用5顆油茶果,最后取試驗結(jié)果的平均值[15~17]。
試驗數(shù)據(jù)采用SPSS軟件進行方差和回歸分析。
從購買的普通油茶鮮果中,隨機選取40顆,利用游標卡尺依次對油茶果外形尺寸進行測定,統(tǒng)計結(jié)果如表1,圖2所示。
表1 普通油茶果物理特性參數(shù)統(tǒng)計結(jié)果Table 1 Statistical results of physical parameters of the Camellia fruit
圖2 油茶果物理特性直方圖Fig.2 Camellia fruit physical parameters of histogram
表1為油茶莢果直徑、果殼厚、殼仁間隙包括的均值、方差等統(tǒng)計參數(shù)結(jié)果。從圖2可以直觀的看出,所測油茶果4個參數(shù)的高峰值及分散狀況,其中,莢果直徑多數(shù)集中在30~35mm,果殼厚2.5~4.5mm,殼仁X向間隙0.3~0.6mm,殼仁Y向間隙0.1~0.35mm。
由統(tǒng)計結(jié)果可知,莢果直徑方差較大,說明油茶果大小不一,差異較大;果殼厚方差較小,果殼厚度比較均勻;殼仁X向間隙大于Y向間隙。
3.2.1 加載方向?qū)τ筒韫茪ちΦ挠绊?/p>
經(jīng)上述對油茶果物理特性的研究可知,油茶鮮果直徑多數(shù)集中在30~35mm(D級),含水率為65.6%左右,因此,取D等級、含水率為65.6%的油茶鮮果,加載速率為20mm·min-1,通過對油茶果沿X向、Y向加載直到油茶果破裂。在每一個方向下各進行5次試驗,根據(jù)每次試驗的力-變形曲線,分析不同加載方向?qū)τ筒韫茪ちΦ挠绊憽F銯-S曲線見圖3。
圖3 沿不同方向加載的F-S曲線Fig.3 The curve of F-S that following the different direction loading
由圖3可見,油茶果在準靜態(tài)壓縮試驗剛開始時,油茶果所受的壓力與變形量之間呈線性增長關系,當壓縮至某一載荷時,油茶果的果殼纖維組織出現(xiàn)裂紋,果殼的強度急劇降低,圖中曲線開始下降,此時所對應的最大壓力即為油茶果破殼力。
根據(jù)沿不同方向的加載方式,計算各方向的破殼力的平均值(見表2),可知加載方向不同,破殼力大小也不同。沿Y向加載時破殼力大于沿X向加載的破殼力。由表1可見,殼仁之間的間隙沿X向最大,因此果殼開裂時破殼力沿X向加載時最小。另外,由于果殼組織結(jié)構(gòu)的纖維是沿X向的,破殼時裂口沿X向分布,因而沿X向施加外力,外殼易破裂。
表2 不同加載方向時油茶果的破殼力及均值Table 2 The broken shell force and average of camellia fruit at different direction load
3.2.2 不同加載速率對油茶果破殼力的影響
取D等級,含水率為65.6%的油茶果,采用X向加載方式,通過5個不同的加載速率對油茶果進行加載直至破裂,每個加載速率各進行5次試驗,根據(jù)每次試驗的力-變形曲線,記錄油茶果開裂時的破殼力值,并計算其平均值,結(jié)果見表3。對不同加載速率下的破殼力進行方差分析,得到結(jié)果見表4。
表3 不同加載速率時油茶果的破殼力及均值Table 3 The broken shell force and average of camellia fruit at different loading speed
表4 加載速率的方差分析Table 4 The variance analysis of loading speed
表4中F=17.255>F0.01(4,20),故加載速率對破殼力的影響極為顯著,不同加載速率時油茶果的破殼力不相同。利用SPSS軟件,對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相關性分析,得到加載速率與破殼力之間的關系曲線,如圖4所示。對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二次函數(shù)擬合,得到破殼力y與加載速率x1之間的關系式為:
式 中:y - 破 殼 力/N;x1—加 載 速率/mm·min-1
對非線性回歸方程進行擬合分析,用非線性的相關系數(shù)R2驗證,得到R2=0.997。此系數(shù)非常接近1,因此方程擬合良好,由曲線圖可知破殼力隨加載速率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
3.2.3 含水率對破殼力的影響
采用X向加載方式,加載速率為20mm·min-1,選擇5個不同含水率水平的D等級油茶果進行加載直至破裂,每個水平各進行5次試驗,根據(jù)每次試驗的力-變形曲線,記錄油茶果開裂時的破殼力值,并計算其平均值,結(jié)果見表5。對不同含水率油茶果進行方差分析,結(jié)果見表6。
圖4 加載速率和破殼力的關系曲線Fig.4 The relationship of loading speed andbreak froce
表5 不同含水率的油茶果破殼力及均值Table 5 The broken shell force and average of camellia fruit at different moisture content
表6 油茶果含水率的方差分析Table 6 The variance analysis of moisture content of camellia fruit
表6中F=17.255>F0.01(4,20),故含水率對破殼力的影響極為顯著,不同含水率油茶果的破殼力不相等。利用SPSS軟件,對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相關性分析,得到加載速率與破殼力之間的關系曲線,如圖5所示。同樣對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二次函數(shù)擬合,得到破殼力y與含水率x2之間的關系式為:
式中:y-破殼力N;x2—油茶果含水率%
圖5 含水率和破殼力的關系曲線Fig.5 The relationship of water content andbreak froce
對非線性回歸方程進行擬合分析,用非線性的相關系數(shù)R2驗證,得到R2=0.983.此系數(shù)非常接近1,因此方程擬合良好,由曲線圖可知油茶果含水率越大破殼力越大。這是由于油茶果殼主要由纖維素組成,水分越少,纖維的脆性越大、韌性越小,其抵抗破裂的能力就越小,當含水率降低到一定程度時,果殼會從頂部裂開,破殼力隨之進一步降低。
3.2.4 油茶果直徑對破殼力的影響
取含水率為65.6%的油茶果,采用X向加載方式,加載速率為20mm·min-1,通過對5個不同直徑水平的油茶果進行加載直至破裂,每個水平各進行5次試驗,根據(jù)每次試驗的力-變形曲線,記錄油茶果開裂時的破殼力值,并計算其平均值(表7)。對不同直徑的油茶果進行方差分析,得到結(jié)果見表8。
表7 不同直徑的油茶果破殼力及均值Table 7 The broken shell force and average of camellia fruit at different diameter
表8 油茶果直徑的方差分析Table 8 The variance analysis of diameter of camellia fruit
表8中F=23.420〉F0.01(4,20),故油茶果的直徑對破殼力的影響極為顯著,不同直徑的油茶果的破殼力不相同,直徑越大,油茶果的破殼力越大。這是由于較小的莢果飽滿度不大,果殼較薄,殼仁間隙較大,破殼力較小,隨著莢果尺寸的增加,果殼間隙減少,破殼力隨之增加。
本文對油茶果的物理特性進行了測定與分析,并進行了準靜態(tài)壓縮試驗,對影響油茶果破殼力的因素展開研究,結(jié)果表明:
1)影響油茶果破殼力的主要因素為加載方向、加載速率、油茶果含水率以及油茶果直徑大小。
2)對油茶果施加不同載荷,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沿茶果根頂連線方向(X向)加載更省力。
3)方差分析表明加載速率、油茶果含水率和油茶果直徑大小對破殼力的影響極為顯著。破殼力隨加載速率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隨含水率和直徑的增加而升高。對加載速率、油茶果含水率與破殼力的關系模型進行了二次函數(shù)擬合分析,方程擬合良好。
油茶果的破殼難易程度除了受自身物理特性的影響,還與外界受力情況有關,研究兩者的相關性為油茶果脫殼加工機械的設計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1]卿艷梅,李長友,曹玉華,等.龍眼鮮果去核剝殼技術的研究進展[J].農(nóng)機化研究,2009(5):23-27.
[2]李明,鄧干然,連文偉,等.龍眼鮮果剝殼脫核機的試驗研究[J].農(nóng)業(yè)工程學報,1999(2):213-217.
[3]宋德慶,鄧干然,薛忠,等.澳洲堅果破殼技術的發(fā)展現(xiàn)狀及對策[J].農(nóng)機化研究,2010(9):241-244.
[4]宋德慶,薛忠,鄧干然,等.剪切式澳洲堅果破殼機的設計與試驗[J].農(nóng)機化研究,2010(7):163-166.
[5]董遠德,史建新,喬園園,等.核桃不同破殼方式的破殼取仁效果[J].農(nóng)產(chǎn)品加工,2007(9):4-9.
[6]DursunI G.Detrmination of the shelling resistance of some products under the point load[J].National Symposium on
[7]LiuR,WangCH,BathgateRG..Fracture analysis of cracked macadamia nut shells under contact load between two rigid plates[J].Journal of Agriculral Engineering Research ,1999,72:239-245.
[8]黃克昌.澳洲堅果果仁不同含水量破殼效果初步試驗 [J].熱帶農(nóng)業(yè)科技,2003(2):42-43.
[9]BragaG G,Couto S.M,NetoJ T P A.Mechanical behavior of macadamia nut under compression loading[J].Journal of Agriculral Engineering Research,1999,72:239-245.
[10]Prussia S.E,Verma.B.P J..Cracking edible nuts with impulsive forces.[C]American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s,1981:81-3543.
[11]涂立新,涂立宏,王志偉,等.油茶果剝殼機[P].中國專利:201020194564,2011-01-05.
[12]藍峰,崔勇,蘇子昊,等.油茶果脫殼清選機的研制與試驗[J].農(nóng)業(yè)工程學報,2012,28(15):33-39.
[13]王建,余艷,張明等.油茶果剝殼機[P].中國專利:201220612586.3,2013-06-05.
[14]楊雪銀,齊延興.影響板栗破殼力大小的因素[J].食品與生物技術學報,2007,26(3):56-59.
[15]劉紅力,張永麗,高連興,等.花生脫殼力學特性試驗[J].沈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06,37(6):900-902.
[16]楊玉芬,張永麗,張本華,等.典型玉米種子籽粒的靜壓破損試驗研究 [J].農(nóng)機化研究,2008,(7):149-151.
[17]曹玉華,李長友,張增學,等.蓖麻蒴果脫殼的力學分析[J].食品科學,2008,29(8):13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