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松,賴海標,鐘 喨,黃志峰,曾 曄
(中山市中醫(yī)院 外一科,廣東 中山 528400)
?
扶正固本方在晚期前列腺癌化療中增效減毒的作用機制及氧傳感器PHD2蛋白的相關(guān)性研究
吳 松,賴海標,鐘 喨,黃志峰,曾 曄
(中山市中醫(yī)院 外一科,廣東 中山 528400)
目的:探討晚期前列腺癌化療中應用扶正固本方增效減毒的作用機制及與氧傳感器PHD2蛋白的相關(guān)性。方法:采用扶正固本方輔助化療藥物治療PC-3荷瘤裸小鼠,分析扶正固本方增效減毒的作用機制及與氧傳感器PHD2蛋白的相關(guān)性。結(jié)果:PC-3荷瘤裸小鼠用藥前PHD2陽性率為65%,用藥后降至3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用藥后在腫瘤組織中的血藥濃度較高,超過2×10-5mol/L,達到有效治療濃度,正常組織低于1×10-7mol/L,較安全。治療后微血管計數(shù)明顯降低,面積縮小、圓度減少、HIF1呈增高表現(xiàn)。相較治療前,治療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明顯降低,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結(jié)論:晚期前列腺癌化療中采用扶正固本方治療,具有增效減毒作用,可使預后明顯改善,具有非常重要的應用價值。
前列腺癌;扶正固本方;化療;增效減毒;氧傳感器PHD2
男性泌尿生殖系常見和多發(fā)惡性腫瘤中,前列腺癌占較高發(fā)病率。受我國經(jīng)濟水平及健康意識的制約,前列腺癌大部分患者確診時病程已至晚期,手術(shù)根治時機喪失,化療為主要手段,結(jié)合中醫(yī)藥傳統(tǒng)藥理,在實施化療治療的同時,應用扶正固本方對保障預后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本次選取PC-3荷瘤裸小鼠,就上述內(nèi)容展開探討,現(xiàn)總結(jié)如下。
1.1 動物
選擇PC-3荷瘤裸小鼠為研究對象。
1.2 方法
前列腺癌PC-3細胞株加入含10%胎牛血清的RPMI 1640培養(yǎng)基, 37℃、5% CO2培養(yǎng)箱內(nèi)培養(yǎng),細胞數(shù)達5×107個/mL,備用。選用4~8周齡雄性BALB/c-nu裸小鼠,SPF級,每只裸小鼠左腋皮下接種0.1mL細胞液(含細胞數(shù)5×106個)。接種后3天測量腫瘤大小,體積計算公式:V=π×[最短徑2×最長徑]/6。
1.3 指標觀察
氧傳感器PHD2蛋白評估:采用Shinizu法,按光鏡下細胞顯色深淺評分,無色0分;淡黃色1分;棕黃色2分;棕褐色3分。按顯色細胞比例記錄,低于1/3計0分;1/3~2/3計1分;高于2/3計2分。兩種分值之和>3者,為陽性。
中醫(yī)證候積分:依據(jù)中醫(yī)證候積分表評定,分值越低,效果越好。
微血管密度:取組織切片制備,在低倍鏡下觀察。視野為0.734×3/8m2。應用全自動生物型熒光顯微鏡等檢查細胞核形成,了解腫瘤面積、形態(tài)。采用熒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檢測血藥濃度。采用熒光定量PCR,檢測HIF1。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用藥前PHD2陽性率為65%,用藥后降至30%,前后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用藥后在腫瘤組織中的血藥濃度較高,超過2×10-5mol/L,達到有效治療濃度,正常組織<1×10-7mol/L,較安全。治療后微血管計數(shù)明顯降低,面積縮小、圓度減少、HIF1呈增高表現(xiàn)。無明顯不明反應,可保護正常器官免受毒副作用影響。見表1。
前列腺癌在祖國古代中醫(yī)學中,無相關(guān)記載,癌腫均按“巖”定義,依據(jù)前列腺癌癥狀,歸屬“淋證”范疇。隨著研究的深入,現(xiàn)代中醫(yī)認為,正氣虛則成巖[2]。根據(jù)腫瘤分期、年齡,對化療、放療、前列腺根治術(shù)、等待觀察、內(nèi)分泌治療方案進行選擇?,F(xiàn)代醫(yī)學中,晚期前列腺癌治療存在較大難度。睪丸切除并抗雄性激素應用仍為治療晚期前列腺癌的主要方法[3]。中醫(yī)與手術(shù)、化療方案結(jié)合,可提高生活質(zhì)量,延長生存期。在臨床實踐中,通過扶正固本發(fā)揮祛邪作用,運用中藥清熱解毒、化痰、利濕,對前列腺癌細胞直接殺滅和抑制,達祛邪效果。本研究依據(jù)此思路,在晚期前列腺癌化療中應用扶正固本方,取得理想療效[4-5]。
表1 治療前后生活質(zhì)量、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 ±s,分)
本次組方中,黨參、黃芪扶正固本、補中益氣;炒谷芽、茯苓、砂仁、白術(shù)、綠萼梅、厚樸健脾和胃、疏肝理氣;枳殼行氣;薏苡仁、白花蛇舌草、虎杖、半枝蓮解毒散結(jié),清熱利濕。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顯示,黨參可阻滯癌細胞代謝,卻對荷癌宿主細胞的代謝加以促進;白術(shù)可對負責轉(zhuǎn)移的癌細胞亞群選擇性殺傷;白花蛇舌草、半枝連對腫瘤細胞的分裂有抑制效果,促進腫瘤細胞的凋零;虎杖對白細胞在放化療后下降有抑制效果,黃芪可促進蛋白質(zhì)的合成,使抗病能力恢復,并對體內(nèi)白細胞介素(抗癌因子)的產(chǎn)生加以誘導,使LAK細胞抗腫瘤活性增強,對腫瘤生長抑制起到協(xié)助作用;茯苓可協(xié)同殺傷腫瘤細胞[6-7]。諸藥并用,可使臨床效果提高,且降低化療的不良副作用。依據(jù)本次研究結(jié)果顯示,PC-3荷瘤裸小鼠用藥前PHD2陽性率為65%,用藥后降至3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用藥后在腫瘤組織中的血藥濃度較高,超過2×10-5mol/L,達到有效治療濃度,正常組織低于1×10-7mol/L,較安全。治療后微血管計數(shù)明顯降低,面積縮小、圓度減少、HIF1呈增高表現(xiàn)。無明顯不明反應,可保護正常器官免受毒副作用影響。
綜上所述,晚期前列腺癌化療中采用扶正固本方治療,具有增效減毒作用,可使預后明顯改善,具有非常重要的應用價值。
[1] 古熾明,陳艷芬,陳志強,等.扶正抑瘤方含藥血清對PC-3細胞作用的實驗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2010,15(9):1027-1031.
[2] ARMSTRONG AJ,TANNOCK IF,DE WIT R,et al.The development of risk groups in men with 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based of risk factors for PSA decline and survival[J].Eur J Cancer,2010,46(3):517-525.
[3] 潘明沃,陳志強,古熾明,等.扶正抑瘤法對前列腺癌患者原發(fā)灶樹突狀細胞CD1a、CD83表達的影響[J].新中醫(yī),2010,42(2):53-55.
[4] BOTT SR. Management of recurrent disease after radical prostatectomy[J].Prostate Cancer Prostatic Dis,2004,7(3):211-216.
[5] 張亞強,盧建新.晚期前列腺癌的中醫(yī)藥治療現(xiàn)狀與思考[J].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外科雜志,2008,14(4):311-313.
[6] 陶令之,來永慶,丁宇,等.前列腺癌的早期診斷[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0,9(10):743-744.
[7] KESTIN LL,VICINI FA,MARTINEZ AA.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biochemical failure definitions:what to do and when to do it[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02,53(2):304.
(責任編輯:魏 曉)
2015-04-14
R285.5
A
1673-2197(2015)17-0015-01
10.11954/ytctyy.201517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