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
六年前的一個晚上,兒子和兒媳婦要把孫女送到醫(yī)院打吊針,因為孫女高燒40℃。一看,孫女迷迷糊糊的,像泄了氣的皮球,一聲不吭。我說:“孫女今年才6歲,出生到現在從未打過點滴,一打就是兩個小時,這么粗的針刺在血管里,孩子的叫聲、哭聲不斷,你們忍心嗎?”他們說:“那怎么辦呢?高燒要有后遺癥的,很可怕。”我說:“耳尖放血吧。不行,再送醫(yī)院也不遲?!彼麄冎牢已芯恐嗅t(yī)多年,就勉強同意了。于是,我把孫女右耳朵消毒后,用短針在耳尖放血。兩小時以后,溫度下降了2℃。第二天早,7點體溫降為36.8℃,一切正常。兒子、媳婦稱贊道:“還是爸爸高明?!逼鋵?,聽我授課的許多老年大學的學員都能用此法給親朋好友退燒。
1973年,我國耳針權威王忠曾受周總理之托,用耳尖放血的方法為成都軍區(qū)政委、司令員張國華降體溫兩次,轉危為安。此前一周,醫(yī)生用盡最好的進口西藥,天天輸液,天天吃藥,都無法降溫,驚動了周總理。最終,還是王忠用耳尖放血的辦法解決了問題。
耳尖,在耳廓的上方,當折耳向前,耳廓上方的尖端處即是,屬經外奇穴。放血工具:最好用驗血糖的采血針,也可用針灸針、三棱針、一次性注射針頭、刺血筆等。耳針常刺到軟骨,容易感染,所以,要特別注意嚴格消毒,用75%的酒精消毒醫(yī)生的手、針具、針刺部位。刺出血后,還要用手去擠,一開始擠出來的血近乎紫紅色,若擠出來的血變成淡紅色就停止。
耳尖放血的功用:清熱祛風,解痙止痛,即退燒、降壓、排毒。主治:高熱,爆發(fā)火眼,目赤腫痛,急性結膜炎,角膜炎,青春痘,高血壓,口眼歪斜,失眠,咽喉腫痛,偏正頭痛,麥粒腫,腮腺炎,舌痛,濕疹等。
除了耳尖放血外,還可以在如下穴位針刺放血以退燒:中沖、少商、十宣、委中、印堂等。比較常用的是中沖,在中指尖端的中央,屬于手厥陰心包經的井穴。少商,在拇指橈側指甲角旁約0.1寸,屬于手太陰肺經的井穴,常用于高燒咳嗽,肺熱咯血。十宣,十指尖端中央,距離指甲0.1寸。委中,在膕橫紋中央,屬于足太陽膀胱經的下合穴,刺中穴位下的靜脈血管。如果高燒頭痛目眩,眼睛不能睜開,可在印堂放血。印堂,兩眉頭連線的中點,宜橫刺。
刺血療法是在中醫(yī)基本理論指導下,通過放血祛除邪氣而達到和調氣血、平衡陰陽和恢復正氣目的的一種有效治療方法,適用于“病在血絡”的各類疾病。中醫(yī)的刺血療法最早的文字記載見于《黃帝內經》,如:“刺絡者,刺小絡之血脈也”,“菀陳則除之,出惡血也”。并明確地提出刺絡放血可以治療癲狂、頭痛、暴喑(突然聲音嘶啞或失音的急性喉部病證)、熱喘、衄血(非外傷所致的某些部位的外部出血癥,包括眼衄、耳衄、鼻衄、齒衄、舌衄、肌衄等)等病證。華佗用針刺放血治療曹操的“頭風癥”。唐代御醫(yī)用頭頂放血法,治愈了唐高宗的“頭眩不能視癥”。金元時期,張子和在《儒門事親》中的針灸醫(yī)案,幾乎全是針刺放血取效,并認為針刺放血,攻邪最捷,他認為攻邪是治療的首要原則,提倡“邪去正安”。即壞血不去,好血不來;舊血不去,新血不生。祛邪方能扶正。
刺血療法種類繁多:直接點刺法、挾持點刺法、結扎點刺法、散刺法、叩刺法、挑刺法、割點法、針罐法(刺絡拔罐法)、火針法等。本文介紹的僅僅是直接點刺法。
刺血療法有若干注意事項,學習者務必注意,并請參閱本人所著《經絡歌謠圖譜》一書。
1.詳察形神?!鹅`樞·終始》指出:“凡刺之法,必察其形氣。”臨床刺血時,必須根據患者的體質狀態(tài)、氣質特點及神氣盛衰等情況,確定相應的治療法則。根據人體的高矮、肥瘦、強弱來決定刺血的深淺手法及出血量的多少。根據神氣有余、不足,來確定刺血的適應范圍和方法。
2.辨明虛實?!端貑枴ねㄔu虛實論》說:“邪氣盛者實,精氣奪者虛?!碧撆c實,概括了邪正關系。由于刺血的作用主要是通過決“血實”、除“宛陳”而達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因此,尤其用于實證、熱證。
3.知其標本。刺血療法常作為重要的治標方法,而被用于臨床。強調治病之法,宜先刺血以緩解其痛苦,再根據疾病的虛實屬性,取舍補瀉?,F代對各種原因所致的高熱、昏迷、驚厥等危證,先以刺血泄熱開竅以治其標,然后再針對病因而治其本。
4.定其血氣。古人云:“用針之理,必須知形氣之所在,左右上下,陰陽在里,血氣多少?!币虼?,必須根據十二經氣血的多少及運行情況來決定刺血及出血量的多少。臨床上取商陽刺血治療昏迷、齒痛、咽喉腫痛;取攢竹刺血治療頭痛、目赤腫痛;取委中刺血治療腰痛、吐瀉;取曲澤刺血治療心痛、煩熱、嘔吐等,即是以經脈氣血多少為依據的。
5.順應時令?!端亻g·診要經終論》曰:“春夏秋冬,各有所刺。”人與天地相應,與四時相序,故刺血療疾也因時令而異。如足太陽脈令人腰痛,應取太陽經委中穴放血治療,但春日不可刺出血;足陽明脈令人腰痛,應取足三里穴放血治療,但秋日不可刺出血;因陽明屬土,而秋日金旺木衰,故不可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