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 杜娟
作者:王杰,四川民族學院教育科學系教師、康巴民族教育研究所成員,研究方向為民族教育研究、現(xiàn)代教育技術;杜娟,四川民族學院教育科學系,研究方向為民族文化研究(626001)。
學生評教是高校教學質量監(jiān)控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促進教師成長、提高學校教學質量有著重要的作用?,F(xiàn)有的教師評價模型有三類:學生打分評教法、層次分析評教法以及模糊綜合評價評教法。學生打分法易操作,但準確性不高,主觀性強[1];采用層次分析法的計算量大,需要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和矩陣的階數(shù)是否相等,需要檢驗判斷矩陣是否具有一致性,而且當判斷矩陣不一致時需要通過若干次的調整、檢驗才能具有一致性,數(shù)據量和操作都比較復雜[2]。采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建??梢詫⒁恍┻吔缒:?、不容易量化的因素量化,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對被評價事物隸屬等級狀況進行綜合性的評價,是一種比較適合的教學評價方法[3]。
四川民族學院地處邊遠貧困民族地區(qū),區(qū)域經濟及地理位置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校的發(fā)展。其作為新建民族本科院校,欲在當前教育改革背景下實現(xiàn)跨越式發(fā)展,須積極探尋符合自身實際的改革與發(fā)展路徑,突出辦學特色,提高辦學質量。學生評教作為高校教學質量監(jiān)控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其科學性、公正性至關重要。文中采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四川民族學院現(xiàn)有的評教指標進行建模分析,以期為其他評價提供范例。
教師評價因素——以四川民族學院為例 四川民族學院教師評價體系中,一級指標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水平、教學效果和教學態(tài)度,所占的分數(shù)分別為30分、30分、25分和15分;二級指標包括觀點正確、層次清晰、信息量適度等。具體指標和單個指標的總分如表1所示。
將四川民族學院評教的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進行定義,其中一級指標用C={C1,C2...Cn}集合表示,二級指標用Ci={Ci1,Ci2...Cij}集合表示,根據單項指標的總分數(shù),得到各個指標的權重,設定衡量尺度包括“非常滿意”“比較滿意”“滿意”“不滿意”“非常不滿意”這五個等級,表示為S={S1,S2...Sn},建立四川民族學院教師評價指標體系,如表2所示。
多級模糊綜合評教模型 對表2中得到的四川民族學院教師評級指標體系的評價因子,采用模糊綜合評判法進行分析建模,一級指標集合如公式(1)所示,二級指標集合如公式(2)所示。根據各項指標權重之和為1,得到公式(3)。
根據表2的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對評價結果與評價指標建立關系矩陣,設定關系矩陣為R。建立評判指標、衡量尺度等級之間的關系矩陣為Ri,如公式(4)所示。
表1 四川民族學院評教內容
用“?”表示模糊運算符,采用普通矩陣乘法,根據一級指標權重Ci和關系矩陣Ri,計算第i指標的評判值,得到公式(5)。
由公式(5)得到的模糊評判結果,依次進行一級模糊綜合評判和二級模糊綜合評判。一級模糊綜合評判矩陣如公式(6)所示。根據一級模糊綜合評判結果,計算二級評判值A,如公式(7)所示。
表2 四川民族學院評教指標體系
設定ak(k=1,2,3,...n)是各項評價指標的綜合評價值,對ak進行規(guī)整處理,得到ak′,如公式(8)所示。設定滿意度用S表示,根據公式(8),計算出最后的評價分數(shù)v,如公式(9)所示。
滿意度分成非常滿意、比較滿意、滿意、不滿意、非常不滿意這五個等級,再設定這五個等級相對應的分值為90分、80分、70分、60分、50分。
從表2中獲得四川民族學院教師評價各個指標的權重。
一級指標的權重分別為:
C={C1,C2,C3,C4}={0.3,0.3,0.25,0.15}
二級指標的權重分別為:
C1={C11,C12,C13,C14,C15}={0.166 7,0.166 7,0.333 2,0.166 7,0.166 7}
C2={C21,C22,C23,C24}={0.333 3,0.166 7,0.333 3,0.166 7}
C3={C31,C32,C33}={0.400 0,0.400 0,0.200 0}
C4={C41,C42,C43}={0.333 3,0.333 4,0.333 3}
選取四川民族學院中100名學生,采用表1的各項指標,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一名教師的同一課程進行打分評價,將結果用單因素評判矩陣表示,其中教學內容關系矩陣為R1、教學水平為R2、教學效果為R3、教學態(tài)度為R4。
用上節(jié)建立的模糊綜合評判模型,采用層次分析法處理所得到的評價指標因素權重,使用公式(5),算出各項評價指標的評判結果,依次為A1、A2、A3、A4。
得到:A1=[0.333 2 0.15 0.09 0 0]。
得到:A2=[0.333 3 0.13 0.15 0 0]。
得到:A3=[0.40 0.15 0.13 0 0]。
得到:A4=[0.333 4 0.10 0.21 0 0]。
在此基礎上,結合公式(6),進行二級綜合模糊評判,得到關系矩陣R:
將R運算結果代進公式(7)可以得到A值:
可得:A=[0.30 0.15 0.15 0.00 0.00]
因為A值結果求和不為1,對A進行規(guī)整處理,并將最后分數(shù)換算成滿分為100分所占的分數(shù)。由公式(8)和公式(9)得到:
通過多級模糊綜合法得出100名學生給該教師打的分數(shù)v′為91.7分。為了說明該方法具有較強的客觀性,讓參與實驗的100名學生根據表1的評價方法,采用打分法對該教師進行打分,將總分除以學生人數(shù),最后該教師所得分數(shù)為90.3分。假設欲將該教師最后得分提高1分,采用學生打分法只要每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1分即可;而采用多級模糊綜合評價法,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任意增加1分是達不到效果的,因為該方法中每個指標所占的權重不同,而且要通過多級模糊運算,可見比打分法具有較強的客觀性。
本文將四川民族學院現(xiàn)有的評教體系通過多級模糊評價法進行建模并實施,用指標作為影響因子,建立評判指標和衡量尺度等級的關系矩陣,采用綜合模糊評價法對一直指標和關系矩陣進行模糊評判,根據評判結果,再進行二級評判,最后對結果進行規(guī)整,換成百分制,得到實驗教師最后綜合得分是91.7分。同時用打分法進行對比實驗,讓參與實驗的100名學生根據原有的評教方法,對該教師進行打分,最后算出平均分為90.3分。這種方法操作簡單,但是主觀性強,公正性得不到保證。采用綜合模糊評價法進行建模處理的方式,將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相結合,減小了因主觀因素帶來的誤差,評價結果更加全面、客觀,從而保證評價的公正性,以達到保障教學質量的效果?!?/p>
[1]孫炳海,申繼亮.美國教師評價的發(fā)展歷程與評價模型研究述評[J].比較教育研究,2009(5):73-76.
[2]葉珍.基于AHP的模糊綜合評價方法研究及應用[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0.
[3]張梅.公共圖書館社會價值評估模型構建:基于模糊綜合評價法的評估模型研究[J].情報科學,2011,29(2):26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