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委 謝世友 馬燕
摘 要:重點分析了山核桃的營養(yǎng)價值和石漠化地區(qū)種植山核桃的經(jīng)濟效益,通過分析得出:山核桃營養(yǎng)價值高,與其他堅果相比,山核桃在脂肪、膳食纖維、氨基酸等營養(yǎng)元素的含量上具有優(yōu)勢;以重慶市秀山縣為例,通過調查分析得出:14年生山核桃林純收入1273530元/hm2,產(chǎn)投比為9.74,投資收益為8.74。與當?shù)爻R娹r(nóng)作物按照經(jīng)濟效益作比較,山核桃>金銀花>烤煙>水稻>甘薯>玉米。
關鍵詞:山核桃;營養(yǎng)價值;經(jīng)濟效益
中圖分類號:S512.509.9 文獻標志碼:A 論文編號:2014-0486
Abstract: This test mainly analyzed pecan nutritional value and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planting pecan in rocky desertification area. After analysis, it was found that pecan had very rich nutrient elements.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nuts, pecan had an advantage on fat, dietary fiber, amino acid etc. This article took the pecan planted in Yongdong, Xiushan, Chongqing as an example. The investigate result was that the net income of 14 years old hickory forests was 1273530 yuan/hm2, input-output ratio 9.74, and the investment income 8.74. Compared with common crops, planting pecan had more advantage, and the economic benefit sequence was pecan> honeysuckle> flue-cured tobacco> rice> sweet potato> corn.
Key words: Pecan; Nutritive Value; Economic Benefits
0 引言
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別稱小胡桃、核桃楸,是一種落葉喬木,系國家3級保護的瀕危植物[1],屬胡桃科、胡桃屬植物,起源于第三紀及白堊紀,是被子植物中較古老的類群之一[2]。山核桃主要分布在29°—30°N、118°—120°E,即浙江的臨安、淳安和安徽的寧國、旌德、績溪等縣市,其中浙江臨安為中心產(chǎn)區(qū)[3]。山核桃的果實由于具有極高的營養(yǎng)價值和獨特的口感風味,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逐漸成為一種廣受歡迎的高檔堅果,同時山核桃也是中國著名的干果和木本油料作物,具有很高的經(jīng)濟價值。
1 山核桃特性
1.1 植物學特性
山核桃屬于落葉喬木,高達10~20 m,胸徑30~ 60 cm;樹皮平滑,灰白色,光滑;小枝細瘦,新枝密被盾狀著生的橙黃色腺體,后來腺體逐漸稀疏,1年生枝紫灰色,上端常被有稀疏的短柔毛,皮孔圓形,稀疏;復葉長16~30 cm,葉柄幼時被毛及腺體,后來毛逐漸脫落,葉軸被毛較密且不易脫落,有小葉5~7枚;4—5月開花,9月果成熟[4-5]。
1.2 生長適生環(huán)境
山核桃喜溫暖濕潤氣候,生長以全年平均溫度13.5~17.2℃為宜,要求極端最低氣溫不低于-30℃,一般在-20℃以下時幼樹以及老樹的新枝容易受凍,甚至有凍死現(xiàn)象;極端最高氣溫在34~40℃時為宜,40℃以上高溫天氣對其生長不利。生長適宜年降雨量為1300~1500 mm,年平均相對濕度40%~80%。山核桃分布區(qū)的母巖以石灰?guī)r最多,以石灰?guī)r發(fā)育的黑色和紅色淋溶石灰土、板巖發(fā)育的石質紅壤、頁巖發(fā)育的黃、紅壤生長為好,土壤肥力是影響山核桃生長發(fā)育的主導因子。分布在海拔200~800 m的陰坡山地為好[6-8]。
2 山核桃的營養(yǎng)價值分析
2.1 山核桃一般營成分含量
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是堅果類的一般營養(yǎng)成分[9]。山核桃唯一可食用的部分是山核桃仁,山核桃仁一般營養(yǎng)成分較豐富。從表1[10]中可以看出,每100 g山核桃仁中蛋白質含量為8.3 g、脂肪含量為64.5 g、碳水化合物含量為21.3 g。與其他6種堅果比較,山核桃仁脂肪含量最高;碳水化合物最高的是腰果29.3 g,其次是山核桃;蛋白質含量最高的是杏仁24.7 g,山核桃排第6位,比栗子稍高。
2.2 山核桃仁礦物質營養(yǎng)元素含量
山核桃仁中礦物質元素含量豐富,包含鈣、鋅、錳、碘等10多種人體正常新陳代謝所需的常量和微量元素(見表2[10]),與其他幾種重要堅果相比,每100 g可食部分中,山核桃鈣、鐵、鋅、錳、碘的含量最高,分別是132、6.0、7.07、11.39、18.8 mg。
2.3 維生素含量
山核桃果仁中維生素含量豐富(見表3[10]),與其他幾種堅果相比山核桃VA和葉酸含量最高,每100 g可食部分含量分別為23.0、69.8 mg。維生素A是人和動物所必需的一種脂溶性維生素,對于維持正常的視覺功能,維持上皮細胞的正常生長和分化,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抑制腫瘤生長,改善貧血狀況均有著重要的生理功能[11]。葉酸作為維生素對人體的新陳代謝起著重要作用,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yǎng)元素之一。特別是占人群較大比例的孕婦、乳母、嬰幼兒更需要補充葉酸。此外,葉酸可大量提供游離碳,供給制造神經(jīng)末稍和構成傳遞神經(jīng)沖動的重要化學物質原料,來保證人體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正常[12]。
2.4 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被稱為“第七營養(yǎng)”,具有降低血液膽固醇含量、預防糖尿病等生理功能[13]。從表4[10]可以看出,山核桃的膳食纖維含量為20.2 g/100 g,明顯高于核桃、杏仁、棒子、腰果的膳食纖維含量,也高于蔬菜水果(10 g/100 g)和谷類食物(2.8~14.5 g/100 g)的膳食纖維含量。因此山核桃是一種補充人體膳食纖維的理想食品。
2.5 氨基酸的含量
氨基酸的含量是評價堅果類食品營養(yǎng)價值最常用的指標之一,山核桃果仁中氨基酸的含量豐富,共有17種氨基酸(見表5[14]),每100 g山核桃中氨基酸總量為27.198 g,其值高于核桃的18.36 g[15],其中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含量為13.438 g,占氨基酸總含量的49.41%。在這17種氨基酸中,谷氨酸含量最高,占總量的20.19%,其次是精氨酸,占總量的13.22%。谷氨酸具有健腦作用,能促進腦細胞進行呼吸,有利于腦組織中的氨排除。精氨酸具有胰島素生成及分泌的作用,可促進生長發(fā)育,促進創(chuàng)傷愈合,促進氮儲留。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補充氨基酸成分時,山核桃是較為理想的選擇對象。
2.6 山核桃油
山核桃是著名的干果和木本油料作物,山核桃油碘值、皂化值高,酸價低,其味清香,有滋補潤肺的功效,可有效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從表6[16]可以看出,山核桃油不飽和脂肪酸占88.4%以上,易于人體消化吸收,是營養(yǎng)健康的食用油。
3 山核桃種植經(jīng)濟效益分析
3.1 研究區(qū)概況
以重慶市秀山縣在石漠化較為嚴重地區(qū)種植的山核桃為研究對象。秀山縣位于重慶市東南,與湖南花垣、貴州松桃苗族自治縣交界,幅員面積2462 km2,境內(nèi)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降雨量1341.1 mm,平均氣溫16.5℃,平均日照時數(shù)1230.4 h,無霜期289.3天,境內(nèi)土壤可劃分為6個土壤類型,即水稻土、潮土、紫色土、黃壤、黃棕壤、石灰?guī)r土[17]。
截止目前秀山縣巖溶區(qū)總面積85270.3 hm2,占全縣幅員面積的34.8%,在重慶屬于石漠化較為嚴重的區(qū)縣,巖溶區(qū)覆蓋全縣29個鄉(xiāng)鎮(zhèn)的156個村。其中輕度石漠化12941.7 hm2,中度石漠化23520.5 hm2,重度石漠化8261.1 hm2,極重度石漠化1265.9 hm2,分別占石漠化土地面積的28.14%、51.14%、17.96%、2.75%。秀山縣從2000年開始在石漠化地區(qū)實行退耕還林,并鼓勵當?shù)剞r(nóng)民種植山核桃。目前全鄉(xiāng)山核桃種植面積約為700.7 hm2。
3.2 山核桃種植成本分析
根據(jù)重慶秀山縣農(nóng)業(yè)局提供的數(shù)據(jù),該縣種植的山核桃大多用3年生核桃苗,以4 m×5 m的栽植密度在每公頃土地上種植山核桃450株,林地內(nèi)采用清耕。山核桃純林種植模式成本主要物資成本和人工成本構成,物資成本包括苗木、肥料、農(nóng)藥,人工成本包括澆水、施肥修剪、修剪、防蟲、松土、除草、采收加工。由圖1和表7可以得出,14年生山核桃林總投入145770元/hm2,其中肥料投入最多,共投入65475元/hm2,比例為44%,其次是采收加工共投入25125元/hm2,比例為17%。如圖1,14年生山核桃林每公頃各項成本費費用大小依次為:肥料>采收加工>施肥修剪>澆水>除草>松土>農(nóng)藥>苗木。本文主要分析占比重較大的肥料費用和采收加工費用。
肥料費用在山核桃生產(chǎn)的各項成本中最高,14年生山核桃林肥料費用每公頃共計65475元,所占比例最高,為45%。2000—2013年14年間平均每年山核桃的肥料費用為4676.8元/hm2,從圖2可以看出隨著山核桃樹齡的增加,每年肥料費用呈現(xiàn)上升的趨勢,由2000年的2700元/hm2增長到2013年的7200元/hm2,漲幅166.7%。肥料費用上升是由山核桃樹齡的增長對肥料的需求量增大以及近些年來肥料價格上漲所致。
采收加工費用在山核桃生產(chǎn)的各項成本中位居第2位,14年生山核桃林肥料費用每公頃共計25125元,前3年由于山核桃沒有掛果,沒有采收加工費用。從圖2可以得出,山核桃采收加工成本也呈現(xiàn)逐年上升的趨勢,由2004年的600元/hm2上漲到2013年的4200元/hm2,增長近600%,平均每年的采收加工費用為1794.6元/hm2。采收加工費用的增加是由山核桃產(chǎn)量增加和勞動力價格的增長所致。
3.3 山核桃產(chǎn)出分析
山核桃種植主要經(jīng)濟收入是干果收入,從表8可以看出,14年生山核桃種植的第1~3年沒有收益,第4年山核桃開始掛果,種植第11年進入盛產(chǎn)期,盛果期平均產(chǎn)量3345 kg/hm2,14年生山核桃累計產(chǎn)量23655 kg/hm2,以2000—2013年重慶地區(qū)山核桃干果市場平均價格60元/kg計算,總產(chǎn)值1419300元/hm2,純收入為1273530元/hm2,平均每年純收入為84902元/hm2。
從表8可以看出,隨著山核桃樹齡的增加,每年產(chǎn)量和純利潤呈現(xiàn)總體上升的趨勢,山核桃堅果產(chǎn)量由2003年的450 kg/hm2增長到2013年的3825 kg/hm2,平均每年增長306 kg,純收入從2000年-10425元/hm2增長到2013年213090元/hm2,平均每年增長15965元/hm2。
3.4 種植山核桃與傳統(tǒng)農(nóng)作物的經(jīng)濟效益對比分析
為分析山核桃種植的經(jīng)濟效益優(yōu)劣,對重慶市秀山縣傳統(tǒng)的農(nóng)作物與山核桃進行相關經(jīng)濟指標的分析比較。主要在當?shù)剡x取有代表性的農(nóng)作物玉米、水稻、甘薯和經(jīng)濟作物金銀花、烤煙,根據(jù)秀山縣農(nóng)業(yè)局提供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分別計算出種植14年玉米、水稻、甘薯和經(jīng)濟作物金銀花、烤煙的每公頃總投入和總收入,然后用產(chǎn)投比、投資收益2個經(jīng)濟效益指標進行比較分析。
從表9可見,種植14年山核桃的產(chǎn)投比、純收入和投資收益要遠高于其他農(nóng)作物。投資收益最高的是山核桃8.74,其次是金銀花6.86,最小的是玉米0.94。種植山核桃的投資收益分別是玉米的9.3倍、水稻的5.8倍、烤煙的4.5倍、金銀花的1.3倍、甘薯的5.5倍。按作物純投資收益比較,山核桃>金銀花>烤煙>水稻>甘薯>玉米。
4 結論
通過分析,山核桃不僅營養(yǎng)價值高,而且在秀山縣石漠化地區(qū)種植取得了較好的經(jīng)濟效益。山核桃與核桃、杏仁等堅果進行營養(yǎng)價值比較,各有特長,山核桃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等營養(yǎng)元素的含量較高。秀山縣石漠化地區(qū)種植的14年生山核桃林,每公頃共投入145770元、總產(chǎn)值1419300元、純收入1273530元、產(chǎn)投比為9.74、投資收益為8.74,與當?shù)仄渌魑锉容^,經(jīng)濟效益具有明顯優(yōu)勢。這些說明山核桃具有在石漠化地區(qū)推廣利用的經(jīng)濟價值,應該大力鼓勵當?shù)剞r(nóng)戶發(fā)展核桃產(chǎn)業(yè),以此改善當?shù)氐霓r(nóng)業(yè)結構和生態(tài)環(huán)境,增加農(nóng)戶收入。
秀山縣農(nóng)民在石漠化地區(qū)種植山核桃雖有積極性,但管理尚處于粗放階段。從山核桃的種植方面看,大多數(shù)農(nóng)民采用先植實生苗再嫁接的傳統(tǒng)方式,延長了掛果周期;同時,核桃種植后,農(nóng)民疏于管理,施肥量大多僅限于自家所圈養(yǎng)的牲畜糞便,而且,也沒有進行常規(guī)和定期的病蟲害防,導致山核桃廣種薄收。因此在今后生產(chǎn)過程中要加強管理,科學施肥。
參考文獻
[1] 宋朝樞.自然保護區(qū)工作手冊[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88:41-43.
[2] 賀士元.河北植物志[M].石家莊: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24):92-52.
[3] 黎章矩,錢蓮芳.山核桃科研成就和增產(chǎn)措施[J].浙江林業(yè)科技,1992,12(6):49-53.
[4] 黎章矩.山核桃花芽分化與開花習性的初步研究[J].經(jīng)濟林研究,1984,2(1):28-37.
[5] 黎章矩.山核桃芽、梢發(fā)育狀況與結果關系的研究[J].浙江林學院學報,1985,2(2):27-32.
[6] 何方.山核桃生態(tài)習性和引種問題[J].浙江林業(yè)科技,1988(8):28-32.
[7] 黎章矩.山核桃生長發(fā)育年周期的研究[J].浙江林學院通訊,1982(1):54-56.
[8] 章亭洲.山核桃的營養(yǎng)、生物學特性及開發(fā)利用現(xiàn)狀[J].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2006(4):90-91.
[9] 郭傳友,黃堅欽,方炎明.山核桃研究綜述及展望[J].經(jīng)濟林研究,2004,22(1):61-63
[10] 榮瑞芬.幾種重要堅果的營養(yǎng)特性比較[J].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1):16.
[11] 方桂紅,程莉.維生素A的生理功能及毒性研究進展[J].輕工科技,2012,8(8):10.
[12] 黃新河,莫宏春.葉酸及其應用[J].四川食品與發(fā)酵,2003,4:28-29.
[13] 趙愛愛,張秀萍.膳食纖維在人體健康中的作用[J].求醫(yī)問藥,2012,10(3):180-182.
[14] 王冀平,李亞南.山核桃仁中主要營養(yǎng)成分的研究[J],食品科學,1998,19(4):44-46.
[15] 朱俊玲,郝利平,盧智.核桃的加工利用現(xiàn)狀[J].食品工業(yè),2003,4(3):47-49.
[16] 周先鋒,徐迎碧,殷彪,等.山核桃種仁油脂提取研究[J].油脂工程,2005,7:48-50.
[17] 覃忠,楊勝洪.秀山縣中低產(chǎn)田土壤現(xiàn)狀及綜合改造措施[J].南方農(nóng)業(yè),2009(7):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