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幼兒對生命認知的調(diào)查與分析

      2015-04-29 00:44:03孫炯
      成才之路 2015年12期
      關鍵詞:幼兒

      孫炯

      摘 要:教師以3歲~6歲幼兒為對象,研究了他們對死亡特征和原因的認知,指出從幼兒階段開始實施生死教育是最佳的時機,可以讓幼兒對生命有更積極與正面的看法,學會珍惜生命。

      關鍵詞:幼兒;生命認知;生命特征

      中圖分類號:G610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8-3561(2015)12-00061-01

      一、問題的提出

      “死亡”在幼兒教育階段是一個較敏感的話題,生命及死亡也一直是中國教育中所忽視的議題,其中死亡更是在中國文化中避忌碰觸的。因此,兒童的生死教育相對受到忽視,不但學校中避免談到死亡議題,而且許多家長也常以負面或敷衍的方式處理死亡相關事件。但是幼兒是否對于與自己息息相關的生命問題不感興趣呢?社會是否應該對生死問題避而不談呢?

      鑒于國外的研究成果,筆者查閱了我國這方面的研究文獻,發(fā)現(xiàn)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工作仍較少。為此,我們進行了這個研究,其目的是通過調(diào)查和實驗來了解我國兒童對死亡認知的發(fā)展水平和特點,為有的放矢地對兒童進行死亡情感教育提供一定的心理學依據(jù)。

      二、研究方法和程序

      1. 被試對象

      被試對象來自小、中、大班年齡階段的兒童,每個年齡班各30名,男女各半,共 90名被試。他們均為正常兒童,無聽力和言語表達障礙。

      2. 研究方法及內(nèi)容

      采用個別訪談法。主試先參與被試的活動,如與兒童一起做游戲、講故事等,當雙方彼此熟悉之后,主試開始就死亡問題同被試進行交談,當場錄音,事后轉成書面材料。訪談問題主要從死亡的七個方面進行展開:(1)死亡的普遍性:小朋友,我們身邊很多東西都會死的,你能說說哪些東西會死嗎?(2)死亡的不可避免性: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會死?(3)死亡的適用性:你能說說哪些東西不會死嗎?(4)死亡的不可逆性:死去的人(或提及的生物)會活過來嗎?(5)死亡的情感性:自己親密的人(如爸爸媽媽)會死嗎?好人會死嗎?壞人呢?(6)死亡的終止性:當一個人死去A.還能動嗎? B.還會吃東西嗎? C.還會呼吸嗎? D.還會做夢嗎?(7)死亡的原因探析:包括自然死亡、疾病死亡和意外死亡。

      在正式實驗前,先讓被試舉例他知道的哪些東西是會死的,鼓勵被試盡可能地回答。指導語:小朋友,我們生活中有的東西是會死的,有的不會死,你知道哪些東西會死嗎?能不能給我舉幾個例子?舉的例子越多越好。在被試回答結束后,進行訪談。

      三、實驗結果與分析

      1. 不同年齡階段兒童對死亡特性認知的總體狀況

      對于死亡的不可避免性、普遍性、不可逆性以及終止性都是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而增長的。一方面是因為隨著兒童年齡增長,身體機能提高,認知水平提高;另一方面由于接觸社會更多,有更多的生活和情感體驗。

      (1)在不可避免性上,小班30個被訪者中21個認為人會死,28個小朋友能認識動物會死,經(jīng)提示少數(shù)認為植物會死。中大班基本能認識到人會死亡,動物會死亡,而90%孩子知道植物也會死亡。可以看出,小班對于死亡的不可避免性基本能夠認識,而對于植物概念不清,也較難認識到植物的死亡。三個年齡班的孩子對生物死亡的認知發(fā)展是最先認識到動物,其次是人,最后才是植物。

      (2)在普遍性上,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對死亡的普遍性的認識逐漸提高,但仍有少數(shù)幼兒認為并非所有的人都會死亡。

      (3)在不可逆性上,小班約50%認為人死了之后不會活過來,中大班基本都能認識人死不能復生的道理。

      四、討論和結論的關系(討論部分能夠放到前面的分析中)

      本研究結果向我們展示的發(fā)現(xiàn)有:第一,發(fā)展的一般趨勢和差異。就前者而言,三個年齡組兒童對死亡的不可逆性、不可避免性、普遍性等七方面的特征的認知是隨著年齡增長不斷發(fā)展的,詳見表1(篇幅所限,表略)。這一結論與Nagy的研究結果及我國學者得出的兒童對死亡理解的結論相似,也符合Florian(1985)、Strauss、Kane等的研究,他們都認為年齡是死亡概念成熟的一個重要條件,年齡與死亡概念之間呈函數(shù)變化的關系,年齡是預測死亡概念發(fā)展的有效值,是重要指標。表明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心理和生理的不斷成熟,對死亡普遍性、不可避免性、適用性、不可逆性和情感性等的特征的認識不斷提高、深入,這符合兒童心理認知發(fā)展的整體規(guī)律。就后者而言,差異不僅表現(xiàn)在不同年齡,在相同年齡組也有所體現(xiàn)。還有在訪談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特殊差異,如少數(shù)小班幼兒對死亡特性的認識高于大班的幼兒,對于訪問者所列出的死亡的七個方面的特性的問題也能夠比較全面地認識到。針對上述差異,訪者了解到主要可能有以下影響因素:認知能力、家庭態(tài)度、生活事件、社會環(huán)境、大眾傳媒等方面。如對死亡認知能力較高的小班幼兒,都有提到家里發(fā)生過這樣的事情,或者聽聞過周圍關于死亡的真實事件,加上家長對他們的指導教育,這些幼兒就能較好地認識死亡的特性。

      五、研究結論與教育建議

      (1)3歲~6歲兒童對死亡的認知是隨著年齡發(fā)展而不斷提高的,但在水平上存在差異,說明兒童的早期社會經(jīng)驗、家庭環(huán)境對兒童的重要性,它可以影響兒童認識和理解死亡。

      (2)每個年齡段的兒童對死亡的認知能力都是不同的,教師、家長要結合不同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進行教育指導,使其在不同年齡都有適合于其年齡的正確理解和認知。

      參考文獻:

      [1]崔迪.幼兒園死亡教育的價值及特點研究論文[D].東北師范大學,2008.

      [2]朱莉琪,方富熹.學前兒童對死亡認知的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6(01).

      猜你喜歡
      幼兒
      從“要遵守”到“我來管”——大班幼兒的自我管理初探
      天津教育(2023年2期)2023-03-14 07:34:52
      幼兒美術作品選登
      幼兒美術作品選登
      幼兒美術作品選登
      幼兒美術作品選登
      幼兒美術作品選登
      幼兒美術作品選登
      如何讓幼兒愛上閱讀
      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自信心
      甘肅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12
      優(yōu)秀幼兒園親子活動展
      绥阳县| 涡阳县| 宜兴市| 南康市| 海兴县| 陇南市| 敦煌市| 海原县| 麻栗坡县| 定陶县| 黄骅市| 江华| 达日县| 钦州市| 合作市| 汉沽区| 茂名市| 天台县| 共和县| 宿州市| 罗平县| 礼泉县| 喀喇沁旗| 吉首市| 井陉县| 敦化市| 舞阳县| 台南县| 五常市| 静宁县| 北宁市| 枣庄市| 合川市| 丹凤县| 唐山市| 乌什县| 衡阳县| 泸西县| 蒲江县| 武穴市| 万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