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芬
摘 要: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不乏會有矛盾和沖突,但一定要注意對學生的轉化應講究藝術,在對待學生時,要嚴愛統(tǒng)一,寬嚴適度;要放下架子,抓住契機多渠道溝通師生間的感情,去打開學生的心靈之門,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
關鍵詞:突發(fā)事件;學生心理;正確處理;尊重;平等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5)11-0095-01
去年春天發(fā)生的一件事始終留在記憶中,時時提醒著我。一天,教室的門口,我對F同學用鏗鏘有力的語氣和他理論著:“你犯了那么大的錯誤還要到校長那兒告我的狀?事情還沒查清楚,你倒說我對你追問不放,這事能糊弄下去嗎?你聚眾斗毆,那是犯法的……”F被我河東獅吼的氣勢震愣在那里,眼睛直直地盯著我,皺著眉頭想了一會兒說:“老師,是我錯了,我不該叫同學幫我去打架,但是我沒動手打人……”我撇著嘴說,“這事沒你想的那么簡單,你要為你所犯的錯誤承擔責任,責任!你懂嗎?”我的語氣稍微舒緩了一些,“你隨我到辦公室來吧,咱們坐下來談。”F默默地跟著我來到辦公室,于是,我又和他把整件事的來龍去脈及此事與他的利害關系談了好久,最后F在心平氣和中接受了我對他的“審判結果”。
事后,我分析和反思了自己在這件事上的處理方式,發(fā)現了不足,告誡自己以后處理師生關系時再勿重蹈覆轍。
對于學生的批評和指責要有度,語氣要平緩,不能以強勢壓人,即使學生犯了很大錯誤也不能挖苦、諷刺,要把握好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教師要關心愛護學生,關心他們的成長和需求,愛護他們的個性與心靈。F初二剛分到我班時,他性格急躁,易沖動,愛耍大牌。我對他仔細觀察,發(fā)現他為人直率仗義,有情義,樂于為班級做事。我想,他最大的問題是是非不明,好奇心與仗義感又使他經常惹事。于是我決定發(fā)揚他的長處,在班級公開表揚他的長處來引導他。針對他的缺點,我則經常與他聊天,潤物無聲地幫他改掉散漫的習慣。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說,我是一個老師,一個普通的引路人。我只是用心時刻“想”著我的學生,我愿為他們動腦,愿為他們助力。
班主任在處理突發(fā)事件時,要沉著冷靜,顧全大局。避免與學生發(fā)生正面沖突,盡量在短時間內恢復正常的秩序。采取迂回或冷處理的方法,這樣既可以避免學生做出過激的行為使氣氛更加白熱化,還可以讓學生冷靜思考自己的過錯,有利于解決矛盾。在擺事實教育學生時,要講究言語和措辭的適合度,點到實處,擊中要害,留給學生思考的余地,及時與學生產生情感沖擊。后來,F在他的醒悟日記中這樣寫道:“老師,你嚴肅地對我進行了教育。當時我都反應不過來了,平常您和我那么親近,溫和開朗,這一翻臉,我都快不認識您了。但我知道您和我的心是近的,您的直言讓我慚愧。這場‘災難過后,我更加喜歡您了!現在您知道我們?yōu)槭裁磹勰藛??因為您愛著我們,但從來不縱容我們。” 看完之后,我無法抑制自己的眼淚。它不僅讓我看到了學生的寬容和理性,更讓我明白了愛的標準。只有先讓自己靜下心,才能以一種良好的心態(tài)去面對學生的過錯,才不至于讓學生感到手足無措。教師沒有必要擺自己的架子,表現自己的權威。退一步,才會另辟一片天空。
尊敬與平等是師生關系的本質,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都是平等的,愛護他們的自尊和人格,是教育者應具備的素質。如果班主任從尊重、平等的角度處理師生關系,就很容易理解學生的一些行為,想法和要求,以及他們偶爾的幼稚與沖動。記得F在去年暑期8月1日回校時,他向我說打算放棄學業(yè)去學做生意,要和他叔叔出去干事業(yè)。那天很熱,F特意給我買了一瓶紅茶,遞給我的時候說了很多客氣的話,離別的傷感出現在他的言語和眼神里,我說:“不管怎樣,社會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簡單,你文化知識太少了,分辨力差,容易上當吃虧,我看,你還是上完初三再看吧?!笨蒄的意思是執(zhí)意要放棄讀書,出去闖蕩。后來,在9月1日開學時,F卻第一個來學校報到,這讓我很驚訝,為他暑期的那次告別感到幼稚。從此,尊重與平等成為我班主任工作的座右銘。當學生課堂出現問題時,我會不露痕跡地走到他身旁給以暗示;當學生違反紀律時,我會單獨私下找他談話,不會當堂斥責;我把學生真正當作正在學習成長的獨立生命個體,用我的尊重,耐心地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尊重與平等是班主任工作走向成功的基石。
在對學生進行德育的過程中,不乏有矛盾和沖突,但更多的是感動。作為一名優(yōu)秀班主任,對學生要有愛與寬容的胸懷,處理問題時,必須嚴愛統(tǒng)一,寬嚴適度。當學生身體不適時,要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懷;當學生有困難時,要及時幫助;當學生氣餒時,要給予鼓勵;當學生“想不開”時,要耐心開導。同樣,當學生出現不良行為時,要及時糾正、教育制止。教師愛學生,不是姑息遷就,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一種父母般的溫存,是睿智的寬容與嚴厲的要求相結合的愛,要及時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班主任工作是一門“敲門的藝術”,一名出色的班主任要善于打開學生的心靈之門,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要與學生建立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平等師生關系。要放下架子,多擠出時間參與學生的活動,多渠道溝通師生間的感情,努力成為他們中的一員,一同經歷成功與失敗,一同走過歡樂與悲傷,一同體驗淚水與歡笑。
參考文獻:
[1]吳婧.班主任與學生建立良好關系的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
[2]謝琴.班主任工作就是服務[J].班主任,2005(02).
[3]鐘啟泉.班級管理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