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發(fā)展,合作學習成為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合作學習模式表現(xiàn)出其高效性和優(yōu)越性。本文旨在小學語文合作學習實踐教學上進行探索,創(chuàng)建一個開放、積極、合作的語文課堂。
【關鍵詞】合作學習 語文教育 作用 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09-0115-01
一 合作學習與小學語文教育
合作學習的教育思想早在兩千多年前的中國就形成了,孔子曾經提出“教學相長”,師生之間應該相互討論、相互啟發(fā)、相互切磋,教學相長?,F(xiàn)代教育教學中常用的合作學習模式始于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經過數(shù)年的發(fā)展,已經成為現(xiàn)代主流的教學理論與策略之一,引發(fā)教育改革思潮和實驗。小學語文的教學,可以看作是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方式掌握語言規(guī)范,學會運用語言來進行各種情感表達和交流的教學活動。言語的生成過程其實是將復雜的內心感受通過口說或手寫的方式進行表達,是一種將自身的內部感受轉化為外部表現(xiàn)的過程。小學生這種言語的內化與生成過程的培養(yǎng)并不是一個孤立的過程,它通常是在交際的基礎上獲取和生成。目前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學中,一直十分重視聽、說、讀、寫的訓練,但教學過程中我們的教師往往會將這幾個訓練進行孤立的專題訓練,忽視交際這一平臺的重要性,教學中沒有創(chuàng)造交際的環(huán)境,無法讓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有足夠的交流和實踐機會,從而無法提升語文教學的效率和效果。合作學習的方法,可以打破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的“孤立”,從而在師生和生生間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言語交際實踐機會,讓學生真正參與到交流和實踐中,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同時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
二 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1.合作學習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十分注重教師本身的素質,如教師對課堂設計是否合理,教學內容是否精彩,教學工具的使用是否得當?shù)?。然而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課堂上,運用合作學習的模式更加注重學生的課堂生成情況,注重學生學習中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培養(yǎng)。大部分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評價都是以課堂上學生的表現(xiàn)作為課程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也是教育教學以學生為本的基礎要求。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成功,才是老師的成功。課堂評價標準的轉變,證實了合作學習的教育理念已經深入人心。運用合作學習的教育模式,課堂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促進了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
2.合作學習為學生提供展現(xiàn)自我的機會,提高學習自信心
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授課,老師的講解居多,學生很少在課堂上展示自己,久而久之,有些學生對回答問題就變得不再積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孩子的思考。合作學習課堂上我們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學生在小組內對問題進行激烈的討論,“讓我來”“我認為”這樣的句式在小組內使用頻率極高。以小學語文教學中常用的分角色朗讀為例,常規(guī)的教學方法中,由于課堂時間有限一個班只有幾個學生有表現(xiàn)的機會,然而分成合作小組之后,所有的孩子都可以有自己的角色。學生在小學階段是熱愛表演的,是對學習充滿熱情的群體。學生只有在課堂上有足夠的表演機會,獲得別人的欣賞與贊美,才能獲得學習的成功體驗,這是學習的動力來源,是提高自信心的動力源泉。
3.合作學習課堂氣氛活躍,促進全體學習
合作學習的課堂,由于學生參與度高,課堂氣氛融洽而活躍。傳統(tǒng)的課堂是幾個優(yōu)秀學生的獨角戲,大部分學生在課堂上無法得到表現(xiàn)的機會,課堂的冷清,老師也容易有挫敗感。合作學習的方法引入課堂后,學生的參與度明顯提高,學生表現(xiàn)欲強烈,學生的積極參與也能讓老師感受到課堂帶來的幸福感。在運用合作學習的方法后,教師能體會到氣氛活躍,這才是真正的語文課堂,這才是真正的教育。同時,合作的課堂能吸引所有學生的注意力,不論是學習能力強還是學習能力差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任務,每個人都要通力合作才能達成小組的共同目標。每個人都比原來的自己進步了。相信,這就是教育所期待的效果,也是教育工作者最真摯的希望。
三 小學語文合作學習的有效策略
合作學習是一種創(chuàng)新的學習方式,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教師、學生、學校、家長等多方面的大力支持與協(xié)助。
第一,教師應提高自身素養(yǎng)。教師應該認識、接受、運用這樣新的教育模式,應該充分了解學生,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來設計教學。轉變師生觀,大力支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學習并給予必要的指導。
第二,教師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應該正確操作和監(jiān)督到位,要對整個教學設計有一個大體的把握,環(huán)節(jié)與環(huán)節(jié)間如何連接,每個環(huán)節(jié)所花的時間多少,這些都要老師上課時根據(jù)實際需要做出判斷。
第三,教師要有教育機智。課堂上進行合作學習,教師要做到隨機應變,靈活處理以及課后要反省。
第四,合作學習的順利開展需要得到學校與家長的大力支持。學校應該通過邀請專家、學者的指導,形成一系列以學校為本的校本培訓和提高機制。家長會上,教師可以跟家長闡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提出家長扶助孩子合作學習的要求,爭取家長的大力支持與配合,是合作學習非常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參考文獻
[1]周慶元.語文教育研究概論[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