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日,在北京保利的秋季拍賣會上,一幅黃胄的作品《歡騰的草原》以1,300萬起拍,經(jīng)過35輪競價以1.12億元落槌,加上傭金后為1.288億元,該成交價創(chuàng)造了黃胄作品的最高拍賣紀錄,也是2013年內(nèi)地唯一一件過億的拍賣品。買家是上海寶龍集團的許健康先生,他終于找到了自己籌建中的美術館的鎮(zhèn)館之寶!
這幅畫是美國哈默家族委托拍賣的。阿曼德·哈默是美國最具傳奇色彩的商界人物之一,曾經(jīng)是1980年代的全球首富。哈默也是進入中國最早的外商,他曾先后八次來中國,五次與鄧小平見面。
1984年4月29日,哈默先生來到中國,與中國政府簽署中美合作開發(fā)平朔安太堡一號露天煤礦的協(xié)議。在此期間,哈默先生偶然看到釣魚臺國賓館18號樓內(nèi)墻上有一幅黃胄的作品《套馬圖》,他是一位藝術品收藏家,他夫人又是一位畫家,都十分喜歡這張作品。哈默當時提出想買下這張畫,但被工作人員婉拒。而當國務院辦公廳聽說這件事后,就說服黃胄先生拿出在釣魚臺畫的另一幅作品作為國禮送給了哈默先生,這就是拍賣場上的那幅《歡騰的草原》。
這幅作品是1981年八九月間,黃胄應邀在釣魚臺創(chuàng)作的。作品表現(xiàn)的是新疆柯爾克孜族人民正在進行傳統(tǒng)體育項目—“馬上角力”的活動場面。七位少數(shù)民族女性、九條牧羊犬以及七十多匹駿馬—通過藝術家的精心布局和傳神刻畫,充滿張力地再現(xiàn)于畫紙之上,組成一幅豪邁歡快的節(jié)日盛景,作品曾編入1983年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黃胄畫輯》中。
《歡騰的草原》后來怎么又來到北京保利的拍賣場上的呢?
原來,當時哈默集團在北京設立的辦事處里需要買幾件藝術品布置房間,于是請中國美協(xié)為他們推薦了7件作品,其中有李可染、何海霞、謝稚柳、黃永玉等人的畫作。這些畫一直掛在辦事處的各個房間里。后來當哈默撤銷辦事處時,內(nèi)部曾專門舉辦過一場小型拍賣,將這7幅畫拍賣給了公司三位高管,他們都是美籍華人,后來也都帶著這些作品回了美國。
2012年,北京保利在美國打出的拍品征集廣告,被曾經(jīng)擔任哈默石油集團亞洲總裁的陳立家先生看到了,他通過自己的一個朋友,打電話到保利集團的熟人,詢問保利拍賣的情況。接電話的人提供了保利帶隊赴美征集的書畫專家李雪松先生的手機號碼。李雪松很快就見到了原先那7幅作品中的5幅。很巧,當時這5幅畫的所有者本打算第二天將畫送拍到佳士得去的!
當保利公司內(nèi)部以及外聘的鑒定專家見到這5幅作品時,對其中的一兩件作品的真?zhèn)萎a(chǎn)生了意見分歧,這差一點影響到了上拍!最終,經(jīng)過分析研究統(tǒng)一了思想,決定全部上拍于2012年保利秋拍。拍賣中,5件作品都拍出了不錯的價格,委托人十分滿意。此時他們又提醒保利公司,還有一件更大的作品在哈默家族手里呢!后來,他們又協(xié)助保利經(jīng)過許多周折終于找到了那幅《歡騰的草原》。也許,沒有先前成功拍賣的5幅作品,也就沒機會找到這件“大黃胄”了!
哈默基金會一直想賣掉《歡騰的草原》,他們曾經(jīng)聯(lián)絡過中國內(nèi)地的某些拍賣行,均沒有結果,據(jù)說有人看到畫作有地方與《黃胄畫輯》上不同而認為畫作不真。
當保利工作人員找到哈默基金會時才聽說,這幅畫已經(jīng)進入中國了,就放在上海保稅區(qū),計劃用30萬美元的價格賣到中國。在保利專家的勸說下,哈默基金會才將這幅畫從上海保稅區(qū)調(diào)回美國,然后再進入中國交給保利進行拍賣。差一點失之交臂!
保利在2013秋拍中,上拍了這件黃胄巨作《歡騰的草原》,底價設為1,500萬元。黃胄的遺孀鄭聞慧女士和哈默先生的嫡孫“小哈默”都來到現(xiàn)場助威。鄭女士解釋道:黃胄創(chuàng)作《歡騰的草原》用的是傳統(tǒng)中國畫植物色,這類顏色的性質(zhì)不夠穩(wěn)定,時間長了就會變暗、發(fā)灰。在贈送給哈默之前,黃胄又用礦物色再次覆蓋于原處,以使畫面效果能保存得更長久?,F(xiàn)在在畫作補色處仍然能看到畫集上可見的服飾花紋。黃胄還將畫作左上部原身穿紅底白花連衣裙的騎馬婦女,改畫為全紅連衣裙,最右側著藍底白花連衣裙的騎馬婦女,改為藍色上衣和紅色連衣裙。這才說明為什么這幅畫與《黃胄畫輯》上有所差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