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中國紫砂史上流傳著一位開創(chuàng)性的人物——供春,人們之所以把供春奉為紫砂壺的開山鼻祖,是因為紫砂從供春開始,終于從簡單的喝水器皿縱身一躍,獲得了藝術的生命。并為后世紫砂開辟了一條發(fā)展的道路。本篇以供春制作的“六瓣圓囊壺”為例,談談這款壺器的工藝特色。
關鍵詞 六瓣圓囊壺;紫砂壺;供春
1 一代紫砂壺鼻祖供春的地位
宜興縣志和有關陶瓷的史料里面都有記載供春生于明代正德年間,據(jù)《陶庵夢憶》記載:“彼新奇兮萬變,師造化兮元功,信陶壺之鼻祖,亦天下之良工?!惫┐褐谱鞯淖仙皦匾恢弊鳛樗囆g珍寶被秘藏于名門大族中。被文人吟詠記載于文賦之中,被輾轉流傳到海外。供春是紫砂歷史上的一個重要節(jié)點,他不僅開創(chuàng)了一代壺藝新風,更為文人參與紫砂架起了一座橋梁,從此。紫砂和中國文化結下了不解之緣。
2 供春“六瓣圓囊壺”的設計特色
史料記載現(xiàn)存于世的“供春壺”共有兩款,一款為紫砂“樹癭壺”。壺身為銀杏樹癭瘤狀,壺把如樹枝分叉狀。把下有篆書款“供春”二字。而另一款為現(xiàn)藏于香港茶具博物館的明代仿供春款“六瓣圓囊壺”(見圖1),此壺壺身近似半球形,豎向六瓣筋紋略呈蓮瓣狀;壺流六面,線條順勢上揚,顯得精神昂揚;圈把,設計位置偏上,略高于壺肩。與壺流的高度水平相當;壺口偏小,有一指的高度,壺蓋圓而光滑;壺鈕扁圓,與壺身、壺蓋的偏扁設計和諧一致:壺底刻隸書味很濃的楷書款“大明正德八年供春”字樣。再觀供春“六瓣圓囊壺”的整體設計,比例協(xié)調。無一處不顯得和諧、自然。
在草千里先生編著的《中國名壺珍品圖錄》一書中說到:“此壺為明代正德八年(1513年)作品。底款:大明正德八年一供春。冒名供春,實系仿作?!贝藟仉m為仿制,但“六瓣圓囊壺”在后世也被爭相仿造,求壺者趨之若鶩。這也證明了“供春壺”流芳后世的藝術價值和不朽魅力。
3 “六瓣圓囊壺”的審美及其文化意蘊
“六瓣圓囊壺”的整體造型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玉蘭花。玉蘭,別名白玉蘭、望春、玉蘭花,原產(chǎn)于中國中部各省?;◤陌咨降霞t色,大型、芳香,花冠為杯狀。玉蘭花盛開時,花瓣展向四方,使庭院青白片片,白光耀眼,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為美化庭院之理想花型。最為特別的是玉蘭花具有獨特的芬芳氣味,關于玉蘭花的香氣,民間還有一個傳說:故事講的是很久以前。在一處深山里住著三個姐妹,大姐叫紅玉蘭。二姐叫白玉蘭。小妹叫黃玉蘭。龍王鎖了鹽庫,不讓張家界的人吃鹽,終于導致了瘟疫發(fā)生。死了好多人。三姐妹十分同情村民,于是決定幫大家討鹽,最終村子里的人得救了。后來人們?yōu)榱思o念她們,就將那種花樹稱作“玉蘭花”,而她們釀造的花香也變成了她們自己的香味。故事反映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對完美的向往。
白玉蘭的花語是表露愛意。高潔、芬芳、純潔的愛與真摯,唐代詩人詠道:“晨夕目賞白玉蘭,暮年老區(qū)乃春時?!币馑季褪钦f如果女性天天賞視玉蘭,嗅著濃郁的芳香??扇死闲耐?,留住歲月。永著青春。玉蘭花有著愛情忠貞不渝的寓意,每逢喜慶吉日,人們常以玉蘭花饋贈,表露愛意。此外。它還有著玉蘭的性格,用點點滴滴的熱血澆灌。讓她永遠盛開,百年長久、友誼常青。玉蘭花的寓意如此美好,使供春“六瓣圓囊壺”予人一種愉悅的精神享受。
4 以“六瓣圓囊壺”為代表的“供春壺”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人生夢。至于斯壺。飲水當思源。一把小小的紫砂壺。因為有了藝術的滋養(yǎng),才有了千變?nèi)f化的壺中乾坤和獨步千秋的無窮魅力,而讓紫砂壺完成從簡單的喝水器皿到藝術珍品的蛻變,便是被人們奉為紫砂壺開山鼻祖的供春,供春無意間的創(chuàng)造把紫砂茶具帶進了藝術的殿堂。在中國紫砂壺的發(fā)展史上。供春制作的紫砂“樹癭壺”、“六瓣圓囊壺”等作品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它們是紫砂壺走向成熟并發(fā)展到高峰的開端,供春款“六瓣圓囊壺”也已經(jīng)成為中國紫砂壺的一個象征,它是中國紫砂陶工藝史上一個不可或缺的代表作。
5 結語
如今。有很多人喜愛紫砂壺,不僅是源于壺器的實用性,更喜愛的是壺器寄予的美好心意。就像此款“六瓣圓囊壺”,不但造型的工藝水平高,而且猶如一件藝術品,呈現(xiàn)給世人的不僅有視覺上的享受。更有精神上的愉悅,所以供春制作的紫砂壺開辟了后世寄情于物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