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朋飛
摘要:目的 探討復方丹參注射液與通心絡聯(lián)合用于血管性癡呆臨床治療的效果。方法 選擇我院收治的血管性癡呆患者106例,隨機分成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各53例,對照組采用通心絡給予治療,研究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復方丹參注射液治療,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 MMSE評分結果顯示,研究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86.8% ,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56.6%,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與對照組的MMSE評分均與治療前有所提高,但是研究組治療后的MMSE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與對照組的ADL評分均與治療前有所下降,但是研究組治療后的ADL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丹參注射液與通心絡聯(lián)合治療血管性癡呆患者可以獲得比較滿意的治療效果,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丹參注射液;通心絡;血管性癡呆
血管性癡呆屬于腦血管常見的疾病,在臨床上是指由于缺血與出血性的腦血管疾病所引發(fā)的腦損害而出現(xiàn)智能障礙型的癡呆癥狀。此病在臨床上的主要表現(xiàn)是患者的認知功能逐漸減退、記憶力衰退、邏輯思維與判斷能力低下、社會交往與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并常常伴有行為與情感方面的異常表現(xiàn)[1]。此病的發(fā)病率僅次于阿爾茨海默病,比較常見的病理改變大部分是多發(fā)性的腔隙性的病變抑或出現(xiàn)大面積的梗死灶與腦動脈發(fā)生粥樣硬化等等。治療血管性癡呆的藥物比較多,但是沒有特效的藥物。本文探討了復方丹參注射液與通心絡聯(lián)合用于血管性癡呆臨床治療的應用價值,以期為提高血管性癡呆的臨床治療效果提供理論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收治的血管性癡呆患者106例,其中,男60例,女46例;年齡65~86歲,平均年齡為(77.2±1.7)歲;輕度癡呆30例,中度癡呆64例,重度癡呆12例。入選的研究對象符合2002年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血管性癡呆診斷標準草案診斷標準[2],并排除其他類型的癡呆。隨機將106例患者分成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各53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的治療方法:對照組采用通心絡膠囊(石家莊以嶺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Z19980015)口服治療,2~4粒/次,3次/d,連續(xù)用藥3個月。
研究組的治療方法:,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復方丹參注射液(四川三精升和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Z51021303)靜脈滴注治療,10~20ml/次(用5%葡萄糖注射液100~500ml稀釋后使用),1次/d,連續(xù)用藥3個月。
1.3 觀察指標 運用MMSE量表與ADL量表對患者在治療前與治療后進行評分,觀察其治療效果。
1.4 療效評定標準 根據MMSE評分將本研究的治療標準分為基本控制、顯效、有效、無效等4個等級;采用ADL評分對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進行評估,將其分成顯效、有效、無效等3個等級[3]。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shù)據運用SPSS 18.0統(tǒng)計分析,采用t檢驗或 χ2檢驗, 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從MMSE評分的結果來看,研究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86.8% ,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56.6%,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MMSE與ADL評分變化情況比較
治療后,研究組與對照組的MMSE評分均與治療前有所提高,但是研究組治療后的MMSE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與對照組的ADL評分均與治療前有所下降,但是研究組治療后的ADL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血管性癡呆可以說是老年患者的"殺手",對老年人的生存質量與生活質量均會帶來很大的影響。有些學者認為[4,5],血管性癡呆的發(fā)生往往跟患者的皮層發(fā)生病變、大面積腦損傷等因素密切相關。當前,在我國控制與治療血管性癡呆還沒有特異性強、高效的藥物。西醫(yī)常常使用腦復康與尼莫地平等藥品來改善患者的癡呆臨床癥狀,提升患者的生存質量,然而西醫(yī)的臨床治療效果尚不夠理想。中醫(yī)認為,血管性癡呆實屬"癡呆"的范疇,并認為大部分血管性癡呆屬于氣虛血瘀型。
唇形科的植物丹參的根部常常作為臨床用藥,其含有丹參酮甲與丹參酮乙等多種生物活性成分。丹參注射液主要是唇形科的植物丹參的根部與降香通過現(xiàn)代技術加工而成的一種復方中藥注射液[6]。丹參在血小板聚集方面存在較好的抑制作用,可以降低患者的血脂與血黏稠度,促進患者機體微循環(huán),防范血栓在體內的形成;而降香則可以疏通人體十二經脈,起到行血破瘀之功效。復方丹參注射液治療血管性癡呆能夠有效地通利血脈,促進患者臨床癥狀得到較好的改善[7]。
通心絡膠囊則可以活血化瘀與疏通腦絡,也可以改善人體微循環(huán);又可以補腎為輔,也可以通補兼施,進而使患者的氣血更加暢通、使患者機體能夠恢復到"陰平陽秘"之正常的精神狀態(tài)[8]。通心絡膠囊主要是由人參、水蛭、全蝎、蜈蚣、土鱉、蟬蛻、赤芍藥、冰片與酸棗仁等多種藥材精制而成的[9],在活血祛瘀與通竅醒神方面可以起到較好的效果。方中的水蛭與土鱉蟲在抗血栓的產生與溶解血栓方面效果較好,同時也可以降脂與抗凝等,防止動脈發(fā)生硬化;全蝎與蜈蚣等則可通絡,提高血液中擴血管因子的含量,減少血液中的縮血管因子,進而有益于血管內皮功能的改善[10]。
本研究MMSE評分結果顯示,研究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86.8% ,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56.6%,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與對照組的MMSE評分均與治療前有所提高,但是研究組治療后的MMSE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與對照組的ADL評分均與治療前有所下降,但是研究組治療后的ADL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提示,復方丹參注射液與通心絡聯(lián)合治療血管性癡呆患者的效果優(yōu)于單純使用通心絡治療的效果。
綜上所述,復方丹參注射液與通心絡聯(lián)合治療血管性癡呆具有積極的作用,可以取得不錯的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薦與應用。
參考文獻:
[1]宴勇.血管性癡呆的診斷和相關問題[J].中華老年心血管病雜志,2008,10(5):321-323.
[2]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血管性腦癡呆診斷標準草案.中華神經科雜志,2002,35(4):246.
[3]陳存國,金小紅.尼莫同、刺五加聯(lián)合治療血管性癡呆療效觀察[J].臨床醫(yī)學,2004,24(11):14-15.
[4]王菲 . 血管性癡呆的分子機制及治療學研究進展[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 2014,40(5): 317-320.
[5]李國林.復方丹參注射液與黃芪注射液聯(lián)合治療血管性癡呆臨床研究[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3,32(19): 33-34.
[6]秦書杰.復方丹參黃芪注射液聯(lián)合尼莫地平對中風后癡呆患者認知功能療效觀察[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 ,2009,36(9): 1789-1790.
[7]何俊,蔡援越,王宏偉,等.丹參聯(lián)合腦神經生長素對血管性癡呆患者智能狀況的改善[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6,4(2):104-105.
[8]陳春雷,邱智輝,蘇世鑫,等.通心絡治療血管性癡呆的療效觀察[J].疑難病雜志,2009,8(5): 272-274.
[9]李愛平.通心絡治療血管性癡呆臨床研究探析[J].中外醫(yī)療, 2010,29(15): 136.
[10]孫麗艷,唐偉,王怡,等.通心絡治療血管性癡呆62例[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0,8(4):7-9.
編輯/許言
醫(yī)學信息2015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