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恩
雖然李光耀在去世前已經退出新加坡政壇多年,但他倡導的威權模式仍在,而且為新加坡帶來了穩(wěn)定和繁榮。
不過,經濟的成功和全球化的影響也為新加坡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其中包括日漸擴大的貧富差距以及要求更多政治參與度的新一代。
因此,李光耀的治國模式中的元素哪些會消失,哪些還會繼續(xù)下去,值得關注。
與眾不同
李光耀在2007年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知道如果我們像鄰國那樣,我們就會滅亡,因為我們無法提供任何東西來換取他們需要提供的東西,因此我們只有做一些不同的東西,而且要比他們做的好?!?/p>
經濟的成功和全球化的影響也為新加坡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其中包括日漸擴大的貧富差距。
的確,新加坡這個小島除了人之外沒有其他資源,因此新加坡人必須要比周邊國家得到更多的教育并且更能說流利英語。為此,英語成為了新加坡第一語言,而且政府也大力投資學校,并為窮人提供教育補貼。
此外,東南亞地區(qū)貪污問題猖獗,新加坡則致力于建立一個廉潔的政府及有吸引力的商業(yè)環(huán)境。同時還要保持其靈活性,不斷根據(jù)需要調整自己的位置,無論是最初的制造業(yè)中心還是后來的金融和綠色技術中心。
這種與眾不同的理念目前仍是新加坡的核心價值。事實上,今日的新加坡仍被評為世界上最清廉、最安全和最適宜營商的國家之一。
政府主導
1986年,李光耀在談到新加坡政府時表示,“我們(政府)決定什么是對的,不管老百姓怎么想?!?/p>
在李光耀的這一模式下,新加坡政府完全承擔了治理國家并帶來發(fā)展的責任,但同時也要求國民完全服從政府的安排。
李光耀創(chuàng)建的人民行動黨仍然雄霸新加坡政壇,政府也仍然以嚴厲的法律控制媒體。此外政府相關的企業(yè)則掌控著關鍵的商業(yè)領域,而工會也受制于政府。
不過,新加坡受到良好教育的年輕一代則要求有更大的政治多元化。在上次大選中,雖然反對黨受限于選舉制度只贏得了六個國會議席,但執(zhí)政人民行動黨在選舉中只得到60%的選票支持,是有史以來最低的一次。
此外,嚴厲的官方控制在多個方面也正受到挑戰(zhàn),其中包括同性戀權益,因為越來越強烈的聲音要求結束一項實質上取締了同性戀的法律。
新加坡人早已接受了這種精英制度,但許多人對社會內部的流動性感到擔憂。 此外,網(wǎng)絡的發(fā)達也使越來越多的新加坡人就國家大事進行公開辯論,而新加坡政府做出的對策是收緊有關監(jiān)管條例。
新加坡一家戰(zhàn)略顧問咨詢公司的總裁克里什納達斯認為:“新加坡人正在不斷求變,而對于現(xiàn)任政治領袖來說,最棘手的就是決定究竟變多少,而且變的速度要多快?!?/p>
精英主義
李光耀早在1966年就提出:“需要在社會中的最頂層培植一代人,使他們具備所需的所有素質,帶領人民和激勵人民走向成功。簡單來說,就是精英?!?/p>
李光耀堅信,應該由精英官員治理國家。而新加坡的精英模式是,無論你來自哪個種族和階層,只要你出色就可以成為精英階層。
新加坡人早已接受了這種精英制度,但許多人對社會內部的流動性感到擔憂,并且指出,越來越多能進入一流學校就讀的學生都來自富裕家庭。
也有人認為這些精英官僚對平民的需求已經越來越漠不關心,因此執(zhí)政人民行動黨缺乏了“街頭平民”的觀點。
為此,政府也展開了更多的公共信息,并在一些敏感的問題上包括移民和退休金方面做出了一些政策調整,并向一些資源較差的學校提供更多的資源。人民行動黨也承諾將吸納更多來自草根階層的人士入黨。
種族和諧
李光耀在2011年的一次采訪中表示,“(對于新加坡來說),建立一個多種族、多宗教的社會至關重要。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彼此之間就會爭吵不休,我們就完了?!?/p>
李顯龍在出席李光耀國葬并致悼詞時形容說,李光耀是一名戰(zhàn)士,當年致力爭取新加坡獨立,以多元種族理念建國,并領導新加坡由第三世界晉身為最富足的國家之一。
新加坡有四大種族和10個官方認可的宗教。在上個世紀60年代發(fā)生種族騷亂后,新加坡就實施嚴厲的種族歧視言論法律以及在公共住宅中種族比例的配額制度,以防止任何種族建立各自的小圈子。
此外,李光耀還相信,新加坡人有必要與本身的文化根源保持聯(lián)系,能說自己的母語。因此,所有新加坡人在學校里都要學第二種語言。
有新加坡學者預計,這些政策將會繼續(xù)延續(xù)下去,因為的確有助于新加坡的穩(wěn)定,并且使新加坡的勞工更具有競爭力。
吝嗇福利
在新加坡,并沒有法定最低工資,所有人都要被迫存錢養(yǎng)老而不是收取退休金。雖然政府也提供津貼和補助,但有人認為有關金額根本就不夠。
李光耀在2011年的采訪中提到新加坡的福利制度時強調,“我們的原則是你必須工作,我們不會因為你什么都不干而付錢給你?!?/p>
事實上,新加坡公民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來照顧自己和家人。在新加坡,并沒有法定最低工資,所有人都要被迫存錢養(yǎng)老而不是收取退休金。雖然政府也提供津貼和補助,但有人認為有關金額根本就不夠。
雖然這一福利制度也導致新加坡政府規(guī)模較小,因此也得到一些人的支持。但是,越來越多的人對窮人、傷殘人士和老人表示關注,并要求增加社會福利開支。
為此,政府也做出響應,提供統(tǒng)一的醫(yī)療福利,并向老人提供更多支持。(李文編譯)
(編輯/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