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國外高校的廣西籍留學生的自我詮釋對跨文化適應的影響

      2015-05-05 00:58王婕霏
      廣西教育·C版 2015年2期
      關(guān)鍵詞:跨文化適應社會支持

      【摘 要】以在國外的廣西籍高校留學生為被試群體,探索自我詮釋如何通過社會支持來影響跨文化適應。使用問卷進行量化研究,對199名被試進行測量,探究變量之間的關(guān)系。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對于廣西籍的中國留學生來說,獨立型自我詮釋對心理健康和生活滿意感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作用;情感性社會支持對心理健康有極其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工具性社會支持對獨立型自我詮釋和生活滿意度的正向影響關(guān)系存在顯著的負向調(diào)節(jié)作用;工具性社會支持對依賴型自我詮釋和生活滿意感的正向影響關(guān)系存在顯著的負向調(diào)節(jié)作用。

      【關(guān)鍵詞】廣西籍留學生 ?自我詮釋 ?社會支持 ?跨文化適應

      【中圖分類號】 G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02C-0022-04

      一、研究背景

      當成長在中國的學生到國外去生活和學習,文化的碰撞不可避免。有研究指出,留學生像其他學生一樣面臨很多挑戰(zhàn)(如新的學習和生活方式),同時也會遇到更多困難,并且這些困難使得他們擁有獨特的經(jīng)歷。中國留學生大都處在吸收知識極快和認知結(jié)構(gòu)不斷完善的階段,東道國的文化對中國留學生的自我認知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對自我與他人關(guān)系的認知也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到國外的留學生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社會支持體系,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社會支持體系,這些社會支持對他們在國外的適應和成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不同國家留學生的社會支持對他們在東道國的心理適應和社會文化適應也會產(chǎn)生影響。本研究探究什么樣的自我與他人關(guān)系的認知是通過哪類社會支持來如何影響跨文化適應的,這對中國留學生來說可以幫助他們根據(jù)自己的情況來選擇適合自己的社會支持體系,以達到跨文化適應的最優(yōu)化,對其在國外的學業(yè)和生活起到促進作用。

      Markus和Kitayama認為自我詮釋就是人們認為自己與他人有多大程度上是分離的或者聯(lián)結(jié)的,他們將自我詮釋分為獨立型自我詮釋和依賴型自我詮釋。獨立型自我詮釋由一系列獨特的內(nèi)在態(tài)度構(gòu)成,比如特點、能力、動機和價值觀,其個體的行為主要是內(nèi)在態(tài)度導致的結(jié)果;而自我詮釋的個體認為他的行為很大程度取決于他認為跟他有關(guān)系的其他人是怎么想、怎么感覺和怎么行為的。

      社會支持就是外界提供支持后,外部與個體內(nèi)在互動的構(gòu)建和認知過程。社會支持可以分為心理上的和工具上的支持:前者包含一種改變心情、態(tài)度甚至認知過程等心理元素的支持,而后者的目的是直接公開地幫助個體,并表現(xiàn)出來的支持。

      跨文化適應(Acculturation)是適應的過程和文化的修改,它發(fā)生在當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不停接觸和碰撞時;跨文化適應導致了旅居者或移民者信念、價值觀和行為的變化。Ward及其同事結(jié)合前人的研究,補充了跨文化適應的概念框架,他們認為,在跨文化適應過程中,有兩種顯著區(qū)別的適應:一是心理適應;二是社會文化適應。前者是指心理上的或者情緒幸福感上的適應,包括心理健康和生活滿意感,這種適應可以在應激上和處理各種事務中呈現(xiàn)出來;然而后者屬于這樣的一種能力:在新文化中融入或者來往融洽,它更多是在社會學習階段中表現(xiàn)出來。

      二、研究對象、工具和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對象是在國外的廣西籍高校留學生,被試的抽樣方法采用的是滾雪球抽樣。被試的人口統(tǒng)計學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被試信息(N=199)

      人口統(tǒng)計學變量 人數(shù) 比例 人口統(tǒng)計學變量 人數(shù) 比例

      性別 男 99 49.75% 專業(yè) 工科 59 29.65%

      女 100 50.25% 理科 60 30.15%

      年齡 17~21歲 14 7.04% 文科 78 39.20%

      22~26歲 163 81.91% 醫(yī)科 2 1.01%

      27~31歲 19 9.55% 留學時間 3個月以內(nèi) 5 2.51%

      31歲以上 3 1.51% 3~6個月 6 3.02%

      留學地區(qū) 歐洲 51 25.63% 7~12個月 66 33.17%

      大洋洲 12 6.03% 13~35個月 60 30.15%

      北美洲 99 49.75% 3~6年 46 23.12%

      亞洲 37 18.59% 6年以上 16 8.04%

      教育程度 本科生 88 44.22% 語言掌握程度 高 76 38.19%

      碩士研究生 90 45.23% 中等以下 123 61.81%

      博士研究生 21 10.55%

      (二)研究工具

      1.自我詮釋量表。Singelis的獨立—依賴型自我詮釋量表(SCS),該量表包含了兩種自我詮釋,一種是依賴型自我詮釋,共12題;另一種是獨立型自我詮釋,共12題。是七點評分量表:其中1表示完全不同意,7表示完全同意,在某個維度的分數(shù)越高表示個體越傾向該自我詮釋類型。每個被試都有兩種分數(shù),一個是獨立型自我詮釋的分數(shù),另一個是依賴型自我詮釋的分數(shù)。Singelis的研究表明,自我詮釋的這兩個方面是分離的兩個維度,并不是彼此的對立面,那么這兩種自我詮釋類型都需要在研究結(jié)果中考慮。

      2.旅居者社會支持問卷。Ong和Ward的旅居者社會支持量表(ISSS)包含了兩種不同方面的幫助:情緒上的和工具上的。要求被試對問卷中所描述的18項在國外生活學習所遇到的問題進行判斷,量表為五點評分量表,其中1表示完全不符合、5表示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表明社會支持越好,反之則越差。

      3.跨文化適應問卷。跨文化適應問卷包含心理健康問卷、生活滿意感問卷和社會文化適應問卷。其中心理健康問卷和生活滿意感問卷測量的是心理適應,社會文化適應問卷測量的是社會文化適應。

      心理健康問卷作為旅居者心理適應的指標之一,采用的是Goldberg的一般健康狀況(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GHQ-12)問卷,五點評分量表,共12個項目,對旅居者的心身健康狀況進行評估,該問卷要求參與者回答在填寫問卷之前的一個月中是否出現(xiàn)過各題項中描述的情況,得分越高代表留學生的身心健康狀況越好,反之越差。

      生活滿意感問卷為嚴文華自編問卷,作為留學生心理適應的指標之一,對其在東道國的生活滿意感進行調(diào)查評估,包括總體滿意度、對物質(zhì)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滿意度等,五點量表,共4個項目??傮w得分越高代表留學生在東道國生活滿意感越高,反之越低。

      社會文化適應量表采用Ward和Kennedy的社會文化適應問卷(SCAS),共29個項目。社會文化適應問卷是對旅居者適應東道國社會文化環(huán)境能力的研究,包括對旅居者在東道國生活學習、人際交往、對東道國文化和價值觀理解等方面。該問卷要求被試回答在東道國時是否在各題項所描述的方面存在困難。該量表為五點量表,其中1表示不困難、5表示非常困難。問卷總體得分越低,代表社會文化適應越好。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電子問卷調(diào)查的形式,電子版本發(fā)布到調(diào)查網(wǎng)站,將網(wǎng)址鏈接發(fā)送給已知身份的國外中國留學生被試填寫。共收回問卷204份,剔除無效被試5個,有效問卷共199份,有效率為97.55%。所得數(shù)據(jù)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

      三、研究結(jié)果

      (一)自我詮釋、社會支持及跨文化適應的回歸分析

      以自我詮釋類型(獨立型自我詮釋和依賴型自我詮釋)和社會支持(情感性社會支持和工具性社會支持)為自變量,分別以心理健康、生活滿意感和社會文化適應為因變量,采用強制進入法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見表2),結(jié)果表明,自我詮釋中的獨立型自我詮釋對跨文化適應中的心理健康有極其顯著的正向影響作用(標準化回歸系數(shù)β=0.284,p<0.01),說明獨立型自我詮釋對心理健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作用;自我詮釋和社會支持對心理健康的解釋達到顯著值,這兩個變量可以解釋跨文化適應中心理健康的16.3%的變異量,說明自我詮釋和社會支持對心理健康的解釋達到顯著值;自我詮釋中的獨立型自我詮釋對跨文化適應中的生活滿意感有極其顯著的正向影響作用(標準化回歸系數(shù)β=0.404,p<0.01),說明獨立型自我詮釋對跨文化適應中的生活滿意感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作用,社會支持和自我詮釋對生活滿意感的解釋達到顯著值,它們可以解釋跨文化適應中生活滿意感的27.2%的變異量,說明自我詮釋和社會支持對生活滿意感的解釋達到顯著值。

      表2 自我詮釋和社會支持對跨文化適應的回歸分析(標準化的β值,N=199)

      預測變量 心理健康 生活滿意感 社會文化適應

      獨立型自我詮釋 0.284** 0.404** 0.025

      依賴型自我詮釋 -0.080 0.016 -0.023

      情感性社會支持 0.132 0.051 0.050

      工具性社會支持 0.160 0.179 -0.136

      F 10.645** 19.526** 0.555

      解釋量(調(diào)整后的R2) 0.163 0.272 -0.009

      注:*表示p<0.05,**表示p<0.01。

      (二)自我詮釋、社會支持及跨文化適應的調(diào)節(jié)效應分析

      情感性社會支持對依賴型自我詮釋與跨文化適應中的心理健康進行調(diào)節(jié)效應分析(見表3),結(jié)果表明,情感性社會支持對心理健康有極其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B=0.127)(p<0.01),即在國外的中國高校留學生獲得越多的情感性社會支持,心理越健康,則情感性社會支持對心理健康有極其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依賴型自我詮釋和情感性社會支持共同解釋量為10.9%,達到極其顯著水平(?F =12.020)(p<0.01)。而交互項“依賴型自我詮釋×情感性社會支持”調(diào)節(jié)效應的解釋量(?R2=0.000)未達到顯著性水平,回歸系數(shù)(B=0.013)不顯著,表明情感性社會支持對依賴型自我詮釋和心理健康的關(guān)系不存在調(diào)節(jié)作用。

      結(jié)果表明,獨立型自我詮釋對生活滿意感有極其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B=0.388)(p<0.01),即在國外的中國高校留學生的獨立型自我詮釋能夠顯著增加生活滿意感,則獨立型自我詮釋對生活滿意感有極其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工具性社會支持對生活滿意感有極其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B=0.214)(p<0.01),即在國外的中國高校留學生獲得越多的工具性社會支持,生活滿意感越高。獨立型自我詮釋和工具性社會支持共同解釋量為28.6%,達到極其顯著水平(?F =39.197)(p<0.01)。交互項“獨立型自我詮釋×工具性社會支持”調(diào)節(jié)效應的解釋量(?R2=0.051)達到極其顯著性水平(p<0.01),回歸系數(shù)(B=-0.291)極其顯著(p<0.01),表明工具性社會支持對獨立型自我詮釋和生活滿意感的正向影響關(guān)系存在極其顯著的負向調(diào)節(jié)作用。

      結(jié)果表明,依賴型自我詮釋對生活滿意感有極其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B=0.204)(p<0.01),即在國外的中國高校留學生的依賴型自我詮釋能夠顯著增加生活滿意感,則依賴型自我詮釋對生活滿意感有極其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情感性社會支持對生活滿意感有極其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B=0.289)(p<0.01),即在國外的中國高校留學生獲得越多的情感性社會支持,生活滿意感越高。依賴型自我詮釋和情感性社會支持共同解釋量為17.2%,達到極其顯著水平(?F =20.316)(p<0.01)。而交互項“依賴型自我詮釋×情感性社會支持” 調(diào)節(jié)效應的解釋量(?R2=0.000)未達到顯著性水平,回歸系數(shù)(B=0.098)不顯著,表明情感型社會支持對依賴型自我詮釋和生活滿意感的關(guān)系不存在調(diào)節(jié)作用。

      結(jié)果表明,依賴型自我詮釋對生活滿意感有極其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B=0.204)(p<0.01),即在國外的中國高校留學生的依賴型自我詮釋能夠顯著增加生活滿意感。工具性社會支持對生活滿意感有極其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B=0.289)(p<0.01),即在國外的中國高校留學生獲得越多的工具性社會支持,生活滿意感越高。依賴型自我詮釋和工具性社會支持共同解釋量為17.2%,達到極其顯著水平(?F =20.316)(p<0.01)。交互項“依賴型自我詮釋×工具性社會支持”調(diào)節(jié)效應的解釋量(?R2=0.062)達到極其顯著性水平(p<0.01),回歸系數(shù)(B=-0.321)極其顯著(p<0.01),表明工具性社會支持對依賴型自我詮釋和生活滿意感的正向影響關(guān)系存在極其顯著的負向調(diào)節(jié)作用。

      表3 社會支持對自我詮釋與跨文化適應的調(diào)節(jié)作用(N=199)

      結(jié)果變量 步驟 預測變量 ?R2 ?F ? ?B T

      心理健康 第一步: 主效應 依賴型自我詮釋 0.109 12.020** 0.039 1.113

      情感性社會支持 0.127 4.200**

      第二步:調(diào)節(jié)效應 依賴型自我詮釋×情感性社會支持 0.000 0.104 0.013 0.322

      生活滿意感 第一步: 主效應 獨立型自我詮釋 0.286 39.197** 0.388 6.400**

      工具性社會支持 0.214 3.357**

      第二步:調(diào)節(jié)效應 獨立型自我詮釋×

      工具性社會支持 0.051 14.859** -0.291 -3.855**

      第一步: 主效應 依賴型自我詮釋 0.172 20.316** 0.204 2.890**

      情感性社會支持 0.289 4.208**

      第二步:調(diào)節(jié)效應 依賴型自我詮釋×

      情感性社會支持 0.000 0.098 0.026 0.313

      第一步: 主效應 依賴型自我詮釋 0.172 20.316** 0.204 2.890**

      工具性社會支持 0.289 4.208**

      第二步:調(diào)節(jié)效應 依賴型自我詮釋×

      工具性社會支持 0.062 15.800** -0.321 -3.975**

      注:*表示p<0.05,**表示p<0.01。

      四、討論與結(jié)論

      (一)對自我詮釋、社會支持及跨文化適應回歸分析的結(jié)果討論

      獨立型自我詮釋能夠很好地預測心理健康和生活滿意感,這是因為本研究的留學生被試,大部分來到個人主義盛行的地區(qū)留學。個人主義地區(qū)流行的是這么一種觀念:要達到獨立的文化目標,要求個體對行為管理的詮釋參照的是自己內(nèi)心全套的思想、感情和行為而不是參照別人的思想、感情和行為。個體是獨立于他人的,不是依附于他人存在的,個體應遵循自身的態(tài)度、價值觀和決定去行事。所謂入鄉(xiāng)隨俗,如果中國留學生到了個人主義為主流的國家,仍然表現(xiàn)出集體主義的依賴型自我詮釋的行為,不僅會在學習上產(chǎn)生不適應,還會不利于與東道國居民進行人際往來,進而容易產(chǎn)生受挫感,甚至出現(xiàn)習得性無助,從而產(chǎn)生心理疾病,生活滿意感下降。這一想法得到了其他研究者的支持,有研究者比較了在夏威夷的美國學生和亞洲國際留學生的自我詮釋、心理應激和應對策略,發(fā)現(xiàn)偏向于獨立型自我詮釋的亞洲國際留學生采用的應對策略更貼近美國文化(比如采取直接的應對策略)。當其應對策略越貼近美國文化,就越容易融入當?shù)氐牧魧W生活。同時,也是由于當決定完全來源于自我,則減輕了自我與他人關(guān)系的壓力,使得心理健康得到提高,生活滿意度增加。那么如果想要更加適應當?shù)氐奈幕?,可以從自我與他人關(guān)系的詮釋來考慮,采用更符合東道國文化的自我詮釋,就會更加適應當?shù)亍?/p>

      自我詮釋和社會支持能夠一起預測跨文化適應中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滿意感。不同的自我詮釋,由于身處不同文化的國家中,他們之間會出現(xiàn)一些契合或者摩擦,有可能是某種自我詮釋在這個文化當下是被認可的,也有可能是與這個主流文化起強烈沖突的,當自我和社會價值觀的文化差異就會產(chǎn)生緊張感和應激,這樣就要求個體去應對。這與Mastsumoto等人的研究有一致的結(jié)論,當個體生態(tài)文化(社會層面的文化價值觀)和心理文化(個體層面的文化價值觀)的差異,以及它們的關(guān)系,對個體的心身健康和主觀幸福感有影響;他們認為個體價值觀和他們所處社會的價值觀差異越大,就越需要使用應對策略,也就是應激提高了。在社會支持方面,當取得的社會支持越多,沮喪和抑郁都會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因為不管是傾訴的還是提供實質(zhì)幫助的,都讓留學生感到被關(guān)心和被愛,這樣也會逐步提高對留學生活的滿意感,社會支持的緩沖作用在許多前人的研究中得到驗證。

      (二)對自我詮釋、社會支持及跨文化適應的調(diào)節(jié)效應分析的結(jié)果討論

      情感性社會支持對心理健康能夠有正向的預測,也就是說當留學生獲得更多情感上的幫助,比如經(jīng)常能夠有人陪伴,經(jīng)常可以傾訴給自己朋友的時候,就會滿足個體的基本交流需求,釋放自己的壓力,因為一起去留學的朋友總會有同樣的困難,當兩個人一起溝通交流自己所面對的挑戰(zhàn)時,就會在心理上感覺有人一起分擔。所以,這種內(nèi)在的支持是能夠緩解應激壓力的。

      不管是獨立型自我詮釋的個體,還是依賴型自我詮釋的個體,當采用了工具性社會支持后,都會弱化自我詮釋對生活滿意感的正向影響,也就是說原本當個體沒有采用工具性支持的時候,兩種類型的自我詮釋的個體都是對生活滿意感有正向的影響作用,而當采用了工具性社會支持,自我詮釋對生活滿意感的影響就沒那么大了,那么,換句話說就是當接納了工具性的社會支持后,自我詮釋的作用就減小了。有可能是由于當個體熟悉了關(guān)于東道國的各種行為規(guī)范和信息,他們在東道國的適應階段就上了一個臺階,此時自我詮釋對于生活滿意感的影響減小,比如當留學生得到了該國是比較自由和寬容的信息,那無論采用哪種自我詮釋,都對生活影響不大,那就會滿意在東道國的生活了;還有反面的例子就是當東道國提供的工具性社會支持一對一學習伙伴,留學生不滿意,這樣導致本來倚重彼此關(guān)系對滿意感影響的程度就下降了。也有可能是在另外一個適應階段中,是別的方面或者其他心理學特征對跨文化適應產(chǎn)生更重要的影響,比如語言能力,而自我詮釋的影響屬于其次了。

      那么為何是工具性社會支持對自我詮釋與生活滿意感間的作用比較大呢?工具性社會支持能夠很好地同生活滿意感聯(lián)結(jié)起來,是因為跨文化適應對正在經(jīng)歷不熟悉刺激的留學生來說要求很高,那些諸如衣食住行娛樂的生活瑣碎信息的分享,與怎樣解釋東道國同伴的行為一樣關(guān)鍵。無論是傾向哪種自我詮釋類型的中國留學生,工具性支持能夠幫助他們澄清自己身處的情況,并給恰當?shù)男袨檫M行反饋,這樣當留學生感到自己被認可后,就會對那里的生活感到滿意,也不會再如剛開始無助時的那樣悲觀了。當留學生得到了信息上和實際上的幫助后,這個幫助所提供的遠非具體需要的意義,還讓其對生活更加滿意。這個看法也有前人研究證實過:當?shù)厣鐓^(qū)幫助女性移民者提供各種信息,能夠使移民者感到與東道國的聯(lián)結(jié)和被接受。而情感性社會支持并沒有像工具性社會支持那般對生活滿意感起到作用,這是由于本研究的研究對象均為在國外的中國留學生,他們情感性社會支持的群體經(jīng)由質(zhì)性研究得出,大部分都是來自母國的親友或者其他的中國留學生,這樣并沒有幫助他們很好地融入東道國的學習和生活,因為畢竟他們還是在別的國家求學是由別的國家來主導他們的生活取向,這樣的情感性支持,反而只能解一時之渴,治標不治本,也就是說這樣的情感性支持,只對緩解他們的心理壓力有益,但是對于真正與東道國的聯(lián)結(jié)感來說是沒有太大作用的。只有多與東道國的同學接觸并深入交流才能夠?qū)π睦斫】?、生活滿意感和社會文化適應真正有用。許多研究也證實了這個觀點,他們認為女性移居者多與東道國居民交流,就越能夠?qū)W習正確的具有文化特色的社會規(guī)范和行為。

      【參考文獻】

      [1]胡金鳳,孫配貞,鄭雪,何資橋.大學生自我構(gòu)念與主觀幸福感的關(guān)系:自尊與關(guān)系和諧的中介效應[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12(3)

      [2]劉秀艷, 司秀玉, 吳少敏.大學生社會支持、自尊與主觀幸福感的關(guān)系研究[J].社會心理科學,2009(3)

      [3]溫忠麟,侯杰泰,張雷.調(diào)節(jié)效應與中介效應的比較和應用[J].心理學報,2005(2)

      [4]肖水源.《社會支持評定量表》的理論基礎(chǔ)與研究應用[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1994(2)

      [5]肖水源,楊德森.社會支持對身心健康的影響[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87(4)

      [6]肖水源,楊德森,凌奇荷.消化性潰瘍的心理健康水平[J].實用內(nèi)科雜志,1992(6)

      [7]嚴文華. 跨文化適應與應激、應激源研究:中國學生、學者在德國[J].心理科學,2007(4)

      [8]閻琨.中國留學生在美國狀況探析:跨文化適應和挑戰(zhàn)[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1(02)

      [9]姚卿,陳榮,趙平.自我構(gòu)念對想象廣告策略的影響與分析[J].心理學報,2011(6)

      [10]葉蓉慧,陳凌.由個人自我構(gòu)念價值看中國, 香港與臺灣之文化趨向及爭辯行為[J].新聞學研究,2004 (7)

      [11]Adelman M B.Cross-cultural adjustment: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n social suppor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1988,12(3)

      [12]Berry J W, Trimble J E , & Olmedo, E L. Assessment of acculturation: Beverly Hills,CA:Sage. 1986

      [13]Cross S E.Self-construals, coping, and stress in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1995, 26(6)

      [14]Goldberg D P.The detection of psychiatric illness by questionnaire: A technique for the identification and assessment of non-psychotic psychiatric illness. 1972

      [15]Markus H R, Kitayama S.Culture and the self: 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 emotion, and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1991,98(2)

      [16]Matsumoto D, et al.Psychological culture, physical health,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Journal of Gender, Culture and Health,1999,4(1)

      [17]Ong A S J, Ward C.The Construction and Validation of a Social Support Measure for Sojourners: The Index of Sojourner Social Support (ISSS) Scale.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 2005,36(6)

      [18]Sandler I N,Lakey B. Locus of control as a stress moderator: The role of control perceptions and social support.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982,10(1)

      [19]Shumaker S A, Brownell A. Toward a theory of social support: Closing conceptual gaps.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1984,40(4)

      [20]Singelis T M.The Measurement of Independent and 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1994,20(5)

      [21]Ward C,Rana D A. Acculturation and Adaptation Revisited.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1999,30(4)

      【作者簡介】王婕霏(1987- ?),女,壯族,碩士,廣西藝術(shù)學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師,研究方向:跨文化溝通與適應。

      (責編 黎 原)

      猜你喜歡
      跨文化適應社會支持
      在邕東南亞留學生的跨文化適應現(xiàn)狀的實證研究
      對Colleen Ward雙維度模型中影響因素的研究
      職高生家庭教養(yǎng)方式、社會支持與一般自我效能感的關(guān)系研究
      腦卒中患者家庭照顧者的照護負擔與社會支持的相關(guān)性研究
      社會支持與員工工作滿意度的相關(guān)關(guān)系
      “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大學生感恩、社會支持與心理幸福感的關(guān)系研究
      試論高職志愿者的職業(yè)指導及社會支持對策
      來華留學生跨文化適應問題研究
      淺談西醫(yī)類留學生跨文化適應能力的培養(yǎng)
      《一課》中教師娜迪亞悲劇形象探析
      洪江市| 拜城县| 乌鲁木齐县| 新闻| 个旧市| 攀枝花市| 冷水江市| 梨树县| 北京市| 饶平县| 东宁县| 靖边县| 吕梁市| 凭祥市| 潼关县| 寿宁县| 读书| 云霄县| 祥云县| 乌拉特后旗| 九龙坡区| 香港 | 桦甸市| 六枝特区| 浑源县| 阜南县| 成都市| 昭苏县| 客服| 建昌县| 政和县| 郧西县| 孝昌县| 邻水| 台北县| 玛纳斯县| 高阳县| 托克托县| 曲沃县| 嘉义县| 沾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