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君燕
這里原本是一條很繁華的街道,開百貨店的、賣水果的、理發(fā)的、擺攤做小生意的,應(yīng)有盡有。每天天不亮,這條街就熱鬧了起來,各種吆喝聲、嘈雜聲不絕于耳,熙來攘往的人群見證了這條街曾經(jīng)的繁華。后來,這座小城市新建了一些商業(yè)街,很多商戶都跟著撤離了。漸漸地,這條街便沒落下來,變得冷寂、蕭條。
如今,這條破舊的街道成了外來人口的暫時租住地,條件是差了點(diǎn),但房租很便宜,因此也吸引了很多人租住。住在這里的人三教九流、魚龍混雜,大多是些長年漂泊、四海為家的人,自然不會在這里久住。隔三岔五地便會搬走一些人,同時也會有人租住進(jìn)來。
李老太卻一直住在這里,誰也不知道她到底在這里住了多久,也許她原本就屬于這里的,抑或半路在這里住下就不愿再走了。沒有人見過她的家人,她也從未跟別人說起過。雖然李老太雙目失明,但她的雙手特別靈巧,所有吃過她做的油酥餅的人都會忍不住稱贊不已。靠著賣油酥餅,李老太過得倒也自立、堅強(qiáng)。
那一年,這條街的治安突然變得很糟糕,常常有小偷光顧,甚至還發(fā)生了幾起搶劫事件。李老太近半年的收入也莫名地丟過一次,那可是維持李老太生活的血汗錢呀!然而讓人吃驚的是,李老太竟然沒有太大的反應(yīng)。警察來的時候,李老太只是簡單說了一下當(dāng)天晚上的情況,語氣平淡,臉上也沒有任何表情,仿佛事情并沒有發(fā)生在自己身上。
經(jīng)過公安的嚴(yán)厲打擊,治安情況好了很多,但李老太的錢最終還是沒有找回來。有人勸她,還是搬走吧,住養(yǎng)老院可比在這里舒服多了。李老太不說話,只是搖著頭,臉上依然沒有任何表情。
后來街上發(fā)生了火災(zāi)。幸好發(fā)現(xiàn)及時,只是燒毀了一些房屋,并沒有人員傷亡。
終有一天,這里要進(jìn)行舊房改造了。但李老太還是堅持不搬走,面對上門勸說的拆遷隊員,李老太也不為所動。直到最后,無計可施的拆遷隊員嘆了口氣說:“你這又是何苦呢?不管你愿不愿意,這條街最終都會拆除的,誰也留不住?!?/p>
李老太突然失聲痛哭起來,布滿皺紋的臉因抽搐而扭曲到了一起,大把大把的眼淚涌出來,在溝壑間肆意流淌。拆遷隊員頓時驚呆了,手足無措地站在原地。最后,李老太慢慢平息下來,淡淡地說:“那一年,兒子說要出去闖世界,他們都告訴我,兒子不會再回來了。我不怕他永遠(yuǎn)離開,我只怕萬一他回來了,希望他回來的那一天,還有媽在,還有家在??墒且苍S沒有那么一天了……”
李老太說完,轉(zhuǎn)身收拾了東西,離開了這條老街。
(發(fā)稿編輯/周婷婷 ? 插圖/盧仲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