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剛
·經(jīng)驗交流·
急性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研究
李淑剛
目的 探討急性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方法 對130例急性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將經(jīng)過院前急救的65例急性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作為實驗組, 將自行來院的沒有進行院前急救的65例急性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作為對照組, 觀察兩組患者的急救情況。結(jié)果 實驗組的死亡率及致殘率明顯少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結(jié)論 對急性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進行院前急救可以有效的減少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殘率, 并能盡早的恢復(fù)。
急性心腦血管疾病;院前急救;急救效果
急性心腦血管疾病是發(fā)生在老年人身上的一種常見疾病, 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帶來生命危險, 而且致殘率也很高,因此治療這類疾病的關(guān)鍵就是能及時的進行急救處理, 這樣可以減少患者的危險。本院于2012~2014年對急性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進行了院前急救處理的研究, 從而得出院前急救對急性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非常重要。
1.1 一般資料 本院于2012年2月~2014年2月對130例急性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 根據(jù)是否進行院前急救, 將這些患者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 各65例。這些患者經(jīng)過診斷均為急性心腦血管疾病。實驗組中男40例, 女25例,年齡52~82歲, 平均年齡(60.5±8.3)歲;有高血壓病史20 例,有冠心病史20 例, 有糖尿病史15例, 有高脂血癥病史5例,合并三高病史5例;對照組男41例, 女24例, 年齡51~81歲,平均年齡(60.1±6.3)歲;有高血壓病史19 例, 有冠心病史21 例, 有糖尿病史16 例, 有高脂血癥病史5例, 合并三高病史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實驗組 進行了院前急救處理。具體的操作步驟如下。
1.2.1.1 急診醫(yī)生聽到急救電話后問清楚患者的情況并判斷為急性心腦血管疾病, 讓患者不要活動等待急救人員。急救人員到達現(xiàn)場, 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觀察, 并對患者的血壓、呼吸、脈搏進行測量, 做心電圖, 判斷病情嚴(yán)重程度[1]。
1.2.1.2 讓患者保持呼吸暢通, 及時清理患者口腔及鼻腔中的分泌物。舌根后墜、鼾聲大作者置入口咽通氣管;抽搐者放入開口器, 以防舌咬傷;呼吸不規(guī)則者可予以氣管插管[2]。同時進行靜脈通路, 及時吸氧處理, 保證患者呼吸氧氣充足;對嚴(yán)重的患者要對患者家屬進行心理幫助, 減輕患者家屬的焦慮及緊張, 配合急救人員進行急救。
1.2.1.3 對患者進行急救處理后, 使患者呼吸暢通、氧氣充足, 病情穩(wěn)定后及時轉(zhuǎn)入醫(yī)院。達到醫(yī)院后對值班醫(yī)護人員交代清楚病情及治療經(jīng)過, 為院內(nèi)治療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成功救治機會, 降低致死率及致殘率[3]。
1.2.2 對照組 患者在家屬的陪同下來醫(yī)院進行治療, 沒有進行院前急救處理, 來院后急救人員對患者進行詢問及一系列的檢查后進行進一步的治療。
1.3 統(tǒng)計學(xué)方法 采用SPSS15.0統(tǒng)計學(xué)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biāo)準(zhǔn)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兩組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殘率比較:實驗組在死亡率和致殘率方面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殘率比較(n, %)
急性心腦血管疾病是一種突發(fā)性的疾病, 隨時隨地都有可能發(fā)生, 因此進行及時的急救對患者具有重要的意義。對急性心腦血管疾病院前急救的研究也是醫(yī)院比較關(guān)心的課題, 因此對這方面的研究也比較多[4], 主要側(cè)重對急性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進行急救后死亡率及致殘率情況, 段志蘭[5]研究122例急性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出現(xiàn)死亡23例, 死亡率為18.85%, 比本研究的研究結(jié)果要高, 本研究出現(xiàn)的死亡率為4.6%。潘洪顯等[6]通過研究120例急性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出現(xiàn)的死亡率為3.33%, 比本研究的結(jié)果低。
本研究對130例急性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進行分組分析, 考察分析了兩組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殘率, 通過隨訪半年的時間發(fā)現(xiàn)進行院前急救的患者出現(xiàn)3例死亡, 死亡率為4.6%, 而沒有進行院前急救的患者出現(xiàn)10例死亡, 死亡率為15.4%, 明顯高于進行院前急救的患者?;颊叩闹職埪史矫?進行院前急救的患者出現(xiàn)5例, 致殘率為7.7%, 沒有進行院前急救的患者出現(xiàn)15例殘疾, 致殘率為23.1%, 明顯高于進行院前急救的患者。因此進行院前急救可以有效的減少患者的生命危險。
[1] 鄒玥.急性心腦血管病患者的院前救治分析.中國社區(qū)醫(yī)師, 2011, 31(35):63.
[2] 肖玉光, 鄧偉峰, 黃尹虹, 等.院前急救在急性腦血管疾病中的效果分析.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4, 12(19):28-29.
[3] 李志旻, 張萍, 張美蓉, 等.心腦血管疾病的院前急救模式.齊齊哈爾醫(yī)學(xué)院學(xué)報, 2012, 33(22):3069.
[4] 王海榮, 劉永勝, 王合玲.急性腦血管病患者院前急救護理程序模式的應(yīng)用.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3, 11(21):726-727.
[5] 段志蘭.122 例急性出血性腦血管病院前急救分析.心血管病防治知識, 2014, 14(9):42-44.
[6] 潘洪顯, 趙林.急性腦血管意外院前急救分析.中國醫(yī)藥導(dǎo)刊, 2013, 15(6):928-929.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pre-hospital first aid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LI Shu-gang.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Shandong Zoucheng City People’s Hospital,Zhangqiu 273500,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pre-hospital first aid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on clinical data of 130 patients with acut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65 cases of them receiving pre-hospital first aid were taken as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other 65 cases without pre-hospital first aid as control group.Condition of their first aid was observed.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much lower mortality rate and disability rat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 Pre-hospital first aid can effectively reduce mortality rate and disability rat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and it can provide early rehabilitation.
Acut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Pre-hospital first aid; First aid effect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1.194
2015-02-03]
273500 山東鄒城市人民醫(yī)院急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