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靜華
手術室護理中不安全因素及管理對策
龐靜華
目的 探究與分析手術室不安全因素及管理對策。方法 80例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 采取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常規(guī)護理組與護理干預組, 每組40例。觀察與對比兩組護理人員手術室護理研究指標評分情況及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結果 護理干預組護理人員的管理認知程度、不安全因素意識、自身行為意向及工作責任心較常規(guī)護理組相比均明顯提高,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常規(guī)護理組的滿意度為72.50%, 護理干預組的滿意度為92.50%, 護理干預組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guī)護理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護理人員通過掌握手術室護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 制定積極有效的管理對策, 可顯著提高手術室護理工作的質(zhì)量, 患者滿意度較高, 值得臨床廣泛推廣與應用。
手術室護理;不安全因素;管理對策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接受手術治療的80例患者, 采取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常規(guī)護理組與護理干預組, 每組40例。常規(guī)護理組中男27例, 女13例, 年齡23~48歲, 平均年齡(33.6±3.8)歲, 手術類型為肝膽手術23例, 胃腸手術17例。護理干預組中男25例, 女 15例, 年齡25~49歲, 平均年齡(35.9±3.2)歲, 手術類型為肝膽手術23例, 胃腸手術17例。本院手術室共22名護理人員。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規(guī)護理組未給予不安全因素管理與指導, 僅按照常規(guī)護理方法進行, 包括手術前1 d至病房對患者行術前訪視, 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手術過程配合要點及注意事項。護理人員于手術當天對患者的個體信息進行準確核對, 協(xié)助醫(yī)生擺放正確體位, 避免長時間手術治療對患者神經(jīng)及皮膚造成壓傷[3]。術中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嚴格觀察, 配合主治醫(yī)師及麻醉醫(yī)師做好相關護理工作, 包括核對器械及用品、正確書寫護理記錄單等[4]。
護理干預組在常規(guī)護理組基礎上給予不安全因素管理及指導, 可通過成立手術室不安全因素分析小組, 對組內(nèi)護理人員進行不安全因素的宣傳與指導, 定期進行手術室護理技能的培訓, 并要求護理人員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guī)范, 要求其獨立認真完成護理工作書寫記錄單[5]。給予合理的人力資源分配, 要求其加強與患者及其家屬之間的溝通, 改善護患之間的關系, 提升信任度。建立手術室護理工作監(jiān)督小組, 定期對護理人員的工作進行評估與總結[6]。
1.3 觀察指標 采用由本院自制的手術室護理問卷調(diào)查量表對比兩組護理人員對手術室護理中對管理的認知程度、不安全因素意識、工作責任心及自身行為意向進行評價, 每個項目的滿分為25分, 問卷滿分為100分。采用本院自制的滿意度評價量表對兩組患者的滿意度進行評價, 滿分為100分, 其中得分在60分以下評為不滿意, 得分在61~80分評為滿意, 得分在81~100分評為非常滿意, 滿意度=(滿意+非常滿意)/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理人員手術護理相關研究指標對比 護理干預組護理人員的管理認知程度、不安全因素意識、自身行為意向及工作責任心較常規(guī)護理組相比均明顯提高,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對比 常規(guī)護理組的滿意度為72.50%, 護理干預組的滿意度為92.50%,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22名護理人員手術護理相關研究指標對比( x-±s, 分)
表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對對比[n(%)]
手術室作為外科治療疾病的重要場所, 且由于手術治療需要較長的時間, 使得手術室護理過程中多存在不安全因素, 不僅易對手術治療效果造成影響, 同時對患者的健康安全也帶來了不小的威脅[7]。因此, 對手術室護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進行分析, 制定有效的解決措施至關重要, 以此達到提高手術室護理工作質(zhì)量的目的[8]。在本次研究中, 作者對收治的80例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展開研究, 結果顯示, 護理干預組的管理認知程度、不安全因素意識、自身行為意向及工作責任心較常規(guī)護理組相比均明顯提高,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常規(guī)護理組的滿意度為72.50%, 護理干預組的滿意度為92.50%, 護理干預組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guī)護理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提示, 對手術室護理人員給予不安全因素管理與指導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護理人員的安全意識, 規(guī)范其不恰當?shù)牟僮? 增加護理工作的責任心,從根本上提高護理服務質(zhì)量, 也提高了患者對手術室護理工作的滿意度[9]。
綜上所述, 手術室護理工作中存在諸多不安全因素可對患者的治療及預后造成影響, 需對其實施有效的管理對策以提高整體護理服務質(zhì)量, 同時可降低護患矛盾的發(fā)生, 患者滿意度較高,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夏麗麗.手術室護理不安因素及防范策略.求醫(yī)問藥(下半月), 2013, 11(2):1373-1374.
[2] 張亞.手術室護理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的探討.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 2011, 14(2):37-38.
[3] 潘定瓊.手術室護理不安全因素的調(diào)查分析及防范措施.基層醫(yī)學論壇, 2011, 15(20):639-640.
[4] 趙曙光, 張秀紅, 楊紅娟.手術室護理工作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對策.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 2011, 14(2):37-38.
[5] 邱錦芳, 鄭靈, 鄧小嫡, 等.手術室護理不安全因素分析與防范措施探討.當代醫(yī)學, 2010, 16(13):109-110.
[6] 程雪英.淺談手術室護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當代醫(yī)藥論叢, 2014, 12(7):1189-1190.
[7] 曹麗華.手術室護理不安全因素的分析及管理對策.中國誤診學雜志, 2009, 9(35):1290-1291.
[8] 陳玉蘭.手術室護理安全隱患及防范措施.浙江創(chuàng)傷外科, 2013, 18(6):942-943.
[9] 朱曉燕.手術室護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解決對策.吉林醫(yī)學, 2015, 36(7):456-457.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3.213現(xiàn)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 醫(yī)療服務質(zhì)量隨之提升, 使得絕大多數(shù)患者在追求疾病成功治愈的前提下, 對臨床護理工作產(chǎn)生了越來越多的關注。由于手術室直接關系著患者的生命, 為搶救各種疾病的重要場所, 使得手術室的護理工作同樣至關重要[1]。但近年來的研究報道顯示, 手術室護理工作中存在著諸多問題, 包括手術室護理工作不規(guī)范, 手術切口發(fā)生感染, 不僅對手術治療過程中造成威脅, 同時影響預后,導致護患糾紛的發(fā)生[2]。為此, 本院針對手術室護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進行分析與總結, 并制定有效的管理對策, 將研究結果總結報告如下。
2015-04-13]
251500 臨邑縣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