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軍
聽許多青年教師的課,很多時候感覺一個字——急。急著導入,等不及學生復述上一節(jié)課的主要內(nèi)容,自己搶著替他們回答;急著闡述概念和理論,來不及創(chuàng)設情境,鋪墊設疑,讓學生提出困惑,然后啟發(fā);急著結束討論,等不及學生發(fā)言完畢,自己越俎代庖。
問:為什么急?回答往往是害怕影響進度。你想想,四十五分鐘,教學內(nèi)容講不完該怎么辦?于是,一位有經(jīng)驗的名師反問:誰規(guī)定你一節(jié)課必須講那么多?
還可以追問:課堂教學,是教師安排的教學進度重要,還是學生實際掌握知識的程度重要?是完成教師的教學步驟重要,還是學生在知識學習過程中思維品質(zhì)的提升程度更重要?
課堂是展開有序教學活動的場所,作為一種班級學習組織形式,課堂必須追求效率。但是,教學效率不僅體現(xiàn)為單位時間傳遞知識的密度,還應體現(xiàn)為學生對這些知識理解的程度。如果在這一傳授過程中,教師不是單向向學生灌輸知識,而是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巧妙引導、設疑問答、組織討論、師生對話、練習設計等手段,激發(fā)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興趣,調(diào)動起學習情感,深化其思維內(nèi)涵,訓練其思維能力,那么才能真正達到教學目的。一句話,課堂教學的進度,本質(zhì)上就是指學生理解掌握知識而前進的程度。
那么,如何有機處理課堂教學中教學進度與學生學習程度之間的關系呢?
一、 講與練必須有機結合
一節(jié)課中,不管授課內(nèi)容多么繁重,都必須用豐富多樣的形式給學生安排練習的基本內(nèi)容,比如朗讀、自讀、背誦、默寫、聽寫、練筆、板演、轉述、復述、討論、自由發(fā)言等。一句老話:不能滿堂灌。教學速度必須有節(jié)制。有的老師會說,我的計劃不能完成。那么要問:什么是計劃?教學計劃就是讓學生學會的計劃,而不僅是教師講完整的計劃;是學生學習程度提高的計劃,而不是教師完成教學進度的計劃。
二、有層次分派任務
比如復習上節(jié)課的要點,理當分派給那些忽視記憶、馬虎、不嚴謹?shù)膶W生。新公式推導中,應當有所停頓,交給愛思考、反應敏捷的學生來嘗試,滿足他們“出風頭”的愿望,讓他們得到應有的“求知快感”。例題運算中,因為公式已經(jīng)推導明白,原理已經(jīng)闡釋清楚,剩下的事多半是運用以前的運算方法“帶入”數(shù)據(jù)或是完成算式,這樣的“活兒”就該交給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來做。一方面可以讓他們也有成功感受,另一方面可以觀察他們對以前學過的舊知識的掌握程度。當然,這方面的題還可以交給一些比較馬虎的學生做,借此糾正他們?nèi)粘Q菟阒械牧晳T性毛病。比如舉實例,教師可以引導示范,但最好讓學生自由聯(lián)想,或通過小組討論得出最后結論。在一個知識點上讓學生列舉同類現(xiàn)象,或就一個事例廣泛思考,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思考熱情,提升其思維品質(zhì)。
三、點面結合
課堂提問,看似影響進度,實際上卻能加深學生理解掌握的程度。必須巧妙設計,做到點面結合。提問在“點”上,照顧卻在“面”上,問的是個別人,影響的是全體學生。如此,效率自在其中,進度自會加快。
四、積極評價學生
對學生的反應作出最積極回應的教師無疑是聰明的教師,因為學生只有得到老師及時的回應才能體會到老師對自己的關注和尊重。正確的、精彩的回答自不待言,不精彩的、甚至是錯誤的回答,也應當尋根問源,積極探討,提示全班學生思考,并就此展開討論。這樣,學生感到被尊重、被重視,產(chǎn)生求知的信心和熱情,產(chǎn)生掌握知識能力的愉悅感。這種感情的產(chǎn)生,大大加深了知識掌握的程度。而這種程度的提升,又會為以后的教學進度提升奠定基礎。
課堂教學質(zhì)量,很多時候取決于教師是否以學生學習的程度來推動進度,是否以學生理解的程度來掌控自己的教學進度。盯著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和學習困惑所在,關注每一個學生學習中的情感體驗,才能使學習活動化為學生的精神生活,使它不僅是知識傳授形式,還是一個促成學生真正獲得屬于自己知識的豐美人生歷程。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