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韓瑩
他沒有派系,沒有攏著一幫兄弟當大哥。他一直是孤家寡人,單打獨斗,心里有城堡保護自己。描畫一個明確無誤的周星馳極為困難。他同時被人視為天才、偶像、暴君和孤僻者,他做過演員、導演、房地產(chǎn)投資公司主席,后來甚至成為廣東省政協(xié)委員。
他通過喜劇表演塑造一個時代的潮流,本人卻在鏡頭前手足無措。他被各種專著和哈佛大學教授的學術(shù)論文反復剖析,本人卻沒有讀過大學,坐在教授叢中幾乎一言不發(fā)。
人們難免好奇這個喜劇演員如何成長為一個孤獨的巨人,如何用一顆心抵擋所有的心。他的秘密藏在往事里。周星馳并不是一個愿意呼朋引伴的人。最極端的例證也許是他2004年的生日,據(jù)媒體報道說,“沒有一個人為他捧場道賀”,他自己喝酒,直至酩酊大醉。
他曾經(jīng)的女朋友朱茵在與他分手后感慨她比周星馳幸福。“因為我有不少朋友,有心事還可以向人傾訴,”朱茵說,“他可交心的朋友不及我多,朋友也少,他會比我慘。”他不擅長交往,可以說是畏懼交往。無論跟多熟的人開玩笑,他都會很緊張地先盯著對方眼睛,看別人的反應。他把自己想得卑微。
《大話西游》的導演劉鎮(zhèn)偉曾經(jīng)力圖分清周星馳身上“古板”和“害羞”的界限。周星馳起初到劉鎮(zhèn)偉在香港住的酒店找他,不好意思敲門,從門縫中塞進去一張字條表達想法。
當這種害羞達到了極致,周星馳就會嘗試逃離人群。2001年,他到北京大學與學生交流并發(fā)表演講,上千人早早地在廣場上等候他,結(jié)果他卻躲進了校內(nèi)食堂的廚房里。
即便在試圖傳遞幽默感的時候,周星馳也非常謹慎,他會試探,因為他的骨子里沒有安全感。這種心理陰影應該來自周星馳那些人們耳熟能詳?shù)倪^往經(jīng)歷——父母在他7歲時離異、早年艱辛的生活、因個子矮小成績差受盡欺負的學校時光。
周星馳從小到大都很安靜,他的媽媽凌寶兒對此印象深刻。他情愿站在窗邊看兩小時街景,盯著來來去去的人觀察,猜測他們的職業(yè),但有人叫他則十問九不應,以致最親近的人也無法了解他的內(nèi)心世界。
孤獨感自始至終沒有離開過周星馳。當年,他幾乎從不與人爭吵,最多只會一聲不吭地進房間。時光如果蕩回多年以前,周星馳會這樣形容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掰著手指頭計算自己什么時候才能長大,最好長得高大健壯一點,不被其他的小孩子欺負,有點力氣后好到社會上做事,賺錢養(yǎng)家。如今的他就像電影《食神》里的史提芬·周,“低調(diào),但是受萬人敬仰”,他可以擲下上億元購入豪宅,但他并沒有成為人們心目中那個掌控一切的人。他甚至不愿意去看自己拍的電影,因為他很怕看到別人的反應。
2007年,美國《時代周刊》將他評為唯一一個“亞洲英雄”時寫道:“如果說香港有查理·卓別林的話,那就是周星馳?!?/p>
如今擁有強大票房號召力的“中國卓別林”,是睡在上下鋪的架子床上開始自己的夢想的。他的童年記憶包括幫外婆擺地攤賣指甲剪、去酒樓推著小車賣蝦餃、到五金廠打工以及在尖沙咀騎著自行車賣報紙。
功成名就后的周星馳曾想象過人生的另一種可能性,做個平庸無奇之輩,無非是跟其他人一樣,找工作,有很多煩惱的事情,想著前途怎么樣。不過,他依靠自己的聰明、勤奮以及出人頭地的強大愿望,改變了命運軌跡。
但與此同時,他的自尊不得不反復接受踐踏。他不得不為了多賺幾十塊錢而四處等候差遣,為了生計著想,學著很“油條”的樣子,跟人家插科打諢磨嘴皮,為了一個死尸的角色浪費一升口水。
幾乎在他拍攝的所有電影里,周星馳永遠選擇站在“屌絲”一方。這讓人們總是能輕易從周星馳身上看到很多他過往生活的痕跡。最明顯之處在于,他樂此不疲地將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揉進電影里,不管是少年時代鄰居中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繁華酒樓里諂媚的店小二,還是那些面對挫折堅強不屈的英雄人物。他說,這些都是自己的經(jīng)歷。
《時代周刊》相信,周星馳的喜劇影片似乎能夠讓人們暫時擺脫憂慮和痛苦,他可以讓香港一位銷售果汁的商人感到振奮,也讓更多承受了苦痛的人學著用微笑面對生活,就像影片中的周星馳一樣。
他的確展示了一個草根人物所能展示的最好的精神狀態(tài),有時候是通過起落無定的劇情,有時候是通過滑稽的動作和讓人邊笑邊流淚的臺詞。
他始終不愿意承認自己是個懷舊的人,但他的言談出賣了他。直到如今,往日的生活也總是會不斷地在他心里閃回。路過一個地方,他會突然想起某個時候自己曾經(jīng)在這里居住過,并順便回想起當時的生活。
過去的生活塑造了周星馳,也牽扯著周星馳,并難免讓他悲傷。有一次,一名記者采訪周星馳,采訪結(jié)束之后,請他在一張照片背后寫一段話留念。
有那么一刻,周星馳露出難過的表情,然后歪歪扭扭地寫下了這幾個字:為什么堅持,想一想當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