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玨
德國的低離婚率一直讓世界各國嘖嘖稱奇,不少人以為這是因為德國男人比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男人更忠誠。事實果真如此嗎?本文的講述者沈欣妍五年前隨丈夫定居德國,她驚訝地發(fā)現,德國的低離婚率并非偶然,而是因為德國關于離婚的條件太過苛刻,許多德國男人甚至根本離不起婚!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2010年,我與先生來到德國北威州的首府杜塞爾多夫定居,在德國碩本連讀的先生主修德國法律,畢業(yè)后在一家有名的律所上班。
第一次見識到德國離婚法的苛刻,是因為先生接手的一個離婚案子。這件離婚案的委托人是我們的鄰居弗莉達,她的丈夫卡爾有了外遇,特地來請先生擔任她的離婚代理律師。
我勸弗莉達私下和解算了,不要和丈夫對簿公堂,這樣對孩子也是傷害。誰知她告訴我,卡爾也同意離婚,并愿意凈身出戶,兩人幾乎沒有任何財產上的糾紛。我一聽,心中更加迷惑,這樣的情況難道不應該直接去相關部門登記嗎?為何還要做請律師這種費錢又費時的事情?
很快,我的疑惑在先生那里得到了解答。原來,德國法律規(guī)定,離婚雙方必須由律師代理,并通過法庭判決。沒經過律師和法院,離婚是不成立的。
真沒想到,在民主國家離個婚竟然這么不方便。要知道,在中國,結婚和離婚都是個人自由,閃婚閃離更是家常便飯。只要夫妻雙方對孩子的撫養(yǎng)和財產分割達成一致,可以隨時去民政局辦理離婚。反而在德國,離婚不得不走“公家”程序。這樣一來,本來可以兩個人解決的事情,法院和律師卻偏偏要參一腳。俗話說家丑不可外揚,如果都像德國人這樣每離一次婚都要將家務事攤在臺面上來解決,還有誰敢離婚呀?
事實證明,我的擔心確實不無道理,身邊還真有人被德國繁瑣的離婚程序折騰得夠嗆。一次,同事科迪亞找我哭訴,說她男友8年前就已經與妻子分居了,但由于女方要求的婚后贍養(yǎng)費金額太高,她的男友無力支付,于是,這婚雖然離了8年但硬是沒離成?,F在,科迪亞和男友的感情也亮起了紅燈,再深的感情也經不起這看不到頭的等待,兩人已經打算分手。
看來,德國的離婚律法不光是人們離婚路上的路障,更是大家重新尋找自己幸福生活的絆腳石??!據科迪亞說,德國人離婚離個十年八年是常有的事,因此,有些人最后索性不離了,采取“分而不離”的生活方式。他們當中有的是嫌程序麻煩,有的是嫌費用昂貴,還有的則是被判決不允許離婚。先生的朋友托馬斯便是個“受害者”。盡管他和妻子分居十多年,已達成共識,可法院覺得雙方離婚影響了子女的利益,所以判決兩人不準離婚。這讓托馬斯和妻子苦不堪言,因為他們早就各自有了新歡。
事實上,這樣貌合神離的夫妻在德國隨處可見,所以,在德國人的觀念里也沒有“小三過街人人喊打”的概念。不僅如此,在德國離婚法里還有一個好笑的規(guī)定:要離婚的雙方必須在提出離婚當日分居,分居時間要達到一年以上方有資格進行離婚訴訟。甚至還有禁止離婚條款,這是德國法律出于對婦女的保護而立的制度,如果配偶生活困難或者離婚對未成年子女的利益有害,那么將禁止離婚。
諸如此類的苛刻條件還有很多,甚至有條啼笑皆非的規(guī)定夫妻雙方離婚后必須守貞三年,讓不少離婚成功的夫妻甚是尷尬。這樣瑣碎又復雜的離婚程序,難怪德國是世界上離婚率最低的國家,試問,這樣苛刻的離婚條件,誰還敢輕易離婚?
不僅是離婚條件苛刻,就連離婚成本也讓人望而生畏。
一次,和先生去朋友馬克家吃飯。在去之前,先生告訴我,馬克可是德國律師界的大腕,是先生極其仰慕的對象,二人亦師亦友??煽吹蕉Χτ忻拇舐蓭熅棺≡谝凰胀ǖ暮商m民房里時,我和先生都驚呆了。以他的收入,再怎么也該住個帶花園的大洋房。一打聽,原來這是他的第二次婚姻。他的豪宅在離婚時判給了前妻,不僅離婚時被分走了大部分財產,現在還要支付前妻生活費、子女撫養(yǎng)教育費。
德國法律明確認為婦女在婚后對家庭的貢獻大于男人,她們操持家務、生育子女,有的甚至放棄職業(yè)生涯轉為家庭婦女,這是女人對家庭的貢獻,也是對社會的貢獻。因此在財產分割中,更多地照顧婦女和婚生子女的利益。
可盡管被前妻分去了大部分財產,馬克也不該窮到這個地步。“難道你婚前沒有買些房產車產?”我疑惑問道。在中國,有些夫妻可是早早地將以后打算好了,結婚前就給自己“留了一手”。誰知馬克聽后連連擺手:“甭想了,在德國,財產不論婚前婚后,都是夫妻共有?!边@一點讓我頗為訝異,馬克補充道:“不僅如此,如果雙方在離婚時對財產有所隱瞞,一經發(fā)現,隱瞞的財產就全部沒收,誰敢頂著這么大的風險?”
德國婚姻法在保護婦女利益方面的嚴謹程度真是讓我佩服不已,難怪德國女人都敢于在婚后放棄事業(yè)回歸家庭,這是因為有國家做她們的堅強后盾?。?/p>
雖然德國男人離婚需要跟妻子分割財產,但這還只是短痛。真正令德國男人深惡痛絕的長痛是婚后贍養(yǎng)費。
據馬克介紹,德國離婚率曾經居高不下,使各類社會機構不得不去填補無數由于家庭破裂所造成的責任空缺。為此,德國立法機關采取了一些措施,設法“增加離婚的難度”:一旦男方提出離婚,除了平均分割財產外,還必須按月付給妻子一定數量的生活費,直到對方重組家庭為止,少則五年,多則十二年。這對丈夫來講是筆不小的開支,且法律規(guī)定前夫支付的贍養(yǎng)費要足以讓妻子維持婚前生活水準。
先生向我透露,除開孩子的撫養(yǎng)費,馬克每月還要向前妻支付高達兩萬的婚后贍養(yǎng)費,這才是馬克真正貧窮的原因。怪不得德國前總理施羅德離了三次婚后只能住兩個臥室的公寓、只開得起大眾汽車。
悲催的德國男人就這樣成了全世界最離不起婚的男人。而且,離婚不僅要投入大量精力,支付贍養(yǎng)費,貿然離婚對事業(yè)的影響也不容小視。在德國,婚姻對男人來說常意味著男性社會角色的完整呈現,甚至是一個男人能否正常工作和生活的標桿之一。所以,一旦離婚,那么男人可能不僅連襪子、褲子都找不到,還會讓外界認定他不可靠或不安定、從而影響客戶或領導對他的業(yè)務信任度,甚至影響他的工作升遷。除非必要,恐怕沒有多少德國男人以身試法。
難怪人人都說德國男人是全世界忠誠度最高的丈夫,這樣天價的離婚成本,德國男人能不“忠誠”嗎?
除了嚴厲的法律手段,德國政府也在稅收上鼓勵家庭穩(wěn)定,已婚家庭可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減稅,有孩子的家庭減的稅會更多。毫無疑問,減稅政策是德國鼓勵婚姻的一項懷柔政策。
去年夏天,先生曾經的客戶杰夫請我們吃喜酒,25歲的他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爸爸。杰夫曾經在沖動之下選擇離婚,先生是他的代理律師。幸好這婚離到一半,杰夫就被復雜的程序和昂貴費用弄得失去了耐心。這對年輕夫妻冷靜過后繼續(xù)在一起,現在他和妻子的第二個孩子出生了,他慶幸地對我們說道:“多虧了這繁瑣的離婚程序將我推回了婚姻,不然我就永遠體會不到這一刻的幸福!”
看來,雖然離婚條件苛刻,離婚成本高昂,但不得不說,這樣苛刻的法律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不少瀕臨破裂的婚姻。
再來說說我們的鄰居弗莉達,和卡爾為時兩年的離婚訴訟終于被判終結,弗莉達很快有了新男朋友。這一次,和新男友交往了一年之久,盡管新男友催著她再婚,她卻不著急步入婚姻殿堂,她告訴我:“和卡爾離婚讓我明白一件事,那就是結婚前一定要小心謹慎,一定要選對共度余生的人,不然一不小心就可能重蹈覆轍,就意味還要再經歷一遍那魔鬼般的訴訟程序,相信我,那樣的離婚誰也不想經歷第二次!”嚴法在一邊拯救婚姻的同時,也讓選擇婚姻的人不得不“端正態(tài)度”。
如同弗莉達這般的大有人在,先生的導師喬納斯和女友同居超過5年,依照德國的稅務法律,如果兩個人注冊結婚,可以少繳不少稅,但每當有熟悉德國稅務的朋友向喬納斯提及這個好處時,他都堅定地說:“我可不能為了省錢而選錯了幸福!”
別看德國法律讓想離婚的人苦不堪言,但卻讓更多的年輕人面對婚姻時懂得謹慎和三思,更加有責任感。這樣的謹慎逐漸影響到新一代的德國青年,根據德國聯邦統(tǒng)計局公布,52萬德國人愿意以婚姻維持感情,但近兩三年的數據顯示,少于40萬人登記結婚。他們必須謹慎選擇與之共度余生的人。因為一旦婚姻破裂,面臨的不僅是人財兩空,對下一段婚姻來說也是噩運。
相比而言,在國內,只要財產糾紛和子女撫養(yǎng)的問題處理好,那么離婚就是件很簡單輕松的事,這樣的草率導致了不少“閃婚”、“閃離”的現象,釀造了不少家庭悲劇。然而在德國,嚴苛的條件和天價的成本有效遏制了這一危機,這樣的程序雖然讓人深惡痛絕,但是效果卻是利大于弊,繁瑣的離婚程序不僅拯救了無數沖動的夫妻,也讓他們在締結婚姻之前更加深思熟慮。對國內的兒戲態(tài)度而言,德國不僅僅是謹慎,更是一種對婚姻的真誠!
也許,面對國內嚴重的婚姻危機,德國的婚姻法能提供一點借鑒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