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孟侯
到小紹興去吃三黃雞,吃到最后,必要一碗雞粥,吃客品嘗起來總覺得這碗白白的雞粥味道特別鮮美,又燙又好吃。
其實誰都知道,一頓雞宴,唯有這碗粥是最便宜的,也就一兩塊錢,加幾滴雞油、幾根姜絲、一小勺醬油而已。
寧波人吃飯吃到最后講究“塞塞口”,其實是很有道理的,雞粥大概就是節(jié)目到終了的“塞塞口”。
新年伊始,我請十個朋友聚會,特地點了一只大龍蝦,生吃,蘸醬油和芥末,很嫩,很糯??墒浅缘阶詈?,好幾個朋友都對服務員說:把龍蝦的蝦頭拿去燒泡飯!
其實誰都知道,在海鮮里頭,龍蝦幾乎是最貴的一種,而泡飯幾乎是最賤的。不但賤,還上不了飯店的臺面。大家吃到最后竟然要來一碗最不值錢的泡飯,可見人的味覺其實并不是很純粹的。說得婉轉一點:人們吃菜講究一個“回味”,讓泡飯和龍蝦做個對比,也許就有了“回味”,更能體會到龍蝦的好。
大閘蟹上市的秋季,開公司的表弟花了大價錢請商圈里的人吃純蟹宴:滿盤的蟹黃,滿碟的蟹肉,滿碗的蟹油,還有正宗的茅臺酒,吃得眾人滿嘴飄香,嘖嘖稱奇。最后把杯中酒干掉的時候,老板們竟然都覺得舌頭有些“審美疲勞”,也許是蟹宴過度了。
表弟掏信用卡準備交給服務員的時候,很客氣地問了眾老板一句:還要添一點兒什么嗎?
有兩個老板不約而同地說:來一碗陽春面,不要澆頭。
這個好辦,廚師立刻煮了滿滿一大碗陽春面,熱氣騰騰地端上來。大家你撈一筷,我撈一筷,不一會兒,稀里嘩啦,面碗就見底了。
我打趣道:這頓蟹宴算是白吃了,他們要吃陽春面嘛。
表弟搖頭道:你這樣想就錯了。只有擁有過繁華的東西,才懂得不繁華的東西的珍貴!你想,倘若我把老板們請到這家專吃大閘蟹的店,只上一碗陽春面,再配上一點霉腐、咸菜、蘿卜干之類的小菜,然后就埋單,大家不但吃不出什么滋味來,還可能吃出火氣來。有對比才有滋味,有前提才有“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