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里巴人
現(xiàn)在,很多人有病好不了。說到原因,可能會涉及到很多方面,但是歸根結(jié)底,病根只有一個。就是跟您的“心”有關(guān)。
比如說,一個人為什么會得胃潰瘍?直接點說,是因為胃那個地方?jīng)]有新鮮血液,又老有濁氣在沖撞它。時間一長,胃黏膜就受到了嚴重損害,然后感染細菌病毒。這時候,如果我們先把濁氣排掉,再引來新鮮血液,胃的潰瘍面就能很快修復,因為新鮮血液本是最好的修復工具。因此,我們可以說,濁氣是造成胃潰瘍的主要原因。
可是胃里的濁氣是從哪來的?從膽上來的。膽的濁氣又是從哪來的?膽不是單一的通道,它是跟肝連著的,濁氣就是從肝那兒來的。本來,肝產(chǎn)生了濁氣,可以通過小腸以屁的形式排出去,可是下面堵住了,它就只能往上走,最終在胃那兒撞擊胃壁。
可肝為什么會產(chǎn)生濁氣?一個人要是老看什么東西不順眼就會生氣,日積月累,體內(nèi)就產(chǎn)生了大量濁氣,導致新鮮血液無法快速、順利地流動。說到底,這不還是心理上的原因嗎?
其實,不止是生氣,只要我們有情緒被壓抑,體內(nèi)就會產(chǎn)生一股濁氣。慢慢地,濁氣越來越多,就把正常的血流堵住了,形成瘀血,最后變成腫塊。
2007年的時候,國內(nèi)引進了美國的一本暢銷書,叫《病由心生》。這本書的作者是個內(nèi)科醫(yī)生,他根據(jù)自己幾十年的行醫(yī)經(jīng)驗總結(jié)出一個規(guī)律,說人將近80%的病是由心理因素造成的,只有20%左右的病是因為細菌感染等外來因素所導致。這和《黃帝內(nèi)經(jīng)》把“疾”和“病”區(qū)分開來是一個意思。咱們老祖宗在2500年前就發(fā)現(xiàn)了這一點,如今也得到了西方現(xiàn)代醫(yī)學的證明。
但是我們?nèi)绻苯诱f胃潰瘍的病根就是你的心,問題就出在你的心理情緒上,比如總埋怨人什么的,許多人就理解不了。但事實就是如此,甭管你哪個臟器受到損傷了,都跟情緒有關(guān),比如說恐傷腎,怒傷肝,悲傷肺,思傷脾,但是最終傷的還會是心。打個比方說,心是一國之君,不管是軍隊打敗仗了,還是糧庫著火了,還是社會治安不好,雖然有直接的負責人,但都因國君而起,又最終反映到國君那里去。
人的病根一般可歸結(jié)為人體內(nèi)的三濁:濁氣、濁水、宿便。但人們最容易忽略、最不容易找到,也是最難解決的病根卻是由心產(chǎn)生的種種不良情緒。這才是萬病的根源、病根的病根。所以,人所有的病本質(zhì)上都是心病。
既然人所有的病皆由失調(diào)的七情六欲所引起,這時,就會有人想:“人要想沒??!是不是只有減少欲望,平平淡淡才能保證身體好???”
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可是,人的六欲——眼、耳、鼻、舌、身、意都是人正常的感官,我們?yōu)槭裁匆^分地壓制它們呢?什么樣的人才叫有血有肉?七情六欲俱足的人才是。
“欲”字的繁體字是左邊一個“谷”、右邊一個“欠”字,底下還有一個“心”。
心里面想著吃飯(谷)和睡覺(欠)這兩件重要的事,就是欲。
此外,七情只是人在應對外部環(huán)境時做出的本能反應,沒有什么好壞之分?;蛟S有人會說:“驚恐總不是好的情緒,總不會對人沒有什么傷害吧?”其實,若是沒有驚恐的警示,又哪來的從容鎮(zhèn)定呢?一種情緒從這個角度看好像不大好,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它就成了優(yōu)點。
沒有哪一個人是天生的清心寡欲。一個人清心寡欲,都是用后天的意志和理念壓抑著的。一般來說,這種壓抑的狀態(tài)都不會長久,因為人在壓抑的時候會產(chǎn)生一股怨氣和一種潛在的抵觸心理,因為它不符合人性,不會照著本心走。雖然一個人心理上是壓抑著的,但他的生理卻不會輕易地聽從意志的支配,兩者一沖突,必然對身體產(chǎn)生傷害。
一般人罵人會說:“你這個人有??!”但是沒人會這么說:“你這個人有胃??!”“你這個人肝不好!”“你有肺??!”實際上,我們說一個人“有病”,指的就是他的不良情緒太多,他的心出了問題。
我們需要再次明確的是,“疾”和“病”是完全不同的東西,一個是外來的,一個是內(nèi)在的。想要除“疾”,你用外在的方法就行了,但想要去“病”,你就得用內(nèi)化的方法,盡量把心里面的繩扣解開。也就是說,你想要治萬病,最關(guān)鍵的就是找到解心病的藥。
摘自《萬病皆可心藥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