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閩東日報》:“以采編力量下沉”深化“走轉改”

      2015-05-17 01:19:18邱樹添
      中國記者 2015年3期
      關鍵詞:閩東下基層聯(lián)系點

      □ 文/邱樹添

      探索創(chuàng)新 建立長效機制

      采編力量如何下沉,由動態(tài)變成常態(tài),由“走卒型”變成“坐商化”?始終是一個困擾新聞界的問題。

      “走轉改”活動開展以來,中央媒體和各地新聞宣傳部門的大批記者紛紛奔赴基層一線,采寫出大批鮮活報道,把更多的版面、鏡頭、話筒讓給基層百姓,深受社會各界好評。

      “走轉改”活動強調的是扎根基層,融入生活。它和深入基層調查研究異曲同工,始終是加強報道力建設的基礎性工作,也是保持傳統(tǒng)報道活力的重要源泉。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8·19”重要講話中強調宣傳思想工作創(chuàng)新,重點要抓好理念創(chuàng)新、手段創(chuàng)新和基層工作創(chuàng)新??倳浿赋?,基層工作創(chuàng)新,就是要把創(chuàng)新的重心放在基層一線,扎實做好抓基層、打基礎的工作。

      當然,對于如何加大服務基層力度,各地新聞宣傳部門都很重視,都在探索。地市黨報的舞臺本身在基層,如何做好此項工作應有基層的現(xiàn)實思考與實踐。一些地方提出把記者“趕”下去,問題是如何趕?往哪趕?對一些新手來說人生地不熟,對市情、縣情更是懵懂不知,不知所措!因此,有即使走轉改,也像一只皮球一樣浮在水面上。

      如何通過常態(tài)化建設,更好地解決“皮球”下沉問題?筆者認為:關鍵要有抓手,要有保障機制。因為要使“走轉改”成為媒體的工作常態(tài),必須要有具體舉措,要解決難題,實現(xiàn)真正的“走轉改”,使之出成果,見實效。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實現(xiàn)“走轉改”活動常態(tài)化,首先要在提高認識、轉變觀念上下功夫。引導采編人員深入思考“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問題,深刻領悟“走轉改”的現(xiàn)實意義,從觀念引領上形成導向,促其從“要我走”變?yōu)椤拔乙摺薄W尅白咿D改”成為他們的自覺行動和職業(yè)追求;其次要在推進機制上下功夫,建立合理的激勵和評判機制。強化質量考評,加大對“走轉改”優(yōu)秀作品的激勵和表彰力度。對深入急、難、險、重一線采寫的稿件和優(yōu)質報道打高分、打重分,并適當進行重獎;也可制定措施在評優(yōu)評先、職稱評定和相關獎項設置、評選等方面向長期深入基層一線的新聞工作者傾斜等;再次要建立與外部相應的評價和監(jiān)督機制,通過設立讀者、聽眾評議員等辦法,請廣大公眾參與,進行評議和監(jiān)督,多管齊下,不斷營造“走轉改”的良好氛圍。

      在價值觀念引領的同時,媒體要著重突出載體建設和制度保障,從而促進“走轉改”活動長效機制的形成。唯其如此,調動新聞工作者的創(chuàng)造活力,才能徹底地“改”,完美地“轉”,自發(fā)地“走”,才能在弘揚優(yōu)良傳統(tǒng)的同時做到新風撲面。

      2013年9月以來,閩東日報社新調整的領導班子在抓特色載體建設上下功夫。經(jīng)研究決定,建立黨組成員聯(lián)系縣(市、區(qū))制度,每個黨組成員聯(lián)系兩個縣域,負責做好區(qū)域內的新聞采訪報道協(xié)調、報業(yè)經(jīng)營統(tǒng)籌等事宜。在報社組織策劃的重大活動報道中黨組成員分別帶頭深入縣(市、區(qū))采寫稿件,形成新的評判導向。尤其是推出建設百個“采編力量下沉一線掛鉤聯(lián)系點”制度,從而實現(xiàn)了前移關口,重心下沉,深耕基層。

      2013年11月上旬。閩東日報社結合記者節(jié)活動在古田縣大甲工業(yè)園區(qū)掛出“采編力量下沉一線掛鉤聯(lián)系點”首塊牌子。2014年初以來,閩東日報社結合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在進一步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加大工作力度,全面鋪開。以一種特殊的方式貫徹落實中央提出的“三貼近”和“走轉改”要求,并努力建立新的采編評價體系。較成功地破解了采編力量下沉問題,取得了良好效果。

      《閩東日報》“采編力量下沉一線掛鉤聯(lián)系點”建設,在新聞宣傳實踐中,較好地體現(xiàn)了中央提出的群眾觀點、群眾路線。

      呼應跟進 拓展空間

      俗話說,有為才有位。新聞單位在轉型升級中,要有新地位就不能再滿足于編發(fā)報道,在黨委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中必須要有新觀念新思路,發(fā)揮優(yōu)勢主動發(fā)聲,主動作為。這也是媒體轉型升級、開疆拓土的重要手段之一。

      “信訪接待下基層、現(xiàn)場辦公下基層、調查研究下基層、宣傳黨的方針政策下基層”的“四下基層”制度始于1989年,是習近平同志任寧德地委書記時的創(chuàng)造。寧德歷屆黨委、政府經(jīng)過傳承深化,推出了“四下基層、四解四促”活動,即:“信訪接待下基層,解矛盾促和諧;現(xiàn)場辦公下基層,解難題促民生;調查研究下基層,解瓶頸促發(fā)展;宣傳黨的方針政策下基層,解疑惑促落實”。這項制度成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寧德實踐”。但當下僅限于市級領導層面,市直部門則一直缺位。2014年以來,閩東日報社黨組積極呼應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決定當?shù)谝粋€“吃螃蟹者”。在做好全市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新聞報道的同時,結合報社實際,推出“采編力量下沉一線掛鉤聯(lián)系點”制度。此舉打破了常規(guī)和慣性思維,不僅僅是傳聲筒,也是重要的參與者;不僅僅是傳播者,也是實踐者,取得了實效,得到了寧德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在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其做法還被市發(fā)改委、住建局等市直部門示范點學習借鑒。

      閩東日報社在具體實施中,還發(fā)揮媒體資源優(yōu)勢,不僅宣傳報道好掛鉤點的新人新事新風,而且積極為當?shù)亟?jīng)濟社會發(fā)展獻計獻策。

      □ 2014年3月26日,本文作者邱樹添(左二)一行深入福鼎市磻溪鎮(zhèn)赤溪村,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并在該村設立“《閩東日報》采編力量下沉一線掛鉤聯(lián)系點”。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閩東日報社推出“采編力量下沉一線掛鉤聯(lián)系點”做法尚有其它現(xiàn)實意義。

      深化措施 互動多贏

      經(jīng)研究,閩東日報社確定“最窮、最富、最特色”的指導思想,在全市鄉(xiāng)(鎮(zhèn))、村(居)和企業(yè)中篩選有代表性的建設點100個(分兩批進行)。大縣(市)10-12個,小縣(市)6-8個。并把選擇權交給各縣(市、區(qū)),由當?shù)匦麄鞑块T初選報到報社,經(jīng)黨組研究后以文件形式予以確認下發(fā)。然后由黨組成員帶隊分頭深入各個點進行掛牌。兩年一度。

      為防止流于形式,確保將此項活動落到實處。報社同時研究決定配套推出“六個一”做法,即:完成一份如何辦好《閩東日報》的問卷調查;召開一場鄉(xiāng)村發(fā)展座談會;建立一份鄉(xiāng)(鎮(zhèn)、村)情檔案;采編人員每年每個點至少開展一次走村入戶活動并給予相應報道;提供一份鄉(xiāng)(鎮(zhèn)、村)發(fā)展建議意見;原則上每年度編輯出版一套掛鉤聯(lián)系點報道集。

      閩東日報社還確定有關部室將各個建設點基本情況、聯(lián)系方式編印成小冊子,采編人員人手一冊,形成特色采訪報道指南。同時將每個縣(市、區(qū))掛鉤聯(lián)系點提出的意見建議匯總形成文件,以黨組名義發(fā)給所在縣(市、區(qū))委和宣傳部,以資決策參考,得到了當?shù)攸h委政府的肯定。柘榮縣委主要領導還批示要求有關部門、鄉(xiāng)(鎮(zhèn))、村抓好落實,取得了良好成效。

      當下,只要稍加留意,不難發(fā)現(xiàn)一種現(xiàn)象:一邊是基層單位需要宣傳卻找不到記者,有些偏遠鄉(xiāng)村壓根從未見過記者;另一邊卻是媒體為“找米下鍋”而發(fā)愁。

      因此,閩東日報社“采編力量下沉一線聯(lián)系點”建設活動在企業(yè)、群眾、基層、媒體找到了一個新的結合點,在采編互動、媒體與受訪者之間搭建了新平臺。

      2014年3月26日,筆者帶著兩名記者前往地處閩浙邊界的福鼎市磻溪鎮(zhèn)赤溪村掛鉤聯(lián)系點掛牌、進村入戶調研。該村曾是個極其貧困的窮山村。1984年6月24日,《人民日報》在一版刊發(fā)一封《窮山村希望實行特殊政策治窮致富》的讀者來信,反映了該村下山溪自然村的貧困狀況,并配發(fā)題為《關懷貧困地區(qū)》的評論員文章,引起了黨中央的高度關注。由此開啟了一場波瀾壯闊、曠日持久的扶貧攻堅事業(yè)。此后,赤溪村在當?shù)攸h委、政府的重視和關心支持下,一步一個腳印擺脫貧困,步入了“生態(tài)立村、農林強村、旅游富村”的致富之路,也成為了福鼎乃至寧德矢志不渝推進扶貧開發(fā)事業(yè)的一個生動縮影。筆者發(fā)現(xiàn)時值《人民日報》有關赤溪村讀者來信發(fā)表30周年,《閩東日報》決定抽調采編力量,精心組織、特別策劃一場報道。5月6日《閩東日報》的“幸福福鼎”整版推出了資深記者深入采寫的長篇報道《“中國扶貧第一村”的幸福嬗變》及啟示,圖文并茂,并且從內容到編排上都著意突出30周年,迅速引發(fā)社會各界的熱議。特別是得到中央政治局常委劉云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汪洋的批示肯定。

      隨后,《人民日報》、新華社等6家中央主要媒體按照中宣部要求,集中前往赤溪村采訪扶貧開發(fā)經(jīng)驗,相繼推出重點報道。一篇篇深度報道連續(xù)在重要版面或時段刊播。全國各大媒體、網(wǎng)站紛紛轉載。福建省級主要媒體也按照有關指示精神,同步進行了相關采訪,并在頭版和重要時段分別推出深度報道。赤溪乃至福鼎、寧德扶貧工作成效、經(jīng)驗,進一步放大了正面報道的頻率與聲音,由此成為了全國輿論關注的焦點。影響之大、范圍之廣在當?shù)厍八从?,始料未及…?/p>

      有平臺,有機制,有活動,有成效。閩東日報社從軟硬件方面,采取有效措施,通過觀念引領和領導示范等辦法,確保深耕基層,確保這一活動出成果、見實效。

      這些地方具有典型代表意義,成了新聞報道的儲備庫。聯(lián)系點制度推出后,進一步調動了采編人員深入基層,采寫鮮活新聞,增強新聞報道的吸引力、影響力、感染力,切實提高辦報質量和服務基層力度。聯(lián)系點掛牌以來,報社采編人員300多人次深入基層,走村入戶了解社情民意,與鄉(xiāng)、村干部舉行了座談會,傾聽基層群眾對報道的意見建議。對于發(fā)現(xiàn)的新聞素材,哪怕是一項工作一個村,我們也不惜版面進行報道??陀^上也促使媒體采訪方式、報道形式和語言風格上實現(xiàn)創(chuàng)新,適應了基層的多樣性和生活的豐富性。采寫的一批鮮活新聞稿件陸續(xù)見報,受到當?shù)馗刹咳罕姷暮迷u。

      一些掛鉤點受訪對象激動地說:我們太需要這種宣傳了!

      一些記者到掛鉤點采訪回來,深有感觸地說:沒想到黨報記者在基層還會這么受歡迎!

      下去掛牌的黨組成員回來感嘆:覺得采編力量切實下沉了,收獲太大了!

      這說明,閩東日報社的探索實踐取得一定成效。這也是“走轉改”活動在基層的實踐成果。

      猜你喜歡
      閩東下基層聯(lián)系點
      閩東茶詩中的概念隱喻與轉喻
      “萬名文藝家下基層”走進弋陽
      心聲歌刊(2021年3期)2021-12-02 10:45:57
      健全黨建引領下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5:12
      閩東才女潘玉珂往事
      海峽姐妹(2020年7期)2020-08-13 07:49:18
      傳統(tǒng)木帆船閩東“復活”
      海峽姐妹(2019年12期)2020-01-14 03:25:04
      基層立法聯(lián)系點發(fā)揮大作用
      人大建設(2019年11期)2019-05-21 02:55:02
      立法聯(lián)系點:群眾爹與立法新途徑
      人大建設(2018年10期)2018-12-07 01:14:04
      閩東古法制糖“老樹發(fā)新芽”
      海峽姐妹(2018年1期)2018-04-12 06:44:30
      做好地方立法聯(lián)系點工作的幾點建議
      公民與法治(2016年4期)2016-05-17 04:09:17
      工會干部要——“站起來敢講、坐下來能寫、下基層會抓”
      工會信息(2016年1期)2016-04-16 02:38:38
      成武县| 崇州市| 莱阳市| 绥阳县| 攀枝花市| 汶上县| 雷波县| 鄂伦春自治旗| 威信县| 湘潭县| 西安市| 米脂县| 达尔| 洪雅县| 留坝县| 凤山市| 上虞市| 南平市| 全州县| 湛江市| 新竹县| 安龙县| 武功县| 定安县| 烟台市| 苍南县| 大庆市| 新竹县| 诏安县| 柳州市| 甘德县| 苗栗市| 任丘市| 霸州市| 康乐县| 广宗县| 瑞昌市| 日土县| 和龙市| 庐江县| 东阳市|